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锦堂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042章
太子独自留在暖阁,一坐便是大半晌,反反复复斟酌目前的局势。
庆国公最终将罪名推到了他身上,再不会改口。供词若再有变化,父皇不将之凌迟处死才怪。
若能借此好好做文章,他其实可以走出这尴尬的境地——皇室两个嫡子都卷入这样的大是非之中,有问题的一定是庆国公,其心可诛。他也和燕王一样,是被无辜栽赃污蔑的。
但问题是,庆国公和陆骞分明不受他控制了,没办法做文章。
意识到这一点,太子恨得牙根直痒痒。
最可恶的便是陆骞。
之前他命心腹见过陆骞几次,都是给予警告、吩咐。哪一次,陆骞都是满口应下,诚惶诚恐的,并且还说,他之所以在燕王府小住,是因燕王逼迫他说清楚陷害江炤宁的根本原由——那哪里是他能解释的?便一直与燕王僵持着。
庆国公入狱之后,他让陆骞寻机进宫面圣,将目前陆家的罪名一概揽过去。这样一来,陆家只是牺牲掉一个陆骞,不至动摇根本,不算什么大事。等到那个装病的燕王痊愈之后,陆家再次案发,一切便能按照他的打算进行。
陆骞的确是曾进宫,但到底跟父皇说了什么?!眼下他连人都见不到,韩越霖的锦衣卫指挥使司,非他可以涉足,父皇那边的人口风也是紧的很,根本打听不到只言片语。
他死死地拿捏了陆家三年多,眼下陆家竟反过头来陷害他!
因何而起?
陆家畏惧的到底是师庭逸,还是韩越霖与江炤宁?没道理。
且不说三个人哪一个都没有他这般尊贵的身份,而且折磨人这回事,谁不会?
陆家怎么就情愿被别人折磨,而不愿意在他手里寻得一条生路?想不通。
太子用力地按着眉心,心知现在纠结这些无益,斟酌对策最是要紧。
自己成了被告一方,自然要避嫌,不宜继续审理此案。
这倒是一个好处。
在这一节上,江炤宁做错也做过了。往他头上扣这样一个大帽子,父皇就不能允许,别说他没与陆府同流合污,便是真的联手敛财,父皇也会将此事压下,甚至于,会反过头来疑心师庭逸。
他是储君,出错就等同于是父皇出了错,父皇绝不肯接受。他是父皇一早册立的储君,多年来亲力亲为地教他帝王之道,他出事,父皇便是只为着面上无光恼火,就会从速处理完这件事,略过不提。
太子阴测测地笑起来。
这世上真没有天衣无缝的事。这时期的江炤宁,城府、势力固然在他预料之外,可到底还是没能力做到滴水不漏。她意气用事的结果,是害得师庭逸不得安稳,连装聋作哑的现状都不能维持。
她便是能算尽一切,也算不到父皇的心思。
眼下他该做的,便是回想之前师庭逸的前车之鉴,自己按着那条道原样走一趟便可。
装无辜躲清闲多容易,谁不会做?
太子因此精神一振,命人唤来荣国公父子三人和幕僚,商议之后火速做出部署。
忙完之后,夜色已深。
太子独自歇下,想到冷冷清清的后院、变着法子给他添堵的太子妃,又是一阵烦躁。
是太子妃不安分在先,居然公然与江炤宁来往。那就随她去,让她自食苦果。
那个蠢货,前世信誓旦旦长年累月地说服他,她小产是江炤宁做的好事。他觉得在理,坚信不疑。可事实呢?
今生他把江炤宁发落到了那个地步,指望她能为自己开枝散叶。
她都做了些什么?
最可能并且有能力害她的人不在京城,她还是小产了。
真正愚蠢得不可原谅。
既然如此,他大可心安理得的迎念柔进门。
前世他对太子妃,始终存着一份亏欠——心里真正爱慕迷恋的是江炤宁,面对着她的柔情小意,便总有些不安,从始至终都因为这亏欠而善待她。
今生重生之后的几年,因为心里存着过多的阴影、筹谋,对女色比前世还淡漠,再加上与她重复前世伉俪情深的佳话只有益处,便从没将目光略过她和江炤宁,去看别的女子。
到了这地步,他自认已做到仁至义尽,从本心里接受别的女子是在情理之中。
谁叫她佟念娆自己蠢,自己不争气。
他与念柔的事情已经定下来,皇后高高兴兴地为这件事张罗着,下月中旬,念柔便能到他身边,长久服侍。
前世,他登基之后,佟家为着皇室子嗣着想,也将念柔送到了他身边。只是念娆在这回事上醋意十足,他考虑的则是除掉燕王夫妇之后再开枝散叶也不迟,是以顺势不去开罪发妻,只碰过念柔几次。
这几日,他去过佟家几次,有三次都有意无意地见了见念柔。
以前当然也有很多见面的机会,念柔偶尔送他一个精致的小物件儿,他也时不时地赏她一些东西。如今见面又是不同,这件事勾起了他前世一些回忆,让他不能再对这女子等闲视之。
他知道,念柔是真心喜欢自己。相见时,她总是含羞带俏,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小举动,似都在倾泻着她的少女心思。
样貌也是很美的。
的确,怎样的女子的美貌,都比不过江炤宁,但是念柔的温柔、妩媚,怕是江炤宁这辈子都不可能拥有的。
那样一个歹毒残酷的女子,温柔风情的一面,于他真是无从想象。
念柔不同,念柔是骨子里就透着妩媚多情。
前世寥寥数次,给他的印象却很深。
如今回想起来,若不是横亘于心的隐忧太重,他一定会跌入念柔的温柔乡里。
除了首次的生涩,之后的念柔都是极容易动情,水做的一般,似要将他淹没。同床共枕的几晚,他总是克制不住地一次又一次地要。
怎么样的男人,才会抗拒摆明了需要自己不遗余力浇灌滋润的女子?
记忆中那可人儿的婉转呢喃百般迎合,让他在此刻周身燥热不已,起了反应。他差点儿就要命人唤太子妃过来侍寝,想想那张冷冰冰的含着讥诮的容颜,便如冷水浇在心头。
算了。
横竖念柔过些日子就进门了,他不能为这种需要与太子妃打破僵局。她全然的低头顺从之前,他绝不会主动见她。
压下心头躁动,他命人点了安息香,辗转入眠。
一整晚,绮梦不断,撩人心魂。
起身到了朝堂,却是噩梦连连——
先前以五军大都督、晋王、吏部为首的等人,齐齐痛斥庆国公受人唆使污蔑太子,大多数人都隐晦地表示唆使庆国公的定是燕王,说什么有些人只能用这种手段才能从是非中脱身,与此同时,还对太子表示了好一番同情,慷慨激昂地表态,说愿意用项上人头担保太子绝不会做这种龌龊的事。
最重要的是,他们仍是恳求皇帝下旨,严令太子与刑部彻查此事,若是可以,不妨严刑拷打庆国公,让他招认到底是受何人唆使。
居然又出现了一面倒的情形。
太子周身发寒。
上一次,他只当这些人是趁机起哄,乐得见到他亲手整治陆家、燕王。
现在才明白,那一幕只是为着今日做铺垫。
最要命的就是吏部尚书和江式庾,他们一个是吏部尚书,一个是吏部左侍郎,明里暗里、京城内外,不知有多少人受过他们的恩惠。今日他们表态,明日便不知有多少官员上折子附和。
懵懂无知的人看起来,他们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帮他,事实却是在不遗余力地捧杀!
而依附于东宫、佟家的那些官员,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楚王瞧着这情形不对,仔细斟酌之后,果断表态:完全同意晋王等人的看法,请皇上一定要彻查此事,有必要的话,不妨传燕王到刑部受审,还太子一个清白。
他也是没法子,只能这么做。这次的事情有了结果之后,皇帝要是依然信任太子,他就可以继续依附东宫,太子要是为此事怪他,他完全可以说是一番好意,没想那么多;而如果皇帝对太子起了疑心,日后倚重的是燕王,那么这件事就能算是他对燕王示好的开端。
说到底,这种情形太可怕了——重臣一面倒的拥护太子,落在皇帝眼里,那可就是自己随时能够被儿子取而代之,甚至于,地位已经被取代——太子都不需要等到他驾崩,已完全将朝堂、天下握在了手中。
要有多心宽的帝王,才能接受这种事?
依晋王这些年来的观察,皇帝没那么大度。要是大度到了这份儿上,早就甩手不干做太上皇去了。他便是出言反对,对上几位重臣亦是人微言轻不足为道,还是免了吧。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冷眼看着这一切。
面上平静,心里在滴血。
他心疼小儿子,心疼得无以复加。
三年征战,出生入死,落下一身伤病,到如今,竟被这一班混账东西空口白牙的污蔑!
而居心叵测要害小儿子声名狼藉的,是他的长子,是他多年前便册立的储君!
如果不是储君发话,这些重臣何以齐声为太子喊冤?庭逸不在朝堂已久,便是有心,也不可能将这些人拉拢到身边。
感情上,他无法接受,伤心、震怒无以复加。
而在理智上,他知道自己要冷静。
太子是储君,关乎国本,即便是起了糊涂心思犯了错,他也不能在明面上斥责,尤其今日这样激烈的事态,他要是出言驳斥,那么……
他这皇帝是不是就做到头了?
这认知让他微不可见地打了个寒颤。
他固然手里有韩越霖、景林这般的心腹,但他们没有干涉朝堂大事的权利。说句不好听的,要是太子造反,他们能做到的不过是保护他安全逃离。
做主朝政的,不是帝王,是朝堂的一干重臣。若是他们齐心协力,帝王只是个摆设。
要到今日才明白,他也逃不开孤家寡人的运道。
皇帝在这时候,想起的是江式序。
江式序在世的那些年,身在朝堂的时候,与他是君臣,也是至交——反正他是这样认为的。有那样一个奇才帮他出谋划策,那些年他根本不知忧心为何物。
为何走的那么早?
如果江式序还在世,轮得到这般小人在他跟前做张做致?!
他要是气性大一些,这些日子早已被气死好几回。
最可恨的就是江式庾——怎么一点儿其弟的风范、心智都没有?怎么也在这时候义正言辞地维护太子?是他册立的储君,但是谁说过储君就不能犯错了?储君是人,储君的胞弟就该死么?
愚忠!
思及此,皇帝起身,到底按捺不住火气,将龙书案上的茶盏狠狠地摔了出去,阔步走开去的同时,冷声道:“退朝!”
其后五日,皇帝称病不上朝。
事情就这样搁置下来。
**
这五日间,炤宁频频去状元楼用饭。
朝堂事态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她什么都不能再做,只能静静等待这一场自己亲手设下的赌局的结果。
她赌的是皇帝与师庭逸父子情深,赌的是皇帝会因为这件事猜忌太子。如果皇帝选择保全太子,那就只能放弃师庭逸,予以惩戒。
再多的就不能想了,只因为这一件事就想把太子灭掉,根本是异想天开。师庭逸不因为她这险招被灭掉就不错了。
皇家的事,尤其牵涉到储君的事,就没有可以果决利落解决的。
但是,折磨仇人的乐趣就在于时光漫漫之中予以越来越钝重的打... -->>
第042章
太子独自留在暖阁,一坐便是大半晌,反反复复斟酌目前的局势。
庆国公最终将罪名推到了他身上,再不会改口。供词若再有变化,父皇不将之凌迟处死才怪。
若能借此好好做文章,他其实可以走出这尴尬的境地——皇室两个嫡子都卷入这样的大是非之中,有问题的一定是庆国公,其心可诛。他也和燕王一样,是被无辜栽赃污蔑的。
但问题是,庆国公和陆骞分明不受他控制了,没办法做文章。
意识到这一点,太子恨得牙根直痒痒。
最可恶的便是陆骞。
之前他命心腹见过陆骞几次,都是给予警告、吩咐。哪一次,陆骞都是满口应下,诚惶诚恐的,并且还说,他之所以在燕王府小住,是因燕王逼迫他说清楚陷害江炤宁的根本原由——那哪里是他能解释的?便一直与燕王僵持着。
庆国公入狱之后,他让陆骞寻机进宫面圣,将目前陆家的罪名一概揽过去。这样一来,陆家只是牺牲掉一个陆骞,不至动摇根本,不算什么大事。等到那个装病的燕王痊愈之后,陆家再次案发,一切便能按照他的打算进行。
陆骞的确是曾进宫,但到底跟父皇说了什么?!眼下他连人都见不到,韩越霖的锦衣卫指挥使司,非他可以涉足,父皇那边的人口风也是紧的很,根本打听不到只言片语。
他死死地拿捏了陆家三年多,眼下陆家竟反过头来陷害他!
因何而起?
陆家畏惧的到底是师庭逸,还是韩越霖与江炤宁?没道理。
且不说三个人哪一个都没有他这般尊贵的身份,而且折磨人这回事,谁不会?
陆家怎么就情愿被别人折磨,而不愿意在他手里寻得一条生路?想不通。
太子用力地按着眉心,心知现在纠结这些无益,斟酌对策最是要紧。
自己成了被告一方,自然要避嫌,不宜继续审理此案。
这倒是一个好处。
在这一节上,江炤宁做错也做过了。往他头上扣这样一个大帽子,父皇就不能允许,别说他没与陆府同流合污,便是真的联手敛财,父皇也会将此事压下,甚至于,会反过头来疑心师庭逸。
他是储君,出错就等同于是父皇出了错,父皇绝不肯接受。他是父皇一早册立的储君,多年来亲力亲为地教他帝王之道,他出事,父皇便是只为着面上无光恼火,就会从速处理完这件事,略过不提。
太子阴测测地笑起来。
这世上真没有天衣无缝的事。这时期的江炤宁,城府、势力固然在他预料之外,可到底还是没能力做到滴水不漏。她意气用事的结果,是害得师庭逸不得安稳,连装聋作哑的现状都不能维持。
她便是能算尽一切,也算不到父皇的心思。
眼下他该做的,便是回想之前师庭逸的前车之鉴,自己按着那条道原样走一趟便可。
装无辜躲清闲多容易,谁不会做?
太子因此精神一振,命人唤来荣国公父子三人和幕僚,商议之后火速做出部署。
忙完之后,夜色已深。
太子独自歇下,想到冷冷清清的后院、变着法子给他添堵的太子妃,又是一阵烦躁。
是太子妃不安分在先,居然公然与江炤宁来往。那就随她去,让她自食苦果。
那个蠢货,前世信誓旦旦长年累月地说服他,她小产是江炤宁做的好事。他觉得在理,坚信不疑。可事实呢?
今生他把江炤宁发落到了那个地步,指望她能为自己开枝散叶。
她都做了些什么?
最可能并且有能力害她的人不在京城,她还是小产了。
真正愚蠢得不可原谅。
既然如此,他大可心安理得的迎念柔进门。
前世他对太子妃,始终存着一份亏欠——心里真正爱慕迷恋的是江炤宁,面对着她的柔情小意,便总有些不安,从始至终都因为这亏欠而善待她。
今生重生之后的几年,因为心里存着过多的阴影、筹谋,对女色比前世还淡漠,再加上与她重复前世伉俪情深的佳话只有益处,便从没将目光略过她和江炤宁,去看别的女子。
到了这地步,他自认已做到仁至义尽,从本心里接受别的女子是在情理之中。
谁叫她佟念娆自己蠢,自己不争气。
他与念柔的事情已经定下来,皇后高高兴兴地为这件事张罗着,下月中旬,念柔便能到他身边,长久服侍。
前世,他登基之后,佟家为着皇室子嗣着想,也将念柔送到了他身边。只是念娆在这回事上醋意十足,他考虑的则是除掉燕王夫妇之后再开枝散叶也不迟,是以顺势不去开罪发妻,只碰过念柔几次。
这几日,他去过佟家几次,有三次都有意无意地见了见念柔。
以前当然也有很多见面的机会,念柔偶尔送他一个精致的小物件儿,他也时不时地赏她一些东西。如今见面又是不同,这件事勾起了他前世一些回忆,让他不能再对这女子等闲视之。
他知道,念柔是真心喜欢自己。相见时,她总是含羞带俏,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小举动,似都在倾泻着她的少女心思。
样貌也是很美的。
的确,怎样的女子的美貌,都比不过江炤宁,但是念柔的温柔、妩媚,怕是江炤宁这辈子都不可能拥有的。
那样一个歹毒残酷的女子,温柔风情的一面,于他真是无从想象。
念柔不同,念柔是骨子里就透着妩媚多情。
前世寥寥数次,给他的印象却很深。
如今回想起来,若不是横亘于心的隐忧太重,他一定会跌入念柔的温柔乡里。
除了首次的生涩,之后的念柔都是极容易动情,水做的一般,似要将他淹没。同床共枕的几晚,他总是克制不住地一次又一次地要。
怎么样的男人,才会抗拒摆明了需要自己不遗余力浇灌滋润的女子?
记忆中那可人儿的婉转呢喃百般迎合,让他在此刻周身燥热不已,起了反应。他差点儿就要命人唤太子妃过来侍寝,想想那张冷冰冰的含着讥诮的容颜,便如冷水浇在心头。
算了。
横竖念柔过些日子就进门了,他不能为这种需要与太子妃打破僵局。她全然的低头顺从之前,他绝不会主动见她。
压下心头躁动,他命人点了安息香,辗转入眠。
一整晚,绮梦不断,撩人心魂。
起身到了朝堂,却是噩梦连连——
先前以五军大都督、晋王、吏部为首的等人,齐齐痛斥庆国公受人唆使污蔑太子,大多数人都隐晦地表示唆使庆国公的定是燕王,说什么有些人只能用这种手段才能从是非中脱身,与此同时,还对太子表示了好一番同情,慷慨激昂地表态,说愿意用项上人头担保太子绝不会做这种龌龊的事。
最重要的是,他们仍是恳求皇帝下旨,严令太子与刑部彻查此事,若是可以,不妨严刑拷打庆国公,让他招认到底是受何人唆使。
居然又出现了一面倒的情形。
太子周身发寒。
上一次,他只当这些人是趁机起哄,乐得见到他亲手整治陆家、燕王。
现在才明白,那一幕只是为着今日做铺垫。
最要命的就是吏部尚书和江式庾,他们一个是吏部尚书,一个是吏部左侍郎,明里暗里、京城内外,不知有多少人受过他们的恩惠。今日他们表态,明日便不知有多少官员上折子附和。
懵懂无知的人看起来,他们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帮他,事实却是在不遗余力地捧杀!
而依附于东宫、佟家的那些官员,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楚王瞧着这情形不对,仔细斟酌之后,果断表态:完全同意晋王等人的看法,请皇上一定要彻查此事,有必要的话,不妨传燕王到刑部受审,还太子一个清白。
他也是没法子,只能这么做。这次的事情有了结果之后,皇帝要是依然信任太子,他就可以继续依附东宫,太子要是为此事怪他,他完全可以说是一番好意,没想那么多;而如果皇帝对太子起了疑心,日后倚重的是燕王,那么这件事就能算是他对燕王示好的开端。
说到底,这种情形太可怕了——重臣一面倒的拥护太子,落在皇帝眼里,那可就是自己随时能够被儿子取而代之,甚至于,地位已经被取代——太子都不需要等到他驾崩,已完全将朝堂、天下握在了手中。
要有多心宽的帝王,才能接受这种事?
依晋王这些年来的观察,皇帝没那么大度。要是大度到了这份儿上,早就甩手不干做太上皇去了。他便是出言反对,对上几位重臣亦是人微言轻不足为道,还是免了吧。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冷眼看着这一切。
面上平静,心里在滴血。
他心疼小儿子,心疼得无以复加。
三年征战,出生入死,落下一身伤病,到如今,竟被这一班混账东西空口白牙的污蔑!
而居心叵测要害小儿子声名狼藉的,是他的长子,是他多年前便册立的储君!
如果不是储君发话,这些重臣何以齐声为太子喊冤?庭逸不在朝堂已久,便是有心,也不可能将这些人拉拢到身边。
感情上,他无法接受,伤心、震怒无以复加。
而在理智上,他知道自己要冷静。
太子是储君,关乎国本,即便是起了糊涂心思犯了错,他也不能在明面上斥责,尤其今日这样激烈的事态,他要是出言驳斥,那么……
他这皇帝是不是就做到头了?
这认知让他微不可见地打了个寒颤。
他固然手里有韩越霖、景林这般的心腹,但他们没有干涉朝堂大事的权利。说句不好听的,要是太子造反,他们能做到的不过是保护他安全逃离。
做主朝政的,不是帝王,是朝堂的一干重臣。若是他们齐心协力,帝王只是个摆设。
要到今日才明白,他也逃不开孤家寡人的运道。
皇帝在这时候,想起的是江式序。
江式序在世的那些年,身在朝堂的时候,与他是君臣,也是至交——反正他是这样认为的。有那样一个奇才帮他出谋划策,那些年他根本不知忧心为何物。
为何走的那么早?
如果江式序还在世,轮得到这般小人在他跟前做张做致?!
他要是气性大一些,这些日子早已被气死好几回。
最可恨的就是江式庾——怎么一点儿其弟的风范、心智都没有?怎么也在这时候义正言辞地维护太子?是他册立的储君,但是谁说过储君就不能犯错了?储君是人,储君的胞弟就该死么?
愚忠!
思及此,皇帝起身,到底按捺不住火气,将龙书案上的茶盏狠狠地摔了出去,阔步走开去的同时,冷声道:“退朝!”
其后五日,皇帝称病不上朝。
事情就这样搁置下来。
**
这五日间,炤宁频频去状元楼用饭。
朝堂事态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她什么都不能再做,只能静静等待这一场自己亲手设下的赌局的结果。
她赌的是皇帝与师庭逸父子情深,赌的是皇帝会因为这件事猜忌太子。如果皇帝选择保全太子,那就只能放弃师庭逸,予以惩戒。
再多的就不能想了,只因为这一件事就想把太子灭掉,根本是异想天开。师庭逸不因为她这险招被灭掉就不错了。
皇家的事,尤其牵涉到储君的事,就没有可以果决利落解决的。
但是,折磨仇人的乐趣就在于时光漫漫之中予以越来越钝重的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