笔趣阁 www.biquge25.com,我在古代考科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沈赫思索了一下:“你天黑前再来找我吧。”
方长庚忙应了一声,目送沈赫离开。
照理说教谕应当很闲才对,不知道为何沈赫总是行色匆匆,难道也在外头挣外快?
怀着一点疑惑,方长庚回了屋子,见周其琛正在收拾东西。
“其琛,你要回家吗?”
平时除了上课,周其琛和方长庚都是安安静静在屋里学习,休息的间隙也会聊天,还没有人先回过家。
周其琛神色有些凝重:“家里仆人过来找我,说是绸庄出了点事,我要回去看看。”
方长庚顿时想到恐怕是他继母又作妖了,但这是人家的家事,他也不好说什么,就道:“那你路上小心,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一定要跟我说,还有王复在呢。”
周其琛笑了笑:“我知道,处理完事情我会尽快回来的。”
方长庚点点头,送周其琛出了县学,然后上了一辆马车。
他这时才想起自己已经快两个月没见过家人了,也不知道方启明现在怎么样了,还有小宝……他忽然有些惆怅,格外想念家人在耳边唠叨的样子。
不过并没有难过太久,和王复去食堂吃完饭,方长庚就带着笔记去教谕房等候,没想到沈赫竟怀里抱着一个不过三四岁的稚童走过来,那孩子还在拼命地哭,沈赫原来微黑的脸涨得通红,也不知道怎么哄孩子,看见方长庚更是十分局促。
方长庚猜这孩子应该是沈赫孙子,要是儿子的话……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很难想象沈赫这样的人这个年纪还会有孩子……
这画面其实十分好笑,不过方长庚也受不了孩子哭嚷,忙道:“先生,您用手托着孩子屁股,别抱太紧了。”
他以前在家一直照顾家里两个妹妹,一看就知道沈赫姿势僵硬,估计是小孩喘不过气来了。
沈赫的手立刻松了松,十分尴尬地硬声道:“你跟我进来吧。”
方长庚这才跟着沈赫走进屋子。
这间房是教谕处理公务的,不过里间也有卧榻,但方长庚听说沈赫的家就在附近,晚上也不住县学,不知道为什么还抱着孩子来了。
不过下一刻方长庚就知道原因了,没想到沈赫竟只是因为他说有问题请教特意过来的!
方长庚心里对沈赫又多了一分敬重,向沈赫请教完问题以后,被冷落多时的小孩又嗷嗷大哭起来,方长庚拿出以前哄方小宝的杀手锏,逗得小孩破涕为笑,也让沈赫松了一口气。
“你家中可有弟妹?”沈赫终于卸去白天的刻板严肃,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眼里满是慈爱。
方长庚回道:“有两个妹妹。”
沈赫一看方长庚的穿着打扮就知道这孩子多半是寒门出生,心里对他也多了几分包容,又见他在学业一事上态度认真,不骄不躁,自然生了好感,话也多了起来。
“我之前听说,你在府试面试时对大昭律颇有了解。”
方长庚可不敢这么说:“只是浅显地知道一些,离通晓还很远。”
沈赫最不喜欢别人假模假样,立刻出了几个律例考方长庚,方长庚也都答出来了。
只要一背起法条,再低调方长庚都觉得自己的形象高大了许多,知识总是让人折服的,如果有一个人懂很多他所不了解的东西,方长庚也能立刻跪下唱征服。
听完方长庚的解答,沈赫似是回忆一般,眼神微微放空:“当年我在国子监学的便是律科,可惜……”
方长庚正竖着耳朵听呢,到了关键时刻沈赫居然停了,顿时心里跟猫抓似的。
原来沈赫竟是贡生出身!
府州县学分别有一年一个、三年两个、两年一个的名额选送廪生去国子监,但这个名额是论资历排的,像沈赫这样的年纪应该轮不到,还是他律科学的十分出色,所以县学选他去了国子监?再或者,是花银子捐的贡生?
方长庚一头雾水,却听沈赫道:“眼下县衙刑部缺个代写讼状的,找了一圈都未找到满意的人,我考考你,你若能通过,我就荐你去县衙,虽没有编制,但每月都能拿五百文。”
方长庚发现沈赫这个人真的很直,他都没问就知道自己想去代写讼状?再说五百文还比不上他抄书的报酬呢。
不过这多少也是沈赫的好心,毕竟能进县衙这个集公检法于一体的机构可比县学能锻炼人多了,要是还能趁机和里面的书吏或是典史搞好关系,以后干什么都方便。
“何谓‘讼’?”沈赫问道。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方长庚用《周易》中的讼卦解释这一词。
沈赫果然皱起眉:“你也如此认为?”
不论是《周易》还是儒家、法家,宣扬的都是“息讼”思想,认为君子当以作事谋始,应当在争端发生之前就想到办法将它消灭。
而“讼”之一卦,向来是意味着凶险和阻塞,可见在古代诉讼衰微到什么地步。
沈赫显然是不赞同这个观念的,方长庚便投其所好,大谈诉讼的优势,最后用“乱世用重典,盛世倡民德”总结,以示自己中立的立场。
沈赫显然是不满意的,他虽外表刚正肃直,其实属于有些偏激的性格,自然不愿听这种模棱两可的话。但方长庚也不想一下子变成和沈赫站同一阵营而与主流对立的人,他怕沈赫对他产生任何希望。
不过沈赫也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结,又问了方长庚有关诉讼制度的问题,诸如不可越级而讼之类的最基础的规定,最后考察了方长庚的字,随后便说:“过两日我领你去刑房,至于去多久,做些什么,你听书吏的就好。”
方长庚点头应是,离开教谕房时还有些迷糊,不知怎么就谋了这么一个差事。不过想想接下来还有一整年的时间,找点事做缓解一下压力也好,要是影响了学业,沈赫也一定会帮他的。
过了两天,沈赫就带他去了县衙,见到了刑房的洪书吏。
这两天沈赫一直待在县学,而方长庚也终于清楚了沈赫的情况。
也就是在方长庚出生那年,中央紧缺通律法的官员,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召集学子入国子监律科,通过考核者便能入大理寺或刑部,这对很多学子都是一种诱惑。
沈赫便是因此选拔上去的,至于为何会回县学当一名教谕,沈赫却闭口不谈。
时隔十一年,律科早已现颓势,因律科出身之人的官路狭窄,多数到了五品就止步不前,与进士科完全不能比。
学子们纷纷投入进士科的怀抱,宁愿不中也不会选律科,以致现状越发凄惨。
方长庚也曾想过自己是否要走律科这条路,只是如今自己连秀才都还没考上,会试更是遥遥在望,心想还是待过两年再说吧。
刑房的洪书吏年纪与沈赫差不多,但面相以及说话的语气却圆滑了许多,估计是为吏者的通病。他见了方长庚以后也不觉得奇怪,应当是沈赫早就与他把话讲清楚了。
因平民上诉必须由县衙书吏撰写讼状,也因此让方长庚出现在了刑房。让方长庚感到惊讶的是,一个六七万人口的万兴县,竟每日都有诉讼,虽然大多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仍然要处理,原来古今都一样,基层永远是最苦最累的地方。
nbsp;沈赫思索了一下:“你天黑前再来找我吧。”
方长庚忙应了一声,目送沈赫离开。
照理说教谕应当很闲才对,不知道为何沈赫总是行色匆匆,难道也在外头挣外快?
怀着一点疑惑,方长庚回了屋子,见周其琛正在收拾东西。
“其琛,你要回家吗?”
平时除了上课,周其琛和方长庚都是安安静静在屋里学习,休息的间隙也会聊天,还没有人先回过家。
周其琛神色有些凝重:“家里仆人过来找我,说是绸庄出了点事,我要回去看看。”
方长庚顿时想到恐怕是他继母又作妖了,但这是人家的家事,他也不好说什么,就道:“那你路上小心,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一定要跟我说,还有王复在呢。”
周其琛笑了笑:“我知道,处理完事情我会尽快回来的。”
方长庚点点头,送周其琛出了县学,然后上了一辆马车。
他这时才想起自己已经快两个月没见过家人了,也不知道方启明现在怎么样了,还有小宝……他忽然有些惆怅,格外想念家人在耳边唠叨的样子。
不过并没有难过太久,和王复去食堂吃完饭,方长庚就带着笔记去教谕房等候,没想到沈赫竟怀里抱着一个不过三四岁的稚童走过来,那孩子还在拼命地哭,沈赫原来微黑的脸涨得通红,也不知道怎么哄孩子,看见方长庚更是十分局促。
方长庚猜这孩子应该是沈赫孙子,要是儿子的话……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很难想象沈赫这样的人这个年纪还会有孩子……
这画面其实十分好笑,不过方长庚也受不了孩子哭嚷,忙道:“先生,您用手托着孩子屁股,别抱太紧了。”
他以前在家一直照顾家里两个妹妹,一看就知道沈赫姿势僵硬,估计是小孩喘不过气来了。
沈赫的手立刻松了松,十分尴尬地硬声道:“你跟我进来吧。”
方长庚这才跟着沈赫走进屋子。
这间房是教谕处理公务的,不过里间也有卧榻,但方长庚听说沈赫的家就在附近,晚上也不住县学,不知道为什么还抱着孩子来了。
不过下一刻方长庚就知道原因了,没想到沈赫竟只是因为他说有问题请教特意过来的!
方长庚心里对沈赫又多了一分敬重,向沈赫请教完问题以后,被冷落多时的小孩又嗷嗷大哭起来,方长庚拿出以前哄方小宝的杀手锏,逗得小孩破涕为笑,也让沈赫松了一口气。
“你家中可有弟妹?”沈赫终于卸去白天的刻板严肃,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眼里满是慈爱。
方长庚回道:“有两个妹妹。”
沈赫一看方长庚的穿着打扮就知道这孩子多半是寒门出生,心里对他也多了几分包容,又见他在学业一事上态度认真,不骄不躁,自然生了好感,话也多了起来。
“我之前听说,你在府试面试时对大昭律颇有了解。”
方长庚可不敢这么说:“只是浅显地知道一些,离通晓还很远。”
沈赫最不喜欢别人假模假样,立刻出了几个律例考方长庚,方长庚也都答出来了。
只要一背起法条,再低调方长庚都觉得自己的形象高大了许多,知识总是让人折服的,如果有一个人懂很多他所不了解的东西,方长庚也能立刻跪下唱征服。
听完方长庚的解答,沈赫似是回忆一般,眼神微微放空:“当年我在国子监学的便是律科,可惜……”
方长庚正竖着耳朵听呢,到了关键时刻沈赫居然停了,顿时心里跟猫抓似的。
原来沈赫竟是贡生出身!
府州县学分别有一年一个、三年两个、两年一个的名额选送廪生去国子监,但这个名额是论资历排的,像沈赫这样的年纪应该轮不到,还是他律科学的十分出色,所以县学选他去了国子监?再或者,是花银子捐的贡生?
方长庚一头雾水,却听沈赫道:“眼下县衙刑部缺个代写讼状的,找了一圈都未找到满意的人,我考考你,你若能通过,我就荐你去县衙,虽没有编制,但每月都能拿五百文。”
方长庚发现沈赫这个人真的很直,他都没问就知道自己想去代写讼状?再说五百文还比不上他抄书的报酬呢。
不过这多少也是沈赫的好心,毕竟能进县衙这个集公检法于一体的机构可比县学能锻炼人多了,要是还能趁机和里面的书吏或是典史搞好关系,以后干什么都方便。
“何谓‘讼’?”沈赫问道。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方长庚用《周易》中的讼卦解释这一词。
沈赫果然皱起眉:“你也如此认为?”
不论是《周易》还是儒家、法家,宣扬的都是“息讼”思想,认为君子当以作事谋始,应当在争端发生之前就想到办法将它消灭。
而“讼”之一卦,向来是意味着凶险和阻塞,可见在古代诉讼衰微到什么地步。
沈赫显然是不赞同这个观念的,方长庚便投其所好,大谈诉讼的优势,最后用“乱世用重典,盛世倡民德”总结,以示自己中立的立场。
沈赫显然是不满意的,他虽外表刚正肃直,其实属于有些偏激的性格,自然不愿听这种模棱两可的话。但方长庚也不想一下子变成和沈赫站同一阵营而与主流对立的人,他怕沈赫对他产生任何希望。
不过沈赫也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结,又问了方长庚有关诉讼制度的问题,诸如不可越级而讼之类的最基础的规定,最后考察了方长庚的字,随后便说:“过两日我领你去刑房,至于去多久,做些什么,你听书吏的就好。”
方长庚点头应是,离开教谕房时还有些迷糊,不知怎么就谋了这么一个差事。不过想想接下来还有一整年的时间,找点事做缓解一下压力也好,要是影响了学业,沈赫也一定会帮他的。
过了两天,沈赫就带他去了县衙,见到了刑房的洪书吏。
这两天沈赫一直待在县学,而方长庚也终于清楚了沈赫的情况。
也就是在方长庚出生那年,中央紧缺通律法的官员,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召集学子入国子监律科,通过考核者便能入大理寺或刑部,这对很多学子都是一种诱惑。
沈赫便是因此选拔上去的,至于为何会回县学当一名教谕,沈赫却闭口不谈。
时隔十一年,律科早已现颓势,因律科出身之人的官路狭窄,多数到了五品就止步不前,与进士科完全不能比。
学子们纷纷投入进士科的怀抱,宁愿不中也不会选律科,以致现状越发凄惨。
方长庚也曾想过自己是否要走律科这条路,只是如今自己连秀才都还没考上,会试更是遥遥在望,心想还是待过两年再说吧。
刑房的洪书吏年纪与沈赫差不多,但面相以及说话的语气却圆滑了许多,估计是为吏者的通病。他见了方长庚以后也不觉得奇怪,应当是沈赫早就与他把话讲清楚了。
因平民上诉必须由县衙书吏撰写讼状,也因此让方长庚出现在了刑房。让方长庚感到惊讶的是,一个六七万人口的万兴县,竟每日都有诉讼,虽然大多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仍然要处理,原来古今都一样,基层永远是最苦最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