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汉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始五年(公元前69年)十二月初一,当任弘来到未央宫省中少府官署附近,步入几间在巍峨宫室衬托下不起眼的小院时,遇到了当初同去昌邑迎刘贺的老熟人丙吉。
这位给阿贺编排了三千次横征暴敛罪名的“老实人”笑吟吟地与任弘拱手:
“安西将军。”
任弘还礼:“丙尚书。”
丙吉如今的职务正是尚书令,主文书启封,上传下达,算是尚书台的主官,霍光和张安世都当过此职,尚书台是自孝武以来执掌大权的核心机构,臣下吏民章奏先上尚书台,尚书台拟定初步意见后呈交皇帝,作为决策参考。
据任弘所知,尚书令之下有副手尚书仆射。其下还有四个分支: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二千石尚书主郡国二千石事;民曹尚书主吏民上书事;客曹尚书主外国夷狄事。
又有尚书郎四人,一人主匈奴单于营部;一人主羌夷西域吏民;一人主天下户口土田耕作;一人主钱帛贡献委输。
尚书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大汉缩小版的中枢,难怪与外朝相对,被称之为中朝。
不过尚书令和诸尚书们只负责建议和做事,决策权仍在大汉的“八大长老”手里。
“而今日,我亦是其中之一了。”
任弘在尚书们的恭贺下步入厅堂中,在八个位子中陪添末位的那个就坐——虽然前几日霍光故意让他居上位,而孝武时后来者居上也是惯例,但平常时,论资排辈仍是规矩,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否则容易让可相处争取的人也对自己心生敌意啊。
缓缓落座,感受着膝盖下垫子的柔软,任弘不由想起八年前来此向霍光进言设西域都护府的经历。
“那年十八,站如喽啰。”
而现在不过二十六岁,却已经入常,从此可以参与大汉国政决策了,真不容易啊。
任弘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旋即却又不得不站起来,因为资历比他老的其余七人陆续抵达。
最先到的是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他素来准时,不差片刻,见任弘已提前来了,看了一眼屋外的水漏,对任弘笑了笑。
“西安侯倒是早。”
按理说御史大夫是外朝官,两府之一,但霍光非要让他也参与中朝谁又能说什么呢?虽然他并无将军之号,但在御史大夫之外,杜延年还有“右曹、给事中”的加官。
左右曹受尚书事,诸吏则有举法弹劾之权,有了这加官,杜延年就可以“平尚书奏事”,参与中朝决策。而当初田延年也并非将军,也因有“诸吏”的加官,身为大司农,竟有与两府分章的权力。
接下来几位便都是实打实的将军了,车骑将军张安世和前将军韩增是分别来的,大概是张安世小心谨慎,不愿让霍光以为他虽然赋闲了仍和韩增眉来眼去想要另立炉灶。右将军赵充国与后将军傅介子也是分开而行,任弘猜测赵充国晚来是因为太忙,而傅介子……
“多半是赖着床懒得起,你懈怠了啊义阳侯。”
而且任弘发现,在长安待了四年后,傅介子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福,方脸都快变成圆脸了,听夏丁卯吐槽说,自从傅介子住进尚冠里后,虽知主人不在,却仍三天两头去任家蹭饭,要点脸吧!
中朝人员较之八年前只变动了两人,田延年死,田广明退,而傅介子与任弘因为在西域的战功列为将军,骤补其位,果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啊。
最后抵达的是度辽将军范明友和大将军霍光,毕竟是翁婿,范明友对霍光还是孝顺的,听说在左右无人的时候,他还会搀霍光一把。
霍光在大司马大将军的头衔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职责:“领尚书事”。
这是他名正言顺操持朝政的法理依据。
任弘作为新人也不必自我介绍,大将军甫一就坐,便让丙吉和二千石尚书准备记录,直接进入正题,今日尚书台集议的第一件事,正是关于楚国的。
先前朝中燕礼时,霍光让于定国爆了个大料,指控楚王刘延寿之妻弟赵何齐在来长安时,在市井散播大将军将对任弘不利的谣言,为廷尉所捕后,送入廷尉诏狱审问,虽然赵何齐一口咬定,是楚邸仆从在市井听闻后告知于他,他也不知是真是假,又在喝酒时问了一位交好的小吏,如此而已。
而楚王更是对此事一无所知。
但廷尉一通拷询后,赵何齐就改口了,承认了他对楚国被削心怀怨恨,故散播谣言,甚至还爆出了自己常为楚王与广陵王联络。数年前天子继位正旦大朝,广陵王刘胥途经楚国时,楚王曾于更衣时对刘胥道:“愿长耳目,毋后人有天下!”
这件事当年刘胥与楚王互咬时就提过,但当时天子不欲治广陵王,高高抬起轻轻放下,连带楚国也逃过一劫。而今日再度翻出来,两罪并治之下,楚王恐怕连带着家人去房陵过下半辈子都不行,天子已遣吏前去质问,这是暗示楚王刘延寿自杀以保全诸侯尊严。
楚王必死,其王位废除是板上钉钉的事,唯一还有争议的,是楚国是否应该废掉?
... -->>
本始五年(公元前69年)十二月初一,当任弘来到未央宫省中少府官署附近,步入几间在巍峨宫室衬托下不起眼的小院时,遇到了当初同去昌邑迎刘贺的老熟人丙吉。
这位给阿贺编排了三千次横征暴敛罪名的“老实人”笑吟吟地与任弘拱手:
“安西将军。”
任弘还礼:“丙尚书。”
丙吉如今的职务正是尚书令,主文书启封,上传下达,算是尚书台的主官,霍光和张安世都当过此职,尚书台是自孝武以来执掌大权的核心机构,臣下吏民章奏先上尚书台,尚书台拟定初步意见后呈交皇帝,作为决策参考。
据任弘所知,尚书令之下有副手尚书仆射。其下还有四个分支: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二千石尚书主郡国二千石事;民曹尚书主吏民上书事;客曹尚书主外国夷狄事。
又有尚书郎四人,一人主匈奴单于营部;一人主羌夷西域吏民;一人主天下户口土田耕作;一人主钱帛贡献委输。
尚书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大汉缩小版的中枢,难怪与外朝相对,被称之为中朝。
不过尚书令和诸尚书们只负责建议和做事,决策权仍在大汉的“八大长老”手里。
“而今日,我亦是其中之一了。”
任弘在尚书们的恭贺下步入厅堂中,在八个位子中陪添末位的那个就坐——虽然前几日霍光故意让他居上位,而孝武时后来者居上也是惯例,但平常时,论资排辈仍是规矩,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否则容易让可相处争取的人也对自己心生敌意啊。
缓缓落座,感受着膝盖下垫子的柔软,任弘不由想起八年前来此向霍光进言设西域都护府的经历。
“那年十八,站如喽啰。”
而现在不过二十六岁,却已经入常,从此可以参与大汉国政决策了,真不容易啊。
任弘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旋即却又不得不站起来,因为资历比他老的其余七人陆续抵达。
最先到的是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他素来准时,不差片刻,见任弘已提前来了,看了一眼屋外的水漏,对任弘笑了笑。
“西安侯倒是早。”
按理说御史大夫是外朝官,两府之一,但霍光非要让他也参与中朝谁又能说什么呢?虽然他并无将军之号,但在御史大夫之外,杜延年还有“右曹、给事中”的加官。
左右曹受尚书事,诸吏则有举法弹劾之权,有了这加官,杜延年就可以“平尚书奏事”,参与中朝决策。而当初田延年也并非将军,也因有“诸吏”的加官,身为大司农,竟有与两府分章的权力。
接下来几位便都是实打实的将军了,车骑将军张安世和前将军韩增是分别来的,大概是张安世小心谨慎,不愿让霍光以为他虽然赋闲了仍和韩增眉来眼去想要另立炉灶。右将军赵充国与后将军傅介子也是分开而行,任弘猜测赵充国晚来是因为太忙,而傅介子……
“多半是赖着床懒得起,你懈怠了啊义阳侯。”
而且任弘发现,在长安待了四年后,傅介子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福,方脸都快变成圆脸了,听夏丁卯吐槽说,自从傅介子住进尚冠里后,虽知主人不在,却仍三天两头去任家蹭饭,要点脸吧!
中朝人员较之八年前只变动了两人,田延年死,田广明退,而傅介子与任弘因为在西域的战功列为将军,骤补其位,果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啊。
最后抵达的是度辽将军范明友和大将军霍光,毕竟是翁婿,范明友对霍光还是孝顺的,听说在左右无人的时候,他还会搀霍光一把。
霍光在大司马大将军的头衔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职责:“领尚书事”。
这是他名正言顺操持朝政的法理依据。
任弘作为新人也不必自我介绍,大将军甫一就坐,便让丙吉和二千石尚书准备记录,直接进入正题,今日尚书台集议的第一件事,正是关于楚国的。
先前朝中燕礼时,霍光让于定国爆了个大料,指控楚王刘延寿之妻弟赵何齐在来长安时,在市井散播大将军将对任弘不利的谣言,为廷尉所捕后,送入廷尉诏狱审问,虽然赵何齐一口咬定,是楚邸仆从在市井听闻后告知于他,他也不知是真是假,又在喝酒时问了一位交好的小吏,如此而已。
而楚王更是对此事一无所知。
但廷尉一通拷询后,赵何齐就改口了,承认了他对楚国被削心怀怨恨,故散播谣言,甚至还爆出了自己常为楚王与广陵王联络。数年前天子继位正旦大朝,广陵王刘胥途经楚国时,楚王曾于更衣时对刘胥道:“愿长耳目,毋后人有天下!”
这件事当年刘胥与楚王互咬时就提过,但当时天子不欲治广陵王,高高抬起轻轻放下,连带楚国也逃过一劫。而今日再度翻出来,两罪并治之下,楚王恐怕连带着家人去房陵过下半辈子都不行,天子已遣吏前去质问,这是暗示楚王刘延寿自杀以保全诸侯尊严。
楚王必死,其王位废除是板上钉钉的事,唯一还有争议的,是楚国是否应该废掉?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