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25.com,duguzhongfeng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百善孝为先)。夷们、狄们自然不吃这一套,他们很有可能对别人的帮助表示不领情、不感激、甚或有明确的反感与拒绝,对那些华人认为需要帮助的人又视而不见,如为年龄大的人拿东西、搀扶他过马路等。这类的行为正好勾起华人的祖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结果就是华人更愿意在同一族类的上“投资”

    最后,是中国人的幼而弱。人的成长是以年龄为标志的,在生理年龄、社会年龄上,中国人可以由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以至老年,但精神年龄(即心理年龄)上,却从未超越幼年。中国传统文化很悠久、很漫长,但悠久与漫长并没有自然地或必然地走向成熟与完善。人类因文化而进步,因进步而成熟。这种进步、成熟表现在多方面,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应该是社会组织纽带的变迁。最早的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如原始部落等;再进一步,就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如希腊城邦等;复进一步,就是以智缘为纽带,即相同的宗教信仰、政治追求、权利认识等,如几个自治领组成的英联邦、50个州组成的美利坚等。中国文化形式上发生了许多变化,但社会组织方面的文化诉求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一个村大都是同一姓人口,即便有其他姓氏,他们也是作为“少数民族”单住在某一区域内;明清以前修家谱的风气自不必说,就是今天,不还是有这个姓、那个姓的在修家谱、续家谱吗?这种重视、维护血缘关系的文化,跟成熟的、进步的文化沾边吗?这样的文化对人的设计就“别具匠心”就是把人当婴儿对待。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君主就是家长,圣人就是家庭里面的精神指导员,成员们只要听指导员的一切教诲,服从家长的一切命令,就能保持和谐与稳定。你不能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思想、情感,既要和家长、教导员保持精神的一致,又要和其他家庭成员保持行动上的一致。为了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社会对人的要求就是“成为婴儿”永远保持着幼童状态,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无知无识”看一下我们身边的人,不难发现,一个人即便已经三四十岁乃至五六十岁,但是,只要他的父母还在,于家庭当中,他就是一个孩子,其行为举止必须符合一个“孩子”的要求,就象贾政在贾母面前的表现。就象雨后春笋,一夜之间长出来,虽然又高、又粗,但没有硬度。在这种幼童文化的熏染下,个体的人无法发达,他没有独立的、个性完善而鲜明的个体资格,更没有个体意识,必须附着在一个群体上、融合于一个群落中。他只是一个幼童,他需要别人的照顾,也需要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确定自己,他们受到的教诲与自己津津乐道的就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就象“仁”字所透露出的文化信息:两人同在才能确定一个人。夷们、狄们不理解这一深层的文化含义,他们就是独立的、完整的自负自责的个体,是实实在在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我们向来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宣传与认识存在偏差,现在,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两种主义)。因此“群体主义”中孕育、“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只能和来自于同一文化母体中的“同胞”(地道的同胞)和睦相处,夷们、狄们自然就被排斥在圈外。久而久之,圈内只剩下了“自己人”唐人街、华人村遂至形成。

    至于说国外的华人高度集中表现了什么精神、主义,似乎有夸饰的成分。就说在美国吧,华人、华裔应该是人数最为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但其群体意志的表达、社会效能的发挥等可与犹太人相比吗?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