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阿刊布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是唐朝诗人元稹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其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句,几可称是元稹诗文中最被称诵的一句。以前看上海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解释说这首诗是元稹纪念亡妻所作,当时便觉惘然。因为“曾经”一句虽是追逝以往,但感伤之意却隐隐有慨叹和黯然,不似怀念亡妻的痛悼之情,理由便觉牵强。
元稹在唐朝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颇能占据一席之地,和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元稹推崇杜诗,强调诗歌的讽喻作用,文字作品大量反映现实,语言平易浅切、通俗易懂,擅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色彩浓烈绝美,在当时产生极大影响。旧唐书上说:“贤不肖皆赏其文,未如元白之盛也。”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评到几个唐朝诗人,其中“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一句最为流传。“元轻”正是元稹的真实写照。
元稹作品有三件颇可玩味,和他一声遭遇首尾呼应、唱和贯通,性格为人,都在其中纤毫毕缕、表现无遗。
第一绝,就是元稹青年所作会真记。古时写会真记者不在少数,惟元稹影响卓著,流传至今,成唐以来传奇经典,演绎出无数爱情变化。元稹其时不过是二十来岁的文学青年,这篇会真记是他向主考官员呈递的行卷,特为展示学识才华的一种方式。文体众备,包括诗歌、骈文、论理,是当时习俗。
会真记又叫莺莺传,其中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穿插其中的红娘更被赋予月下老人的色彩。由李绅、也就是“锄禾日当午”的作者附会成莺莺歌,辗转到王实甫敷衍成西厢记,从此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在中国传唱不绝。西厢记后,西方类似文字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晚了三百年,后人常将这两部作品相提并论。
在会真记中,元稹假托张生另有其人,自己只是耳闻旁听、记叙成文。但后来学者大都把元稹本人当作张生,而莺莺就是他先前爱人,也就是元稹一再咏叹的双文诗主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的唐之传奇文中就认为:“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唐人传奇留遗不少,而后来煊赫如是者,惟此篇及李朝威柳毅传而已。”
西厢记是讲完美,而莺莺传则是决绝,这也是元稹当时的现实选择,反映出元稹的性格决绝。元稹诗作,推崇杜甫,提倡写实。在会真记三十韵中,说莺莺眉黛唇朱,肤润玉肌,是个大美女。但元稹为了将来发展,决绝抛弃莺莺。他在会真记中为自己开脱道:“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英雄从来难过美人关,在这一点,善于投机的元稹,可称中国历史难得之“忍情英雄”元稹曾经写过一首诗,说“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似是当时情景。
第二绝,是元稹所写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发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宋人洪迈曾评说这篇“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比白居易上阳白发人意旨更加深远蕴籍。用繁花写白发,用春天写暮年,用乐景写哀歌,诗歌中蕴涵的巨大张力,给人以无限怅惘的人生感慨,使人倍添愁苦。然而,这首诗的成功,虽是道出宫女的郁闷、闲愁,时事的斗转星移,何尝不是元稹本人自况?
元稹年轻时捍卫皇室权威,怀抱经国纬世理想。在作品中大量表现下层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对当时的诗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曾经和宦官做过艰巨的斗争,在左拾遗位置上甚至为驿馆的住宿待遇发生争执,并在这次争执中落败,这件事本是唐朝宦官政治的一种真实反映,但给元稹极大震撼。从此元稹开始反其道而行之,由对鞭笞宦官的斗士,成为一个投靠宦官,执著权利交替的小人,由正直走向势利,这也是后世屡屡为止痛惜的由来。
而感情上,元稹也是同样表现出翻覆的一面。他年轻时为向上爬,争取最大的社会地位,抛弃了“九九”迎娶当时望族韦氏之女,奠定了当时官运亨通的先决条件,才华,望族,诗词歌赋的考试。
胡适白话文学史里专门给元稹和白居易辟有一节。但在叙述中,所论元稹都很仓促,评价虽高,也只说他是西魏拓拔帝王后人,因文字名于当时,被天子穆宗所重,数年后拜为宰相,但与裴度不和,最后同时罢相。不过这一节,未必是确论。而当代大儒陈寅洛则认为元稹出自寒门,自幼贫穷,所以率性而为,性格颠覆,功利心强
太平广记中说元稹年少,明经及第,也很喜欢钻研诗歌,很想结揽李贺,那时李贺因诗歌为韩愈知重,声名显赫。李贺看到元稹拜帖却拒绝会见,他身边人甚至说:“明经及第,何事来看李贺?”元稹惭愤而退,更加努力、想要一跃飞天。后来抛弃莺莺,交接高门,在左拾遗的位置上制策登科,日当要路,逐渐发达,也就是意料中事。等他成礼部郎中,李贺应试,元稹说李贺的父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相讳,不能应试。李贺也因清高傲慢被其他人排斥,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从此事上,也可看出元稹为人。
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记有将帅当专一条,其间说到元稹,对之甚是鄙薄:“穆宗讨王庭凑、朱克融,时裴度镇河东,亦为都招讨使,群帅如李光颜、乌重嗣,皆当时名将。而翰林学士元稹,意图宰相。忌度先进,与知枢密魏简相结,度每奏画军事,辄从中沮坏之,故屯守逾年,竟无成绩。”
说元稹想当宰相,所以对宰相裴度非常嫉恨,每当裴度有所计划,元稹就从中破坏,以至裴度屯兵一年而无战功。洪迈的话可信度是比较高的,因洪迈是宋时参政,监修国史,虽没当宰相,但职务所致已能接触史实。<...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是唐朝诗人元稹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其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句,几可称是元稹诗文中最被称诵的一句。以前看上海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解释说这首诗是元稹纪念亡妻所作,当时便觉惘然。因为“曾经”一句虽是追逝以往,但感伤之意却隐隐有慨叹和黯然,不似怀念亡妻的痛悼之情,理由便觉牵强。
元稹在唐朝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颇能占据一席之地,和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元稹推崇杜诗,强调诗歌的讽喻作用,文字作品大量反映现实,语言平易浅切、通俗易懂,擅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色彩浓烈绝美,在当时产生极大影响。旧唐书上说:“贤不肖皆赏其文,未如元白之盛也。”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评到几个唐朝诗人,其中“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一句最为流传。“元轻”正是元稹的真实写照。
元稹作品有三件颇可玩味,和他一声遭遇首尾呼应、唱和贯通,性格为人,都在其中纤毫毕缕、表现无遗。
第一绝,就是元稹青年所作会真记。古时写会真记者不在少数,惟元稹影响卓著,流传至今,成唐以来传奇经典,演绎出无数爱情变化。元稹其时不过是二十来岁的文学青年,这篇会真记是他向主考官员呈递的行卷,特为展示学识才华的一种方式。文体众备,包括诗歌、骈文、论理,是当时习俗。
会真记又叫莺莺传,其中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穿插其中的红娘更被赋予月下老人的色彩。由李绅、也就是“锄禾日当午”的作者附会成莺莺歌,辗转到王实甫敷衍成西厢记,从此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在中国传唱不绝。西厢记后,西方类似文字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晚了三百年,后人常将这两部作品相提并论。
在会真记中,元稹假托张生另有其人,自己只是耳闻旁听、记叙成文。但后来学者大都把元稹本人当作张生,而莺莺就是他先前爱人,也就是元稹一再咏叹的双文诗主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的唐之传奇文中就认为:“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唐人传奇留遗不少,而后来煊赫如是者,惟此篇及李朝威柳毅传而已。”
西厢记是讲完美,而莺莺传则是决绝,这也是元稹当时的现实选择,反映出元稹的性格决绝。元稹诗作,推崇杜甫,提倡写实。在会真记三十韵中,说莺莺眉黛唇朱,肤润玉肌,是个大美女。但元稹为了将来发展,决绝抛弃莺莺。他在会真记中为自己开脱道:“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英雄从来难过美人关,在这一点,善于投机的元稹,可称中国历史难得之“忍情英雄”元稹曾经写过一首诗,说“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似是当时情景。
第二绝,是元稹所写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发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宋人洪迈曾评说这篇“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比白居易上阳白发人意旨更加深远蕴籍。用繁花写白发,用春天写暮年,用乐景写哀歌,诗歌中蕴涵的巨大张力,给人以无限怅惘的人生感慨,使人倍添愁苦。然而,这首诗的成功,虽是道出宫女的郁闷、闲愁,时事的斗转星移,何尝不是元稹本人自况?
元稹年轻时捍卫皇室权威,怀抱经国纬世理想。在作品中大量表现下层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对当时的诗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曾经和宦官做过艰巨的斗争,在左拾遗位置上甚至为驿馆的住宿待遇发生争执,并在这次争执中落败,这件事本是唐朝宦官政治的一种真实反映,但给元稹极大震撼。从此元稹开始反其道而行之,由对鞭笞宦官的斗士,成为一个投靠宦官,执著权利交替的小人,由正直走向势利,这也是后世屡屡为止痛惜的由来。
而感情上,元稹也是同样表现出翻覆的一面。他年轻时为向上爬,争取最大的社会地位,抛弃了“九九”迎娶当时望族韦氏之女,奠定了当时官运亨通的先决条件,才华,望族,诗词歌赋的考试。
胡适白话文学史里专门给元稹和白居易辟有一节。但在叙述中,所论元稹都很仓促,评价虽高,也只说他是西魏拓拔帝王后人,因文字名于当时,被天子穆宗所重,数年后拜为宰相,但与裴度不和,最后同时罢相。不过这一节,未必是确论。而当代大儒陈寅洛则认为元稹出自寒门,自幼贫穷,所以率性而为,性格颠覆,功利心强
太平广记中说元稹年少,明经及第,也很喜欢钻研诗歌,很想结揽李贺,那时李贺因诗歌为韩愈知重,声名显赫。李贺看到元稹拜帖却拒绝会见,他身边人甚至说:“明经及第,何事来看李贺?”元稹惭愤而退,更加努力、想要一跃飞天。后来抛弃莺莺,交接高门,在左拾遗的位置上制策登科,日当要路,逐渐发达,也就是意料中事。等他成礼部郎中,李贺应试,元稹说李贺的父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相讳,不能应试。李贺也因清高傲慢被其他人排斥,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从此事上,也可看出元稹为人。
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记有将帅当专一条,其间说到元稹,对之甚是鄙薄:“穆宗讨王庭凑、朱克融,时裴度镇河东,亦为都招讨使,群帅如李光颜、乌重嗣,皆当时名将。而翰林学士元稹,意图宰相。忌度先进,与知枢密魏简相结,度每奏画军事,辄从中沮坏之,故屯守逾年,竟无成绩。”
说元稹想当宰相,所以对宰相裴度非常嫉恨,每当裴度有所计划,元稹就从中破坏,以至裴度屯兵一年而无战功。洪迈的话可信度是比较高的,因洪迈是宋时参政,监修国史,虽没当宰相,但职务所致已能接触史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