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北洋枭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蚌埠城内,段祺瑞看起来和往常一样,并没有太多因为苏北战事的失利而显得有多沮丧,在他身上看不出一丝落寞的迹象,在诸多部下的眼中,段祺瑞依旧和当初南下两江时一样充满着自信。
但是这只是表面的,而内心里的段祺瑞却是有着诸多复杂的感想,只是身为一个领袖,他和赵东云一样,非常善于把这些内心的想法藏于心底,在外人尤其是在下属面前展现的永远都是一副平静淡然的模样,彷佛眼前的困局对于他来说不值一提。
也正是因为的段祺瑞的这种表现,才让一路从徐州逃到徐州的皖军主力诸多将领们多少感到了一丝心安。如果说段祺瑞在这个时候表面的惊慌失措或者是愤怒如雷的话,那么就会极大的影响皖军上到高层将领,下到普通士兵的信心,进而动摇军心士气。
所以不管段祺瑞内心是什么想法,但是表现出来的只能是一个,那就是让别人,尤其是下属们知道,他段祺瑞有能力也有信心带领他们走出困局。
这种素质也是一个领袖的必备素质了!
作为一名合格的领袖,十余万大军的统帅,段祺瑞在情绪上的控制说实话比赵东云还要强得多,至少赵东云在前线部队作战不利的时候,通常都会黑着脸,可是段祺瑞却是不会如此。
所以当段祺瑞用着充满自信的话语说着:“慌什么,如今我军主力仍在,只要第四师还在,就算把苏北让给他赵子杨又如何。再说奉军那边久战数月,军心士气和补给都已经相当匮乏,这种情况下他们就算勉强继续南下来攻,我们以逸待劳,必定能够在蚌埠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让他们知道,我们第四师才是北洋的头号王牌,我等才是北洋的真正支柱!”
话虽然这么说着,但是内心的段祺瑞却是很清楚,对面奉军疲惫不堪,缺弹少粮,但是自己的情况同样好不到那里去。
自从徐州突围以来,后面的奉军就一直紧追不舍,逼得他连宿州都不敢去,直接抛下张怀芝快速南逃,而当张怀芝发现段祺瑞的第四师不但直接把徐州给放弃了,而且还跑到了自己后头的时候,也是带着第五师那万人不到的主力一股脑的溜了,虽然说在宿州还留下几千人,但那断后部队根本就不顶用,说是直接把宿州丢给了奉军也不为过。
而张怀芝这一逃,更是让段祺瑞试图让张怀芝拖住奉军主力的期待落空,而奉军主力里的顾蓝玉第三师更是丝毫没有停顿,一直追在段祺瑞的第四师身后。
为了阻挡奉军追击的步伐,段祺瑞又是被迫放弃了刚收拢回来的几千两江陆军各部残兵,让他们充当断后部队以掩护第四师继续难逃。那些充当断后部队的两江残兵自然是不知道被段祺瑞再一次抛弃了,不过也是成功阻拦了第三师一天的步伐,得以让段祺瑞的第四师和顾蓝玉的距离从之前的二十多公里拉开到了四十多公里。
自从徐州突围而来,他们一路向南狂奔了一百六十多公里,终于是抵达蚌埠,这个时候第四师上下也是精疲力竭,再不让士兵们停下来休息的话,估计没被奉军打崩溃,他们自己就得累到崩溃了。
段祺瑞看第三师还在北面至少五十公里外,也就是下令在蚌埠暂时休息,一方面是让士兵们恢复体力,另外一方面也是补充军需。
在苏北战事里头,皖军的后勤供应就不及奉军,不过因为皖军的后勤补给线相对来说要短一些,前中期依靠京杭运河等手段也能勉强保证前线大军的供应。
但是自从宿迁失守,他段祺瑞带着第四师以及两江第一旅突围而出的时候,只带了少量弹药,后续突围转进到蚌埠后。
粮食方面还好,士兵随身携带的好好几日份,撤退的时候第四师辎重部队也带了部分的粮食,这抵达蚌埠之前,军中还没有断粮,不过就算断粮了问题也不大,没粮了可以就地采购。纵观中国近代军史,就没见过那支近代化军队是被饿死的。
民初时期的中国可不是明末,民初虽然混战频繁,但是基本的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并没有被大规模打断。
辛亥后的数十年军阀战争虽然频繁,规模也不小,但实际上对当地民生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业生产影响并不大,因为民初的军阀不是流民头子,他们是军阀,视自己的地盘为争霸的根基,对辖区里的民生、经济发展其实还是比较关注的,阎锡山、张作霖两人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他们不会和李闯等明末流匪一样把农民的青苗践踏一空,不会把农民的房屋一把火烧光,然后把这些失去家园的农民纳入自己的流民大军里,然后再喊出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也不会和太平天国里的那些人一样喊出什么均田地的口号,然后把所有的财物都收刮到宫中在享用,更做出什么男女分营的荒唐事来。
民**阀们大多是野心家,而一个理智的野心家,是不会干这种自毁根基的事。
段祺瑞也是这种军阀的代表性人物,虽然在... -->>
蚌埠城内,段祺瑞看起来和往常一样,并没有太多因为苏北战事的失利而显得有多沮丧,在他身上看不出一丝落寞的迹象,在诸多部下的眼中,段祺瑞依旧和当初南下两江时一样充满着自信。
但是这只是表面的,而内心里的段祺瑞却是有着诸多复杂的感想,只是身为一个领袖,他和赵东云一样,非常善于把这些内心的想法藏于心底,在外人尤其是在下属面前展现的永远都是一副平静淡然的模样,彷佛眼前的困局对于他来说不值一提。
也正是因为的段祺瑞的这种表现,才让一路从徐州逃到徐州的皖军主力诸多将领们多少感到了一丝心安。如果说段祺瑞在这个时候表面的惊慌失措或者是愤怒如雷的话,那么就会极大的影响皖军上到高层将领,下到普通士兵的信心,进而动摇军心士气。
所以不管段祺瑞内心是什么想法,但是表现出来的只能是一个,那就是让别人,尤其是下属们知道,他段祺瑞有能力也有信心带领他们走出困局。
这种素质也是一个领袖的必备素质了!
作为一名合格的领袖,十余万大军的统帅,段祺瑞在情绪上的控制说实话比赵东云还要强得多,至少赵东云在前线部队作战不利的时候,通常都会黑着脸,可是段祺瑞却是不会如此。
所以当段祺瑞用着充满自信的话语说着:“慌什么,如今我军主力仍在,只要第四师还在,就算把苏北让给他赵子杨又如何。再说奉军那边久战数月,军心士气和补给都已经相当匮乏,这种情况下他们就算勉强继续南下来攻,我们以逸待劳,必定能够在蚌埠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让他们知道,我们第四师才是北洋的头号王牌,我等才是北洋的真正支柱!”
话虽然这么说着,但是内心的段祺瑞却是很清楚,对面奉军疲惫不堪,缺弹少粮,但是自己的情况同样好不到那里去。
自从徐州突围以来,后面的奉军就一直紧追不舍,逼得他连宿州都不敢去,直接抛下张怀芝快速南逃,而当张怀芝发现段祺瑞的第四师不但直接把徐州给放弃了,而且还跑到了自己后头的时候,也是带着第五师那万人不到的主力一股脑的溜了,虽然说在宿州还留下几千人,但那断后部队根本就不顶用,说是直接把宿州丢给了奉军也不为过。
而张怀芝这一逃,更是让段祺瑞试图让张怀芝拖住奉军主力的期待落空,而奉军主力里的顾蓝玉第三师更是丝毫没有停顿,一直追在段祺瑞的第四师身后。
为了阻挡奉军追击的步伐,段祺瑞又是被迫放弃了刚收拢回来的几千两江陆军各部残兵,让他们充当断后部队以掩护第四师继续难逃。那些充当断后部队的两江残兵自然是不知道被段祺瑞再一次抛弃了,不过也是成功阻拦了第三师一天的步伐,得以让段祺瑞的第四师和顾蓝玉的距离从之前的二十多公里拉开到了四十多公里。
自从徐州突围而来,他们一路向南狂奔了一百六十多公里,终于是抵达蚌埠,这个时候第四师上下也是精疲力竭,再不让士兵们停下来休息的话,估计没被奉军打崩溃,他们自己就得累到崩溃了。
段祺瑞看第三师还在北面至少五十公里外,也就是下令在蚌埠暂时休息,一方面是让士兵们恢复体力,另外一方面也是补充军需。
在苏北战事里头,皖军的后勤供应就不及奉军,不过因为皖军的后勤补给线相对来说要短一些,前中期依靠京杭运河等手段也能勉强保证前线大军的供应。
但是自从宿迁失守,他段祺瑞带着第四师以及两江第一旅突围而出的时候,只带了少量弹药,后续突围转进到蚌埠后。
粮食方面还好,士兵随身携带的好好几日份,撤退的时候第四师辎重部队也带了部分的粮食,这抵达蚌埠之前,军中还没有断粮,不过就算断粮了问题也不大,没粮了可以就地采购。纵观中国近代军史,就没见过那支近代化军队是被饿死的。
民初时期的中国可不是明末,民初虽然混战频繁,但是基本的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并没有被大规模打断。
辛亥后的数十年军阀战争虽然频繁,规模也不小,但实际上对当地民生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业生产影响并不大,因为民初的军阀不是流民头子,他们是军阀,视自己的地盘为争霸的根基,对辖区里的民生、经济发展其实还是比较关注的,阎锡山、张作霖两人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他们不会和李闯等明末流匪一样把农民的青苗践踏一空,不会把农民的房屋一把火烧光,然后把这些失去家园的农民纳入自己的流民大军里,然后再喊出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也不会和太平天国里的那些人一样喊出什么均田地的口号,然后把所有的财物都收刮到宫中在享用,更做出什么男女分营的荒唐事来。
民**阀们大多是野心家,而一个理智的野心家,是不会干这种自毁根基的事。
段祺瑞也是这种军阀的代表性人物,虽然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