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一品嫡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廷大佬们心头打鼓。下意识的就在防备着颜宓,防备勋贵蚕食文官的地盘。
颜宓听从宋子期的意见,打算去吏部历练。结果吏部根本不接纳颜宓。内阁和元康帝也一直拖着颜宓起复的事情,迟迟不肯给一个答案。
宋安然私下里调侃颜宓,颜宓平日里给人的感觉太过危险,如今又做了国公爷,难怪所有文官都防备着颜宓,不肯轻易松口让颜宓如愿以偿。
颜宓哼了一声,“他们不肯给我,那我就自己抢过来。”
宋安然笑着问道:“你打算怎么抢?你一个堂堂国公爷,总不能跑到吏部公然闹场子。好歹也要维护一下你身为国公爷的脸面。”
颜宓再次冷哼一声,沉默无言。
宋安然笑着说道:“实在不行,要不你干脆弃武从文算了。我看那些文官的意思,也是想逼着你放弃文职,走武职。”
颜宓轻蔑地说道:“那都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真当我这个探花郎是摆设吗?”
“那你打算怎么做?”
颜宓神秘一笑,“我自有办法。”
宋安然翻了个白眼,颜宓分明是在故弄玄虚。
颜宓咬着宋安然的耳垂,轻声说道:“岳父大人早就想离开户部,换个衙门做官。或许这就是我的机会。”
宋安然挑眉,“你想利用家父?”
“当然不是利用。我只是在配合岳父大人的计划。”
宋安然好奇的问道:“我父亲有什么计划?”
颜宓轻声一笑,“这个问题,恕为夫不能回答。娘子果真好奇的话,不如亲自去问岳父大人。我相信岳父大人肯定会替娘子解惑。”
宋安然甩了个白眼给颜宓,真以为从宋子期嘴里套话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吗?根本不可能。宋子期不想说的事情,就是宋安然也没办法打听出来。
尤其是关于官场上的事情,出于谨慎的习惯,宋子期一般情况下不会同宋安然多说。
很多时候,都要靠宋安然自己去揣摩领会。
宋安然听到颜宓这番话,就知道宋子期颜宓这对翁婿再一次联手,又要在朝堂上掀起各种风浪。宋安然坐等看戏。
当大戏看场后,宋安然自然能从其中看出宋子期的谋划。
吏部同内阁一直拖着颜宓,不肯让颜宓顺利起复。元康帝对这种情况乐见其成。说到底,元康帝心里头还是防备着四大国公府,希望借助文官的力量,打压一下四大国公府的嚣张气焰。
颜宓表面上看很平静,私下里已经开始小动作不断。就连老国公都亲自出面,替颜宓摇旗呐喊。
文官刁难颜宓,这就是在打勋贵世家的脸面。勋贵世家好不容易有了颜宓这个探花郎,文官凭什么不让颜宓继续走文官仕途。大周朝又没有规定,说国公不能担任文职。
老国公在勋贵里面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经过老国公一番游说,勋贵世家们纷纷义愤填膺。因为很多勋贵世家的子弟都在读书,都指望着科举出仕。
身为勋贵里面第一个科举出仕的颜宓,是勋贵子弟们的榜样。如果颜宓仕途不顺,被文官成功打压,那么以后勋贵子弟想要科举出仕必定会难上加难。
文官连颜宓都能成功打压,其他勋贵子弟,更不会被文官放在眼里。
说简单点,颜宓已经成为一个标准。颜宓的成功,就意味着勋贵的成功。颜宓的失败,就意味着勋贵的失败。
毕竟这么多勋贵子弟里面,没有一个人能和颜宓比肩。要是颜宓都失败了,其他人更没有成功的希望。
在早朝上,勋贵武将直接同文官干了起来。
吵架,勋贵武将不是文官的对手,文官的嘴皮子实在是太溜了,引经据典,转眼就能将人说得哑口无言。
不过勋贵武将比文官更能豁出去。吵架吵不赢,那就打架吧。脱掉脚上的鞋,直接朝说得正起劲的文官脸上扔去。
武将们扔鞋,那绝对是一扔一个准。文官正侃侃而谈,结果一张嘴,就吃了一嘴的土,外加熏死人的脚臭味,差点没被熏晕。
文官被扔鞋,这下子文官们不答应了。文官们也纷纷脱掉脚上的鞋子,朝对面的勋贵武将扔去。
奈何文官准头有限,很难准确的扔到勋贵武将的脸上。
勋贵武将这边,也在纷纷扔鞋,准确率几乎百分之百。
瞬间,一只鞋子引发的血案爆发了。鞋子满天飞,两边都在对骂。仍完了鞋子,又开始仍别的东西,什么帽子啊,奏折啊,甚至大汉将军手里的杀威棒都被当做了工具。
元康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满屋子飞舞的杂物,耳边响着各种谩骂,一时间气的后牙槽都在隐隐作痛。
这哪里是朝堂,分明连菜市场都不如,比泼妇骂街还更不要脸。
元康帝气的抄起桌面上的砚台就朝地面上扔去。刘小七当即呵斥朝臣,“像话吗,像话吗?陛下还在这里,你们身为臣子就是这样做事情的吗?你们眼里还有陛下吗?”
“都给朕住手。”
元康帝一声怒吼,所有朝臣都回过神来。大家都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跪在一屋子的鞋子上面。
这个时候,让人心惊的不是元康帝怒火,而是整个大殿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脚臭味。那酸爽,简直就是一场极致盛宴。
到这个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原来有脚臭的人竟然这么多。难道大家平日里都不洗脚吗?不然为何如此酸臭,人都快被熏晕了。
元康帝也受不了这个味道,都快闭气过去。
元康帝怒道:“你们跪在这里好好反省。”
用尽所有力气说完这句话后,元康帝赶紧捂着鼻子离开了大殿。徒留一地的文武大臣,享受这场极致的脚臭盛宴。
这场文武大战,被好事者以最快的速度传了出去。当天市面上就出了打油诗,讥讽这些打鞋仗的‘文武大臣’。
全京城下至老百姓,上至王公贵族,听到这件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哈哈大笑,笑得一点同情心都没有。说不定还要说一句活该。
活该的文武大臣们,当然不可能乖乖的跪在大殿内闻着脚臭味。
等到元康帝一离开,文武大臣们纷纷找到自己的鞋子,赶紧穿起来。
明明鞋子都已经穿在了脚上,为什么大殿上依旧有一股浓浓的散不开的脚臭味。闻闻自己的手,哎呀,也有一股脚臭味。今天这日子实在是倒霉透顶。
内阁几位老大人,气的吹胡子瞪眼。他们有身为大佬的矜持,自然不可能脱鞋参与文武大战。不过人有失手的时候,几位老大人很不幸的也挨了几只臭鞋子的攻击,这会还在气头上。
看着文武两边剑拔弩张的气氛,几位老大人突然意识到颜宓的分量。
就算颜宓做了文官,颜宓始终代表的都是勋贵武将的利益。今天这场大战,分明是勋贵武将的一次集体狂欢,他们就是要联合起来,蚕食文官的地盘,抢占贫寒子弟读书做官的机会。
几位老大人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担忧。
勋贵在向文官宣战,可是文官却一直在忽略武将的地盘。勋贵世家会让自家子弟读书科举做文官。官宦世家却不可能让自家子弟气温从无做武官。
长此以往,文官的利益该如何维持?
老大人们没理会两帮人马,他们先回到签押房,讨论这个大问题。
颜宓只是冰山一角,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勋贵子弟读书出仕,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
有人提议,限制勋贵子弟科举名额。一出口就被人否决了。文官敢限制勋贵子弟科举名额,勋贵就敢打上文官家,让大家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说来说去,还是要在两帮人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有人提议,要不顺其自然。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没有结果。颜宓要是是个普通人,内阁大佬们一巴掌就能将他拍死。可是颜宓不仅不是普通人,还是本朝史上最年轻的国公爷,他的起复,就不能等闲视之。
最后这个问题还是抛给了元康帝。
元康帝留中不发,先拖着。因为元康帝自己也没想清楚,到底要如此安排颜宓。
不让颜宓起复,那是不可能的。暂时没抓到颜宓的把柄,元康帝就没有理由不让颜宓当官。
更何况颜宓还是正儿八经的探花郎。如果连探花郎都没资格做官,那其他比颜宓名次低的人更没资格做官。
元康帝使用拖字诀,颜宓和宋子期却不肯让元康帝这样拖下去。
宋子期早在数年前就谋求礼部尚书的位置,为自己进入内阁攒资历。
以前时机不合适,今年宋子期觉着自己可以动一动了。
宋子期开始在私下里活动,联络各方人员。
于是某天早朝,有人站出来,大胆的提议六部尚书轮换。还说一个人在某个位置上坐久了,就容易出现贪腐。
元康帝本以为这是有人心血来潮,胡说八道。却没想到赞成者还不少,大家都提议六部的职务是时候做出调整。
元康帝微微眯起眼睛,扫了眼朝臣,接着又朝内阁几位老大人看去。元康帝想知道一下内阁几位老大人的意见。
内阁几位老大人都没吭声,显然有些话不能在早朝上说。
于是元康帝再一次甩袖退朝。
退朝后,元康帝同内阁大佬们进行了一场小朝会,讨论六部问题。
杨阁老就提议,六部某些官职的确该换人了,但是某些官职是万万不能动的。比如兵部,比如刑部,还有工部,这几个部门都需要专业人士掌管。换了人,就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替。
元康帝就问其余三个部门,礼部,吏部,户部,该怎么换人?
杨阁老当场就提议,撤换礼部尚书。礼部尚书实在是太老了,光是去年就病了两场,耽误了不少事情。这样一位老大人,让他主持今年的会试,肯定是不合适的。
礼部尚书是时候回家养老。
元康帝暗自点头,他也嫌弃礼部尚书太老,做不好本职工作。
接着杨阁老提议,户部尚书宋子期宋大人年轻力壮,精力充沛,资历也够,可以出任礼部尚书。
却不料此话一出,就遭到了其余几个人的反对。
反对的理由很好很强大,大家认为宋子期宋大人更适合出任吏部尚书,而不是礼部尚书。
杨哥儿吃了一惊。吏部可是六部之首,让宋子期出任吏部尚书,这是捧杀?还是说宋子期私下里已经做通了这些人的工作?
杨哥儿猜对了,这的确是捧杀。他们不乐意看到宋子期出任礼部尚书,于是抛出吏部这个诱饵,以期引起元康帝的反感,让宋子期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很显然,他们都料错了元康帝的想法。
自元康帝登基以来,宋子期就开始出任户部尚书,在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建功颇多。
当年赈灾,可以说宋子期一人力挽狂澜。这些年,户部在宋子期的打理下,不仅还清了当年借贷商家的粮食和欠款,而且年终还有几百万两白银的结余。
这样的成绩,值得任何一个皇帝褒奖。
元康帝心里头琢磨着,宋子期是个能臣,有手段有想法,是那些尸位素餐的人不能比的。将宋子期放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貌似有点浪费。
现在天下吏治败坏,元康帝早就想找机会整顿吏治。奈何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和契机。
刚才内阁几位老大人的提议,让元康帝脑中火花闪现。让宋子期出任吏部尚书,能不能出现另外一个奇迹?宋子期能将户部管理得井井有条,想来打理吏部,也是不在话下。
元康帝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几位爱卿的提议很好,那就让宋子期宋大人出任吏部尚书。”
捧杀宋子期的几位老大人顿时就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尼玛,元康帝不按套路做事,这让臣子们怎么混。
原本的吏部尚书,是由内阁的一位老大人出任。
如今元康帝让宋子期出任吏部尚书,原吏部尚书都快气死了。这些猪队友,没有一个能干事的。
元康帝大笑着,很乐意看到几位老大人脸上精彩的表情。看了笑话之后,元康帝才宣布,原先吏部尚书改任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职责要清闲一些,而且老大人出任礼部尚书也能服众。正好今年的会试就交给老大人操办。
杨阁老捋着胡须,一脸似笑非笑的看着同僚们的笑话。宋子期误打误撞做了吏部尚书,这可比礼部尚书好多了。
等宋子期当上吏部尚书之后,就可以趁机谋求进入内阁。
杨阁老扫视着屋里的几位同僚。内阁一共九个人,宋子期想要进入内阁,首先得扫除一个人腾出位置。
杨阁老打量着其他八人,在心里头估量着每个人的分量。谁能动,谁不能动,瞬间心里头就有了底。
杨哥儿暗暗想着,得找个机会同宋子期好好聊一聊。顺便将两家的亲事给定下来。宋子期前程无量,宋安杰青年俊才,这样好的亲家万万不能错过。
宋子期原本谋求的是礼部尚书,结果意外之喜,竟然被任命为吏部尚书。
接到任命旨意的那一刻,宋子期心里面也是难掩激动。
吏部身为六部之首,身为天下文官都要巴结的地方,在这里做一部尚书,那绝对是人生赢家。
宋子期收下旨意,跪下对元康帝叩首,说了一番忠君的话。
元康帝也勉励了宋子期几句,希望宋子期能够再接再厉,在吏部也干出一番成绩来。
同时元康帝询问户部尚书的人选。宋子期趁机推荐了几个人,充分发扬了举贤不避亲的精神。元康帝表示会慎重考虑。
宋子期出任吏部尚书的消息很快传开,亲朋好友纷纷上门送礼恭喜。
宋子期回到府里,吩咐下去,不收礼,不待客。已经收下的礼物全部退回去。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宋家闭门谢客,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恭贺。
宋子期将宋安杰叫到身边说话,宋子期要求宋安杰接下来一个月都别出门,也别去书院。
那些送礼托关系的人,没机会接触宋子期,肯定会想办法打宋安杰的主意。
宋子期让宋安杰接下来一个月暂时不出门,就是为了帮宋安杰挡住这些麻烦。
宋安杰一脸认真的样子,说道:“父亲放心,儿子在家读书也是一样的。书院那边,儿子会让人帮忙请假。”
宋子期点点头,接着说道:“你的婚事该定下来了。”
宋安杰一脸老实的样子,说道:“儿子全听父亲的的安排。”
宋子期斟酌了一下,说道:“为父打算和杨家联姻。杨家三个姑娘,你打算选谁?”
宋安杰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杨家三个姑娘都挺好的,要不三个都娶了吧。”
“胡说八道!荒唐!”宋子期厉声呵斥。
宋安杰笑了笑,没吭声。
宋子期哼了一声,说道:“如果你没意见的话,那为父替你做主。就选杨家二房的姑娘,那个叫杨宝书的。”
宋安杰挑眉,“可以。杨宝书挺好的。”、
廷大佬们心头打鼓。下意识的就在防备着颜宓,防备勋贵蚕食文官的地盘。
颜宓听从宋子期的意见,打算去吏部历练。结果吏部根本不接纳颜宓。内阁和元康帝也一直拖着颜宓起复的事情,迟迟不肯给一个答案。
宋安然私下里调侃颜宓,颜宓平日里给人的感觉太过危险,如今又做了国公爷,难怪所有文官都防备着颜宓,不肯轻易松口让颜宓如愿以偿。
颜宓哼了一声,“他们不肯给我,那我就自己抢过来。”
宋安然笑着问道:“你打算怎么抢?你一个堂堂国公爷,总不能跑到吏部公然闹场子。好歹也要维护一下你身为国公爷的脸面。”
颜宓再次冷哼一声,沉默无言。
宋安然笑着说道:“实在不行,要不你干脆弃武从文算了。我看那些文官的意思,也是想逼着你放弃文职,走武职。”
颜宓轻蔑地说道:“那都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真当我这个探花郎是摆设吗?”
“那你打算怎么做?”
颜宓神秘一笑,“我自有办法。”
宋安然翻了个白眼,颜宓分明是在故弄玄虚。
颜宓咬着宋安然的耳垂,轻声说道:“岳父大人早就想离开户部,换个衙门做官。或许这就是我的机会。”
宋安然挑眉,“你想利用家父?”
“当然不是利用。我只是在配合岳父大人的计划。”
宋安然好奇的问道:“我父亲有什么计划?”
颜宓轻声一笑,“这个问题,恕为夫不能回答。娘子果真好奇的话,不如亲自去问岳父大人。我相信岳父大人肯定会替娘子解惑。”
宋安然甩了个白眼给颜宓,真以为从宋子期嘴里套话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吗?根本不可能。宋子期不想说的事情,就是宋安然也没办法打听出来。
尤其是关于官场上的事情,出于谨慎的习惯,宋子期一般情况下不会同宋安然多说。
很多时候,都要靠宋安然自己去揣摩领会。
宋安然听到颜宓这番话,就知道宋子期颜宓这对翁婿再一次联手,又要在朝堂上掀起各种风浪。宋安然坐等看戏。
当大戏看场后,宋安然自然能从其中看出宋子期的谋划。
吏部同内阁一直拖着颜宓,不肯让颜宓顺利起复。元康帝对这种情况乐见其成。说到底,元康帝心里头还是防备着四大国公府,希望借助文官的力量,打压一下四大国公府的嚣张气焰。
颜宓表面上看很平静,私下里已经开始小动作不断。就连老国公都亲自出面,替颜宓摇旗呐喊。
文官刁难颜宓,这就是在打勋贵世家的脸面。勋贵世家好不容易有了颜宓这个探花郎,文官凭什么不让颜宓继续走文官仕途。大周朝又没有规定,说国公不能担任文职。
老国公在勋贵里面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经过老国公一番游说,勋贵世家们纷纷义愤填膺。因为很多勋贵世家的子弟都在读书,都指望着科举出仕。
身为勋贵里面第一个科举出仕的颜宓,是勋贵子弟们的榜样。如果颜宓仕途不顺,被文官成功打压,那么以后勋贵子弟想要科举出仕必定会难上加难。
文官连颜宓都能成功打压,其他勋贵子弟,更不会被文官放在眼里。
说简单点,颜宓已经成为一个标准。颜宓的成功,就意味着勋贵的成功。颜宓的失败,就意味着勋贵的失败。
毕竟这么多勋贵子弟里面,没有一个人能和颜宓比肩。要是颜宓都失败了,其他人更没有成功的希望。
在早朝上,勋贵武将直接同文官干了起来。
吵架,勋贵武将不是文官的对手,文官的嘴皮子实在是太溜了,引经据典,转眼就能将人说得哑口无言。
不过勋贵武将比文官更能豁出去。吵架吵不赢,那就打架吧。脱掉脚上的鞋,直接朝说得正起劲的文官脸上扔去。
武将们扔鞋,那绝对是一扔一个准。文官正侃侃而谈,结果一张嘴,就吃了一嘴的土,外加熏死人的脚臭味,差点没被熏晕。
文官被扔鞋,这下子文官们不答应了。文官们也纷纷脱掉脚上的鞋子,朝对面的勋贵武将扔去。
奈何文官准头有限,很难准确的扔到勋贵武将的脸上。
勋贵武将这边,也在纷纷扔鞋,准确率几乎百分之百。
瞬间,一只鞋子引发的血案爆发了。鞋子满天飞,两边都在对骂。仍完了鞋子,又开始仍别的东西,什么帽子啊,奏折啊,甚至大汉将军手里的杀威棒都被当做了工具。
元康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满屋子飞舞的杂物,耳边响着各种谩骂,一时间气的后牙槽都在隐隐作痛。
这哪里是朝堂,分明连菜市场都不如,比泼妇骂街还更不要脸。
元康帝气的抄起桌面上的砚台就朝地面上扔去。刘小七当即呵斥朝臣,“像话吗,像话吗?陛下还在这里,你们身为臣子就是这样做事情的吗?你们眼里还有陛下吗?”
“都给朕住手。”
元康帝一声怒吼,所有朝臣都回过神来。大家都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跪在一屋子的鞋子上面。
这个时候,让人心惊的不是元康帝怒火,而是整个大殿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脚臭味。那酸爽,简直就是一场极致盛宴。
到这个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原来有脚臭的人竟然这么多。难道大家平日里都不洗脚吗?不然为何如此酸臭,人都快被熏晕了。
元康帝也受不了这个味道,都快闭气过去。
元康帝怒道:“你们跪在这里好好反省。”
用尽所有力气说完这句话后,元康帝赶紧捂着鼻子离开了大殿。徒留一地的文武大臣,享受这场极致的脚臭盛宴。
这场文武大战,被好事者以最快的速度传了出去。当天市面上就出了打油诗,讥讽这些打鞋仗的‘文武大臣’。
全京城下至老百姓,上至王公贵族,听到这件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哈哈大笑,笑得一点同情心都没有。说不定还要说一句活该。
活该的文武大臣们,当然不可能乖乖的跪在大殿内闻着脚臭味。
等到元康帝一离开,文武大臣们纷纷找到自己的鞋子,赶紧穿起来。
明明鞋子都已经穿在了脚上,为什么大殿上依旧有一股浓浓的散不开的脚臭味。闻闻自己的手,哎呀,也有一股脚臭味。今天这日子实在是倒霉透顶。
内阁几位老大人,气的吹胡子瞪眼。他们有身为大佬的矜持,自然不可能脱鞋参与文武大战。不过人有失手的时候,几位老大人很不幸的也挨了几只臭鞋子的攻击,这会还在气头上。
看着文武两边剑拔弩张的气氛,几位老大人突然意识到颜宓的分量。
就算颜宓做了文官,颜宓始终代表的都是勋贵武将的利益。今天这场大战,分明是勋贵武将的一次集体狂欢,他们就是要联合起来,蚕食文官的地盘,抢占贫寒子弟读书做官的机会。
几位老大人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担忧。
勋贵在向文官宣战,可是文官却一直在忽略武将的地盘。勋贵世家会让自家子弟读书科举做文官。官宦世家却不可能让自家子弟气温从无做武官。
长此以往,文官的利益该如何维持?
老大人们没理会两帮人马,他们先回到签押房,讨论这个大问题。
颜宓只是冰山一角,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勋贵子弟读书出仕,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
有人提议,限制勋贵子弟科举名额。一出口就被人否决了。文官敢限制勋贵子弟科举名额,勋贵就敢打上文官家,让大家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说来说去,还是要在两帮人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有人提议,要不顺其自然。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没有结果。颜宓要是是个普通人,内阁大佬们一巴掌就能将他拍死。可是颜宓不仅不是普通人,还是本朝史上最年轻的国公爷,他的起复,就不能等闲视之。
最后这个问题还是抛给了元康帝。
元康帝留中不发,先拖着。因为元康帝自己也没想清楚,到底要如此安排颜宓。
不让颜宓起复,那是不可能的。暂时没抓到颜宓的把柄,元康帝就没有理由不让颜宓当官。
更何况颜宓还是正儿八经的探花郎。如果连探花郎都没资格做官,那其他比颜宓名次低的人更没资格做官。
元康帝使用拖字诀,颜宓和宋子期却不肯让元康帝这样拖下去。
宋子期早在数年前就谋求礼部尚书的位置,为自己进入内阁攒资历。
以前时机不合适,今年宋子期觉着自己可以动一动了。
宋子期开始在私下里活动,联络各方人员。
于是某天早朝,有人站出来,大胆的提议六部尚书轮换。还说一个人在某个位置上坐久了,就容易出现贪腐。
元康帝本以为这是有人心血来潮,胡说八道。却没想到赞成者还不少,大家都提议六部的职务是时候做出调整。
元康帝微微眯起眼睛,扫了眼朝臣,接着又朝内阁几位老大人看去。元康帝想知道一下内阁几位老大人的意见。
内阁几位老大人都没吭声,显然有些话不能在早朝上说。
于是元康帝再一次甩袖退朝。
退朝后,元康帝同内阁大佬们进行了一场小朝会,讨论六部问题。
杨阁老就提议,六部某些官职的确该换人了,但是某些官职是万万不能动的。比如兵部,比如刑部,还有工部,这几个部门都需要专业人士掌管。换了人,就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替。
元康帝就问其余三个部门,礼部,吏部,户部,该怎么换人?
杨阁老当场就提议,撤换礼部尚书。礼部尚书实在是太老了,光是去年就病了两场,耽误了不少事情。这样一位老大人,让他主持今年的会试,肯定是不合适的。
礼部尚书是时候回家养老。
元康帝暗自点头,他也嫌弃礼部尚书太老,做不好本职工作。
接着杨阁老提议,户部尚书宋子期宋大人年轻力壮,精力充沛,资历也够,可以出任礼部尚书。
却不料此话一出,就遭到了其余几个人的反对。
反对的理由很好很强大,大家认为宋子期宋大人更适合出任吏部尚书,而不是礼部尚书。
杨哥儿吃了一惊。吏部可是六部之首,让宋子期出任吏部尚书,这是捧杀?还是说宋子期私下里已经做通了这些人的工作?
杨哥儿猜对了,这的确是捧杀。他们不乐意看到宋子期出任礼部尚书,于是抛出吏部这个诱饵,以期引起元康帝的反感,让宋子期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很显然,他们都料错了元康帝的想法。
自元康帝登基以来,宋子期就开始出任户部尚书,在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建功颇多。
当年赈灾,可以说宋子期一人力挽狂澜。这些年,户部在宋子期的打理下,不仅还清了当年借贷商家的粮食和欠款,而且年终还有几百万两白银的结余。
这样的成绩,值得任何一个皇帝褒奖。
元康帝心里头琢磨着,宋子期是个能臣,有手段有想法,是那些尸位素餐的人不能比的。将宋子期放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貌似有点浪费。
现在天下吏治败坏,元康帝早就想找机会整顿吏治。奈何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和契机。
刚才内阁几位老大人的提议,让元康帝脑中火花闪现。让宋子期出任吏部尚书,能不能出现另外一个奇迹?宋子期能将户部管理得井井有条,想来打理吏部,也是不在话下。
元康帝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几位爱卿的提议很好,那就让宋子期宋大人出任吏部尚书。”
捧杀宋子期的几位老大人顿时就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尼玛,元康帝不按套路做事,这让臣子们怎么混。
原本的吏部尚书,是由内阁的一位老大人出任。
如今元康帝让宋子期出任吏部尚书,原吏部尚书都快气死了。这些猪队友,没有一个能干事的。
元康帝大笑着,很乐意看到几位老大人脸上精彩的表情。看了笑话之后,元康帝才宣布,原先吏部尚书改任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职责要清闲一些,而且老大人出任礼部尚书也能服众。正好今年的会试就交给老大人操办。
杨阁老捋着胡须,一脸似笑非笑的看着同僚们的笑话。宋子期误打误撞做了吏部尚书,这可比礼部尚书好多了。
等宋子期当上吏部尚书之后,就可以趁机谋求进入内阁。
杨阁老扫视着屋里的几位同僚。内阁一共九个人,宋子期想要进入内阁,首先得扫除一个人腾出位置。
杨阁老打量着其他八人,在心里头估量着每个人的分量。谁能动,谁不能动,瞬间心里头就有了底。
杨哥儿暗暗想着,得找个机会同宋子期好好聊一聊。顺便将两家的亲事给定下来。宋子期前程无量,宋安杰青年俊才,这样好的亲家万万不能错过。
宋子期原本谋求的是礼部尚书,结果意外之喜,竟然被任命为吏部尚书。
接到任命旨意的那一刻,宋子期心里面也是难掩激动。
吏部身为六部之首,身为天下文官都要巴结的地方,在这里做一部尚书,那绝对是人生赢家。
宋子期收下旨意,跪下对元康帝叩首,说了一番忠君的话。
元康帝也勉励了宋子期几句,希望宋子期能够再接再厉,在吏部也干出一番成绩来。
同时元康帝询问户部尚书的人选。宋子期趁机推荐了几个人,充分发扬了举贤不避亲的精神。元康帝表示会慎重考虑。
宋子期出任吏部尚书的消息很快传开,亲朋好友纷纷上门送礼恭喜。
宋子期回到府里,吩咐下去,不收礼,不待客。已经收下的礼物全部退回去。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宋家闭门谢客,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恭贺。
宋子期将宋安杰叫到身边说话,宋子期要求宋安杰接下来一个月都别出门,也别去书院。
那些送礼托关系的人,没机会接触宋子期,肯定会想办法打宋安杰的主意。
宋子期让宋安杰接下来一个月暂时不出门,就是为了帮宋安杰挡住这些麻烦。
宋安杰一脸认真的样子,说道:“父亲放心,儿子在家读书也是一样的。书院那边,儿子会让人帮忙请假。”
宋子期点点头,接着说道:“你的婚事该定下来了。”
宋安杰一脸老实的样子,说道:“儿子全听父亲的的安排。”
宋子期斟酌了一下,说道:“为父打算和杨家联姻。杨家三个姑娘,你打算选谁?”
宋安杰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杨家三个姑娘都挺好的,要不三个都娶了吧。”
“胡说八道!荒唐!”宋子期厉声呵斥。
宋安杰笑了笑,没吭声。
宋子期哼了一声,说道:“如果你没意见的话,那为父替你做主。就选杨家二房的姑娘,那个叫杨宝书的。”
宋安杰挑眉,“可以。杨宝书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