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汉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始六*(公元前68*)三月庚午日凌晨,从睡梦中被唤醒的刘询得知了噩耗。
“大司马大将军薨了!”
他呆愣了许久,然后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大将军,何以弃予小子而去?”
虽然没夸张到呕血吐胆汁的程度,但天子是带着满脸涕泪宣诏的。
“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余*,辅孝昭皇帝十有余*,遭大难,躬秉义,率三公、诸侯、九卿、大夫定*世策,以安宗庙,至今六*矣!”
他负手走出温室殿厅堂,看着天边,今天的月亮被乌云遮蔽,世界一片晦暗。
“六*来,北击匈奴,西定绝域,南立封土,东平海波,百国来朝,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毋有所与。功如萧相国!”
这是与国同休的意思了,又将其与萧何并列,可谓荣誉极高,天子如此情深意切,连侍中弘恭都不由擦泪。
此诏宣完,还穿着一身睡觉时所着短衣的刘询便立刻让人准备齐衰丧服:“朕要与太皇太后亲临大将军之丧!”
至于皇后,因为天子体谅,前天起就允许她留在霍府了。
虽然伤心,虽然现在是凌晨最令人困乏的时间,但刘询脑子格外清醒,一边穿戴齐衰,一边下达命令:“立刻使丞相丙吉与御史大夫杜延*持节护丧事。”
“中二千石治于大将军幕府,入殡之日随至冢上。”
等他离开温室殿时,被匆匆传唤的少府诸位值夜官吏也过来了,皇帝要他们立刻定制与丧事相关的东西:
“赐霍府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
“东园令,将五日而殡,改成七日而殡......大将军出殡时,皆如天子乘舆制度!以帝礼陪葬于茂陵东侧!”
东园令一愣,张大了嘴,赐大臣天子葬礼规格,这是自有汉以来从未有过的事啊!
萧何、曹参功劳够大吧,但却无此资格,更别说后面诸卿相将军了。
他犹犹豫豫地提出,这恐怕不太妥当,却被刘询厉声打断了:“什么?僭越,别跟朕说什么礼制僭越!朕不听!若无大将军,朕还在街巷游侠斗鸡,更无今日大汉之盛,这礼,大将军当得起!”
皇帝的声音震动未央,刘询吼完了东园令后才平复下来,叹息道:
“大将军之冢先前已由其家中修了大半,还有七天时间,立刻发三河卒穿复士,起冢祠堂!抓紧修缮完毕!”
此时已走到天子皇辇处,但刘询想了想后,在弘恭耳边低语几句,弘恭匆匆而去,刘询又拒绝坐辇或小马车。
“今日,朕要走着出宫。”
群臣劝诫时,刘询指着地上感慨道:“大将军临终前身体有恙,却仍坚持步行出入宫中,从这到公车司马们,每一块砖,都可能是大将军踩过的,朕今日便要蹑大将军足迹而行,如此方知筚路蓝缕之难。”
说着就快步往前走去,身后的黄门们愣了片刻才连忙跟上,却被刘询呵斥,只让他们远远跟在后面。
也是“巧了”,今夜步行出宫的,不止他一人,因为大司马大将军身体不安,大汉中枢必须有人大臣值夜,宿卫宫中。
其中一位中朝将军便也刚得知噩耗,从尚书台被弘恭唤来,在道旁拱手等待。
“陛下。”
任弘见到刘询,就发现他满眼通红,显然才哭过,连忙垂下头。
他不知道刘询对霍光是怎样的感情,感激?忌惮?还是两者皆有。
但对任弘而言,霍光就像一位严苛的长辈,任弘对他并无爱戴之心,只是又敬又畏,得知其死讯,伤心归伤心,但却哭不出来。
也笑不出来。
不过有一点倒是让人欣慰。
在大将军薨后,他和刘询,胆子都大了不少,终于能光明正大的勾搭在一起......不,是并肩走在阳光下了。
......
然而此刻仍是黎明,并无阳光,
霍家的子侄女婿都赶赴霍府了,未央宫中夜深人静,侍从在后远远跟随,刘询与任弘走在前几日霍光与苏武曾同行的路上。
就像霍光与苏武冷战了十余*一样,刘询也不记得,上一次同西安侯同行是何时的事了?
是六*前他远征归来,皇帝于长安城外郊迎的时候么?
还是再往前,二人皆要踏上征途,在尚冠里外相遇互为勉励壮行时?
总之确实太久了,共赴霍光葬礼,二人都心事重重,任弘落后于刘询两步之后,看上去十分生疏。
最后天子先开了口,不同于与大将军说话的拐弯抹角,竟是直来直往。
“先前大将军邀西安侯过府一叙时,说了何事?”
任弘一愣,说道:“大将军说及孝武、霍骠骑之愿,皆是击灭匈奴,他自知时日无多,恐朝臣忘患,故以北伐之事托之,此外......”
他摇了摇头:“此外,博陆侯还说,五*十*后,我亦当为大将军!”
“果然。”刘询拊掌:“朕亲临问病时,问及大将军百*之后谁能代其位,他也举荐了西安侯,言语中皆是誉美之词啊。”
二人在这一对台词,任弘吓了一大跳:“好你个大将军,临死也不忘给我上眼药!”
离间,这是大将军的离间计呀阿询。
刘询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着任弘道:“依朕看来,这大司马大将军,西安侯当得!”
任弘遂一沉吟:“扫灭匈奴,确实是是臣之愿。”
“但大将军之职?就大不必了。”
“西安侯要自谦?”
刘询话语和善,心里却有些疑虑。
大将军说“弘才在光之右”,其实这句话,刘询是认同的,他与西安侯认识很早,深知任弘几乎是个全才,不但战功赫赫,亦有治国之能,于经术上更有一番见解。
所以日后任弘之势,也会在光之右么?
“不。”任弘矢口否认:”臣绝非谦逊,只是以为,大汉已经不需要第二位霍大将军,甚至,不需要大将军这一职衔!”
这话倒是让刘询极其惊喜:“何以言此?“
任弘道:“大司马大将军之制,为孝武皇帝首创,本是虚职。直到孝武病笃,主少国疑,才将国事托付于霍氏,期冀其安定天下。”
“然亦有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在外朝制衡,哪怕是中朝里,仍有左将军上官桀、车骑将军金日磾同受遗诏。大司马大将军虽为首辅,却未到专天下权的程度。”
就像一场大逃杀,当其他人都被霍光干掉后,权力自然就集中了。
大将军操持生杀,集权的好处就是,这十多*里大汉十分稳定,连废帝都没引起半点波澜,国策能顺利推行,对外也能力一处使。
可这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大将军既薨,朝局应该恢复到之前的样子了。故臣斗胆提议,陛下应当空此职务,不再任命大将军,而以车骑将军富平侯加大司马衔,主持中朝,如此方能使中外制衡,不使一人专权独大。”<... -->>
本始六*(公元前68*)三月庚午日凌晨,从睡梦中被唤醒的刘询得知了噩耗。
“大司马大将军薨了!”
他呆愣了许久,然后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大将军,何以弃予小子而去?”
虽然没夸张到呕血吐胆汁的程度,但天子是带着满脸涕泪宣诏的。
“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余*,辅孝昭皇帝十有余*,遭大难,躬秉义,率三公、诸侯、九卿、大夫定*世策,以安宗庙,至今六*矣!”
他负手走出温室殿厅堂,看着天边,今天的月亮被乌云遮蔽,世界一片晦暗。
“六*来,北击匈奴,西定绝域,南立封土,东平海波,百国来朝,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毋有所与。功如萧相国!”
这是与国同休的意思了,又将其与萧何并列,可谓荣誉极高,天子如此情深意切,连侍中弘恭都不由擦泪。
此诏宣完,还穿着一身睡觉时所着短衣的刘询便立刻让人准备齐衰丧服:“朕要与太皇太后亲临大将军之丧!”
至于皇后,因为天子体谅,前天起就允许她留在霍府了。
虽然伤心,虽然现在是凌晨最令人困乏的时间,但刘询脑子格外清醒,一边穿戴齐衰,一边下达命令:“立刻使丞相丙吉与御史大夫杜延*持节护丧事。”
“中二千石治于大将军幕府,入殡之日随至冢上。”
等他离开温室殿时,被匆匆传唤的少府诸位值夜官吏也过来了,皇帝要他们立刻定制与丧事相关的东西:
“赐霍府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
“东园令,将五日而殡,改成七日而殡......大将军出殡时,皆如天子乘舆制度!以帝礼陪葬于茂陵东侧!”
东园令一愣,张大了嘴,赐大臣天子葬礼规格,这是自有汉以来从未有过的事啊!
萧何、曹参功劳够大吧,但却无此资格,更别说后面诸卿相将军了。
他犹犹豫豫地提出,这恐怕不太妥当,却被刘询厉声打断了:“什么?僭越,别跟朕说什么礼制僭越!朕不听!若无大将军,朕还在街巷游侠斗鸡,更无今日大汉之盛,这礼,大将军当得起!”
皇帝的声音震动未央,刘询吼完了东园令后才平复下来,叹息道:
“大将军之冢先前已由其家中修了大半,还有七天时间,立刻发三河卒穿复士,起冢祠堂!抓紧修缮完毕!”
此时已走到天子皇辇处,但刘询想了想后,在弘恭耳边低语几句,弘恭匆匆而去,刘询又拒绝坐辇或小马车。
“今日,朕要走着出宫。”
群臣劝诫时,刘询指着地上感慨道:“大将军临终前身体有恙,却仍坚持步行出入宫中,从这到公车司马们,每一块砖,都可能是大将军踩过的,朕今日便要蹑大将军足迹而行,如此方知筚路蓝缕之难。”
说着就快步往前走去,身后的黄门们愣了片刻才连忙跟上,却被刘询呵斥,只让他们远远跟在后面。
也是“巧了”,今夜步行出宫的,不止他一人,因为大司马大将军身体不安,大汉中枢必须有人大臣值夜,宿卫宫中。
其中一位中朝将军便也刚得知噩耗,从尚书台被弘恭唤来,在道旁拱手等待。
“陛下。”
任弘见到刘询,就发现他满眼通红,显然才哭过,连忙垂下头。
他不知道刘询对霍光是怎样的感情,感激?忌惮?还是两者皆有。
但对任弘而言,霍光就像一位严苛的长辈,任弘对他并无爱戴之心,只是又敬又畏,得知其死讯,伤心归伤心,但却哭不出来。
也笑不出来。
不过有一点倒是让人欣慰。
在大将军薨后,他和刘询,胆子都大了不少,终于能光明正大的勾搭在一起......不,是并肩走在阳光下了。
......
然而此刻仍是黎明,并无阳光,
霍家的子侄女婿都赶赴霍府了,未央宫中夜深人静,侍从在后远远跟随,刘询与任弘走在前几日霍光与苏武曾同行的路上。
就像霍光与苏武冷战了十余*一样,刘询也不记得,上一次同西安侯同行是何时的事了?
是六*前他远征归来,皇帝于长安城外郊迎的时候么?
还是再往前,二人皆要踏上征途,在尚冠里外相遇互为勉励壮行时?
总之确实太久了,共赴霍光葬礼,二人都心事重重,任弘落后于刘询两步之后,看上去十分生疏。
最后天子先开了口,不同于与大将军说话的拐弯抹角,竟是直来直往。
“先前大将军邀西安侯过府一叙时,说了何事?”
任弘一愣,说道:“大将军说及孝武、霍骠骑之愿,皆是击灭匈奴,他自知时日无多,恐朝臣忘患,故以北伐之事托之,此外......”
他摇了摇头:“此外,博陆侯还说,五*十*后,我亦当为大将军!”
“果然。”刘询拊掌:“朕亲临问病时,问及大将军百*之后谁能代其位,他也举荐了西安侯,言语中皆是誉美之词啊。”
二人在这一对台词,任弘吓了一大跳:“好你个大将军,临死也不忘给我上眼药!”
离间,这是大将军的离间计呀阿询。
刘询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着任弘道:“依朕看来,这大司马大将军,西安侯当得!”
任弘遂一沉吟:“扫灭匈奴,确实是是臣之愿。”
“但大将军之职?就大不必了。”
“西安侯要自谦?”
刘询话语和善,心里却有些疑虑。
大将军说“弘才在光之右”,其实这句话,刘询是认同的,他与西安侯认识很早,深知任弘几乎是个全才,不但战功赫赫,亦有治国之能,于经术上更有一番见解。
所以日后任弘之势,也会在光之右么?
“不。”任弘矢口否认:”臣绝非谦逊,只是以为,大汉已经不需要第二位霍大将军,甚至,不需要大将军这一职衔!”
这话倒是让刘询极其惊喜:“何以言此?“
任弘道:“大司马大将军之制,为孝武皇帝首创,本是虚职。直到孝武病笃,主少国疑,才将国事托付于霍氏,期冀其安定天下。”
“然亦有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在外朝制衡,哪怕是中朝里,仍有左将军上官桀、车骑将军金日磾同受遗诏。大司马大将军虽为首辅,却未到专天下权的程度。”
就像一场大逃杀,当其他人都被霍光干掉后,权力自然就集中了。
大将军操持生杀,集权的好处就是,这十多*里大汉十分稳定,连废帝都没引起半点波澜,国策能顺利推行,对外也能力一处使。
可这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大将军既薨,朝局应该恢复到之前的样子了。故臣斗胆提议,陛下应当空此职务,不再任命大将军,而以车骑将军富平侯加大司马衔,主持中朝,如此方能使中外制衡,不使一人专权独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