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武夫当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只是这些自然灾害不是人能所左右的,更不是袁肃现在所能关心的问题。
在唐海又住了两日,趁着雨水消弱的时候旅部一行人又赶到了昌黎县。
对于旅部高官频频奔走各县视察整训工作,期间与士兵们同甘共苦,还是赢的了不少基层士兵的感动。他们从来没见过当大官的人能有这么用心,可见袁护军使绝非寻常之人。也正是这一股感动,带动了全旅整训的士气和劲头。
就在袁肃一行人抵达昌黎县的第二天下午,滦州忽然紧急转发来一封电报。
电报是发到第三团团部通讯处,通讯员在接到电报之后立刻送到了团长李劲夫手里。
李劲夫先看了一遍电文的内容,当即脸色若有生变,继而连屋外大雨都不顾,匆匆忙忙的奔出团部,冒雨骑马赶往城中袁肃一行人的临时居处。袁肃没有住在第三团团部,而是暂时下榻在县政府招待所,不过离第三团团部离的不算太远。
当一身湿淋淋的李劲夫下马跑进招待所大门时,几名在大堂上值勤的旅部警卫员都露出诧异的神色,其中一人连忙跑去通知杜预。
“袁大人何在?袁大人何在?”李劲夫用袖子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声音急促的嚷道。
“护军大人刚刚从营里回来,现在可能在换衣服。李大人这么匆忙,可是为了什么事吗?”一名警卫员拿了一条干毛巾送到李劲夫面前,顺便问道。
“出了一些状况,是滦州转发来的电文,还请袁大人尽快过目。”李劲夫一边用干毛巾继续擦了一把脸,一边快速的说道。
正说话时,杜预已经从后面小跑着赶了过来。之前警卫员将李劲夫的话简单说了一遍,杜预意识到事态紧急,他让李劲夫先在大堂这里稍事休息,又吩咐招待所的侍从准备热茶,自己又快步往后院去找袁肃通报去。
一大早袁肃就出门前往军营视察,在军营吃过中午饭,这才冒着雨赶过来。他已经把湿透了的外套和外裤全脱了,眼下只穿着一件短衫和夏裤。杜预敲响房门通报后,袁肃连脸都顾不上擦,即可跟着杜预快步赶到大堂。
李劲夫喝了几口热茶,远远看到后院走廊上袁肃走来,连忙搁下茶杯迎了上去。
二人见了面,袁肃正声问道:“李团长,何事如此匆忙?”
李劲夫从口袋里掏出湿了一半的电报单子交到袁肃手里,说道:“这是今早山海关镇守使署发来的电文,适才才由滦州转发过来,卑职接到电报一刻未有停怠,第一时间送呈大人。”
袁肃没有急着说话,他接过电文仔细看了一遍,眉宇间微微蹙了蹙。
在后院的陈文年、何其巩二人听闻到动静,也在这个时候一前一后的赶了过来。见袁肃看完电报之后,陈文年迫不及待的上前问道:“袁大人,发生什么事了?”
袁肃叹了一口气,神色忧虑的说道:“关外闹饥荒,数万难民涌向关内,山海关镇守使吴承禄担心难民入关会造成大乱,因而拒不开关。可是难民人数众多,已经将铁路都拥堵起来,导致关内关外的交通瘫痪。”
听完袁肃的话,陈文年、何其巩二人皆有变色。
陈文年深沉的说道:“去年咱们从关外开拔进关时,虽有听说部分地区因为各种灾害而歉收,可是也不至于闹到今天有几万人逃荒进关。”
第73章,事前筹划
何其巩摇着头揶揄的说道:“各地官员隐瞒灾情,大事小说,小事不说。再加上国家政局变动,地方豪强与军阀勾结,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天人共祸,自然是要让活不下去了。”
这番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懂,以往有灾情大多是小事化大,争取获得朝廷更多的赈灾款项,然后从中渔利。可是最近两年各省税银被截,国库空虚,连镇压起义都力不从心,更遑论安抚灾民。因而许多地方官员心知肚明,索性不往上报,为自己的官场政绩修饰几分太平,只图他日能够更好的升迁。
反正对于活在领导层次的官僚士绅们来说,闹再大的灾荒他们也不会饿肚子。熬一熬就过去了,老百姓们火里来、水里去业已习惯,毋须大惊小怪。
略略停顿一下,陈文年继而又问道:“大人,那山海关那边发这封电报到我们这里,究竟有何用意?莫不是要让我们派粮去赈济?”
袁肃面无表情的说道:“这倒不是,就算要派粮赈济那也是天津、北京的事情,哪里轮得到我们这几个小县。吴承禄在电报提到灾难人数众多,而且每日都在增加,民心十分躁动不安,还曾多次出现损毁铁路、打家劫舍、聚关门前起哄闹事的情况。他担心灾民会失控,数万人的队伍若是强行冲关,关口必难坚守。”
山海关虽然是一个关口,但并不是关上城门就能杜绝关外的交通。既然有铁路线,那就意味着有城墙防御不到的地方。更何况灾民也是民,若是狠下心来向灾民开枪,不仅不好善后交代,更是会遭世人唾骂,到时候上面追究下来,必然是少不了要背黑锅。
“那吴承禄的意思,是让我们发兵去协助他守关?”
“他在电文里没有这么说,表面上只是说我第一混成旅是距离山海关最近一支部队,希望我们发兵去协助护关。但说白了,还是担心这几万灾民暴x动,他手下只有六个巡防营,一旦场面失控只怕真会酿成大祸。”袁肃不动声色的说道。
“可是就算我们去了,又能如何稳定局势?难不成灾民暴x动的时候,我们与吴承禄一起开枪遏制?这简直荒唐,谁下了开枪的命令,谁必成为千古罪人。”陈文年斩金截铁的说道。
“我同意陈大人的话,自古以来灾民如江水河流,需疏导治理,而绝非搪塞堵截。搪塞堵截能有一时之安,却会引去多时之乱。关外灾民的问题,重在如何赈济,而不是如何防范。”何其巩颇有见解的说道。
“这件事吴承禄肯定已经上报到北京,就看北京什么时候批下赈济物资。就算他没有上报,今晚我也会把电文转发到北京。”袁肃有条不紊的说道。
“可是大人,万一……卑职只是说万一……”就在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李劲夫上前一步,吞吞吐吐的说道。
袁肃看了李劲夫一眼,有些不悦的说道:“李团长有什么话但管直说。”
“是,是。卑职认为,万一灾民真的在山海关外发生暴x动,山海关镇守使无力阻止灾民入关,我昌黎县距山海关不过三、两日的脚程,灾民失去理智,沿途恐有劫掠,到时候我等又该如何自处?”李劲夫有板有眼的说道。
“袁大人,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一旦灾难暴x动,那必然是失去控制的,大批灾民涌入关内,祸患不止。”何其巩语气郑重的说道。
袁肃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同时他也知道李劲夫是担心自己的地盘受到影响。但不管怎么说,饿疯了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山海关那边肯定不能有失。灾民聚在一块尚且容易管理,等到赈灾物资下来后还能统一发放,若是冲关而入,不仅股流四散,更是会贻害多方。
“此事要慎重处理,如今大雨不止,即便我们发兵也步履维艰。这样吧,还是让公台兄受累一下,公台兄你先准备准备,两日之后你带三团的一个营出发前往山海关。一则调查清楚灾民的情况,各方赈济调度的进展,以及吴承禄他本人是如何安抚灾民。二则也为我们后续部队做好接应准备。”袁肃交代的说道。
“也好。”陈文年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卑职一定尽力配合。”李劲夫也连忙跟着附和着说道。
“今晚发一封电报到北京,将这件事转告上去。我明日一早便启程返回滦州,安排接下来的应对措施。若有必要,这次全军整训暂且搁置,不过他日必然还会恢复整训的进程。”袁肃补充的说道。
“大人,这雨还在下呢,看样子明日未必会停。”一旁的杜预关心的提示道。
“大雨又如何,这几天雨里来风里去少了一块肉吗?总之就这么决定下来,你赶紧去安排准备。”袁肃用命令的口吻对杜预说道。
“是,卑职遵命。”杜预不敢违逆,连忙说道。
袁肃一行人从昌黎县返回滦州,是第二天傍晚的时候。无论是人还是马,尽皆被雨水淋了一个通透。刚刚走进标部大院,赵山河、郭文远、孙德盛三人已经闻讯赶出来迎接。
山海关镇守使的电文赵山河等人早先已经看过,他们都意识到这件事非同小可,现在袁肃专门赶回来显然就是为了处理这件事。
来到马棚下了马,袁肃一边脱掉披在肩膀上的蓑衣,一边向赵山河问道:“北京方面可有来电报?”他昨天晚上在昌黎县将山海关的情况发到了北京,如此这般重大的事件北京方面必然会重视才是。
赵山河微微一怔,继而摇着头说道:“今日早上只收到昌黎县发来的电文,通知袁大人你已经启程返回滦州,除此之外再没有收到其他的电文。... -->>
只是这些自然灾害不是人能所左右的,更不是袁肃现在所能关心的问题。
在唐海又住了两日,趁着雨水消弱的时候旅部一行人又赶到了昌黎县。
对于旅部高官频频奔走各县视察整训工作,期间与士兵们同甘共苦,还是赢的了不少基层士兵的感动。他们从来没见过当大官的人能有这么用心,可见袁护军使绝非寻常之人。也正是这一股感动,带动了全旅整训的士气和劲头。
就在袁肃一行人抵达昌黎县的第二天下午,滦州忽然紧急转发来一封电报。
电报是发到第三团团部通讯处,通讯员在接到电报之后立刻送到了团长李劲夫手里。
李劲夫先看了一遍电文的内容,当即脸色若有生变,继而连屋外大雨都不顾,匆匆忙忙的奔出团部,冒雨骑马赶往城中袁肃一行人的临时居处。袁肃没有住在第三团团部,而是暂时下榻在县政府招待所,不过离第三团团部离的不算太远。
当一身湿淋淋的李劲夫下马跑进招待所大门时,几名在大堂上值勤的旅部警卫员都露出诧异的神色,其中一人连忙跑去通知杜预。
“袁大人何在?袁大人何在?”李劲夫用袖子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声音急促的嚷道。
“护军大人刚刚从营里回来,现在可能在换衣服。李大人这么匆忙,可是为了什么事吗?”一名警卫员拿了一条干毛巾送到李劲夫面前,顺便问道。
“出了一些状况,是滦州转发来的电文,还请袁大人尽快过目。”李劲夫一边用干毛巾继续擦了一把脸,一边快速的说道。
正说话时,杜预已经从后面小跑着赶了过来。之前警卫员将李劲夫的话简单说了一遍,杜预意识到事态紧急,他让李劲夫先在大堂这里稍事休息,又吩咐招待所的侍从准备热茶,自己又快步往后院去找袁肃通报去。
一大早袁肃就出门前往军营视察,在军营吃过中午饭,这才冒着雨赶过来。他已经把湿透了的外套和外裤全脱了,眼下只穿着一件短衫和夏裤。杜预敲响房门通报后,袁肃连脸都顾不上擦,即可跟着杜预快步赶到大堂。
李劲夫喝了几口热茶,远远看到后院走廊上袁肃走来,连忙搁下茶杯迎了上去。
二人见了面,袁肃正声问道:“李团长,何事如此匆忙?”
李劲夫从口袋里掏出湿了一半的电报单子交到袁肃手里,说道:“这是今早山海关镇守使署发来的电文,适才才由滦州转发过来,卑职接到电报一刻未有停怠,第一时间送呈大人。”
袁肃没有急着说话,他接过电文仔细看了一遍,眉宇间微微蹙了蹙。
在后院的陈文年、何其巩二人听闻到动静,也在这个时候一前一后的赶了过来。见袁肃看完电报之后,陈文年迫不及待的上前问道:“袁大人,发生什么事了?”
袁肃叹了一口气,神色忧虑的说道:“关外闹饥荒,数万难民涌向关内,山海关镇守使吴承禄担心难民入关会造成大乱,因而拒不开关。可是难民人数众多,已经将铁路都拥堵起来,导致关内关外的交通瘫痪。”
听完袁肃的话,陈文年、何其巩二人皆有变色。
陈文年深沉的说道:“去年咱们从关外开拔进关时,虽有听说部分地区因为各种灾害而歉收,可是也不至于闹到今天有几万人逃荒进关。”
第73章,事前筹划
何其巩摇着头揶揄的说道:“各地官员隐瞒灾情,大事小说,小事不说。再加上国家政局变动,地方豪强与军阀勾结,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天人共祸,自然是要让活不下去了。”
这番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懂,以往有灾情大多是小事化大,争取获得朝廷更多的赈灾款项,然后从中渔利。可是最近两年各省税银被截,国库空虚,连镇压起义都力不从心,更遑论安抚灾民。因而许多地方官员心知肚明,索性不往上报,为自己的官场政绩修饰几分太平,只图他日能够更好的升迁。
反正对于活在领导层次的官僚士绅们来说,闹再大的灾荒他们也不会饿肚子。熬一熬就过去了,老百姓们火里来、水里去业已习惯,毋须大惊小怪。
略略停顿一下,陈文年继而又问道:“大人,那山海关那边发这封电报到我们这里,究竟有何用意?莫不是要让我们派粮去赈济?”
袁肃面无表情的说道:“这倒不是,就算要派粮赈济那也是天津、北京的事情,哪里轮得到我们这几个小县。吴承禄在电报提到灾难人数众多,而且每日都在增加,民心十分躁动不安,还曾多次出现损毁铁路、打家劫舍、聚关门前起哄闹事的情况。他担心灾民会失控,数万人的队伍若是强行冲关,关口必难坚守。”
山海关虽然是一个关口,但并不是关上城门就能杜绝关外的交通。既然有铁路线,那就意味着有城墙防御不到的地方。更何况灾民也是民,若是狠下心来向灾民开枪,不仅不好善后交代,更是会遭世人唾骂,到时候上面追究下来,必然是少不了要背黑锅。
“那吴承禄的意思,是让我们发兵去协助他守关?”
“他在电文里没有这么说,表面上只是说我第一混成旅是距离山海关最近一支部队,希望我们发兵去协助护关。但说白了,还是担心这几万灾民暴x动,他手下只有六个巡防营,一旦场面失控只怕真会酿成大祸。”袁肃不动声色的说道。
“可是就算我们去了,又能如何稳定局势?难不成灾民暴x动的时候,我们与吴承禄一起开枪遏制?这简直荒唐,谁下了开枪的命令,谁必成为千古罪人。”陈文年斩金截铁的说道。
“我同意陈大人的话,自古以来灾民如江水河流,需疏导治理,而绝非搪塞堵截。搪塞堵截能有一时之安,却会引去多时之乱。关外灾民的问题,重在如何赈济,而不是如何防范。”何其巩颇有见解的说道。
“这件事吴承禄肯定已经上报到北京,就看北京什么时候批下赈济物资。就算他没有上报,今晚我也会把电文转发到北京。”袁肃有条不紊的说道。
“可是大人,万一……卑职只是说万一……”就在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李劲夫上前一步,吞吞吐吐的说道。
袁肃看了李劲夫一眼,有些不悦的说道:“李团长有什么话但管直说。”
“是,是。卑职认为,万一灾民真的在山海关外发生暴x动,山海关镇守使无力阻止灾民入关,我昌黎县距山海关不过三、两日的脚程,灾民失去理智,沿途恐有劫掠,到时候我等又该如何自处?”李劲夫有板有眼的说道。
“袁大人,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一旦灾难暴x动,那必然是失去控制的,大批灾民涌入关内,祸患不止。”何其巩语气郑重的说道。
袁肃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同时他也知道李劲夫是担心自己的地盘受到影响。但不管怎么说,饿疯了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山海关那边肯定不能有失。灾民聚在一块尚且容易管理,等到赈灾物资下来后还能统一发放,若是冲关而入,不仅股流四散,更是会贻害多方。
“此事要慎重处理,如今大雨不止,即便我们发兵也步履维艰。这样吧,还是让公台兄受累一下,公台兄你先准备准备,两日之后你带三团的一个营出发前往山海关。一则调查清楚灾民的情况,各方赈济调度的进展,以及吴承禄他本人是如何安抚灾民。二则也为我们后续部队做好接应准备。”袁肃交代的说道。
“也好。”陈文年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卑职一定尽力配合。”李劲夫也连忙跟着附和着说道。
“今晚发一封电报到北京,将这件事转告上去。我明日一早便启程返回滦州,安排接下来的应对措施。若有必要,这次全军整训暂且搁置,不过他日必然还会恢复整训的进程。”袁肃补充的说道。
“大人,这雨还在下呢,看样子明日未必会停。”一旁的杜预关心的提示道。
“大雨又如何,这几天雨里来风里去少了一块肉吗?总之就这么决定下来,你赶紧去安排准备。”袁肃用命令的口吻对杜预说道。
“是,卑职遵命。”杜预不敢违逆,连忙说道。
袁肃一行人从昌黎县返回滦州,是第二天傍晚的时候。无论是人还是马,尽皆被雨水淋了一个通透。刚刚走进标部大院,赵山河、郭文远、孙德盛三人已经闻讯赶出来迎接。
山海关镇守使的电文赵山河等人早先已经看过,他们都意识到这件事非同小可,现在袁肃专门赶回来显然就是为了处理这件事。
来到马棚下了马,袁肃一边脱掉披在肩膀上的蓑衣,一边向赵山河问道:“北京方面可有来电报?”他昨天晚上在昌黎县将山海关的情况发到了北京,如此这般重大的事件北京方面必然会重视才是。
赵山河微微一怔,继而摇着头说道:“今日早上只收到昌黎县发来的电文,通知袁大人你已经启程返回滦州,除此之外再没有收到其他的电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