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biquge25.com,碧之筱桦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年的五一虽然缩水,却多了一些闲情。有闲多好啊,可以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想到了去江油。
江油是我的向住之地,主要是因为有李白,其次是窦圌山。
李白5岁的时候,随父从碎叶城迁居蜀中,在江油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从此,江油便借重李白而名显。唐时青莲今犹在,到了彰明故地,自然要去青莲看看。能沾点诗人灵光,留下一二文字,也不枉走了一趟哎!正如当年诗仙登上黄鹤楼一样“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千年李白,亘古以来就这么一个,况现在正是诗歌式微的年代!看李白,也只有在他闪烁千载的光耀之下,空仰止而已!我凝视着处处都是仙踪的圣地,却没有一点诗意。我的思绪让我看到了他的“白发三千丈”那落寞于人间街头的斯人,多么憔悴;我在头脑中听到了他的吟唱“飞流直下三千尺”那是何等华美的乐章!平凡的文字在天才的笔下是那么光彩夺目,天才之后,任何的文字写给他都黯然失色。我默默而去,留下的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怅然。
大凡中国人,绝多能脱口而出几句李白的诗句,那“呼作白玉盘”的李白,那“绕床弄青梅”的李白,那“低头思故乡”的李白,那“举杯邀明月”的李白,那“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我不想掉书袋,然李白的诗,真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极品!可奇怪的是,这极品却为大众所享受,而不是少数人的孤芳。李白写诗,是为了让人看得懂,后人写诗,是为了让人看不懂。难怪诗人捉月之后,诗歌会走上末路。
李白太可爱了,就像是一个天真顽皮的孩子,让人爱得不忍离去。然而那毕竟是唐朝,是青莲。站在青莲的土地上,灵魂可以和诗人仰面对话,身躯却不能不在现实。我们不可能活在过去,得住前走。李白深深明白这一点。当他走出蜀地之时,便是名扬天下之日。
过了青莲,过了江油,下一站要去的,自然是窦圌山。
窦圌山并不高,就风光而言,并无特色。也没有水,更是缺少灵气。但因了一个叫窦子明的人,在山上得道成仙,便跟着姓了窦,因此扬名。子明何许人也?彰明县令耳。也幸好只是子明飞升,若是太白,恐怕那山顶上的两块危石,早就绝倒。——李白名重,承受不起啊!
感谢李白!
其实窦圌山的魅力,不在于谁的飞仙,全在那两块石头。那绝于顶上的两块垒卵之石,屹于岁月万年而不倒,成就了窦圌山的独特!也许,去过窦圌山的人,将永生不忘那壁立千仞的奇石,风雨之中,遗世独立,巍然不动。
是自然天成,是鬼斧神工?是,也不全是。
说它是,当然有学者已专门作了解释。那是裂隙与水蚀的杰作。亿万年前,造山运动造就的这座山,恰好在顶上安放了这么几块石头,它们原来是“长”在一起的,由于石头的张裂和水的侵蚀,造就了这顶上奇观。人是好奇的动物,哪里有奇特的风景,哪里就有人的足迹。
因为人的智慧和伟大,这两块石头的魅力便进一步得到了彰显。石头之下,庞大的云岩寺连绵山脊,古刹深深,已然奇迹。穿行古寺,看香火缭绕,听钟磬之声,已足以荡涤胸尘。走过古寺,来到石下,仰望顶上,才觉得这石头之高大,让人叹为观止。更让人惊叹的是,那巨石之上,还建有殿宇。若说那“别有天”还有路可寻的话,那“擎天柱”就纯粹是孑然一柱,它上面的窦真殿是如何建成的,就自然有些神秘了。两柱之间,有数米之宽,用铁索相连。高空中有奇人表演,叫圌岭飞渡,不愧是中华一绝。
正因为有绝活,离城市又不远,所以来的人很多。山上山下,飚升人气指数。
山是自然之物,人是自然之子。人与山的和谐,在于相看两不厌。我看窦圌山景区,繁华程度已很高,到处都是人、以及人的影响。我喜欢山的个性,正如我喜欢李白,如果李白不那么放浪,怎么会惊世骇俗?窦圌山永远不可能和李白相提并论,但那两块奇石,差不多可以与之永恒。
附记:5月2日,我去江油游玩,想写点文字而笔枯涩。近日得知,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李白纪念馆毁坏,窦圌山景区重创,然那两块巨石依然。于是写文留念。
今年的五一虽然缩水,却多了一些闲情。有闲多好啊,可以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想到了去江油。
江油是我的向住之地,主要是因为有李白,其次是窦圌山。
李白5岁的时候,随父从碎叶城迁居蜀中,在江油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从此,江油便借重李白而名显。唐时青莲今犹在,到了彰明故地,自然要去青莲看看。能沾点诗人灵光,留下一二文字,也不枉走了一趟哎!正如当年诗仙登上黄鹤楼一样“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千年李白,亘古以来就这么一个,况现在正是诗歌式微的年代!看李白,也只有在他闪烁千载的光耀之下,空仰止而已!我凝视着处处都是仙踪的圣地,却没有一点诗意。我的思绪让我看到了他的“白发三千丈”那落寞于人间街头的斯人,多么憔悴;我在头脑中听到了他的吟唱“飞流直下三千尺”那是何等华美的乐章!平凡的文字在天才的笔下是那么光彩夺目,天才之后,任何的文字写给他都黯然失色。我默默而去,留下的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怅然。
大凡中国人,绝多能脱口而出几句李白的诗句,那“呼作白玉盘”的李白,那“绕床弄青梅”的李白,那“低头思故乡”的李白,那“举杯邀明月”的李白,那“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我不想掉书袋,然李白的诗,真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极品!可奇怪的是,这极品却为大众所享受,而不是少数人的孤芳。李白写诗,是为了让人看得懂,后人写诗,是为了让人看不懂。难怪诗人捉月之后,诗歌会走上末路。
李白太可爱了,就像是一个天真顽皮的孩子,让人爱得不忍离去。然而那毕竟是唐朝,是青莲。站在青莲的土地上,灵魂可以和诗人仰面对话,身躯却不能不在现实。我们不可能活在过去,得住前走。李白深深明白这一点。当他走出蜀地之时,便是名扬天下之日。
过了青莲,过了江油,下一站要去的,自然是窦圌山。
窦圌山并不高,就风光而言,并无特色。也没有水,更是缺少灵气。但因了一个叫窦子明的人,在山上得道成仙,便跟着姓了窦,因此扬名。子明何许人也?彰明县令耳。也幸好只是子明飞升,若是太白,恐怕那山顶上的两块危石,早就绝倒。——李白名重,承受不起啊!
感谢李白!
其实窦圌山的魅力,不在于谁的飞仙,全在那两块石头。那绝于顶上的两块垒卵之石,屹于岁月万年而不倒,成就了窦圌山的独特!也许,去过窦圌山的人,将永生不忘那壁立千仞的奇石,风雨之中,遗世独立,巍然不动。
是自然天成,是鬼斧神工?是,也不全是。
说它是,当然有学者已专门作了解释。那是裂隙与水蚀的杰作。亿万年前,造山运动造就的这座山,恰好在顶上安放了这么几块石头,它们原来是“长”在一起的,由于石头的张裂和水的侵蚀,造就了这顶上奇观。人是好奇的动物,哪里有奇特的风景,哪里就有人的足迹。
因为人的智慧和伟大,这两块石头的魅力便进一步得到了彰显。石头之下,庞大的云岩寺连绵山脊,古刹深深,已然奇迹。穿行古寺,看香火缭绕,听钟磬之声,已足以荡涤胸尘。走过古寺,来到石下,仰望顶上,才觉得这石头之高大,让人叹为观止。更让人惊叹的是,那巨石之上,还建有殿宇。若说那“别有天”还有路可寻的话,那“擎天柱”就纯粹是孑然一柱,它上面的窦真殿是如何建成的,就自然有些神秘了。两柱之间,有数米之宽,用铁索相连。高空中有奇人表演,叫圌岭飞渡,不愧是中华一绝。
正因为有绝活,离城市又不远,所以来的人很多。山上山下,飚升人气指数。
山是自然之物,人是自然之子。人与山的和谐,在于相看两不厌。我看窦圌山景区,繁华程度已很高,到处都是人、以及人的影响。我喜欢山的个性,正如我喜欢李白,如果李白不那么放浪,怎么会惊世骇俗?窦圌山永远不可能和李白相提并论,但那两块奇石,差不多可以与之永恒。
附记:5月2日,我去江油游玩,想写点文字而笔枯涩。近日得知,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李白纪念馆毁坏,窦圌山景区重创,然那两块巨石依然。于是写文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