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南齐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劝他攻城.元宏说:“用不着攻打,以后会投降的。”裴植等人都回到洛阳。
崔慧景字君山,清河郡东武城人。祖父崔构任奉朝请,父亲崔系之为州别驾。崔慧景初为国子学生。宋明帝泰始年间,历任职位至员外郎,不久便升为长水校尉,宁朔将军。齐太祖萧道成在淮阴时,崔慧景便与同族人崔祖思自动前去交结。萧道成想北渡广陵,让崔慧景在陶家后渚准备好舟船,北渡之事虽然没有施行,但崔慧景因此而受到亲近,拜授前军之职。沈攸之的事件乎息以后,崔慧景出任武陵王安西司马、河东太守,被派去防卫陕西。宋顺帝升明三年,豫章工任荆州刺史,崔慧景留任为镇西司马,兼谘议,河东太守之职照旧。齐太祖受宋帝禅让登基,封崔慧景为乐安县子,食邑三百户。豫章王派崔慧景奉表祝贺回到京都,齐太祖召见他,特意慰劳接待他。转官为平西府司马、南郡内史。不久即改任南蛮横史,加辅国将军,内史照旧。从前南蛮府设置辅佐官员,其资历很浅,自此以后才开始注重被选派者的资历。
齐太祖建元元年,北魏兵出动,豫章王派崔慧景率三千人屯驻方城,以声援司州。魏兵退去,但梁州贼人李乌奴还没有平定,任命崔慧景为持节、都督梁南北秦沙四州军事、西戎校尉、梁与南秦二州剌史,将军照旧。敕命荆州供应物资派人送去,并配备甲士千人,徒步经过襄阳去梁州镇所。当初,李乌奴多次被官军打败,逃奔到氐地,常常乘隙而出,扰动梁州、漠中,并据守在关城。他曾派遣使者到荆州请求投降。豫章王不答允,派中兵参军王图南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砌合进击李乌奴,大大地挫败了他,李乌奴回保武兴。崔慧景发汉中军,进驻白马。又派另一支部队与王圆南腹背夹击李乌奴,岛奴大败,于是便从武兴逃走。
齐世祖即位,崔慧景进号为冠军将军。他在州任职时积聚了很多财产,获得了很多珍贵的物品。丞明三年,以原来授予的称号回到京都。转官为黄门郎.领羽林监。过一年,又调任随手东中郎司马,加辅国将军。出任持节、督司州军事、冠军将军、司州刺史。母亲丧亡,有诏起用恢复原任职务。崔慧景每次终止在州郡的任职。都要倾其资财奉献给朝廷,动辄几百万,齐世祖因此很赞赏他.永明九年,以本号征召回京,转官太子左率,加通直常侍。过一年。升为右卫将军,加给事中。
当时北魏将要南侵,齐世祖派崔慧景出任持节、督豫州、郢州的西阳郡、司州的汝南郡一:郡的各种军事,冠军将军,豫州刺史。郁林王即位,进号为征虏将军.、崔慧景因为郁林王新登帝位,所以秘密地与北魏互相往来,朝廷因此而怀疑担忧。齐高宗萧鸾辅政,派梁王到寿春去安抚慰问他,崔慧景派人送秘密奏疏给萧鸾,表示忠诚,劝他登上帝王之位。朝廷征召崔慧景回京,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齐高宗建武二年,北魏侵犯徐州、豫州,崔慧景以本官假以符节,临时出巡去钟离,受王玄邈节制调度。不久加冠军将军。建武四年,转为度支尚书,领太子左率。
这年冬天,北魏孝文帝发兵攻打沔北五郡。朝廷令崔慧景以假节的身份率领二万人,战马一千匹,向襄阳进发。雍州各军都受他的节制调度。永泰元年,崔慧景来到襄阳,但五郡已经陷落。朝廷加封崔慧景为平北将军,设立辅佐官员,分兵帮助守卫樊城。崔慧景屯驻在涡口村,与太子中庶子梁王以及军主前宁州刺史董仲民、刘山阳、裴帟、傅法宪等人率五千余人前进到邓越。前军参将返回,说北魏军马上就要到来。不久,便见几万骑兵一同冲来,崔慧景据守南门,翌王据守北门,命各路人马都到城上。当时崔慧量等人的部队因为早餐时间很早又轻装急行军,所以都面有饥色心中害怕。当时军中有三位幕友是北方人,逃跑去投奔北魏,将齐军的情况全都告诉给他们。北魏都督中军大将军彭城王元勰分派其武卫将军元蚪急忙挥兵邓城东南,截断崔盖量的归路。伪司马孟斌挥兵指向城东,北魏右卫将军播正屯驻城北,都向城内射箭。梁王芦面想出战,崔慧景说:“北虏不会连夜包围城池,到太阳落山时便会自动散去。”不久北魏兵越来越多,于是崔慧景便先率军从南门撤退,开始各军并不知道,随后便跟着败退。北魏军从北门攻入城中,刘山阳与部下几百人断后,拼死而战。北魏军派铁甲马队百余人冲击刘山阳,刘山阳让射手用箭射他们,射倒了三人,并亲自斩杀十几人,不能阻止住,边战边退。崔慧景出南门过闹沟,上兵们互相践踏,桥都断裂倒塌。北魏军从两边向他们放箭,军丰傅法宪被射死,掉进沟中而死的人尸体都互相枕压着。刘山阳取用衣袄器杖填进沟中,踩在上面过了沟,得以幸免。北魏孝文帝率领大军追击他们。黄昏时,北魏孝文帝到达沔北,包围了军主刘山阳。刘山阳依据城池苦战,到傍晚,敌人才退去。齐众军都恐慌害怕,当夜便都乘船回到襄阳。
东昏侯即位,崔慧景改领右卫将军,平北将军、假节则照旧。尚没有正式拜授。永元元年,调为护军将军,不久加侍中。陈显达反叛,朝廷又加封崔慧景为平南将军,都督各项军事,屯驻于中堂。当时辅国将军徐世铡专权,发号施令,崔慧景衹不过是凑数而已。东昏侯大肆杀戮将相,原来的大臣几乎被杀尽,崔慧景由于资历老职位重,渐渐地自感不安。第二年,裴叔业以寿春投降北魏,于是朝廷改授崔慧景为平西将军,假节、侍中、护军将军诸职号照旧,命其率军从水路去征讨寿阳。军队驻扎在白下,将要出发,东昏侯用很长的围布形成屏障,挡住杂人,亲自出琅邪城送他。东昏侯身着军服坐在城楼上,单召崔慧景一骑进入围屏内,没有一人跟随着。才交谈几句话,崔慧景便拜别告辞而去。他出了围屏之后,很是高兴。崔慧量之子崔觉任直合将军,崔慧景秘密与他约定:三月崔慧景到达广陵,崔觉便从京师逃出来奔向广陵。
部队遇了广陵几十里,崔慧景召集各位军主说:“我蒙受齐三位皇帝的厚恩,本应顾及托付的重任。但幼主昏庸狂暴,朝廷纲纪败坏混乱,如果见危险而不去扶持,那么责任便在今天。我想与奋位共建大功,以使社稷安定,怎么样?”大家都一齐响应。于是回师广陵,司马崔恭祖镇守广陵城,打开城门迎接他们。东昏侯听说兵变,便派征虏将军右卫将军左兴盛假以符节,都督京城水陆各军。崔慧景停驻了两天,便收集部众渡过长江会合在京口。江夏王萧宝玄又作为内应,崔慧景便聚合两藩镇的兵力,奉萧宝玄为主挥师京都。
朝廷派骁骑将军张佛护、直阁将军徐元称、屯骑校尉姚景珍、西中郎参军徐景智、游荡军主董伯珍、骑官桓灵福等以竹里为据点造了几道城墙。萧宝玄派信使对张佛护说:“我要返回朝廷,你为何要竭力阻止我的去路?”张佛护回答说:“小人我深受国家大恩,奉命在这裹创建小小的营垒。殿下要返回朝廷,但请径直通过,我怎敢阻断。”便用箭去射崔慧景军,于是两军会战。崔慧景子崔觉及崔恭祖率领的前锋,都是粗猛善战的人;况且他们装备轻便,行动迅速,不生火煮饭,衹用几艘大船沿江排开,船上满载酒肉作为军粮。每当看见朝廷军城中的炊烟升起,他们就尽力攻击,朝廷军没法吃饭,因此都很饥饿困乏。涂互称等人商议,想投降,退佛护却不答允。十二日,崔恭祖等又一次发动攻击,城池被攻陷,张佛护单人匹马逃跑,被崔军追杀斩首,徐元称投降,其余的军主也都被杀死。崔慧景来到堕近,命李玉之拆桥断路,崔慧景将他捕杀了。
朝廷义派中领军王莹都督众军,占据湖头构筑营垒,上面连着蒋山的西岩,有甲士几万人。崔慧景来到查硎。竹塘人万副儿善于射猎,能捕捉老虎,他投奔崔慧景,说:“现在平路上都被官军阻断,不要想从这条道前进。衹应当从蒋山那像龙尾一样的后山爬上去以出其不意。”崔慧景听从了他的建议,分派一千多人沿着山尾鱼贯而上,晚上从西岩而下,鼓噪而进,兵临城中。官军惊惶恐惧,当即四散奔逃。东昏侯又派右卫将军左兴盛率台省的三万人,在北篱门抗击崔慧基,但抵敌不住,望风而逃。崔慧景领兵进入乐游苑,崔恭祖率十几位轻骑兵冲进北掖门,又退出来,宫门都紧紧关上。崔慧景率军包围了皇宫。于是东府、石头、白下、新亭各城营都溃败。逃跑,不能进入宫中,只好逃到停泊在秦淮河小洲边芦荻中的船上,崔慧景把他抓住杀掉。宫中派兵出去冲杀,不能腾敌。崔慧景把兰台府署都放火烧掉以作为战场。守卫尉萧畅屯驻在南掖门,处理城内军事,随机应付来自不同方向的攻击,因此众心才稍微安定一些。
崔慧景以宣德太后的名义发布命令,废少帝为吴王。当时。先前逃往民间的且逛萧昭胄,这时也出来投奔崔慧景。崔慧景有意改向着他,所以犹豫不决,不知到底拥立江夏王还是巴陵王。竹里之捷,崔觉和崔恭祖争功,而崔慧景不能判定。崔恭祖劝崔慧景射火箭糊匕掖楼,崔慧景藉大事即将告成,如以后再行建造,又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所以没有听从他的计谋。崔慧景生性喜欢谈论义理,又通晓佛理,屯驻在法轮寺,与客人高谈阔论。因此崔恭祖抱有深深的怨恨情绪。
先前,卫尉萧懿任征虏将军、豫州刺史,从历阳出发从陆路征讨寿阳。东昏侯派秘密使臣将京城情况告诉给他。萧懿率军主胡松、李居士等几千人马从采石矶登岸,屯驻在越城,举火为号,台城中见了擂鼓欢呼庆贺。崔恭祖原先曾劝崔慧景派二千人阻挡住西岸敌军,使他们不能渡江。崔慧景认为台城早晚便要投降,那时外援自然会消散,不听。至此,崔恭祖请求攻击勤王义师,崔慧景又没有答应。衹派崔觉带领数千精兵渡到南岸。义师从黎明起发动进攻,几个回合,官兵们都拼命冲锋,因此崔觉大败,掉下秦淮河而死的有二千多人。崔觉单人匹马逃回,拆掉朱雀航以阻断秦淮。当夜,崔恭祖舆勇将刘灵运都跑到台城投降,崔慧景军心离散,他衹带几名心腹偷偷地逃离,想北渡长江。而删匕的各军还不知晓,仍然在作战。这时,台城内又派兵出击,杀了好几百人。义师又从北岸渡过来,崔慧景的余部才纷纷奔逃。崔慧景围困台城总共十二天,部队都分散在京城各处,并且没有建造营垒。及至退兵,沿途又逃散了一些人。崔慧景单人匹马来到懈浦,被渔民所杀。渔民把他的头颅装在泥鳅篮中,挑送到京城。崔慧景当时六十三岁。
朝廷追赠张佛护为司州刺史,左兴盛为豫州刺史,二人都被封为征虏将军。追封徐景智、桓灵福为屯骑校尉,董伯珍为员外郎,李玉之为给事中,其余死难者的追赠依等级不同而各有差别。
崔恭祖是崔慧景同族之人,骁勇果敢,善于骑马惯用长矛,气力超众,多次经历过战阵。讨伐王敬则时,他与左兴盛部的军容袁文旷争夺斩王敬则首级的功劳,向明帝诉说:严恭祖我骑一匹无鞍之马,身着红袍,亲手将贼人刺倒,所以文旷方能够斩下他的首级。我拼死换得的功绩,却冤枉被别人抢夺走。如果我失掉逭件功劳,定要刺杀左兴盛。”明帝认为他很勇猛,派人对左兴盛说:“怎能忍心让恭祖与文旷争功。”于是便封他食邑二百户。崔慧景事件被平定后,崔恭祖遭囚禁,不久被杀。
崔觉亡命作了道士,最后被捕伏法。他临刑前给妹妹的信中说:“舍弃客舍,回归家中,我以为是极大的快乐,何况还能够追随先君去游历太空呢!古人有力能扛起周鼎,但却无立锥之地以处身的叹息;由此而言,死又有什么值得哀伤的呢!我平生夙愿,士大夫们都已知道。既然不能够依附他人以成名,怎能扬名于后世?心中向往的古人留芳于竹帛的美事,现在全都消亡了。”崔慧景的妻子女儿也懂得一些佛理。
崔觅的弟弟崔堡,任垃室内史,到处躲避流窜,才得幸免。和帝萧实融在江睦即位,以崔僵为宁朔将军。史兴元年,他到公重盟上书说:
我想,算得上是太祖、高宗的孝子忠臣,东昏侯的乱臣贼子的人,恐怕祇有江夏王萧实玄和陛下,先父与镇军蔻颖胄。我听说尧、垒的心中,常以天下安危为忧虑,而不以天子的地位为快乐。舜是孑然一身独自躬耕田野的人,尚且能够如此;何况陛下还有祖宗家国厚重基业的切身利益呢?江夏玉既然施行义举于前,陛下其后又照着这样走下去,虽然成败的结果不同,但所采取的方法是一样的。
陛下初登至尊高位,与天命相符合。天下人有小如草芥的委屈,尚希望陛下为之伸张;有微如丝发的冤枉,犹期盼陛下审理它。何况先帝贵子,陛下尊兄,他所走的道路,不就是陛下所经历的吗?像这样大的冤屈还不去体恤,那其余的还有什么希望?陛下的仁德可以和天地相媲美,爱护抚育万物众生,即使是昆虫草木,如果有不能按其自然形态生长的,您见了也觉得悲伤。何况对于出白天性的兄弟友爱的深情,怎会不怀恋?并不是不怀恋,而是由于事态被分离了。这实在是因为陛下左右群臣不明事实真象,不了解详细情况所造成的。希望陛下能兼听并观,去询问平民百姓。如果群臣中有人认为我的意见不对,不可施行,乞望能让我与他当廷辩论这个问题。则天意民意的不满便会止息,四海的怀疑也会消释。假若不这样做的话,那衹有侥幸希望小民们没有识见.假使百姓们都十分清楚地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会相聚而从陛下这裹逃亡,以此来表示对江夏王冤情的责问,朝廷将如何回答他们?陛下若能开天听,颁发悲悯的韶书,使束牟、朱虚、东褒、仪父的高节重新充实光大,那么荷戟的战士,哪个会不拼死效力?我这愚蠢的意见,万一能够符合陛下之意,便乞请将奏章留于宫禁之中。书奏上而消息全无,不见答覆。
崔偃又上奏和帝说:
最近我冒昧地陈述了江夏王的冤情,后接到诏书,对他已有所封赠,这是我狂妄粗率所造成的罪过。但臣下我之所以再度询问的原因,在于没有得到切合实际的答覆,虽罪该万死,我也没有什么话说。但我心中深感遗憾的,并非胆敢以父子骨肉之间的亲情,去侥幸地让陛下的法律受到枉屈,伤害了极公止的道义。而是确实不懂得圣朝之所以这样做的含意何在。如果因为狂暴的君主即使狂暴,他也是天子;江夏王虽然贤德,也不过是人臣;先父事奉人臣而背叛人君,所以认为不可以颁发韶书为之申雪,从道理上讲似乎是这样。但我不明白陛下也是不是人臣?而镇军将军也是事奉人臣去背叛人君,现在严整而强劲的军队,正在向朝廷进发,这又是什么缘故呢?我之所以不死,苟且偷生,没有别的原因,衹是在等待着皇朝国运的重新开通。以便申诉冤魂的枉屈之情。今皇运已经亨通安泰,而那些竭尽忠心为社稷而死的人,反而被认为是贼子,我这辈子何必要生在陛下之世呢!
我听说志匡王室之臣的节义,是竭尽才智公心来事奉君上。担负辅佐重任的股肱之臣,更要申雪处理冤屈阻滞之情,举荐各种贤德之人。所有的这些臣子们,都是早起晚睡,心思没有一刻不是放在公务上。所以万事万物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而百姓们便发出了颂扬之声。据我看来,镇军将军大臣萧颖胄,是皇室的宗亲,股肱重臣,具有伊尹、霍光那样的功勋,为陛下担负着像后稷、周公旦那样的重任.中领军大臣夏侯详,受到军事重任的委托,和宰相的尊贵相称。他们都是朝廷的栋梁,社稷的重臣,众望所归,民心所向。他们毫不松懈地竭尽忠诚,想让万事万物都顺其条理,而赞颂之声大起,还有什么事比这更重要的?而先父同样作为江夏王的股肱之臣,匡扶挽救王室,但天命不使其成功,与江夏王一道就死,却得不到陛下匆忙的一顾和片言的评价。知道而不说,是不忠正的臣子;不知道而随便说,是不明智的臣子。这样重大的事都不想知道,那还有什么值得知道的。
如果以为江夏王心志并不同于先父,他是受到先父力量的挟制,那么江夏王与先父共同招致杀身之祸,就只好聘任昏暗的政治和暴虐的刑罚横行,被无道的君主残害了。但江夏王与先父不同心,用什么来证明?孔明、吕尚二人,将会拿谁来开刀?他们都手执指挥大旗,言谈出以公心,同心共志,如胶似漆般的亲密,而认为他们各怀异心,我对此深感疑惑。如果以先父派遣去的使臣被江夏王斩杀作为他们异心的理由的话,那么征东将军派来的使者又为什么会被杀戮?陛下斩征束将军的使臣,是像山阳公那样使用欺诈之术;江夏王违背先父的请求,也是出于像孔矜一样的策略需要。天命已确定了归向,所以他们的事业才没有成功。大凡衹有圣人才知道天命,而一般坚持忠诚的臣子,惟知尽心竭力,哪裹会去考虑事业的成败。诏书说江夏王因为遇到艰难时世的缘故,所以才不得不委屈自己的心迹而行事,探测他心中的隐情,是可以原谅的,这并没有玷污他纯洁的节操。依照这道圣旨,又将把镇军将军萧颖胄放在什么位置上呢。
我要说的都说完了,请求让我赴汤镂而死吧。但即使我罪该万死,还希望陛下一定为先父申辩冤情。为什么呢?悲悯而申辩冤情,则天下人便心悦诚服;不去悲悯和申辩冤情,则天下人之所以还能向北事奉陛下,那衹不过是屈服于陛下的威力罢了。先父的忠贞,这是有识之士所共知的,并可期望良史之笔将他载入史册,千古流传,何苦定要等待陛下为之伸张褒赞呢。但小臣我之所以要如此恳切地表达愚情,是替陛下考虑啊。我所说的一切,并非是孝顺父亲,实在是忠诚于君王。希望陛下能仔细考虑,对此稍加留心。
我多次触犯了陛下的帝威,但都不是明显地表露出来。之所以每次都是上奏封事,以防泄漏,并非故作戆直,而是包含有春秋大义为尊者隐讳的意思在内。我虽然浅薄,但今日之事,即使是砍断我的脚,杀我的头,摧残我的身体,消灭我,怎样做都可以,我是为了陛下啊。我听说让将死的人复生,使贫弱的人富有,对于这种做法,有识之士并不会过多的感激。如果能够保持仁德,处事公正,普遍听取意见,多方加以考察,为人申理冤屈,则普天下的人都会争着为他去死。为什么呢?因为公理是不可以止息的。陛下如果能够替我申冤。赦免我兄长的罪过,收回以往的失误,颁布悲伤的诏书,心怀报德之意,则夏桀之犬可以对尧狂吠,盗跖的刺客可以去刺杀许由,何况尧之犬,许由之客,更会为主人效死力。我并不期望着能够活着,实在是为了使陛下的名声受天下人所敬重.已开创的基业,是最可珍惜的宝物,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珍贵。对于君土来说,一定要让它顺着逐渐开明昌盛的道路继续发展,而小心谨慎地不使它逐渐衰微和败亡。希望陛下仔细考虑,审慎地择取我的善言。
如果陛下还有疑惑,镇军将军萧颖胄也不能决断的话,那就乞请陛下舆征束将军萧衍共同研究能否这么办。不要因为我个人的悲伤而损害了陛下满朝的和乐。为什么呢?陛下足昏庸君主的弟弟,江夏王也是昏庸君主的弟弟;萧颖胄受到托孤的恩宠,先父也肩负着顾命的重任。情节毫无差异,所作所为也都相同,区别之处仅是仰仗依赖皇朝的方式不同及最终成败的结果不同而已。我之所以不胜愚忠地请求与群臣当廷辩论,实际是请求陛下专门命令一人,将陛下的原话精确地恩赐给我。我侥幸地寄希望于万一,天听能够明白无疑,则荆轲刺秦王而使七族遭难,要离刺庆忌而火烧妻子儿女,别人都认为很难做到,对我来说就不难了。韶书答覆说:“我完全了解你冤切的情怀。你一家首举义旗,但有德之人未获表彰,回想起来也叫人感慨叹息,现在应当明显她加以追封称号。”不久,崔偃便被送进监狱而死。
张欣泰字义亨,竟陵人。其父张兴世是宋左卫将军。张欣泰少年时便很有志气,不仅仅把习武当成学业,还爱好隶书,喜欢读些诸子著作和历史书籍。十几岁时,去见吏部尚书厘瑚,鲨遄问他:“张郎武艺如何?”张欣泰回答说:“生性胆怯害怕骑马,无力开弓。”褚渊觉得他与众不同。
张欣泰被征召为州主簿,历任诸王府佐。元徽年间,张兴世闲居在家,有从雍州带回来的资财现钱三千万。苍梧王亲自领着人把钱都抢走,一夜之间几乎抢劫得干干净净。张兴世忧惧交加,得病而死。当时,张欣泰的兄长张欣华正在安成郡任职,张欣泰便把剩下的财产封存好等待他来。
齐建元初年,他官至宁朔将军,拜授为尚书都官郎。齐世祖萧迹与张欣泰很早便有交情,即位后,便任命他为直合将军,统领禁军。拜授为豫章王太尉参军,出任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回京后复任为直合将军,步兵校尉,领羽林监。张欣泰雅俗兼通,相交往的多是些名士清流。下班后就去园林中游玩,而且是头戴鹿皮帽,身穿僧衣,拿着锡杖,带着素琴。有人向齐世祖报告,世祖说:“武将家的儿子怎敢有如此的举动!”后来,随从世祖出巡新林,敕命张欣泰身披盔甲拿着仪仗去访察,张欣泰放下仪仗,在松树下饮酒赋诗。制局监吕文度经过时看见了,便报告了齐世祖。齐世祖大怒,把他赶了出去。过了几天,世祖的怒气稍稍有些消释,又把张欣泰召回来,对他说:“你不乐意担任武职供我驱使,就把你放置在清贵的文职上去吧。”拜为正员郎。
永明八年,张欣泰出任镇军中兵参军、南平内史。巴东王萧子响杀了政府派去的官吏属员,世祖派中庶于胡谐之向西征讨,命张欣泰作他的副手。张欣泰对胡谐之说:“现太岁星正处在西南,违反岁星的方位而采取军事行动,是兵家的大忌,所以不可以和他们交战,直接交战会有危险。现在这场战争,胜了也不能扬名,败了就实在可耻。这些凶狠狡诈之徒聚合在一起,被巴束王利用,其原因或是贪图财物的赏赐,或是被威势所逼迫,因此不会无缘无故就溃散。如果我们暂时驻军于夏口,向他们晓谕利害翻系,便可以不战而胜,擒获他们。”胡谐之没有听从劝告,进驻江津,结果,尹略等人被杀。
事件平息之后,张欣泰改任随王萧子隆的镇西中兵,改领河东内史。萧子隆对他很是厚爱,多次与他交谈宴饮。州府中的职位事务,也大多让他去照看统领,对他的赏识待遇与对待谢跳差不多。典签把这些情况秘密地上奏,世祖听了,大怒,把张欣泰召回到京城。他隐居在普通的小巷中,在南冈下造了一座住宅,面朝着松山。张欣泰经常带着弓弩去射雉鸡,放纵闲情逸致。对于一些闲杂的技艺,也颇为通晓。
齐明帝即位,张欣泰为领军长史,迁谘议参军。他上书陈述二十条简便可行的事情,其中有一条说应当拆除佛塔寺庙。明帝都用平和的口气下诏回答他。
建武二年,北魏军围困钟离城。张欣泰当时任军主,随崔慧景前去救援。张欣泰移传檄文给北魏广陵侯说:“听说攻打钟离,是先生的高深的计策,可这不是一个错误的决策吗?兵法说‘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我国有舟船百万,遮盖了大江布满了大海,之所以按兵不动,到现在也不去救援,是想用边城把魏军拖垮。我军即将千里运来粮草,等到你们行军驻扎都很疲惫之时,乘大雨连绵,江河溪谷涨满之机,然后乘风帆渡海,百万舟船齐头并进,那时你将如何抵御?你让魏主以万乘之君的贵重身份,来攻打这小小的城池,这叫什么谋略?攻城却不能夺取,那将是谁的耻辱?即使让你攻克了,你来守卫它,我军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西过寿阳,束接沧海,军备充足,不必再增添兵械粮草,士卒们晚上安睡,养精蓄锐,起而接战,能使鱼鳖不通,飞鸟断绝,你一支偏师驻守在淮河之北,根本就守不住,这是明显可知的。假如你不能攻占城池,我将藉魏的司法部门,去惩罚你的过错。如果你攻城不能很快地攻下,使兵锋受挫,被杀的人很多,或者虽然攻克却不能守卫,衹是白白地驱赶士卒身填壕沟,则你这位魏朝名士,大概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这是我所不能够量度的。从前,北魏太武帝佛狸,竭尽全国之兵,去攻打十堞的小城,死亡大半,仅只身而返。智力被坚城所屈服,虽攻占却不能守卫,逭都是筹划失策所造成的。至今成为笑柄。前车之鉴不速,难道已经忘记了吗?对于我这偏将说的意见,你这位军门大概不很乐意吧。”
北魏军被徐州军挫败后,又想在邵阳洲建筑城池。崔慧景担心这是心腹大患。张欣泰说:“敌虏筑城的原因,是对外显示强大,实际上是害怕我军偷偷地行进到他们的后面去。如果以彼此都自愿罢兵去说服他们,则祸患自然消解。”崔慧景听从了他的建议。并派张欣泰到北魏城下陈述了这个建议。及至北魏退兵时,而洲上还有余部上万人,他们请求运去五百匹马,借条道路回去,崔慧景想截断其归路而攻击他们。张欣泰劝阻崔慧景说:“想回去的军队不要去阻止它,古人对此都有点害怕。放置于死地的部队是不能轻视的。如果战胜它也不足以显示武力的强大,万一失败则白白地丧失了前功。不如答应他们的要求。”于是崔慧景听任北魏军通过。当时领军萧坦之也在增援钟离,回来后便报告给明帝,说:“邵阳洲有将死的贼众万余人,崔慧景、张欣泰放跑了他们而不擒获。”因此,明帝对他们都不赏赐。
建武四年,张欣泰出任永阳太守。东昏侯永元初年,他回到京都。崔慧景圃城时,张欣泰进入城内,率领军队守备防卫。事件平定后,被拜授为辅国将军、庐陵王安束司马。义兵兴起时,朝廷以张欣泰为持节、督雍粱南北秦四州以及郢州的竟陵、司州的随郡军事、雍州刺史,辅国将军照旧。当时东昏侯昏乱,人人心裹都想伺机起事。张欣泰与弟弟、前始安内史张欣时密谋,结交太子右率胡松、前南谯太守王灵秀、直合将军鸿选、含德主帅苟励、直后刘灵运等十多人,一齐聚会。
东昏侯派中书舍人冯元嗣监督部队援救郢州,茹法珍、梅虫儿及太子右率李居士、制局监杨明泰等十多人都到中兴堂相送。张欣泰等派人身藏刀剑,在座位上斩杀冯元嗣,他的头颅掉落在水果盘中,又砍破了杨明泰的腹部,梅虫儿被刺伤好几处,手指都断落了。李居士翻墙而出,得以逃脱,茹法珍也逃回到宫中。王灵秀仍然到石头城去迎接建安王萧宾夤,率领着几百文武官员,一路鸣锣开道,到达杜姥宅。张欣泰刚听到事变已经发动,急忙骑马奔进宫中,希望茹法珍等人还在宫外,台城之内各项事务的处置,必定会委派他来办理,裹应外合,便能行废立大事。不一会儿,茹法珍回宫来了,命令众人关紧宫门,都拿好兵器,但不给张欣泰分配士卒。鸿选在殿内也不敢行动。城外的人群不久便散去。遇了几天,真相败露.诏命收捕张欣泰、胡松等人,都被诛杀。
张欣泰年轻时曾有人给他相面,说他的地位可达到三公,但祇能活三十岁。后来他被屋上掉下的瓦砸伤额头,又问看相人,看相人说:“再也达不到公卿之位了,不过年寿有所增加,但还可以做藩镇的首领。”死时三十六岁。
史臣曰:崔慧景是宿将老臣,遭逢昏乱的世运而担心处境危险,于是督察御敌之军回师,举晋阳之甲兵,乘时机而行权宜之计,袭击年少的君主,凭藉着喜欢动乱的众人及淮、楚之地剽悍的士卒,使得勇将投降,群帅听命,战鼓声震撼着皇宫,刀枪耸立满京城;欺凌平民百姓而致士气衰竭,虽然屡次发兵,但没有能替他消解困境的外援,所以其态势虽像易京那么坚实,但最终却像烂鱼那样完结。征虏将军萧懿投袂奋起,以国家急难为首要的任务,厉兵秣马,挥师进发,横江竞渡,风驰电扫,克敌制胜,其势如旋转泥丸。越城之战,斩获之敌漫山遍野,秦淮河渡口大捷,终于献俘朝门。瞻望烽烟,扫除了无数的营垒,进击带方,平定襄阳,都比不上此战胜利重大。多么隆盛啊,真是齐桓、晋文再世。
赞曰:裴叔业叛投外敌,使淮河、肥水失去险阻。崔慧景倒戈叛乱,使皇宫门白天紧闭。张欣泰仓猝起事,兵不血刃便被平息。实在是由于政局的昏乱,王朝像坚冰一样慢慢地融化。
劝他攻城.元宏说:“用不着攻打,以后会投降的。”裴植等人都回到洛阳。
崔慧景字君山,清河郡东武城人。祖父崔构任奉朝请,父亲崔系之为州别驾。崔慧景初为国子学生。宋明帝泰始年间,历任职位至员外郎,不久便升为长水校尉,宁朔将军。齐太祖萧道成在淮阴时,崔慧景便与同族人崔祖思自动前去交结。萧道成想北渡广陵,让崔慧景在陶家后渚准备好舟船,北渡之事虽然没有施行,但崔慧景因此而受到亲近,拜授前军之职。沈攸之的事件乎息以后,崔慧景出任武陵王安西司马、河东太守,被派去防卫陕西。宋顺帝升明三年,豫章工任荆州刺史,崔慧景留任为镇西司马,兼谘议,河东太守之职照旧。齐太祖受宋帝禅让登基,封崔慧景为乐安县子,食邑三百户。豫章王派崔慧景奉表祝贺回到京都,齐太祖召见他,特意慰劳接待他。转官为平西府司马、南郡内史。不久即改任南蛮横史,加辅国将军,内史照旧。从前南蛮府设置辅佐官员,其资历很浅,自此以后才开始注重被选派者的资历。
齐太祖建元元年,北魏兵出动,豫章王派崔慧景率三千人屯驻方城,以声援司州。魏兵退去,但梁州贼人李乌奴还没有平定,任命崔慧景为持节、都督梁南北秦沙四州军事、西戎校尉、梁与南秦二州剌史,将军照旧。敕命荆州供应物资派人送去,并配备甲士千人,徒步经过襄阳去梁州镇所。当初,李乌奴多次被官军打败,逃奔到氐地,常常乘隙而出,扰动梁州、漠中,并据守在关城。他曾派遣使者到荆州请求投降。豫章王不答允,派中兵参军王图南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砌合进击李乌奴,大大地挫败了他,李乌奴回保武兴。崔慧景发汉中军,进驻白马。又派另一支部队与王圆南腹背夹击李乌奴,岛奴大败,于是便从武兴逃走。
齐世祖即位,崔慧景进号为冠军将军。他在州任职时积聚了很多财产,获得了很多珍贵的物品。丞明三年,以原来授予的称号回到京都。转官为黄门郎.领羽林监。过一年,又调任随手东中郎司马,加辅国将军。出任持节、督司州军事、冠军将军、司州刺史。母亲丧亡,有诏起用恢复原任职务。崔慧景每次终止在州郡的任职。都要倾其资财奉献给朝廷,动辄几百万,齐世祖因此很赞赏他.永明九年,以本号征召回京,转官太子左率,加通直常侍。过一年。升为右卫将军,加给事中。
当时北魏将要南侵,齐世祖派崔慧景出任持节、督豫州、郢州的西阳郡、司州的汝南郡一:郡的各种军事,冠军将军,豫州刺史。郁林王即位,进号为征虏将军.、崔慧景因为郁林王新登帝位,所以秘密地与北魏互相往来,朝廷因此而怀疑担忧。齐高宗萧鸾辅政,派梁王到寿春去安抚慰问他,崔慧景派人送秘密奏疏给萧鸾,表示忠诚,劝他登上帝王之位。朝廷征召崔慧景回京,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齐高宗建武二年,北魏侵犯徐州、豫州,崔慧景以本官假以符节,临时出巡去钟离,受王玄邈节制调度。不久加冠军将军。建武四年,转为度支尚书,领太子左率。
这年冬天,北魏孝文帝发兵攻打沔北五郡。朝廷令崔慧景以假节的身份率领二万人,战马一千匹,向襄阳进发。雍州各军都受他的节制调度。永泰元年,崔慧景来到襄阳,但五郡已经陷落。朝廷加封崔慧景为平北将军,设立辅佐官员,分兵帮助守卫樊城。崔慧景屯驻在涡口村,与太子中庶子梁王以及军主前宁州刺史董仲民、刘山阳、裴帟、傅法宪等人率五千余人前进到邓越。前军参将返回,说北魏军马上就要到来。不久,便见几万骑兵一同冲来,崔慧景据守南门,翌王据守北门,命各路人马都到城上。当时崔慧量等人的部队因为早餐时间很早又轻装急行军,所以都面有饥色心中害怕。当时军中有三位幕友是北方人,逃跑去投奔北魏,将齐军的情况全都告诉给他们。北魏都督中军大将军彭城王元勰分派其武卫将军元蚪急忙挥兵邓城东南,截断崔盖量的归路。伪司马孟斌挥兵指向城东,北魏右卫将军播正屯驻城北,都向城内射箭。梁王芦面想出战,崔慧景说:“北虏不会连夜包围城池,到太阳落山时便会自动散去。”不久北魏兵越来越多,于是崔慧景便先率军从南门撤退,开始各军并不知道,随后便跟着败退。北魏军从北门攻入城中,刘山阳与部下几百人断后,拼死而战。北魏军派铁甲马队百余人冲击刘山阳,刘山阳让射手用箭射他们,射倒了三人,并亲自斩杀十几人,不能阻止住,边战边退。崔慧景出南门过闹沟,上兵们互相践踏,桥都断裂倒塌。北魏军从两边向他们放箭,军丰傅法宪被射死,掉进沟中而死的人尸体都互相枕压着。刘山阳取用衣袄器杖填进沟中,踩在上面过了沟,得以幸免。北魏孝文帝率领大军追击他们。黄昏时,北魏孝文帝到达沔北,包围了军主刘山阳。刘山阳依据城池苦战,到傍晚,敌人才退去。齐众军都恐慌害怕,当夜便都乘船回到襄阳。
东昏侯即位,崔慧景改领右卫将军,平北将军、假节则照旧。尚没有正式拜授。永元元年,调为护军将军,不久加侍中。陈显达反叛,朝廷又加封崔慧景为平南将军,都督各项军事,屯驻于中堂。当时辅国将军徐世铡专权,发号施令,崔慧景衹不过是凑数而已。东昏侯大肆杀戮将相,原来的大臣几乎被杀尽,崔慧景由于资历老职位重,渐渐地自感不安。第二年,裴叔业以寿春投降北魏,于是朝廷改授崔慧景为平西将军,假节、侍中、护军将军诸职号照旧,命其率军从水路去征讨寿阳。军队驻扎在白下,将要出发,东昏侯用很长的围布形成屏障,挡住杂人,亲自出琅邪城送他。东昏侯身着军服坐在城楼上,单召崔慧景一骑进入围屏内,没有一人跟随着。才交谈几句话,崔慧景便拜别告辞而去。他出了围屏之后,很是高兴。崔慧量之子崔觉任直合将军,崔慧景秘密与他约定:三月崔慧景到达广陵,崔觉便从京师逃出来奔向广陵。
部队遇了广陵几十里,崔慧景召集各位军主说:“我蒙受齐三位皇帝的厚恩,本应顾及托付的重任。但幼主昏庸狂暴,朝廷纲纪败坏混乱,如果见危险而不去扶持,那么责任便在今天。我想与奋位共建大功,以使社稷安定,怎么样?”大家都一齐响应。于是回师广陵,司马崔恭祖镇守广陵城,打开城门迎接他们。东昏侯听说兵变,便派征虏将军右卫将军左兴盛假以符节,都督京城水陆各军。崔慧景停驻了两天,便收集部众渡过长江会合在京口。江夏王萧宝玄又作为内应,崔慧景便聚合两藩镇的兵力,奉萧宝玄为主挥师京都。
朝廷派骁骑将军张佛护、直阁将军徐元称、屯骑校尉姚景珍、西中郎参军徐景智、游荡军主董伯珍、骑官桓灵福等以竹里为据点造了几道城墙。萧宝玄派信使对张佛护说:“我要返回朝廷,你为何要竭力阻止我的去路?”张佛护回答说:“小人我深受国家大恩,奉命在这裹创建小小的营垒。殿下要返回朝廷,但请径直通过,我怎敢阻断。”便用箭去射崔慧景军,于是两军会战。崔慧景子崔觉及崔恭祖率领的前锋,都是粗猛善战的人;况且他们装备轻便,行动迅速,不生火煮饭,衹用几艘大船沿江排开,船上满载酒肉作为军粮。每当看见朝廷军城中的炊烟升起,他们就尽力攻击,朝廷军没法吃饭,因此都很饥饿困乏。涂互称等人商议,想投降,退佛护却不答允。十二日,崔恭祖等又一次发动攻击,城池被攻陷,张佛护单人匹马逃跑,被崔军追杀斩首,徐元称投降,其余的军主也都被杀死。崔慧景来到堕近,命李玉之拆桥断路,崔慧景将他捕杀了。
朝廷义派中领军王莹都督众军,占据湖头构筑营垒,上面连着蒋山的西岩,有甲士几万人。崔慧景来到查硎。竹塘人万副儿善于射猎,能捕捉老虎,他投奔崔慧景,说:“现在平路上都被官军阻断,不要想从这条道前进。衹应当从蒋山那像龙尾一样的后山爬上去以出其不意。”崔慧景听从了他的建议,分派一千多人沿着山尾鱼贯而上,晚上从西岩而下,鼓噪而进,兵临城中。官军惊惶恐惧,当即四散奔逃。东昏侯又派右卫将军左兴盛率台省的三万人,在北篱门抗击崔慧基,但抵敌不住,望风而逃。崔慧景领兵进入乐游苑,崔恭祖率十几位轻骑兵冲进北掖门,又退出来,宫门都紧紧关上。崔慧景率军包围了皇宫。于是东府、石头、白下、新亭各城营都溃败。逃跑,不能进入宫中,只好逃到停泊在秦淮河小洲边芦荻中的船上,崔慧景把他抓住杀掉。宫中派兵出去冲杀,不能腾敌。崔慧景把兰台府署都放火烧掉以作为战场。守卫尉萧畅屯驻在南掖门,处理城内军事,随机应付来自不同方向的攻击,因此众心才稍微安定一些。
崔慧景以宣德太后的名义发布命令,废少帝为吴王。当时。先前逃往民间的且逛萧昭胄,这时也出来投奔崔慧景。崔慧景有意改向着他,所以犹豫不决,不知到底拥立江夏王还是巴陵王。竹里之捷,崔觉和崔恭祖争功,而崔慧景不能判定。崔恭祖劝崔慧景射火箭糊匕掖楼,崔慧景藉大事即将告成,如以后再行建造,又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所以没有听从他的计谋。崔慧景生性喜欢谈论义理,又通晓佛理,屯驻在法轮寺,与客人高谈阔论。因此崔恭祖抱有深深的怨恨情绪。
先前,卫尉萧懿任征虏将军、豫州刺史,从历阳出发从陆路征讨寿阳。东昏侯派秘密使臣将京城情况告诉给他。萧懿率军主胡松、李居士等几千人马从采石矶登岸,屯驻在越城,举火为号,台城中见了擂鼓欢呼庆贺。崔恭祖原先曾劝崔慧景派二千人阻挡住西岸敌军,使他们不能渡江。崔慧景认为台城早晚便要投降,那时外援自然会消散,不听。至此,崔恭祖请求攻击勤王义师,崔慧景又没有答应。衹派崔觉带领数千精兵渡到南岸。义师从黎明起发动进攻,几个回合,官兵们都拼命冲锋,因此崔觉大败,掉下秦淮河而死的有二千多人。崔觉单人匹马逃回,拆掉朱雀航以阻断秦淮。当夜,崔恭祖舆勇将刘灵运都跑到台城投降,崔慧景军心离散,他衹带几名心腹偷偷地逃离,想北渡长江。而删匕的各军还不知晓,仍然在作战。这时,台城内又派兵出击,杀了好几百人。义师又从北岸渡过来,崔慧景的余部才纷纷奔逃。崔慧景围困台城总共十二天,部队都分散在京城各处,并且没有建造营垒。及至退兵,沿途又逃散了一些人。崔慧景单人匹马来到懈浦,被渔民所杀。渔民把他的头颅装在泥鳅篮中,挑送到京城。崔慧景当时六十三岁。
朝廷追赠张佛护为司州刺史,左兴盛为豫州刺史,二人都被封为征虏将军。追封徐景智、桓灵福为屯骑校尉,董伯珍为员外郎,李玉之为给事中,其余死难者的追赠依等级不同而各有差别。
崔恭祖是崔慧景同族之人,骁勇果敢,善于骑马惯用长矛,气力超众,多次经历过战阵。讨伐王敬则时,他与左兴盛部的军容袁文旷争夺斩王敬则首级的功劳,向明帝诉说:严恭祖我骑一匹无鞍之马,身着红袍,亲手将贼人刺倒,所以文旷方能够斩下他的首级。我拼死换得的功绩,却冤枉被别人抢夺走。如果我失掉逭件功劳,定要刺杀左兴盛。”明帝认为他很勇猛,派人对左兴盛说:“怎能忍心让恭祖与文旷争功。”于是便封他食邑二百户。崔慧景事件被平定后,崔恭祖遭囚禁,不久被杀。
崔觉亡命作了道士,最后被捕伏法。他临刑前给妹妹的信中说:“舍弃客舍,回归家中,我以为是极大的快乐,何况还能够追随先君去游历太空呢!古人有力能扛起周鼎,但却无立锥之地以处身的叹息;由此而言,死又有什么值得哀伤的呢!我平生夙愿,士大夫们都已知道。既然不能够依附他人以成名,怎能扬名于后世?心中向往的古人留芳于竹帛的美事,现在全都消亡了。”崔慧景的妻子女儿也懂得一些佛理。
崔觅的弟弟崔堡,任垃室内史,到处躲避流窜,才得幸免。和帝萧实融在江睦即位,以崔僵为宁朔将军。史兴元年,他到公重盟上书说:
我想,算得上是太祖、高宗的孝子忠臣,东昏侯的乱臣贼子的人,恐怕祇有江夏王萧实玄和陛下,先父与镇军蔻颖胄。我听说尧、垒的心中,常以天下安危为忧虑,而不以天子的地位为快乐。舜是孑然一身独自躬耕田野的人,尚且能够如此;何况陛下还有祖宗家国厚重基业的切身利益呢?江夏玉既然施行义举于前,陛下其后又照着这样走下去,虽然成败的结果不同,但所采取的方法是一样的。
陛下初登至尊高位,与天命相符合。天下人有小如草芥的委屈,尚希望陛下为之伸张;有微如丝发的冤枉,犹期盼陛下审理它。何况先帝贵子,陛下尊兄,他所走的道路,不就是陛下所经历的吗?像这样大的冤屈还不去体恤,那其余的还有什么希望?陛下的仁德可以和天地相媲美,爱护抚育万物众生,即使是昆虫草木,如果有不能按其自然形态生长的,您见了也觉得悲伤。何况对于出白天性的兄弟友爱的深情,怎会不怀恋?并不是不怀恋,而是由于事态被分离了。这实在是因为陛下左右群臣不明事实真象,不了解详细情况所造成的。希望陛下能兼听并观,去询问平民百姓。如果群臣中有人认为我的意见不对,不可施行,乞望能让我与他当廷辩论这个问题。则天意民意的不满便会止息,四海的怀疑也会消释。假若不这样做的话,那衹有侥幸希望小民们没有识见.假使百姓们都十分清楚地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会相聚而从陛下这裹逃亡,以此来表示对江夏王冤情的责问,朝廷将如何回答他们?陛下若能开天听,颁发悲悯的韶书,使束牟、朱虚、东褒、仪父的高节重新充实光大,那么荷戟的战士,哪个会不拼死效力?我这愚蠢的意见,万一能够符合陛下之意,便乞请将奏章留于宫禁之中。书奏上而消息全无,不见答覆。
崔偃又上奏和帝说:
最近我冒昧地陈述了江夏王的冤情,后接到诏书,对他已有所封赠,这是我狂妄粗率所造成的罪过。但臣下我之所以再度询问的原因,在于没有得到切合实际的答覆,虽罪该万死,我也没有什么话说。但我心中深感遗憾的,并非胆敢以父子骨肉之间的亲情,去侥幸地让陛下的法律受到枉屈,伤害了极公止的道义。而是确实不懂得圣朝之所以这样做的含意何在。如果因为狂暴的君主即使狂暴,他也是天子;江夏王虽然贤德,也不过是人臣;先父事奉人臣而背叛人君,所以认为不可以颁发韶书为之申雪,从道理上讲似乎是这样。但我不明白陛下也是不是人臣?而镇军将军也是事奉人臣去背叛人君,现在严整而强劲的军队,正在向朝廷进发,这又是什么缘故呢?我之所以不死,苟且偷生,没有别的原因,衹是在等待着皇朝国运的重新开通。以便申诉冤魂的枉屈之情。今皇运已经亨通安泰,而那些竭尽忠心为社稷而死的人,反而被认为是贼子,我这辈子何必要生在陛下之世呢!
我听说志匡王室之臣的节义,是竭尽才智公心来事奉君上。担负辅佐重任的股肱之臣,更要申雪处理冤屈阻滞之情,举荐各种贤德之人。所有的这些臣子们,都是早起晚睡,心思没有一刻不是放在公务上。所以万事万物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而百姓们便发出了颂扬之声。据我看来,镇军将军大臣萧颖胄,是皇室的宗亲,股肱重臣,具有伊尹、霍光那样的功勋,为陛下担负着像后稷、周公旦那样的重任.中领军大臣夏侯详,受到军事重任的委托,和宰相的尊贵相称。他们都是朝廷的栋梁,社稷的重臣,众望所归,民心所向。他们毫不松懈地竭尽忠诚,想让万事万物都顺其条理,而赞颂之声大起,还有什么事比这更重要的?而先父同样作为江夏王的股肱之臣,匡扶挽救王室,但天命不使其成功,与江夏王一道就死,却得不到陛下匆忙的一顾和片言的评价。知道而不说,是不忠正的臣子;不知道而随便说,是不明智的臣子。这样重大的事都不想知道,那还有什么值得知道的。
如果以为江夏王心志并不同于先父,他是受到先父力量的挟制,那么江夏王与先父共同招致杀身之祸,就只好聘任昏暗的政治和暴虐的刑罚横行,被无道的君主残害了。但江夏王与先父不同心,用什么来证明?孔明、吕尚二人,将会拿谁来开刀?他们都手执指挥大旗,言谈出以公心,同心共志,如胶似漆般的亲密,而认为他们各怀异心,我对此深感疑惑。如果以先父派遣去的使臣被江夏王斩杀作为他们异心的理由的话,那么征东将军派来的使者又为什么会被杀戮?陛下斩征束将军的使臣,是像山阳公那样使用欺诈之术;江夏王违背先父的请求,也是出于像孔矜一样的策略需要。天命已确定了归向,所以他们的事业才没有成功。大凡衹有圣人才知道天命,而一般坚持忠诚的臣子,惟知尽心竭力,哪裹会去考虑事业的成败。诏书说江夏王因为遇到艰难时世的缘故,所以才不得不委屈自己的心迹而行事,探测他心中的隐情,是可以原谅的,这并没有玷污他纯洁的节操。依照这道圣旨,又将把镇军将军萧颖胄放在什么位置上呢。
我要说的都说完了,请求让我赴汤镂而死吧。但即使我罪该万死,还希望陛下一定为先父申辩冤情。为什么呢?悲悯而申辩冤情,则天下人便心悦诚服;不去悲悯和申辩冤情,则天下人之所以还能向北事奉陛下,那衹不过是屈服于陛下的威力罢了。先父的忠贞,这是有识之士所共知的,并可期望良史之笔将他载入史册,千古流传,何苦定要等待陛下为之伸张褒赞呢。但小臣我之所以要如此恳切地表达愚情,是替陛下考虑啊。我所说的一切,并非是孝顺父亲,实在是忠诚于君王。希望陛下能仔细考虑,对此稍加留心。
我多次触犯了陛下的帝威,但都不是明显地表露出来。之所以每次都是上奏封事,以防泄漏,并非故作戆直,而是包含有春秋大义为尊者隐讳的意思在内。我虽然浅薄,但今日之事,即使是砍断我的脚,杀我的头,摧残我的身体,消灭我,怎样做都可以,我是为了陛下啊。我听说让将死的人复生,使贫弱的人富有,对于这种做法,有识之士并不会过多的感激。如果能够保持仁德,处事公正,普遍听取意见,多方加以考察,为人申理冤屈,则普天下的人都会争着为他去死。为什么呢?因为公理是不可以止息的。陛下如果能够替我申冤。赦免我兄长的罪过,收回以往的失误,颁布悲伤的诏书,心怀报德之意,则夏桀之犬可以对尧狂吠,盗跖的刺客可以去刺杀许由,何况尧之犬,许由之客,更会为主人效死力。我并不期望着能够活着,实在是为了使陛下的名声受天下人所敬重.已开创的基业,是最可珍惜的宝物,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珍贵。对于君土来说,一定要让它顺着逐渐开明昌盛的道路继续发展,而小心谨慎地不使它逐渐衰微和败亡。希望陛下仔细考虑,审慎地择取我的善言。
如果陛下还有疑惑,镇军将军萧颖胄也不能决断的话,那就乞请陛下舆征束将军萧衍共同研究能否这么办。不要因为我个人的悲伤而损害了陛下满朝的和乐。为什么呢?陛下足昏庸君主的弟弟,江夏王也是昏庸君主的弟弟;萧颖胄受到托孤的恩宠,先父也肩负着顾命的重任。情节毫无差异,所作所为也都相同,区别之处仅是仰仗依赖皇朝的方式不同及最终成败的结果不同而已。我之所以不胜愚忠地请求与群臣当廷辩论,实际是请求陛下专门命令一人,将陛下的原话精确地恩赐给我。我侥幸地寄希望于万一,天听能够明白无疑,则荆轲刺秦王而使七族遭难,要离刺庆忌而火烧妻子儿女,别人都认为很难做到,对我来说就不难了。韶书答覆说:“我完全了解你冤切的情怀。你一家首举义旗,但有德之人未获表彰,回想起来也叫人感慨叹息,现在应当明显她加以追封称号。”不久,崔偃便被送进监狱而死。
张欣泰字义亨,竟陵人。其父张兴世是宋左卫将军。张欣泰少年时便很有志气,不仅仅把习武当成学业,还爱好隶书,喜欢读些诸子著作和历史书籍。十几岁时,去见吏部尚书厘瑚,鲨遄问他:“张郎武艺如何?”张欣泰回答说:“生性胆怯害怕骑马,无力开弓。”褚渊觉得他与众不同。
张欣泰被征召为州主簿,历任诸王府佐。元徽年间,张兴世闲居在家,有从雍州带回来的资财现钱三千万。苍梧王亲自领着人把钱都抢走,一夜之间几乎抢劫得干干净净。张兴世忧惧交加,得病而死。当时,张欣泰的兄长张欣华正在安成郡任职,张欣泰便把剩下的财产封存好等待他来。
齐建元初年,他官至宁朔将军,拜授为尚书都官郎。齐世祖萧迹与张欣泰很早便有交情,即位后,便任命他为直合将军,统领禁军。拜授为豫章王太尉参军,出任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回京后复任为直合将军,步兵校尉,领羽林监。张欣泰雅俗兼通,相交往的多是些名士清流。下班后就去园林中游玩,而且是头戴鹿皮帽,身穿僧衣,拿着锡杖,带着素琴。有人向齐世祖报告,世祖说:“武将家的儿子怎敢有如此的举动!”后来,随从世祖出巡新林,敕命张欣泰身披盔甲拿着仪仗去访察,张欣泰放下仪仗,在松树下饮酒赋诗。制局监吕文度经过时看见了,便报告了齐世祖。齐世祖大怒,把他赶了出去。过了几天,世祖的怒气稍稍有些消释,又把张欣泰召回来,对他说:“你不乐意担任武职供我驱使,就把你放置在清贵的文职上去吧。”拜为正员郎。
永明八年,张欣泰出任镇军中兵参军、南平内史。巴东王萧子响杀了政府派去的官吏属员,世祖派中庶于胡谐之向西征讨,命张欣泰作他的副手。张欣泰对胡谐之说:“现太岁星正处在西南,违反岁星的方位而采取军事行动,是兵家的大忌,所以不可以和他们交战,直接交战会有危险。现在这场战争,胜了也不能扬名,败了就实在可耻。这些凶狠狡诈之徒聚合在一起,被巴束王利用,其原因或是贪图财物的赏赐,或是被威势所逼迫,因此不会无缘无故就溃散。如果我们暂时驻军于夏口,向他们晓谕利害翻系,便可以不战而胜,擒获他们。”胡谐之没有听从劝告,进驻江津,结果,尹略等人被杀。
事件平息之后,张欣泰改任随王萧子隆的镇西中兵,改领河东内史。萧子隆对他很是厚爱,多次与他交谈宴饮。州府中的职位事务,也大多让他去照看统领,对他的赏识待遇与对待谢跳差不多。典签把这些情况秘密地上奏,世祖听了,大怒,把张欣泰召回到京城。他隐居在普通的小巷中,在南冈下造了一座住宅,面朝着松山。张欣泰经常带着弓弩去射雉鸡,放纵闲情逸致。对于一些闲杂的技艺,也颇为通晓。
齐明帝即位,张欣泰为领军长史,迁谘议参军。他上书陈述二十条简便可行的事情,其中有一条说应当拆除佛塔寺庙。明帝都用平和的口气下诏回答他。
建武二年,北魏军围困钟离城。张欣泰当时任军主,随崔慧景前去救援。张欣泰移传檄文给北魏广陵侯说:“听说攻打钟离,是先生的高深的计策,可这不是一个错误的决策吗?兵法说‘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我国有舟船百万,遮盖了大江布满了大海,之所以按兵不动,到现在也不去救援,是想用边城把魏军拖垮。我军即将千里运来粮草,等到你们行军驻扎都很疲惫之时,乘大雨连绵,江河溪谷涨满之机,然后乘风帆渡海,百万舟船齐头并进,那时你将如何抵御?你让魏主以万乘之君的贵重身份,来攻打这小小的城池,这叫什么谋略?攻城却不能夺取,那将是谁的耻辱?即使让你攻克了,你来守卫它,我军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西过寿阳,束接沧海,军备充足,不必再增添兵械粮草,士卒们晚上安睡,养精蓄锐,起而接战,能使鱼鳖不通,飞鸟断绝,你一支偏师驻守在淮河之北,根本就守不住,这是明显可知的。假如你不能攻占城池,我将藉魏的司法部门,去惩罚你的过错。如果你攻城不能很快地攻下,使兵锋受挫,被杀的人很多,或者虽然攻克却不能守卫,衹是白白地驱赶士卒身填壕沟,则你这位魏朝名士,大概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这是我所不能够量度的。从前,北魏太武帝佛狸,竭尽全国之兵,去攻打十堞的小城,死亡大半,仅只身而返。智力被坚城所屈服,虽攻占却不能守卫,逭都是筹划失策所造成的。至今成为笑柄。前车之鉴不速,难道已经忘记了吗?对于我这偏将说的意见,你这位军门大概不很乐意吧。”
北魏军被徐州军挫败后,又想在邵阳洲建筑城池。崔慧景担心这是心腹大患。张欣泰说:“敌虏筑城的原因,是对外显示强大,实际上是害怕我军偷偷地行进到他们的后面去。如果以彼此都自愿罢兵去说服他们,则祸患自然消解。”崔慧景听从了他的建议。并派张欣泰到北魏城下陈述了这个建议。及至北魏退兵时,而洲上还有余部上万人,他们请求运去五百匹马,借条道路回去,崔慧景想截断其归路而攻击他们。张欣泰劝阻崔慧景说:“想回去的军队不要去阻止它,古人对此都有点害怕。放置于死地的部队是不能轻视的。如果战胜它也不足以显示武力的强大,万一失败则白白地丧失了前功。不如答应他们的要求。”于是崔慧景听任北魏军通过。当时领军萧坦之也在增援钟离,回来后便报告给明帝,说:“邵阳洲有将死的贼众万余人,崔慧景、张欣泰放跑了他们而不擒获。”因此,明帝对他们都不赏赐。
建武四年,张欣泰出任永阳太守。东昏侯永元初年,他回到京都。崔慧景圃城时,张欣泰进入城内,率领军队守备防卫。事件平定后,被拜授为辅国将军、庐陵王安束司马。义兵兴起时,朝廷以张欣泰为持节、督雍粱南北秦四州以及郢州的竟陵、司州的随郡军事、雍州刺史,辅国将军照旧。当时东昏侯昏乱,人人心裹都想伺机起事。张欣泰与弟弟、前始安内史张欣时密谋,结交太子右率胡松、前南谯太守王灵秀、直合将军鸿选、含德主帅苟励、直后刘灵运等十多人,一齐聚会。
东昏侯派中书舍人冯元嗣监督部队援救郢州,茹法珍、梅虫儿及太子右率李居士、制局监杨明泰等十多人都到中兴堂相送。张欣泰等派人身藏刀剑,在座位上斩杀冯元嗣,他的头颅掉落在水果盘中,又砍破了杨明泰的腹部,梅虫儿被刺伤好几处,手指都断落了。李居士翻墙而出,得以逃脱,茹法珍也逃回到宫中。王灵秀仍然到石头城去迎接建安王萧宾夤,率领着几百文武官员,一路鸣锣开道,到达杜姥宅。张欣泰刚听到事变已经发动,急忙骑马奔进宫中,希望茹法珍等人还在宫外,台城之内各项事务的处置,必定会委派他来办理,裹应外合,便能行废立大事。不一会儿,茹法珍回宫来了,命令众人关紧宫门,都拿好兵器,但不给张欣泰分配士卒。鸿选在殿内也不敢行动。城外的人群不久便散去。遇了几天,真相败露.诏命收捕张欣泰、胡松等人,都被诛杀。
张欣泰年轻时曾有人给他相面,说他的地位可达到三公,但祇能活三十岁。后来他被屋上掉下的瓦砸伤额头,又问看相人,看相人说:“再也达不到公卿之位了,不过年寿有所增加,但还可以做藩镇的首领。”死时三十六岁。
史臣曰:崔慧景是宿将老臣,遭逢昏乱的世运而担心处境危险,于是督察御敌之军回师,举晋阳之甲兵,乘时机而行权宜之计,袭击年少的君主,凭藉着喜欢动乱的众人及淮、楚之地剽悍的士卒,使得勇将投降,群帅听命,战鼓声震撼着皇宫,刀枪耸立满京城;欺凌平民百姓而致士气衰竭,虽然屡次发兵,但没有能替他消解困境的外援,所以其态势虽像易京那么坚实,但最终却像烂鱼那样完结。征虏将军萧懿投袂奋起,以国家急难为首要的任务,厉兵秣马,挥师进发,横江竞渡,风驰电扫,克敌制胜,其势如旋转泥丸。越城之战,斩获之敌漫山遍野,秦淮河渡口大捷,终于献俘朝门。瞻望烽烟,扫除了无数的营垒,进击带方,平定襄阳,都比不上此战胜利重大。多么隆盛啊,真是齐桓、晋文再世。
赞曰:裴叔业叛投外敌,使淮河、肥水失去险阻。崔慧景倒戈叛乱,使皇宫门白天紧闭。张欣泰仓猝起事,兵不血刃便被平息。实在是由于政局的昏乱,王朝像坚冰一样慢慢地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