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清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真定城久攻不下,燕王发了狠,下令调集军中全部火炮,不及代价的群轰。
城池建造得再坚固,也架不住成百上千的铁球往上砸。城墙很快被砸得坑坑洼洼,几座城门也是摇摇欲坠。
耿炳文晓得此举的厉害,马上下令士卒用泥土滚木堵住城门三面,只留南门,加倍兵力防守。
四面城门都堵死,固然增加了燕军攻城的难度,也相当于堵死了自己的生路。
大败之下困于城中,士卒的情绪本就不稳,堵死四面城门,明摆着告诉大家要死守真定,生机渺茫。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朱棣不可能同他拼消耗,耿炳文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何况真定城内几万大军还要吃饭,留下南门,同样是为了等待援军和粮车。
耿炳文能想到的事情,朱棣也不会忽略。他不打算给耿炳文任何翻盘的机会,下令继续炮轰的同时,派出骑兵拦截运粮车和援军。沈瑄率领燕王后卫缴获了山东运来的军粮,朱能打退了永平指挥吴杰的援军,彻底截断了耿炳文的后路。
炮轰声中,耿炳文再次走上城头,看着城下密密麻麻准备登城的燕军,心情复杂。
燕王的确有太--祖高皇帝之风,论军事谋略,性格果决,手段老辣,年轻的皇帝绝对不是他的对手。
难道……
不!
用力摇了摇头,天下正统乃是建文皇帝!燕王不过是一藩王,更是反贼!
“擂鼓,攻城!”
燕王骑在马上,立于大纛之下。
身姿魁伟,面容刚毅。
马刀遥指真定,此战必下城池!
“攻城!”
各军战旗烈烈,攻城的燕军架起长梯,呐喊声中,奋不顾身的攀向城头。
城头檑木巨石并下,烟尘中,攻城的燕军很多从半空跌落,死伤每时都在增加。
燕军架起了更多的长梯,同袍的死亡更激起了他们的愤怒血性。
城头守军也拼尽全力,檑木巨石之后是滚烫沸水,热油,如雨的弓箭。攀上城头的燕军也很快被乱刀砍死,死前拼命咬住了一个守军的喉咙,惨叫声中,抓着对方一起跌落城头。
不得生,便赴死,没有退路。
不断增加的伤亡人数让朱棣皱眉,比起富有天下的建文帝,他手下的士兵虽然善战,数量却终究有限。打消耗战,他的确拼不起。
鼓声中,攻城的士兵退下来,燕王下令继续炮轰。他就不相信了,集合全军的火炮,不能在真定城墙上开个窟窿。
可惜老天都在帮耿炳文,就在燕军架起火炮,依序填装泥土,火药和铁球的时候,天空中聚集起黑色的乌云,一声又一声炸雷响起,豆大的雨滴瓢泼而下,浇灭了燕军手中的火把,也浇凉了燕王的心。
城内的守军怔忪片刻,大声的欢呼,耿炳文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对着城下的燕王大声喝道:“朱棣,上天不予,你何敢取!”
雷声轰鸣,掩不去耿炳文的怒喝。
城内守军士气顿起,燕王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收兵!”
朱棣的确被耿炳文激怒了,但他没有丧失理智,冒雨进攻,无异于让手下的兵卒去送死。
燕军鸣金收兵退回大营,城头的守军仍在欢呼,憋屈了多少天,总算能扬眉吐气一回了。
“总戎,逆贼气势已弱,不若出城反击?”
耿炳文摇头,他同样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如果是徐达常遇春,或是李文忠蓝玉在此,此计可行。但他不是以上人中的任何一个,手下也没有哪个将领的才具比得上这几个人。相反,从朱棣的身上,他却能看到徐达和李文忠的影子。
“仲庵,我已经老了。”耿炳文单手按在城砖之上,神情中带着一股萧索。
当年随太-祖高皇帝征战天下,剿灭元兵,鏖战陈友谅,对抗张士诚,耿炳文都未曾感到如此无力,因他深知朱元璋的雄才大略,跟随这样一个雄主征战沙场,虽死无憾,有何可惧?
南京的建文帝却让耿炳文动摇了。
宠信腐儒,不通军事,偏听偏信,还时常脑袋抽风,做出不可思议的愚蠢决定,这样的皇帝让他感到无力,十分的无力。
难怪朱棣会造反了。
心中突然冒出这个念头,不由得悚然一惊,他怎么会这么想?
“总戎?”见耿炳文脸色骤变,一名部将小心问道,“可是有何处不妥?”
“无事。”耿炳文定下心来,说道,“加固南门防守和城头工事,逆贼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遵令!”
部将应诺,沿城梯而下。耿炳文也走下城头,离开之前,回身朝燕军大营的方向看了一眼,黑云之下,燕军大营被遮在雨幕之中,隐隐的,耿炳文的心头升起了一阵不安,一种危险将临的不安。
大雨连下了两天,老天似破了个窟窿,雨水中夹杂着冰雹,气温骤降,早晚呼出的气息都凝结成霜。许多燕军想起了边塞,入了秋,很快就要下雪了。
孟清和坐在沈瑄帐中,捧着一碗姜汤慢慢的喝着。身上包着沈瑄的大氅,仍能感到阵阵冷意。
风寒一直没好,勉强能自己行动,上战场挥刀杀敌却是不行。
整个真定之战,孟清和都做了旁观者。不想被视做没有用处,主动请缨到后勤部工作。负责军粮调度的提调官算不上熟人,只在燕王府中打过几次交道,本以为孟清和帮不上什么忙,没想他到了两天,军粮骡马大车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要不是沈瑄派人来找,孟佥事八成会在后勤部门扎根了。
赵大夫给孟清和诊过脉,又留下了一瓶丸药。
气温骤变,身体强壮的军汉也有不少着凉的,军营里总是飘散着姜汤的味道,燕王和两个儿子都捏着鼻子喝了一大碗。朱高燧被辣得直蹦高,朱高煦也没好多少。
孟清和一直在沈指挥的帐篷中歇息。大雨滂沱,不少帐篷无法再住人,大家只能借个方便挤在一起。孟清和之前的两位帐友正和两个千户挤在一起,帐篷里没了孟佥事的地方,留在沈瑄的帐篷里顺理成章。
一碗姜汤喝完,身子总算暖和了许多。孟清和起身动了动手脚,帐篷的帘子掀开,冷风卷着雨水,沈瑄走了进来。
只是从燕王的帐房走回,全身便如水洗一般。
“指挥。”
孟清和忙递上布巾,沈瑄随手除掉滴水的铠甲,内里的衣服也已湿透,贴在身上,透出有力的背脊和劲瘦的腰线,
黑色的的长发披在肩上,沈瑄一边解开系带,微微侧头,挺鼻红唇,眉浓似墨,眼中带着锋锐,明明是一副美人宽衣图,却让人起不了一星半点旖旎的心思,生怕被这刀锋一般的美人劈成两半。
一身武官服送上,有些凉的指尖不经意的擦过手背,孟清和垂下眼眸,告诉自己这是个意外。
每天都要意外这么几回,习惯了。
他是逼着自己习惯的,动不动心跳飙升两百,早晚心脏病。
系好腰带,沈瑄的视线落在孟清和的脸上,见对方表情平静,眉毛挑了一下,坐到榻边,也静静的出神。
除了雨水砸落的声音,帐篷里只余令人的呼吸声。
寂静也会让人无措,孟清和终于耐不住了,出声道:“指挥。”
“恩?”
沈瑄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不常见的慵懒,孟十二郎咬牙,忍住!
“王爷宣召,可是为攻城一事?”
“是。”沈瑄坐正身体,显然也为这件事心烦。
攻不下真定,就打不开南下的道路。即使绕过去,以耿炳文的老辣,难说不会从背后偷袭。届时腹背受敌,更是胜负难料。沈瑄心中所想也恰好是燕王的担忧,张玉朱能等人未尝不知,却没人诉之于口。
并非不愿说,而是不能说。
说出去于战事无益,反而会打击士气。
燕王很烦躁,犹如一头困兽,手下的大将也是一样。
耿炳文防守的真定城,对造反者朱棣来说,当真是如鲠在喉。他甚至开始埋怨老爹,杀了那么多的开国功臣,怎么偏偏把耿炳文给留下了?
要是当初也给他一刀,如今他还用这么头疼吗?
想归想,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埋怨起不到任何作用。何寿房宽等人提出暂时撤军,返回北平的建议,燕王也在认真考虑。手下的士兵就那么多,都葬送在真定城下,他也不用继续造反了,直接拿条绳子上吊去见老爹算了。
听沈瑄三言两语说清局势,孟清和十分诧异,一来为沈瑄将如此机密告知自己,二来是为目前的形势感到担忧。他知道燕王靖难成功了,中间的曲折却不十分了解,耿炳文真的如此厉害?
眼珠子转了转,如果这位长兴侯真是座无法逾越的高山,硬撞上去只能头破血流,那就想办法不要硬撞,把山移开。
愚公移山的故事,几岁的孩子都知道。
耿炳文不是王屋太行,燕王比起愚公总要高出不少段数吧?
“你是说?”
&... -->>
真定城久攻不下,燕王发了狠,下令调集军中全部火炮,不及代价的群轰。
城池建造得再坚固,也架不住成百上千的铁球往上砸。城墙很快被砸得坑坑洼洼,几座城门也是摇摇欲坠。
耿炳文晓得此举的厉害,马上下令士卒用泥土滚木堵住城门三面,只留南门,加倍兵力防守。
四面城门都堵死,固然增加了燕军攻城的难度,也相当于堵死了自己的生路。
大败之下困于城中,士卒的情绪本就不稳,堵死四面城门,明摆着告诉大家要死守真定,生机渺茫。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朱棣不可能同他拼消耗,耿炳文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何况真定城内几万大军还要吃饭,留下南门,同样是为了等待援军和粮车。
耿炳文能想到的事情,朱棣也不会忽略。他不打算给耿炳文任何翻盘的机会,下令继续炮轰的同时,派出骑兵拦截运粮车和援军。沈瑄率领燕王后卫缴获了山东运来的军粮,朱能打退了永平指挥吴杰的援军,彻底截断了耿炳文的后路。
炮轰声中,耿炳文再次走上城头,看着城下密密麻麻准备登城的燕军,心情复杂。
燕王的确有太--祖高皇帝之风,论军事谋略,性格果决,手段老辣,年轻的皇帝绝对不是他的对手。
难道……
不!
用力摇了摇头,天下正统乃是建文皇帝!燕王不过是一藩王,更是反贼!
“擂鼓,攻城!”
燕王骑在马上,立于大纛之下。
身姿魁伟,面容刚毅。
马刀遥指真定,此战必下城池!
“攻城!”
各军战旗烈烈,攻城的燕军架起长梯,呐喊声中,奋不顾身的攀向城头。
城头檑木巨石并下,烟尘中,攻城的燕军很多从半空跌落,死伤每时都在增加。
燕军架起了更多的长梯,同袍的死亡更激起了他们的愤怒血性。
城头守军也拼尽全力,檑木巨石之后是滚烫沸水,热油,如雨的弓箭。攀上城头的燕军也很快被乱刀砍死,死前拼命咬住了一个守军的喉咙,惨叫声中,抓着对方一起跌落城头。
不得生,便赴死,没有退路。
不断增加的伤亡人数让朱棣皱眉,比起富有天下的建文帝,他手下的士兵虽然善战,数量却终究有限。打消耗战,他的确拼不起。
鼓声中,攻城的士兵退下来,燕王下令继续炮轰。他就不相信了,集合全军的火炮,不能在真定城墙上开个窟窿。
可惜老天都在帮耿炳文,就在燕军架起火炮,依序填装泥土,火药和铁球的时候,天空中聚集起黑色的乌云,一声又一声炸雷响起,豆大的雨滴瓢泼而下,浇灭了燕军手中的火把,也浇凉了燕王的心。
城内的守军怔忪片刻,大声的欢呼,耿炳文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对着城下的燕王大声喝道:“朱棣,上天不予,你何敢取!”
雷声轰鸣,掩不去耿炳文的怒喝。
城内守军士气顿起,燕王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收兵!”
朱棣的确被耿炳文激怒了,但他没有丧失理智,冒雨进攻,无异于让手下的兵卒去送死。
燕军鸣金收兵退回大营,城头的守军仍在欢呼,憋屈了多少天,总算能扬眉吐气一回了。
“总戎,逆贼气势已弱,不若出城反击?”
耿炳文摇头,他同样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如果是徐达常遇春,或是李文忠蓝玉在此,此计可行。但他不是以上人中的任何一个,手下也没有哪个将领的才具比得上这几个人。相反,从朱棣的身上,他却能看到徐达和李文忠的影子。
“仲庵,我已经老了。”耿炳文单手按在城砖之上,神情中带着一股萧索。
当年随太-祖高皇帝征战天下,剿灭元兵,鏖战陈友谅,对抗张士诚,耿炳文都未曾感到如此无力,因他深知朱元璋的雄才大略,跟随这样一个雄主征战沙场,虽死无憾,有何可惧?
南京的建文帝却让耿炳文动摇了。
宠信腐儒,不通军事,偏听偏信,还时常脑袋抽风,做出不可思议的愚蠢决定,这样的皇帝让他感到无力,十分的无力。
难怪朱棣会造反了。
心中突然冒出这个念头,不由得悚然一惊,他怎么会这么想?
“总戎?”见耿炳文脸色骤变,一名部将小心问道,“可是有何处不妥?”
“无事。”耿炳文定下心来,说道,“加固南门防守和城头工事,逆贼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遵令!”
部将应诺,沿城梯而下。耿炳文也走下城头,离开之前,回身朝燕军大营的方向看了一眼,黑云之下,燕军大营被遮在雨幕之中,隐隐的,耿炳文的心头升起了一阵不安,一种危险将临的不安。
大雨连下了两天,老天似破了个窟窿,雨水中夹杂着冰雹,气温骤降,早晚呼出的气息都凝结成霜。许多燕军想起了边塞,入了秋,很快就要下雪了。
孟清和坐在沈瑄帐中,捧着一碗姜汤慢慢的喝着。身上包着沈瑄的大氅,仍能感到阵阵冷意。
风寒一直没好,勉强能自己行动,上战场挥刀杀敌却是不行。
整个真定之战,孟清和都做了旁观者。不想被视做没有用处,主动请缨到后勤部工作。负责军粮调度的提调官算不上熟人,只在燕王府中打过几次交道,本以为孟清和帮不上什么忙,没想他到了两天,军粮骡马大车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要不是沈瑄派人来找,孟佥事八成会在后勤部门扎根了。
赵大夫给孟清和诊过脉,又留下了一瓶丸药。
气温骤变,身体强壮的军汉也有不少着凉的,军营里总是飘散着姜汤的味道,燕王和两个儿子都捏着鼻子喝了一大碗。朱高燧被辣得直蹦高,朱高煦也没好多少。
孟清和一直在沈指挥的帐篷中歇息。大雨滂沱,不少帐篷无法再住人,大家只能借个方便挤在一起。孟清和之前的两位帐友正和两个千户挤在一起,帐篷里没了孟佥事的地方,留在沈瑄的帐篷里顺理成章。
一碗姜汤喝完,身子总算暖和了许多。孟清和起身动了动手脚,帐篷的帘子掀开,冷风卷着雨水,沈瑄走了进来。
只是从燕王的帐房走回,全身便如水洗一般。
“指挥。”
孟清和忙递上布巾,沈瑄随手除掉滴水的铠甲,内里的衣服也已湿透,贴在身上,透出有力的背脊和劲瘦的腰线,
黑色的的长发披在肩上,沈瑄一边解开系带,微微侧头,挺鼻红唇,眉浓似墨,眼中带着锋锐,明明是一副美人宽衣图,却让人起不了一星半点旖旎的心思,生怕被这刀锋一般的美人劈成两半。
一身武官服送上,有些凉的指尖不经意的擦过手背,孟清和垂下眼眸,告诉自己这是个意外。
每天都要意外这么几回,习惯了。
他是逼着自己习惯的,动不动心跳飙升两百,早晚心脏病。
系好腰带,沈瑄的视线落在孟清和的脸上,见对方表情平静,眉毛挑了一下,坐到榻边,也静静的出神。
除了雨水砸落的声音,帐篷里只余令人的呼吸声。
寂静也会让人无措,孟清和终于耐不住了,出声道:“指挥。”
“恩?”
沈瑄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不常见的慵懒,孟十二郎咬牙,忍住!
“王爷宣召,可是为攻城一事?”
“是。”沈瑄坐正身体,显然也为这件事心烦。
攻不下真定,就打不开南下的道路。即使绕过去,以耿炳文的老辣,难说不会从背后偷袭。届时腹背受敌,更是胜负难料。沈瑄心中所想也恰好是燕王的担忧,张玉朱能等人未尝不知,却没人诉之于口。
并非不愿说,而是不能说。
说出去于战事无益,反而会打击士气。
燕王很烦躁,犹如一头困兽,手下的大将也是一样。
耿炳文防守的真定城,对造反者朱棣来说,当真是如鲠在喉。他甚至开始埋怨老爹,杀了那么多的开国功臣,怎么偏偏把耿炳文给留下了?
要是当初也给他一刀,如今他还用这么头疼吗?
想归想,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埋怨起不到任何作用。何寿房宽等人提出暂时撤军,返回北平的建议,燕王也在认真考虑。手下的士兵就那么多,都葬送在真定城下,他也不用继续造反了,直接拿条绳子上吊去见老爹算了。
听沈瑄三言两语说清局势,孟清和十分诧异,一来为沈瑄将如此机密告知自己,二来是为目前的形势感到担忧。他知道燕王靖难成功了,中间的曲折却不十分了解,耿炳文真的如此厉害?
眼珠子转了转,如果这位长兴侯真是座无法逾越的高山,硬撞上去只能头破血流,那就想办法不要硬撞,把山移开。
愚公移山的故事,几岁的孩子都知道。
耿炳文不是王屋太行,燕王比起愚公总要高出不少段数吧?
“你是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