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八 (2/2)
笔趣阁 www.biquge25.com,北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宜上终 称,兼设扫卫,以慰情典。请上尊谥曰孝穆,权置园邑三十户,立长丞奉守。”太 后从之。封国珍继室梁氏为赵平郡君。元叉妻拜为女侍中,封新平郡君,又徙封冯 翊君。国珍子祥妻长安县公主,即清河王怿女也。
国珍年虽笃老,而雅敬佛法,时事洁齐,自礼拜。至于出入侍从,犹能跨马据 鞍。神龟元年四月七日,步从所建佛像,发第至阊阖门四五里。八日,又立观像, 晚乃肯坐。劳热增甚,因遂寝疾。灵太后亲侍药膳,十二日薨,年八十。给东园温 明秘器,五时朝服各一具,衣一袭,赠布五千匹,钱一百万,蜡千斤。大鸿胪持节 监护丧事。太后还宫,成服于九龙殿,遂居九龙寝室。明帝服小功服,举哀于太极 东堂。又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斋令七人出家,百日设万人斋,二七 人出家。先是巫觋言将有凶,劝令为厌胜法,国珍拒而不从,云吉凶有定分,唯修 德以禳之。临死,与太后诀,云“母子善临天下”殷勤至于再三。又及其子祥云, “我唯有一子,死后勿如比来威抑之”灵太后以其好戏,时加威训,国珍故以为 言。
始国珍欲就祖、父,西葬旧乡。后缘前世诸胡多在洛葬,有终洛之心。崔光尝 对太后前问国珍:“国公万年后,为在此安厝?为归长安?”国珍言:“当陪葬天 子山陵。”及病危,太后请以后事,竟言还安定。语遂惛忽。太后问清河王怿与崔 光等,议去留。怿等皆以病乱,请从先言。太后犹记崔光昔与国珍言,遂营墓于洛 阳。太后虽外从众议,而深追临终之语,云:“我公之远慕二亲,亦吾之思父母也。” 追崇假黄钺、使持节、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太尉公、司州牧, 号太上秦公,加九锡,葬以殊礼。给九旒銮辂,武贲班剑百人,前后部羽葆鼓吹, 巉辌车,谥曰文宣公。赐物三千段,粟一千五百石。又诏赠国珍祖父、父,兄下逮 从子,皆有封职。持节就安定监护丧事。灵太后迎太上君神柩还第,与国珍俱葬, 赠襚一与国珍同。及国珍神主入庙,诏太常权给以轩县之乐,六佾之舞。
初,国珍无男,养兄真子僧洗为后。后纳赵平君,生子祥,字元吉,袭封。故 事,世袭例皆减邑,唯祥独得全封。赵平君薨,给东园秘器,明帝服小功服,举哀 于东堂,灵太后服齐衰期。葬于太上君墓左,不得祔合。祥历位殿中尚书、中书监、 侍中,改封平凉郡公。薨,赠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谥曰孝景。
僧洗字湛辉,封爰德县公,位中书监、侍中,改封濮阳郡公。僧洗自永安后废 弃,不预朝政。天平四年,薨。诏给东园秘器,赠太师、太尉公、录尚书事、雍州 刺史,谥曰孝。
真长子宁,字惠归,袭国珍先爵,改为临泾伯,后进为公。历岐泾二州刺史, 卒,谥曰孝穆。女为清河王亶妃,生孝静皇帝。武定初,赠太师、太尉公、录尚书 事,谥曰孝昭。
子虔,字僧敬。元叉之废灵太后,虔时为千牛备身,与备身张车渠等谋叉。事 发,叉杀车渠等,虔坐远徙。灵太后反政,征为吏部郎中。太后好以家人礼与亲族 宴戏,虔常致谏,由是,后宴谑多不预焉。出为泾州刺史,封安阳县侯。兴和三年, 以帝元舅,超迁司空公。薨,赠太傅、太尉公、尚书仆射、徐州刺史,谥曰宣。葬 日,百官会葬,乘舆送于郭外。子长粲。
长粲仕齐,累迁章武太守,为政清静,颇得人和。除兼并省尚书左丞,当官正 色,无所回避。尚书左仆射赵彦深密勿枢要,中书舍人裴泽便蕃左右,以殿门受拜, 皆弹纠之。彦深等颇有恨言,长粲不以介意。后主践祚,长粲被敕,与黄门冯子琮 出入禁中,专典敷奏。武成还鄴,后主在晋阳,长粲仍受委留后。后主从武成还鄴, 仍敕在京省判度支尚书,监议五礼。武成崩,与领军娄定远、录尚书赵彦深、左仆 射和士开、高文遥、领军綦连猛、高阿那肱、右仆射唐邕,同知朝政,时人号为八 贵。于后定远、文遥并出,唐邕专典外兵,綦连猛、高阿那肱别总武任,长粲常在 左右,兼宣诏令。从幸晋阳。后主既富于春秋,庶事皆相归委。长粲尽心毗奉,甚 得名誉。又正为侍中。丁母忧,给假驰驿奔丧。寻有诏,起复前任。陇东王长仁心 欲入处机要之地,为执政不许。长仁疑长粲通谋,大以为恨,言于太后,发其阴私, 请出为州。太后为言于后主,不获已,从焉。除赵州刺史。及辞,眷恋流涕,后主 亦悯然慰勉之。至州,存心政事,为人吏所怀。因沐发,手不得举,失瘖,卒于州。 后主闻而伤悼,在朝文武嗟叹,咸惜之。赠司空公、尚书左仆射、瀛州刺史,谥文 贞公。
长粲性温雅,在官清洁。但始居要密,便为子叔泉取清河王崔德俭女为妻。在 晋阳处分,用妻弟王逖与德俭对为司徒主簿,时论以此讥之。又性好内。有一侍婢, 其妻王骄妒,手刺杀之,为此忿恨,数年不相见。亲表为之语曰:“自我不见,于 今三年。”后纳妾李氏,仍与王氏别宅,亦无朝拜之礼。嫠妇公孙氏也,已杀三夫, 长粲不信,强取之,令与李氏同住,未期而亡。子仲操,位陈留太守。次叔泉,通 直散骑侍郎。
先是,望气者上言,太白食昴,法当大赦。和士开奏闻,诏降罪人以应之。尚 书左仆射徐之才谙练往事,语士开曰:“天垂象,见吉凶,有成灾者,有不成灾者。 案昴,赵分,或云赵地有灾。古者,王侯各在封邑,故分野有灾,当其君长。今吾 等虚名,竟不之国。刺史专令一境,善恶所归,比来多以刺史为验。”未几而长粲 死焉。
宁弟盛,字归兴,位左卫将军,赐爵江阳男。历幽、瀛二州刺史,为政清静, 人吏爱之。转冀州刺史,卒,赐司徒公、录尚书事、定州刺史,追封阳平郡公,谥 曰懿穆。明帝后纳其女为皇太后。
太后舅皇甫集,字元会,一字文都,安定朝那人。封泾阳县公,位仪同三司、 雍州刺史、右卫大将军,赠侍中、司空公,谥曰静。
集弟度,字文亮,封安县公,累迁尚书左仆射,领左卫将军。度顽蔽,每与人 言,自称仆射,时人方之毛嘉。正光初,元叉出之为都督、瀛州刺史。度不愿出, 频表固辞,乃除右光禄大夫。孝昌元年,为司空、领军将军,加侍中。元叉之见出 也,恐朝夕诛灭,度与妻陈氏,多纳其货,为之左右。度无子,养兄集子子熙为子。 子熙嫂赵郡太守裴佗女。佗还京师,度问佗外何消息,佗曰:“行路所闻,唯道明 公多取元叉金帛,远近无不慨叹。公宜戮此罪人,以谢天下。”陈氏闻而恶之。又 摄吏部事,迁司徒,兼尚书令,不拜。寻转太尉,孜孜营利,老而弥甚。迁授之际, 皆自请乞。灵太后知其无用。以舅氏,难违之。然所历官,最为贪蠹。尔硃荣入洛, 西奔兄子华州刺史邕,寻与邕为人所杀。
杨腾,弘农人,文帝之舅也。父贵,琅邪郡守,封华阴男。腾妹为京兆王愉妃, 故腾得处贵游。景明初,袭爵。后为襄城太守,甚有声称。文帝即位,位开府仪同 三司,出镇河东。薨,赠司空、雍州刺史,谥曰贞襄。子盛。
乙弗绘,河南洛阳人,文帝皇后之兄也。文帝即位,位开府仪同三司、侍中、 中书监、魏昌县公。又为吏部尚书。
赵猛,太安狄那人也。姊为齐文穆皇帝继室,生赵郡公琛。猛性方直,颇有器 干。齐神武举义,以预义勋,封信都县伯。累迁南营州刺史。卒,赠司空公。
胡长仁,字孝隆,安定临泾人,齐武成皇后长兄也。父延之,魏中书令、兗州 刺史。大宁中,赠司空公。
长仁以内戚,历位尚书左仆射、尚书令。及武成崩,预参朝政,封陇东郡王。 左丞郦孝裕、郎中陆仁惠、卢元亮厚相结讬。长仁每上省,孝裕必方驾而来。省务 既繁,簿案堆积,令史欲谘都坐者,日有百数。孝裕屏人私话,朝退亦相随。仁惠、 元亮又伺闲而往,停断公事,人号为三佞。长仁私游仄密,处处追寻。孝裕劝其求 进,和士开深疾之,于是奏除孝裕为章武郡守,元亮为淮南郡守,仁惠为幽州长史。 孝裕又说长仁曰:“王阳卧疾,和士开必来,因而杀之。入见太后,不过百日失官, 便代其处。”士开知其谋,更徙孝裕为北营州建德郡守。长仁每干执事,求为领军。 将相文武以主上富于春秋,母后家不可专政,故抑而不许。以本官摄选。长仁性好 威福,意犹未尽。先是尚书胡长粲奏事内省,长仁疑粲间己,苦请太后出之。
天统五年,从驾自并还鄴,夜发滏口,帝以夜漏尚早,停于路傍。长仁后来, 谓是从行诸贵,遂遣门客程牙驰骑呼问。帝遣中尚食陈德信问是何人,牙不答而走。 帝命左右追射之。既而捉获,因令壮士扑之,决马鞭二百,牙一宿便死。士开因此, 遂令德信列长仁倚亲骄豪无畏惮。由是,除齐州刺史。及辞于昭阳,列仗引见,长 仁不敢发语,唯泣涕横流。到任,启求暂归,所司不为奏。怨愤,谋令冀州人李揩 墙刺和士开,其弟长咸告之。士开密与祖孝徵议之,孝徵引汉文帝杀薄昭为故事, 于是敕遣张固、刘桃枝驰驿诣齐州,责长仁谋害宰辅,遂赐死。
先是,太白食昴,占者曰:“昴为赵分,不利胡王。”长仁未几死。长仁性好 歌舞,饮酒至数斗不乱。自至齐州,每进酒后,必长叹欷歔,流涕不自胜,左右莫 不怪之。
寻而后主纳长仁女为后,重加赠。长仁子君璧,袭爵陇东王。君璧弟君璋,及 长仁弟长雍等,前后七人并赐爵,合门贵盛。后废后,稍稍黜退焉。
隋文帝外家吕氏,其族盖微。平齐后求访,不知所在。开皇初,济南郡上言, 有男子吕永吉,自称有姑字苦桃,嫁为杨讳妻。勘验,知是舅子。始追赠外祖双周 为上柱国、太尉、八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封齐郡公,谥曰敬。外祖母姚氏为齐敬 公夫人。诏并改葬,于齐州立庙,置守冢十家,以永吉袭爵,留在京师。及大业中, 授上党郡太守。性识庸劣,职务不理。后去官,不知所终。
从父道贵,性尤顽騃,言词鄙陋。初自乡里徵入长安,上见之悲泣。道贵略无 戚容,但连呼帝名云:“种未定不可偷,大似苦桃姊。”后数犯忌讳,动致违忤。 上甚耻之,乃命高颎厚加供给,不许接对朝士。拜上仪同三司,出为济南太守,令 即之任,断其入朝。道贵还至本郡,高自崇重,每与人言,自称皇舅。数将仪卫, 出入闾里,从故人游宴,庶僚咸苦之。后郡废,终于家,子孙无闻焉。
论曰:三五哲王,防深虑远;舅甥之国,罕执钧衡;母后之家,无闻倾败。爰 及汉晋,颠覆继轨,皆由乎进不以礼,故其毙亦速。自魏至隋,时移四代,得失之 迹,斯文可睹。苟不倾宗,终致亡国,周隋之际,可为鉴焉。若使开皇创业,不取 惩于已往,独孤权侔吕、霍,必败于仁寿之前;萧氏势均梁、窦,岂全于大业之后。 今或不陨旧基,或更隆先构,岂非处之以道,远权之所致乎?
<b>部分译文</b>
冯熙字晋国,长乐信都人,文明太后的兄长。祖父冯弘,位至北燕王。太武平定辽海,冯熙的父亲冯郎迁到内地,官至秦州、雍州二州刺史,爵辽西郡公,因罪被杀。文明太后临朝执政,追赠假黄钺,享祭太宰,赠爵燕宣王,在长安建立庙宇。
冯熙生在长安,由姚氏魏母养育。因为叔父乐陵公冯邈在战争中归附蠕蠕,魏母就携带冯熙逃避到氐、羌两部落中抚养,十二岁时,冯熙就喜欢骑马射箭,勇敢有才干,氐、羌两部落的人都归附他。魏母讨厌冯熙这样,就带他回长安,开始到博士那里学习求问。跟着老师学习孝经、论语,喜好阴阳和兵法之事。长大后,游历华阴和河东二郡之间。生性爱好广泛,不拘泥小的礼节,不论官员百姓,来就结交。
冯熙的姑姑先进入宫廷,任太武左昭仪。妹妹是文成皇帝之后,就是文明太后。她们派人外出访求,知道了冯熙在哪里,就征召入京,授冠军将军之职,赐爵肥如侯,娶景穆皇帝之女博陵长公主,任驸马都尉。出京任定州刺史,晋封爵位为昌黎王。献文皇帝即位,冯熙为太傅,多次任内都大官。孝文皇帝即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孝文皇帝顺应太后的旨意,任冯熙为侍中、太师、中书监,兼领秘书事。冯熙因频繁地任太师、太傅之职,又因中宫所得的宠幸,令众人感到惊骇,自己心中不安,请求改任外职。文明太后也认为这样做较好,就任命为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师之职仍如原来。
洛阳虽然经历了战乱,而原有的三字石经依然还在,到冯熙和常伯夫相继任洛州刺史时,毁坏用于不同的地方,三字石经毁坏得很厉害。冯熙治理政事不能仁德宽厚,而是相信佛理。自己拿出家中的钱财,在各州镇建立佛塔和僧徒居住之所,共计七十二处。抄写二十六部佛经,请来有名德的僧人,每天给他讲说,精诚辛勤,不知疲倦,所费的资财也是无法计算。修造的佛塔佛寺大都在高山秀阜之上,伤害了百姓和耕牛。有的僧人劝阻冯熙,冯熙说:“建成之后,人们看见的只是佛塔佛寺,怎么知道伤害了百姓和耕牛呢!”其中北芒寺的碑文,是中书侍郎贾元寿撰写的。孝文皇帝多次登上北芒寺,亲自阅读碑文,称赞是好文章。冯熙任洛州刺史,顺便取人家的子女做奴婢,有容貌姿色的女子,就纳为小妾,生有几十个子女,人称其贪婪纵欲。
后来,授职内都大官,太师之职依旧。冯熙侍奉魏母孝顺恭谨,像侍奉亲生母亲一样。魏母死,冯熙披头散发,光着脚,三天滴水不沾。诏令冯熙不用穿孝服,冯熙上表请求按赵氏孤儿之例,孝文皇帝因冯熙之情难以强求,听任他服重丧,至期而止。后来因惯例降低爵位,改封京兆郡公。
孝文皇帝娶冯熙之女为皇后,说:“白武通云:帝王不用为臣子的,有三种情况。妻之父母,就是所说的一种情况。这说的是供奉承继宗庙,不想强迫个人之情。然而,我们载入春秋,却没有臣子能够从以往的文册中加以证实。既已允许整个体例中的一种,因而开启至尊的敬仰。等到皇后匹配皇帝,后宫之政既已设置,没有报知有司,陈述这种仪式。可诏令太师停止称臣,而顺从礼仪。”又刻写书中礼仪交付宫外。孝文皇帝前后娶冯熙的三个女儿,两个立为皇后,一个为左昭仪。因此,冯姓的宠贵更加丰隆,赏赐的财物累计起来有很多万。孝文皇帝每每诏令冯熙上书不称臣,入朝不参拜,冯熙上书仍如原来。
冯熙后来患有疾病,卧床长达四年,诏令派人监候问视,使者不绝于途,皇帝车驾也多次临幸。准备迁往洛阳时,孝文皇帝与冯熙告别,见冯熙病得很厉害,痛哭流涕,秘密命令宕昌公王遇说:“太师万一病故,即可监护丧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冯熙死于代。孝文帝在淮南,留台上表奏知,回到徐州,就举行丧礼,为冯熙服孝。诏令有司预先举办丧事礼仪,并打开魏京的坟墓,令和公主的灵枢,一同送往伊洛。凡是营造运送所需财物,都是由国家置办。又敕令代地供给纟采帛,前后计有六千匹,供丧事用。皇后到代都去哭灵,太子元恂也到代都哭祭。将要安葬时,追赠假黄钺、侍中,都督十州诸军事、大司马、太尉、冀州刺史,加赠黄屋、左纛,备九锡、前后部羽葆鼓吹,都按晋太宰、安平献王的先例。有司奏请谥号,诏令说:“可以威风强盛恢宏远大称为武,就把武奉送给公作谥号。”灵柩到了洛阳七里涧,孝文帝服丧前往迎接灵柩,拦住灵柩,悲恸而祭拜。安葬那天,孝文帝送葬到安葬之处,亲自撰写墓志铭。
高肇字首文,文昭皇太后的兄长。自称祖先渤海。。人。五世祖高顾,晋永嘉中,躲避战乱进入高丽。父亲高。。,字法。。北魏孝文帝初年,和弟弟乘信及其同乡韩内、冀福等人进入北魏,任厉威将军,封爵河间子。乘信任明威将军。孝文帝都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们,于是就娶高。。的女儿,这就是文昭皇后,生宣武帝元恪。高。。死。景明初年,宣武帝追思舅氏,征召高肇兄弟等人。录尚书事、北海王元详等人上奏称,高。。应追赠左光禄大夫,赐爵渤海公,谥号曰敬。其妻盖氏,应追封为清河郡君。诏令准许。又诏令高。。的长孙高孟袭封渤海公爵位,封高肇为平原郡公,高肇的弟弟高显为澄城郡公。三人同一天接受封赠。开始的时候,宣武帝没有和舅家人相互通气,就赐给他们衣服巾帻,在华林都亭接见高肇、高显兄弟。兄弟二人都非常惊慌恐惧,举动有失礼仪。几天之间,就富贵显赫起来。这一年,咸阳王元禧被诛杀,其所拥有的财物珍宝、奴婢、田宅等大都归入高氏。不久,高肇任尚书右仆射、冀州大中正,娶宣武帝的姑姑高平公主,升任尚书令。
高肇生在异国土地,当时的舆论都轻视他,等他官居要职,留心朝中各种政务,孜孜不倦,世人才都称他有才干。宣武帝初年,六辅独揽政权,后来因咸阳王元禧无缘无故地造反作乱,因此把政权交给高肇。高肇既然没有亲族,就大结党羽,依附高肇的人,很快就被越级提升,违背他的人就用大罪陷害。因为北海王元详官位在他上面,就罗织罪名将其杀害。又劝说宣武帝防备诸王,宣武帝几乎等同于被囚禁。当时,顺皇后突然死亡,世人的议论说是高肇干的。皇子元昌死,都说是王显医疗失误,是秉承高肇的旨意。京兆王元愉出外任冀州刺史,畏惧高肇恣意擅权,以至于图谋不轨。高肇又上谗言杀害彭城王元勰。因此,朝廷内外都对高肇侧目而视,都畏惧和憎恨他。高肇因此而独揽大权,生杀予夺全由自己。又曾经和清河王元怿,在云龙门外堂下突然间争执起来,闹得乱哄哄的。太尉、高阳王元雍调和劝止了他们。高后既被立为皇后,高肇更加受到宠信。高肇既已主持朝政,每一件事都由自己裁决,本来就没有什么学问见识,动不动就违背礼仪法度。喜欢改前朝原有的制度,削减封赠的俸禄,压抑罢免有功之人,因此而怨声载道。
宣武帝延昌初年,改任司徒。高肇虽然身居三公,还因为没能居于要职而不满意,众人都嗤笑他。父兄受到封赠虽然很久,竟然不予改葬。延昌三年(514),才诏令还葬,高肇自己不亲临前往,只是派遣哥哥的儿子高猛改换服装到代都,迁葬于家乡。当时的人认为高肇没有见识,哂笑他而不加责备。大举征讨蜀时,任命高肇为大将军、都督诸军,诸军由高肇指挥。高肇和都督甄琛等二十多人,都一起在东堂向宣武帝辞行,亲自陈说经营谋略。这一天,高肇乘坐的骏马,停在神兽门外,无缘无故地受惊卧倒,翻滚到水渠中,马鞍散了架,众人都感到奇怪。高肇出宫后,对此亦感厌恶。
延昌四年(515),宣武帝驾崩,大赦天下,解散远征军。北魏孝明帝元诩致书高肇和征南将军元遥等人,称宣武驾崩而报告凶信。高肇遇此变故,不仅仰望思慕,也担心身遭祸患,每天从早到晚悲痛哭泣,以至于身体羸弱憔悴。快到洛阳时,停宿鏶涧驿亭,家里的人夜里去迎接看视,高肇对家人都不看一眼,一直到宫门楼下,身着丧服,大声痛哭,登上太极殿,哀痛至极。太尉高阳王元雍先居于西柏堂,独揽各种事务,和领军于忠密谋,想除掉高肇。偷偷地在舍人省下埋伏精壮武士直寝邢豹、伊盆生等十多人,高肇在宣武帝的棺材前哭祭过后,高阳王在文武百官面前将高肇的领进西廊,清河王元怿、任城王元澄和诸王等都看着高肇窃窃私语。高肇进入舍人省,埋伏的壮士就又掐又拉把高肇杀死,传下诏书,宣布高肇的罪恶,说高肇是自尽。高肇的亲信余党都不加追究,削除高肇的官职爵位,用士的礼仪安葬。到了黄昏,才从厕所门将高肇的尸体运出送回家中。当初,高肇西征,行至函谷关,车轴从中折断,跟随的人都认为高肇不能平安而回。灵太后临朝执政,特意命令追赠高肇为营州刺史。永熙二年(533),孝武帝追赠高肇使持节、侍中、中外诸军事、太师、大丞相、太尉公、录尚书事、冀州刺史。
胡国珍字世玉,安定临泾人。祖父胡略,任姚兴渤海公姚逵平北府咨议参军。父胡深,任赫连屈丐给事黄门侍郎。太武帝攻克统万城,胡深因对投降条款的签订有功,赐爵武始侯。后来任河州刺史。
胡国珍自幼好学,喜好清淡俭朴。太和十五年(491),胡国珍袭封父爵,依例降为伯。其女入选宫廷,生明帝,即是灵太后。孝明帝继位,任命胡国珍为光禄大夫。灵太后临朝执政,加授胡国珍为侍中,封爵安定郡公。追赠胡国珍妻皇甫氏为京兆郡君,设置十户人家看守墓冢。尚书令、任城王元澄奏称,安定公应出入宫禁,参与商议大政。诏令胡国珍入宫参与裁决各种事务。不久,胡国珍晋位中书监,仪同三司,侍中之职依旧。每年赠给绢八百疋,妻子梁氏四百匹,男女姊妹所得赏赐各有不同。胡国珍和太师高阳王元雍、太傅清河王元怿、太保广平王元怀入居门下,同理各种政务。诏令依照汉朝车千秋、晋朝安平王的先例,赐给胡国珍人力车一辆,自宫门到宣光殿,可以进出,并且备有几案和手杖。后来,和侍中崔光一同向明帝传授经籍,在宫中侍奉当值。胡国珍上表陈述刑法政务所应做的,诏令全部施行。
熙平初年,加授胡国珍使持节、都督、雍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灵太后因胡国珍年纪老迈,不想让他在外任职,并且想在某一方面显示出荣耀,竟然不去赴任。升任司徒公,侍中之职依旧。到胡国珍的宅第授职,灵太后、明帝率领文武百官驾幸其宅第,大摆宴席,极尽欢乐。又追赠京兆郡君为秦太上君。太上君景明三年(502)死于洛阳,至此已十六年了。太后认为太上君的坟墓低下狭窄,再增高扩大,为之起造坟茔门楼碑表。侍中崔光等人奏道:“按:汉高祖的母亲开始谥号为昭灵夫人,后来改谥号为昭灵后;薄太后的母亲谥号曰灵文夫人。都设置守护陵园区三百家,长丞守卫。如今秦太上君没有尊加谥号,陵墓孤单而立,即使是秦太上君这个名号,也应加上一个永久性的称号,并设置打扫卫护陵园的人,以安慰情感。请求上尊谥号曰孝穆,姑且设置守护陵区三十家,立一长丞恭奉守卫。”灵太后准许崔光等人所奏,封胡国珍的继室梁氏为赵平郡君,元义的妻子任为女侍中,封新平郡君,又改封冯翊君。胡国珍之子胡祥的妻子长安县公主,即是清河王元怿的女儿。
胡国珍虽然年纪老迈,却很是敬信佛法,经常洁身斋戒,自做礼拜。以至于侍候他进出的随从,尚且能够骑马而行。神龟元年(518)四月七日,步行跟从自己建造的佛像,从宅第出发至阊阖门,行了四五里。八日,又站立观看佛像,到天晚时才肯坐下。劳累烦热过度,因而就卧病在床。灵太后亲自侍奉药汤膳食,十二日病死,卒年八十。给予东园葬具温明秘器,五时朝服各一具,衣服一套,赠给布帛五千匹,钱一百万,蜡一千斤。大鸿胪持节监督察看丧事。太后回宫,在九龙殿穿着丧服,于是就在九龙殿睡卧。明帝身穿小功服丧服,在太极东堂举行祭吊。又诏令自胡国珍死时起至七七,每天都设置一千名僧人的斋饭,每一次斋饭后令七人出家;百日大祭准备一万人的斋饭,十四岁的男童出家为僧。在这之前,巫师说将有灾凶,劝说让行驱邪之法,胡国珍拒绝而不听从,说吉凶是命中注定,惟有完善德行来禳除。临死的时候,和太后诀别,说“:你们母子要好好地治理天下。”再三嘱咐,又说到儿子胡祥“:我只有一个儿子,我死后不要这样用威势来压抑他。”灵太后因胡祥好嬉戏,经常加以恐吓训斥,胡国珍所以才这样说。
开始的时候,胡国珍想跟着祖父和父亲,往西安葬在故乡。后来,因为前代诸多姓胡的大都在洛阳安葬,就有了死在洛阳的想法。崔光曾当着太后的面问胡国珍“:国公万年之后,是在洛阳安葬,还是归葬长安?”胡国珍说“:应当陪葬天子的陵墓。”等到病危时候,太后请问后事,竟然说还葬安定。说话已经昏迷。太后问清河王元怿和崔光等人,商议葬于安定还是葬于洛阳。元怿等人都认为后来的话是病中乱语,请求按照胡国珍先前说的做。太后还记得崔光昔日和胡国珍说的话,就在洛阳建造坟墓。太后虽然表面听从众人的建议,而心中深思父亲临终时说的话,说:“我的父亲思念远方的双亲,我也思念父母。”追赠假黄钺、使持节、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兼领太尉公、司州牧,号为太上秦公,加九锡,以特殊的礼仪安葬,给予九旒銮辂,武贲仪仗一百人,前后部羽葆鼓吹,鍂车京车;谥号文宣公。赐予财物三千段,谷物一千五百石。又诏令追赠胡国珍的祖父、父亲、兄长下及侄子,都有封爵职位。持节到安定监督察看丧事。灵太后迎接太上君的灵柩回到宅第,和胡国珍一同安葬,赠与衣被和胡国珍相同。等到胡国珍神位送入庙宇,诏领太常按诸侯的礼节奏乐献舞。
当初,胡国珍没有儿子,收养兄长胡真的儿子僧洗作为后代。后来娶赵平君,生下儿子胡祥,字元吉,承袭封爵。按照先例,世袭依例削减封地,惟独胡祥封地不减。赵平君死,给与东园葬用秘器,明帝服小功服丧服,在东堂举行祭吊,灵太后服齐衰丧服,至期满为止。赵平君安葬在太上君的墓左边,不能与胡国珍合葬。胡祥历任殿中尚书、侍中,改封为平凉郡公。死后追赠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谥号孝景。
宜上终 称,兼设扫卫,以慰情典。请上尊谥曰孝穆,权置园邑三十户,立长丞奉守。”太 后从之。封国珍继室梁氏为赵平郡君。元叉妻拜为女侍中,封新平郡君,又徙封冯 翊君。国珍子祥妻长安县公主,即清河王怿女也。
国珍年虽笃老,而雅敬佛法,时事洁齐,自礼拜。至于出入侍从,犹能跨马据 鞍。神龟元年四月七日,步从所建佛像,发第至阊阖门四五里。八日,又立观像, 晚乃肯坐。劳热增甚,因遂寝疾。灵太后亲侍药膳,十二日薨,年八十。给东园温 明秘器,五时朝服各一具,衣一袭,赠布五千匹,钱一百万,蜡千斤。大鸿胪持节 监护丧事。太后还宫,成服于九龙殿,遂居九龙寝室。明帝服小功服,举哀于太极 东堂。又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斋令七人出家,百日设万人斋,二七 人出家。先是巫觋言将有凶,劝令为厌胜法,国珍拒而不从,云吉凶有定分,唯修 德以禳之。临死,与太后诀,云“母子善临天下”殷勤至于再三。又及其子祥云, “我唯有一子,死后勿如比来威抑之”灵太后以其好戏,时加威训,国珍故以为 言。
始国珍欲就祖、父,西葬旧乡。后缘前世诸胡多在洛葬,有终洛之心。崔光尝 对太后前问国珍:“国公万年后,为在此安厝?为归长安?”国珍言:“当陪葬天 子山陵。”及病危,太后请以后事,竟言还安定。语遂惛忽。太后问清河王怿与崔 光等,议去留。怿等皆以病乱,请从先言。太后犹记崔光昔与国珍言,遂营墓于洛 阳。太后虽外从众议,而深追临终之语,云:“我公之远慕二亲,亦吾之思父母也。” 追崇假黄钺、使持节、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太尉公、司州牧, 号太上秦公,加九锡,葬以殊礼。给九旒銮辂,武贲班剑百人,前后部羽葆鼓吹, 巉辌车,谥曰文宣公。赐物三千段,粟一千五百石。又诏赠国珍祖父、父,兄下逮 从子,皆有封职。持节就安定监护丧事。灵太后迎太上君神柩还第,与国珍俱葬, 赠襚一与国珍同。及国珍神主入庙,诏太常权给以轩县之乐,六佾之舞。
初,国珍无男,养兄真子僧洗为后。后纳赵平君,生子祥,字元吉,袭封。故 事,世袭例皆减邑,唯祥独得全封。赵平君薨,给东园秘器,明帝服小功服,举哀 于东堂,灵太后服齐衰期。葬于太上君墓左,不得祔合。祥历位殿中尚书、中书监、 侍中,改封平凉郡公。薨,赠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谥曰孝景。
僧洗字湛辉,封爰德县公,位中书监、侍中,改封濮阳郡公。僧洗自永安后废 弃,不预朝政。天平四年,薨。诏给东园秘器,赠太师、太尉公、录尚书事、雍州 刺史,谥曰孝。
真长子宁,字惠归,袭国珍先爵,改为临泾伯,后进为公。历岐泾二州刺史, 卒,谥曰孝穆。女为清河王亶妃,生孝静皇帝。武定初,赠太师、太尉公、录尚书 事,谥曰孝昭。
子虔,字僧敬。元叉之废灵太后,虔时为千牛备身,与备身张车渠等谋叉。事 发,叉杀车渠等,虔坐远徙。灵太后反政,征为吏部郎中。太后好以家人礼与亲族 宴戏,虔常致谏,由是,后宴谑多不预焉。出为泾州刺史,封安阳县侯。兴和三年, 以帝元舅,超迁司空公。薨,赠太傅、太尉公、尚书仆射、徐州刺史,谥曰宣。葬 日,百官会葬,乘舆送于郭外。子长粲。
长粲仕齐,累迁章武太守,为政清静,颇得人和。除兼并省尚书左丞,当官正 色,无所回避。尚书左仆射赵彦深密勿枢要,中书舍人裴泽便蕃左右,以殿门受拜, 皆弹纠之。彦深等颇有恨言,长粲不以介意。后主践祚,长粲被敕,与黄门冯子琮 出入禁中,专典敷奏。武成还鄴,后主在晋阳,长粲仍受委留后。后主从武成还鄴, 仍敕在京省判度支尚书,监议五礼。武成崩,与领军娄定远、录尚书赵彦深、左仆 射和士开、高文遥、领军綦连猛、高阿那肱、右仆射唐邕,同知朝政,时人号为八 贵。于后定远、文遥并出,唐邕专典外兵,綦连猛、高阿那肱别总武任,长粲常在 左右,兼宣诏令。从幸晋阳。后主既富于春秋,庶事皆相归委。长粲尽心毗奉,甚 得名誉。又正为侍中。丁母忧,给假驰驿奔丧。寻有诏,起复前任。陇东王长仁心 欲入处机要之地,为执政不许。长仁疑长粲通谋,大以为恨,言于太后,发其阴私, 请出为州。太后为言于后主,不获已,从焉。除赵州刺史。及辞,眷恋流涕,后主 亦悯然慰勉之。至州,存心政事,为人吏所怀。因沐发,手不得举,失瘖,卒于州。 后主闻而伤悼,在朝文武嗟叹,咸惜之。赠司空公、尚书左仆射、瀛州刺史,谥文 贞公。
长粲性温雅,在官清洁。但始居要密,便为子叔泉取清河王崔德俭女为妻。在 晋阳处分,用妻弟王逖与德俭对为司徒主簿,时论以此讥之。又性好内。有一侍婢, 其妻王骄妒,手刺杀之,为此忿恨,数年不相见。亲表为之语曰:“自我不见,于 今三年。”后纳妾李氏,仍与王氏别宅,亦无朝拜之礼。嫠妇公孙氏也,已杀三夫, 长粲不信,强取之,令与李氏同住,未期而亡。子仲操,位陈留太守。次叔泉,通 直散骑侍郎。
先是,望气者上言,太白食昴,法当大赦。和士开奏闻,诏降罪人以应之。尚 书左仆射徐之才谙练往事,语士开曰:“天垂象,见吉凶,有成灾者,有不成灾者。 案昴,赵分,或云赵地有灾。古者,王侯各在封邑,故分野有灾,当其君长。今吾 等虚名,竟不之国。刺史专令一境,善恶所归,比来多以刺史为验。”未几而长粲 死焉。
宁弟盛,字归兴,位左卫将军,赐爵江阳男。历幽、瀛二州刺史,为政清静, 人吏爱之。转冀州刺史,卒,赐司徒公、录尚书事、定州刺史,追封阳平郡公,谥 曰懿穆。明帝后纳其女为皇太后。
太后舅皇甫集,字元会,一字文都,安定朝那人。封泾阳县公,位仪同三司、 雍州刺史、右卫大将军,赠侍中、司空公,谥曰静。
集弟度,字文亮,封安县公,累迁尚书左仆射,领左卫将军。度顽蔽,每与人 言,自称仆射,时人方之毛嘉。正光初,元叉出之为都督、瀛州刺史。度不愿出, 频表固辞,乃除右光禄大夫。孝昌元年,为司空、领军将军,加侍中。元叉之见出 也,恐朝夕诛灭,度与妻陈氏,多纳其货,为之左右。度无子,养兄集子子熙为子。 子熙嫂赵郡太守裴佗女。佗还京师,度问佗外何消息,佗曰:“行路所闻,唯道明 公多取元叉金帛,远近无不慨叹。公宜戮此罪人,以谢天下。”陈氏闻而恶之。又 摄吏部事,迁司徒,兼尚书令,不拜。寻转太尉,孜孜营利,老而弥甚。迁授之际, 皆自请乞。灵太后知其无用。以舅氏,难违之。然所历官,最为贪蠹。尔硃荣入洛, 西奔兄子华州刺史邕,寻与邕为人所杀。
杨腾,弘农人,文帝之舅也。父贵,琅邪郡守,封华阴男。腾妹为京兆王愉妃, 故腾得处贵游。景明初,袭爵。后为襄城太守,甚有声称。文帝即位,位开府仪同 三司,出镇河东。薨,赠司空、雍州刺史,谥曰贞襄。子盛。
乙弗绘,河南洛阳人,文帝皇后之兄也。文帝即位,位开府仪同三司、侍中、 中书监、魏昌县公。又为吏部尚书。
赵猛,太安狄那人也。姊为齐文穆皇帝继室,生赵郡公琛。猛性方直,颇有器 干。齐神武举义,以预义勋,封信都县伯。累迁南营州刺史。卒,赠司空公。
胡长仁,字孝隆,安定临泾人,齐武成皇后长兄也。父延之,魏中书令、兗州 刺史。大宁中,赠司空公。
长仁以内戚,历位尚书左仆射、尚书令。及武成崩,预参朝政,封陇东郡王。 左丞郦孝裕、郎中陆仁惠、卢元亮厚相结讬。长仁每上省,孝裕必方驾而来。省务 既繁,簿案堆积,令史欲谘都坐者,日有百数。孝裕屏人私话,朝退亦相随。仁惠、 元亮又伺闲而往,停断公事,人号为三佞。长仁私游仄密,处处追寻。孝裕劝其求 进,和士开深疾之,于是奏除孝裕为章武郡守,元亮为淮南郡守,仁惠为幽州长史。 孝裕又说长仁曰:“王阳卧疾,和士开必来,因而杀之。入见太后,不过百日失官, 便代其处。”士开知其谋,更徙孝裕为北营州建德郡守。长仁每干执事,求为领军。 将相文武以主上富于春秋,母后家不可专政,故抑而不许。以本官摄选。长仁性好 威福,意犹未尽。先是尚书胡长粲奏事内省,长仁疑粲间己,苦请太后出之。
天统五年,从驾自并还鄴,夜发滏口,帝以夜漏尚早,停于路傍。长仁后来, 谓是从行诸贵,遂遣门客程牙驰骑呼问。帝遣中尚食陈德信问是何人,牙不答而走。 帝命左右追射之。既而捉获,因令壮士扑之,决马鞭二百,牙一宿便死。士开因此, 遂令德信列长仁倚亲骄豪无畏惮。由是,除齐州刺史。及辞于昭阳,列仗引见,长 仁不敢发语,唯泣涕横流。到任,启求暂归,所司不为奏。怨愤,谋令冀州人李揩 墙刺和士开,其弟长咸告之。士开密与祖孝徵议之,孝徵引汉文帝杀薄昭为故事, 于是敕遣张固、刘桃枝驰驿诣齐州,责长仁谋害宰辅,遂赐死。
先是,太白食昴,占者曰:“昴为赵分,不利胡王。”长仁未几死。长仁性好 歌舞,饮酒至数斗不乱。自至齐州,每进酒后,必长叹欷歔,流涕不自胜,左右莫 不怪之。
寻而后主纳长仁女为后,重加赠。长仁子君璧,袭爵陇东王。君璧弟君璋,及 长仁弟长雍等,前后七人并赐爵,合门贵盛。后废后,稍稍黜退焉。
隋文帝外家吕氏,其族盖微。平齐后求访,不知所在。开皇初,济南郡上言, 有男子吕永吉,自称有姑字苦桃,嫁为杨讳妻。勘验,知是舅子。始追赠外祖双周 为上柱国、太尉、八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封齐郡公,谥曰敬。外祖母姚氏为齐敬 公夫人。诏并改葬,于齐州立庙,置守冢十家,以永吉袭爵,留在京师。及大业中, 授上党郡太守。性识庸劣,职务不理。后去官,不知所终。
从父道贵,性尤顽騃,言词鄙陋。初自乡里徵入长安,上见之悲泣。道贵略无 戚容,但连呼帝名云:“种未定不可偷,大似苦桃姊。”后数犯忌讳,动致违忤。 上甚耻之,乃命高颎厚加供给,不许接对朝士。拜上仪同三司,出为济南太守,令 即之任,断其入朝。道贵还至本郡,高自崇重,每与人言,自称皇舅。数将仪卫, 出入闾里,从故人游宴,庶僚咸苦之。后郡废,终于家,子孙无闻焉。
论曰:三五哲王,防深虑远;舅甥之国,罕执钧衡;母后之家,无闻倾败。爰 及汉晋,颠覆继轨,皆由乎进不以礼,故其毙亦速。自魏至隋,时移四代,得失之 迹,斯文可睹。苟不倾宗,终致亡国,周隋之际,可为鉴焉。若使开皇创业,不取 惩于已往,独孤权侔吕、霍,必败于仁寿之前;萧氏势均梁、窦,岂全于大业之后。 今或不陨旧基,或更隆先构,岂非处之以道,远权之所致乎?
<b>部分译文</b>
冯熙字晋国,长乐信都人,文明太后的兄长。祖父冯弘,位至北燕王。太武平定辽海,冯熙的父亲冯郎迁到内地,官至秦州、雍州二州刺史,爵辽西郡公,因罪被杀。文明太后临朝执政,追赠假黄钺,享祭太宰,赠爵燕宣王,在长安建立庙宇。
冯熙生在长安,由姚氏魏母养育。因为叔父乐陵公冯邈在战争中归附蠕蠕,魏母就携带冯熙逃避到氐、羌两部落中抚养,十二岁时,冯熙就喜欢骑马射箭,勇敢有才干,氐、羌两部落的人都归附他。魏母讨厌冯熙这样,就带他回长安,开始到博士那里学习求问。跟着老师学习孝经、论语,喜好阴阳和兵法之事。长大后,游历华阴和河东二郡之间。生性爱好广泛,不拘泥小的礼节,不论官员百姓,来就结交。
冯熙的姑姑先进入宫廷,任太武左昭仪。妹妹是文成皇帝之后,就是文明太后。她们派人外出访求,知道了冯熙在哪里,就征召入京,授冠军将军之职,赐爵肥如侯,娶景穆皇帝之女博陵长公主,任驸马都尉。出京任定州刺史,晋封爵位为昌黎王。献文皇帝即位,冯熙为太傅,多次任内都大官。孝文皇帝即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孝文皇帝顺应太后的旨意,任冯熙为侍中、太师、中书监,兼领秘书事。冯熙因频繁地任太师、太傅之职,又因中宫所得的宠幸,令众人感到惊骇,自己心中不安,请求改任外职。文明太后也认为这样做较好,就任命为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师之职仍如原来。
洛阳虽然经历了战乱,而原有的三字石经依然还在,到冯熙和常伯夫相继任洛州刺史时,毁坏用于不同的地方,三字石经毁坏得很厉害。冯熙治理政事不能仁德宽厚,而是相信佛理。自己拿出家中的钱财,在各州镇建立佛塔和僧徒居住之所,共计七十二处。抄写二十六部佛经,请来有名德的僧人,每天给他讲说,精诚辛勤,不知疲倦,所费的资财也是无法计算。修造的佛塔佛寺大都在高山秀阜之上,伤害了百姓和耕牛。有的僧人劝阻冯熙,冯熙说:“建成之后,人们看见的只是佛塔佛寺,怎么知道伤害了百姓和耕牛呢!”其中北芒寺的碑文,是中书侍郎贾元寿撰写的。孝文皇帝多次登上北芒寺,亲自阅读碑文,称赞是好文章。冯熙任洛州刺史,顺便取人家的子女做奴婢,有容貌姿色的女子,就纳为小妾,生有几十个子女,人称其贪婪纵欲。
后来,授职内都大官,太师之职依旧。冯熙侍奉魏母孝顺恭谨,像侍奉亲生母亲一样。魏母死,冯熙披头散发,光着脚,三天滴水不沾。诏令冯熙不用穿孝服,冯熙上表请求按赵氏孤儿之例,孝文皇帝因冯熙之情难以强求,听任他服重丧,至期而止。后来因惯例降低爵位,改封京兆郡公。
孝文皇帝娶冯熙之女为皇后,说:“白武通云:帝王不用为臣子的,有三种情况。妻之父母,就是所说的一种情况。这说的是供奉承继宗庙,不想强迫个人之情。然而,我们载入春秋,却没有臣子能够从以往的文册中加以证实。既已允许整个体例中的一种,因而开启至尊的敬仰。等到皇后匹配皇帝,后宫之政既已设置,没有报知有司,陈述这种仪式。可诏令太师停止称臣,而顺从礼仪。”又刻写书中礼仪交付宫外。孝文皇帝前后娶冯熙的三个女儿,两个立为皇后,一个为左昭仪。因此,冯姓的宠贵更加丰隆,赏赐的财物累计起来有很多万。孝文皇帝每每诏令冯熙上书不称臣,入朝不参拜,冯熙上书仍如原来。
冯熙后来患有疾病,卧床长达四年,诏令派人监候问视,使者不绝于途,皇帝车驾也多次临幸。准备迁往洛阳时,孝文皇帝与冯熙告别,见冯熙病得很厉害,痛哭流涕,秘密命令宕昌公王遇说:“太师万一病故,即可监护丧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冯熙死于代。孝文帝在淮南,留台上表奏知,回到徐州,就举行丧礼,为冯熙服孝。诏令有司预先举办丧事礼仪,并打开魏京的坟墓,令和公主的灵枢,一同送往伊洛。凡是营造运送所需财物,都是由国家置办。又敕令代地供给纟采帛,前后计有六千匹,供丧事用。皇后到代都去哭灵,太子元恂也到代都哭祭。将要安葬时,追赠假黄钺、侍中,都督十州诸军事、大司马、太尉、冀州刺史,加赠黄屋、左纛,备九锡、前后部羽葆鼓吹,都按晋太宰、安平献王的先例。有司奏请谥号,诏令说:“可以威风强盛恢宏远大称为武,就把武奉送给公作谥号。”灵柩到了洛阳七里涧,孝文帝服丧前往迎接灵柩,拦住灵柩,悲恸而祭拜。安葬那天,孝文帝送葬到安葬之处,亲自撰写墓志铭。
高肇字首文,文昭皇太后的兄长。自称祖先渤海。。人。五世祖高顾,晋永嘉中,躲避战乱进入高丽。父亲高。。,字法。。北魏孝文帝初年,和弟弟乘信及其同乡韩内、冀福等人进入北魏,任厉威将军,封爵河间子。乘信任明威将军。孝文帝都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们,于是就娶高。。的女儿,这就是文昭皇后,生宣武帝元恪。高。。死。景明初年,宣武帝追思舅氏,征召高肇兄弟等人。录尚书事、北海王元详等人上奏称,高。。应追赠左光禄大夫,赐爵渤海公,谥号曰敬。其妻盖氏,应追封为清河郡君。诏令准许。又诏令高。。的长孙高孟袭封渤海公爵位,封高肇为平原郡公,高肇的弟弟高显为澄城郡公。三人同一天接受封赠。开始的时候,宣武帝没有和舅家人相互通气,就赐给他们衣服巾帻,在华林都亭接见高肇、高显兄弟。兄弟二人都非常惊慌恐惧,举动有失礼仪。几天之间,就富贵显赫起来。这一年,咸阳王元禧被诛杀,其所拥有的财物珍宝、奴婢、田宅等大都归入高氏。不久,高肇任尚书右仆射、冀州大中正,娶宣武帝的姑姑高平公主,升任尚书令。
高肇生在异国土地,当时的舆论都轻视他,等他官居要职,留心朝中各种政务,孜孜不倦,世人才都称他有才干。宣武帝初年,六辅独揽政权,后来因咸阳王元禧无缘无故地造反作乱,因此把政权交给高肇。高肇既然没有亲族,就大结党羽,依附高肇的人,很快就被越级提升,违背他的人就用大罪陷害。因为北海王元详官位在他上面,就罗织罪名将其杀害。又劝说宣武帝防备诸王,宣武帝几乎等同于被囚禁。当时,顺皇后突然死亡,世人的议论说是高肇干的。皇子元昌死,都说是王显医疗失误,是秉承高肇的旨意。京兆王元愉出外任冀州刺史,畏惧高肇恣意擅权,以至于图谋不轨。高肇又上谗言杀害彭城王元勰。因此,朝廷内外都对高肇侧目而视,都畏惧和憎恨他。高肇因此而独揽大权,生杀予夺全由自己。又曾经和清河王元怿,在云龙门外堂下突然间争执起来,闹得乱哄哄的。太尉、高阳王元雍调和劝止了他们。高后既被立为皇后,高肇更加受到宠信。高肇既已主持朝政,每一件事都由自己裁决,本来就没有什么学问见识,动不动就违背礼仪法度。喜欢改前朝原有的制度,削减封赠的俸禄,压抑罢免有功之人,因此而怨声载道。
宣武帝延昌初年,改任司徒。高肇虽然身居三公,还因为没能居于要职而不满意,众人都嗤笑他。父兄受到封赠虽然很久,竟然不予改葬。延昌三年(514),才诏令还葬,高肇自己不亲临前往,只是派遣哥哥的儿子高猛改换服装到代都,迁葬于家乡。当时的人认为高肇没有见识,哂笑他而不加责备。大举征讨蜀时,任命高肇为大将军、都督诸军,诸军由高肇指挥。高肇和都督甄琛等二十多人,都一起在东堂向宣武帝辞行,亲自陈说经营谋略。这一天,高肇乘坐的骏马,停在神兽门外,无缘无故地受惊卧倒,翻滚到水渠中,马鞍散了架,众人都感到奇怪。高肇出宫后,对此亦感厌恶。
延昌四年(515),宣武帝驾崩,大赦天下,解散远征军。北魏孝明帝元诩致书高肇和征南将军元遥等人,称宣武驾崩而报告凶信。高肇遇此变故,不仅仰望思慕,也担心身遭祸患,每天从早到晚悲痛哭泣,以至于身体羸弱憔悴。快到洛阳时,停宿鏶涧驿亭,家里的人夜里去迎接看视,高肇对家人都不看一眼,一直到宫门楼下,身着丧服,大声痛哭,登上太极殿,哀痛至极。太尉高阳王元雍先居于西柏堂,独揽各种事务,和领军于忠密谋,想除掉高肇。偷偷地在舍人省下埋伏精壮武士直寝邢豹、伊盆生等十多人,高肇在宣武帝的棺材前哭祭过后,高阳王在文武百官面前将高肇的领进西廊,清河王元怿、任城王元澄和诸王等都看着高肇窃窃私语。高肇进入舍人省,埋伏的壮士就又掐又拉把高肇杀死,传下诏书,宣布高肇的罪恶,说高肇是自尽。高肇的亲信余党都不加追究,削除高肇的官职爵位,用士的礼仪安葬。到了黄昏,才从厕所门将高肇的尸体运出送回家中。当初,高肇西征,行至函谷关,车轴从中折断,跟随的人都认为高肇不能平安而回。灵太后临朝执政,特意命令追赠高肇为营州刺史。永熙二年(533),孝武帝追赠高肇使持节、侍中、中外诸军事、太师、大丞相、太尉公、录尚书事、冀州刺史。
胡国珍字世玉,安定临泾人。祖父胡略,任姚兴渤海公姚逵平北府咨议参军。父胡深,任赫连屈丐给事黄门侍郎。太武帝攻克统万城,胡深因对投降条款的签订有功,赐爵武始侯。后来任河州刺史。
胡国珍自幼好学,喜好清淡俭朴。太和十五年(491),胡国珍袭封父爵,依例降为伯。其女入选宫廷,生明帝,即是灵太后。孝明帝继位,任命胡国珍为光禄大夫。灵太后临朝执政,加授胡国珍为侍中,封爵安定郡公。追赠胡国珍妻皇甫氏为京兆郡君,设置十户人家看守墓冢。尚书令、任城王元澄奏称,安定公应出入宫禁,参与商议大政。诏令胡国珍入宫参与裁决各种事务。不久,胡国珍晋位中书监,仪同三司,侍中之职依旧。每年赠给绢八百疋,妻子梁氏四百匹,男女姊妹所得赏赐各有不同。胡国珍和太师高阳王元雍、太傅清河王元怿、太保广平王元怀入居门下,同理各种政务。诏令依照汉朝车千秋、晋朝安平王的先例,赐给胡国珍人力车一辆,自宫门到宣光殿,可以进出,并且备有几案和手杖。后来,和侍中崔光一同向明帝传授经籍,在宫中侍奉当值。胡国珍上表陈述刑法政务所应做的,诏令全部施行。
熙平初年,加授胡国珍使持节、都督、雍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灵太后因胡国珍年纪老迈,不想让他在外任职,并且想在某一方面显示出荣耀,竟然不去赴任。升任司徒公,侍中之职依旧。到胡国珍的宅第授职,灵太后、明帝率领文武百官驾幸其宅第,大摆宴席,极尽欢乐。又追赠京兆郡君为秦太上君。太上君景明三年(502)死于洛阳,至此已十六年了。太后认为太上君的坟墓低下狭窄,再增高扩大,为之起造坟茔门楼碑表。侍中崔光等人奏道:“按:汉高祖的母亲开始谥号为昭灵夫人,后来改谥号为昭灵后;薄太后的母亲谥号曰灵文夫人。都设置守护陵园区三百家,长丞守卫。如今秦太上君没有尊加谥号,陵墓孤单而立,即使是秦太上君这个名号,也应加上一个永久性的称号,并设置打扫卫护陵园的人,以安慰情感。请求上尊谥号曰孝穆,姑且设置守护陵区三十家,立一长丞恭奉守卫。”灵太后准许崔光等人所奏,封胡国珍的继室梁氏为赵平郡君,元义的妻子任为女侍中,封新平郡君,又改封冯翊君。胡国珍之子胡祥的妻子长安县公主,即是清河王元怿的女儿。
胡国珍虽然年纪老迈,却很是敬信佛法,经常洁身斋戒,自做礼拜。以至于侍候他进出的随从,尚且能够骑马而行。神龟元年(518)四月七日,步行跟从自己建造的佛像,从宅第出发至阊阖门,行了四五里。八日,又站立观看佛像,到天晚时才肯坐下。劳累烦热过度,因而就卧病在床。灵太后亲自侍奉药汤膳食,十二日病死,卒年八十。给予东园葬具温明秘器,五时朝服各一具,衣服一套,赠给布帛五千匹,钱一百万,蜡一千斤。大鸿胪持节监督察看丧事。太后回宫,在九龙殿穿着丧服,于是就在九龙殿睡卧。明帝身穿小功服丧服,在太极东堂举行祭吊。又诏令自胡国珍死时起至七七,每天都设置一千名僧人的斋饭,每一次斋饭后令七人出家;百日大祭准备一万人的斋饭,十四岁的男童出家为僧。在这之前,巫师说将有灾凶,劝说让行驱邪之法,胡国珍拒绝而不听从,说吉凶是命中注定,惟有完善德行来禳除。临死的时候,和太后诀别,说“:你们母子要好好地治理天下。”再三嘱咐,又说到儿子胡祥“:我只有一个儿子,我死后不要这样用威势来压抑他。”灵太后因胡祥好嬉戏,经常加以恐吓训斥,胡国珍所以才这样说。
开始的时候,胡国珍想跟着祖父和父亲,往西安葬在故乡。后来,因为前代诸多姓胡的大都在洛阳安葬,就有了死在洛阳的想法。崔光曾当着太后的面问胡国珍“:国公万年之后,是在洛阳安葬,还是归葬长安?”胡国珍说“:应当陪葬天子的陵墓。”等到病危时候,太后请问后事,竟然说还葬安定。说话已经昏迷。太后问清河王元怿和崔光等人,商议葬于安定还是葬于洛阳。元怿等人都认为后来的话是病中乱语,请求按照胡国珍先前说的做。太后还记得崔光昔日和胡国珍说的话,就在洛阳建造坟墓。太后虽然表面听从众人的建议,而心中深思父亲临终时说的话,说:“我的父亲思念远方的双亲,我也思念父母。”追赠假黄钺、使持节、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兼领太尉公、司州牧,号为太上秦公,加九锡,以特殊的礼仪安葬,给予九旒銮辂,武贲仪仗一百人,前后部羽葆鼓吹,鍂车京车;谥号文宣公。赐予财物三千段,谷物一千五百石。又诏令追赠胡国珍的祖父、父亲、兄长下及侄子,都有封爵职位。持节到安定监督察看丧事。灵太后迎接太上君的灵柩回到宅第,和胡国珍一同安葬,赠与衣被和胡国珍相同。等到胡国珍神位送入庙宇,诏领太常按诸侯的礼节奏乐献舞。
当初,胡国珍没有儿子,收养兄长胡真的儿子僧洗作为后代。后来娶赵平君,生下儿子胡祥,字元吉,承袭封爵。按照先例,世袭依例削减封地,惟独胡祥封地不减。赵平君死,给与东园葬用秘器,明帝服小功服丧服,在东堂举行祭吊,灵太后服齐衰丧服,至期满为止。赵平君安葬在太上君的墓左边,不能与胡国珍合葬。胡祥历任殿中尚书、侍中,改封为平凉郡公。死后追赠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谥号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