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biquge25.com,古代小清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萧传中没有夸奖萧禹的善解人意,反而说,“以后这些你懂我也懂的事情,就不必说穿了,说话要留点分寸,别人才觉得你含蓄雅重。”
萧禹面上低头受教,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你也含蓄我也含蓄,彼此不都和打哑谜一般了?要是人人都这么说话,万一有个人傻些会错了意,那不是误事了吗?
他不愿和萧传中争执,便岔开话题笑道,“哎呀,不过这茅立也实在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他们家衙内的名声如何,在茶馆里坐了半日,谁都能听得明白。就是这么个样还想和宋家结亲,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也是天下父母心吧。”在此事上,萧传中倒不那么苛刻,叹了一口气,也道,“宋家女儿,谁家不想娶呢?”
萧禹没见过宋二娘,或者说见了也不知道那是她,对于宋二娘是否值得茅立如此狂热地求娶,他无法评论,但有一人的婚事他是想评论的——他撇了撇嘴,多少有些刻薄地想:反正,起码这宋三娘,感觉上就没有特别到争相求娶的地步,至少我就不想娶……
仿佛是为了让他的想法更加坚定,萧禹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宋粤娘的鬼脸——还有她那不疾不徐甜甜软软的话声,‘先生,先未认出……’
#
无巧不巧,就是这么同一个县城,同一个时刻,萧禹在想着宋粤娘的时候,其实,宋竹也正坐在自己的屋子里,想着这个轻浮讨厌的登徒子——她对萧禹的不喜,在这几日又深了一层。
毕竟,这几天,宋竹在家的日子可也不好过。
一开始答应颜钦若为她问问家里,宋竹其实真没想太多,反正萧禹做了这样的事,又是萧正言的从弟,家里肯定会谈起他的,宋先生又宠爱她,且性子慈和,对于这些小儿女的事并不反感。颜钦若自己看上了萧禹,小姑娘家慎重,不愿先和家里说,通过友人知道他的确没定亲,再和家里要求提亲,虽然传扬出去不体面,但说到底也在情理之中……
——她是看到赵元贞以后,才忽然意识到这件事坏就坏在了不体面上。
果然,宋竹去找小张氏老实交代的时候,她母亲才听到赵元贞也在,眉头顿时就拧起来了,听女儿说完,稍事沉吟,便问了一句话,“颜姑娘和赵姑娘平日里可亲善?”
“……挺亲善的。”宋竹老老实实地回答,她不可能当着母亲的面扯谎。
小张氏的脸顿时就沉下来了,伸手就去拿戒尺,宋竹足足挨了三下,手心里当时就起来了老高的红道道,她也丝毫都不敢为自己叫屈、反驳,只能咬着牙硬受了母亲的管教。
“女儿知道错在何处了。”还得认错,“请娘责罚。”
“你知道便好。”母亲的眼睛几乎能看到她心底,“从今日起,十日内,每天多练半个时辰的字,就抄《论语.慎独》那章。”
宋竹自小被母亲耳提面命,君子慎独,常怀戒慎恐惧之心——这句话在书院里被解释出了种种含义,作为士子修身的法门,但在小张氏口中又被翻出了一种新意思,起码宋竹是这么理解的。君子戒慎恐惧,不单是因为要修身养性,也是因为外部环境,有时实在十分险恶,不能不处处小心。
以颜钦若此事为例,其实合情合理合法,就是不合大户人家自我标榜的体面,不过宋家并不介意这个,大姐宋苓的夫婿还是自己挑的呢,小张氏之所以不快,乃是因为颜钦若明知颜家和赵家是昔日政敌,多年交恶的老冤家,却还和赵元贞来往密切,显然胸无城府,自己的婚事,极有可能就办得不密实。这不是,眼下就落入了赵元贞耳中?
若是赵家有心,在这件事上翻出花头来小题大做,不由分说地抹黑颜钦若的名誉的话,宋竹答应帮她忙的这个小细节,又怎会被人放过?到那时候可没有人同情她名声受损,只要是珍惜自己清誉的人家,也都不会说这么个名声有损的媳妇儿。
有名有没有好处?有,没人能比宋家更清楚,可有名也有坏处,正因为宋家一门乃是天下知名,身为宋家女,宋竹也必须戒慎恐惧,处处小心。即使是同一件事,放在她身上都有可能出现与别人不同的结果,要避免风险,唯一的办法,就是永远都不让人捉到错处。
按说自己平时,也算是看明白了颜姐姐的性子,有口无心,想一出是一出,并不是多精细沉稳,怎么当时就没想到这一层呢?即使没有赵元贞,她也有可能把此事办坏不是?毕竟,颜家还是属意榜下捉婿的,她想嫁给萧禹,家中只怕也是阻力重重,这要是往大里闹了,最后万一牵连到她身上,说是她给通风报信……
宋竹这几天就是一边抄书一边懊悔,一边也担心赵元贞翻出些花样来。尤其颜钦若和赵元贞自从上次回洛阳后,因为洛阳过宜阳县的道路被春汛山洪冲坏了,过不得大车,她们两人都还没来上学,宋竹更是提心吊胆,在她的想象里,洛阳早就把颜钦若这不体面的事情给传开了,而她也忝为通风报信的三姑六婆类角色,丧尽了宋家的声名……
好容易把今儿的字练完,洗洗睡了,第二天宋竹起来上学时,想到这事还在心里骂萧禹呢,虽然此事和他无关,但……她就是爱迁怒,不行吗?
不过,等进了学堂,看到颜钦若和赵元贞都好端端坐在学堂里,并无半点异状,宋竹也是松了口气,一上午听课都多了几分精神。——看来,还是她想得多了。
上过早课,很快就到了午休时分,众女学生都在厢房用饭,宋学素习简朴,食房供饭以菜蔬为主,味道倒还不错,一群娇娘子也都不挑剔:她们的兄长都不曾在饮食上挑三拣四,女儿家意见太多,难免给人以家中宠惯,受不得委屈的印象。被同学带回家一说,娇纵的名声许就出去了。
——宋竹不愿去赶领饭的人潮,便先转身去了净房,出来后舀过山泉水洗了手,要往食房走呢,就见到赵元贞在书堂跟前站着,见到她来了,便冲她招了招手,笑着示意她过去。
第8章难处
赵元贞虽比她大,但入学时间却不如宋竹久,是以两人间平时就不论辈分,只是姐姐妹妹地浑叫,她一样出身富贵,和颜钦若一般都是宰相后人。只是颜钦若的父辈不大争气,如今都在州县上为官,无人有进入中枢的气象,而赵家却不一样,赵元贞的伯父也是地方高官、北党中坚,且不说什么散官、寄禄官等等复杂的品级了,他现在扬州为知州,也是位高权重的正印官,而颜钦若父辈官位最高的一个,现在也不过是个通判罢了。
话虽如此,这两位宰执门第的娘子,在女学中的地位却不甚高,概因两家祖上都没什么知名的文学大家,颜钦若性傲不服,时常显摆显摆,赵元贞却是笑眯眯的从来也不显出脾气来,无声无息之间,倒是和颜钦若做了手帕交。宋竹本来还没当回事,这几日听母亲备细和自己说了这两家祖上的恩怨,才知道颜钦若的心有多大——赵茂公当年差点把颜月公坑死在御史台的牢狱里,亏得她还能和赵元贞笑来笑往的,仿佛好姐妹一般交际。
对赵元贞,她一般是敬而远之,这姑娘心思细密谈吐得体,可就是因为太得体了,在宋竹看来反而不如颜钦若可爱。两人年纪有差别,她又自觉和赵元贞性格不合,平时很少同她搭话,倒是赵元贞,时不时也请教些学问上的难题,却要比颜钦若的问题刁钻多了,宋竹总疑心她早看出来自己的学问功底不好,可又抓不到确实的证据。
现在赵元贞伸手让她过去,她心头也是一凛,面上堆出笑来,仿佛一无所知地走到赵元贞身边,“姐姐不吃饭去?”
赵元贞瞅着她,白净脸上带了一丝神秘的微笑,她压低了声音问道,“是钦若不好意思来问你,托我转达——那天那个小衙内的事情,妹妹可听说了什么?”
颜钦若这是——宋竹禁不住都要跌足叹息:能入女学读书,总不是蠢人,真正不聪明的那都关在家里绣花呢。只是她真真是被家里给宠坏了,想到一处是一出,自己看上了萧禹,就全世界都说着,若是传得一女学都知道了,回头女学生们和家里人一说,她还能寻到什么体面人家?只怕榜下捉婿,人家略有些出身来历的,都不要娶她。
不是她大惊小怪,宜阳女学这二十多个女学生,本县出身的只有四个,余下几乎全都是洛阳过来附学的——能供应得起女儿异地求学,家世能差到哪儿去?这些世家大族,彼此联络有亲,姻亲关系错综复杂,可以组成一张厚实的网,且其中不乏士林领袖、当地名门。一户人家的清誉,由这样的人家传诵出来,也由这样的人家而否定,她大姐宋苓之所以在稚龄便名动天下,声名直达宫中,就是因为全洛阳的名门都致力于宣扬鼓吹……凡事有利有弊,也就是因为这张网络的紧密和通达,一旦在这些小娘子跟前失态,或是让她们知道了自己的一些密事,那么可以想见,不消数日,这些故事,也就会在洛阳沸沸扬扬地传了开来。
她已经是打定主意,不愿再掺和到颜钦若择婿的事情里了,听到赵元贞这么问,立刻按照母亲的教导,一推六二五,“那日应承颜姐姐的时候,也就是嘴快了,后来回家才想起来,那萧衙内不是书院的学生,他的事我们家也不清楚,再说我们家也不许女孩儿问这些事——只怕是要有负所托啦。”
当日和母亲商量着这番话的时候,宋竹没想到颜钦若居然直接就和赵元贞说了,是以没准备什么撇清的言辞,这会儿心思急速转动,又加了一句话,“再说,这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日口快无心答应,事后想想也是后悔,赵姐姐平日看来最懂事的,如何不劝劝颜姐姐,倒是帮她传话了?”
赵元贞定睛瞅了她几眼,扑哧一笑,亲热地挽起宋竹的胳膊,半开玩笑般道,“怪道说你们宋学传人最正经了,这样的事如今又算得了什么?你们宋家姑娘好嫁,却不晓得我们这些人家的心酸,我是得了运气,早和家表兄定了亲,不然,今日我也和颜妹妹一样处处留心——都是同病相怜,帮她一把我倒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赵元贞的确是学堂里比较少见已定亲的学生,并且嫁妆据说将有万贯之多,就这点来讲,无疑是胜过所有同学,尤其她定亲的对象乃是开国功臣曹国公之后,虽然不是长房长子,但夫婿年少有为,已经在关西征战数年,颇有功勋,得了经略安抚使司管勾机宜文字的差遣,以他的年纪来说,将来未必横班无望,是以赵元贞在这点上,实在是胜过学堂内所有学生。只是宋竹以前也未听她谈论过此事,今日说起来,倒也落落大方,不露羞涩又或是炫耀之意,倒让她多了几分好感,只是仍然谨守母亲告诫,不敢掺和到赵、颜两家事里,闻言便只是笑而不语。
“你今年也十二岁了,难道就未想过这些?”赵元贞一面拉着宋竹往食堂走,一面好奇地问。宋竹笑道,“我一心只管读书,别的事情,从来都没问过。”
她咬死了不肯谈自己的亲事,赵元贞也不好勉强,进去食房吃了午饭,众女或是假寐,或是读书,都各有去处,颜钦若脸嫩,不声不响丢下两人伏案午睡,赵元贞也先不去理会她,而是又拉了宋竹在树荫底下闲谈,因说道,“这一次回家,我听祖父说,宜阳县的新明府是个最最年少有为的人物,最妙是出身长房,压住了这一辈的阵脚——只不知道这么有力的一个人物,到了县里这么些天,为什么还没有接印。闹得底下人都无心做事,洛阳到宜阳的路冲坏了好些天都没人修。”
宋竹对此事也略知一二——她耳朵灵,又爱说爱笑,在家中人缘不错,这一耳朵那一耳朵的,大概也知道是萧师兄在和茅明府斗法,只是她在外人跟前从不敢嚼舌根,听了赵元贞的话,便笑道,“你还为颜姐姐惦念那个萧衙内啊?说来,你们家和萧家也是拐了弯的亲戚,赵姐姐你回去问两句,萧衙内的来历可不就水落石出了?”
她有意把话题扯开,赵元贞似乎也没发觉,她一伸舌头,笑道,“我一个定了亲的姑娘,怎么好问外男的事?若是娘问起来,难道还老实交代,是帮着钦若问的?我娘要知道我在女学里和钦若要好,皮也不揭了我的。”
她态度坦荡,反而惹宋竹好感,因笑道,“我娘要听到我问外男,也是一样、一样。”
赵元贞哈地一笑,也是若有所思,过了一会说道,“不过你倒是说对了,我也没想过我们家和萧家还是亲戚——家里亲戚着实是太多了。下回回去,我瞧瞧能问不能了。”
她今日的表现,倒是打消了宋竹的顾虑。如今在颜钦若的婚事里,赵元贞牵扯得比她要深得多了,即使将来事情挑开了,颜、赵两家的女儿成了好友的事,比她宋家女在里头说过几句话要轰动得多。看来,赵元贞是真的想要帮忙,也是真的真心和颜钦若好……宋竹为自己的多心感到羞惭,她觉得自己是低估了赵元贞的人品。
正这样想着,耳中又听得赵元贞说道,“哎,我还真不是和你玩笑,你也该想想自己的嫁妆了。如今这天下,没有厚嫁妆,公主都嫁不出去,你可得好好想想才是。”
她先是说要帮忙颜钦若,现在又如此提醒宋竹,在在都体现出热心的性子,宋竹被她勾动愁肠,差些就要将心事告诉出来,只是偶然间瞥了赵元贞一眼,见她眼神莹然,正含笑盯着自己不放,不知如何,心中又有些许警觉,只含糊笑道,“我真的只管读书,这些事从未想过——眼下二姐还没说亲呢,等她说定了人家,我再来想这个,也还来得及吧。”
赵元贞微微一笑,点拨她道,“唉呀,这时你便要留心了,瞧着家里能给你二姐预备多少妆奁,仔细记在心中,将来若是给你备少了,也好和家人分说几句么。”
宋竹虽然家境单纯,从未有过什么亲戚争斗的事情,家中更没有侍妾婢女,少了无数勾心斗角之事,但她也并不傻,自小在街坊中听闻了许多事,知道赵元贞所说,其实是如今非常普遍的风俗,即使是至亲姐妹,彼此间对嫁妆也都是斤斤计较,若是家人不能一碗水端平,甚至是负气和娘家断了往来的事,那也是有的。
其实,也不能怨这些小娘子太市侩,如今的世道,对于嫁妆,的确是看得极重。这一点,宋竹心中自然有数,不然,她也不会只肯嫁宋学的士子了……
&nbs... -->>
萧传中没有夸奖萧禹的善解人意,反而说,“以后这些你懂我也懂的事情,就不必说穿了,说话要留点分寸,别人才觉得你含蓄雅重。”
萧禹面上低头受教,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你也含蓄我也含蓄,彼此不都和打哑谜一般了?要是人人都这么说话,万一有个人傻些会错了意,那不是误事了吗?
他不愿和萧传中争执,便岔开话题笑道,“哎呀,不过这茅立也实在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他们家衙内的名声如何,在茶馆里坐了半日,谁都能听得明白。就是这么个样还想和宋家结亲,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也是天下父母心吧。”在此事上,萧传中倒不那么苛刻,叹了一口气,也道,“宋家女儿,谁家不想娶呢?”
萧禹没见过宋二娘,或者说见了也不知道那是她,对于宋二娘是否值得茅立如此狂热地求娶,他无法评论,但有一人的婚事他是想评论的——他撇了撇嘴,多少有些刻薄地想:反正,起码这宋三娘,感觉上就没有特别到争相求娶的地步,至少我就不想娶……
仿佛是为了让他的想法更加坚定,萧禹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宋粤娘的鬼脸——还有她那不疾不徐甜甜软软的话声,‘先生,先未认出……’
#
无巧不巧,就是这么同一个县城,同一个时刻,萧禹在想着宋粤娘的时候,其实,宋竹也正坐在自己的屋子里,想着这个轻浮讨厌的登徒子——她对萧禹的不喜,在这几日又深了一层。
毕竟,这几天,宋竹在家的日子可也不好过。
一开始答应颜钦若为她问问家里,宋竹其实真没想太多,反正萧禹做了这样的事,又是萧正言的从弟,家里肯定会谈起他的,宋先生又宠爱她,且性子慈和,对于这些小儿女的事并不反感。颜钦若自己看上了萧禹,小姑娘家慎重,不愿先和家里说,通过友人知道他的确没定亲,再和家里要求提亲,虽然传扬出去不体面,但说到底也在情理之中……
——她是看到赵元贞以后,才忽然意识到这件事坏就坏在了不体面上。
果然,宋竹去找小张氏老实交代的时候,她母亲才听到赵元贞也在,眉头顿时就拧起来了,听女儿说完,稍事沉吟,便问了一句话,“颜姑娘和赵姑娘平日里可亲善?”
“……挺亲善的。”宋竹老老实实地回答,她不可能当着母亲的面扯谎。
小张氏的脸顿时就沉下来了,伸手就去拿戒尺,宋竹足足挨了三下,手心里当时就起来了老高的红道道,她也丝毫都不敢为自己叫屈、反驳,只能咬着牙硬受了母亲的管教。
“女儿知道错在何处了。”还得认错,“请娘责罚。”
“你知道便好。”母亲的眼睛几乎能看到她心底,“从今日起,十日内,每天多练半个时辰的字,就抄《论语.慎独》那章。”
宋竹自小被母亲耳提面命,君子慎独,常怀戒慎恐惧之心——这句话在书院里被解释出了种种含义,作为士子修身的法门,但在小张氏口中又被翻出了一种新意思,起码宋竹是这么理解的。君子戒慎恐惧,不单是因为要修身养性,也是因为外部环境,有时实在十分险恶,不能不处处小心。
以颜钦若此事为例,其实合情合理合法,就是不合大户人家自我标榜的体面,不过宋家并不介意这个,大姐宋苓的夫婿还是自己挑的呢,小张氏之所以不快,乃是因为颜钦若明知颜家和赵家是昔日政敌,多年交恶的老冤家,却还和赵元贞来往密切,显然胸无城府,自己的婚事,极有可能就办得不密实。这不是,眼下就落入了赵元贞耳中?
若是赵家有心,在这件事上翻出花头来小题大做,不由分说地抹黑颜钦若的名誉的话,宋竹答应帮她忙的这个小细节,又怎会被人放过?到那时候可没有人同情她名声受损,只要是珍惜自己清誉的人家,也都不会说这么个名声有损的媳妇儿。
有名有没有好处?有,没人能比宋家更清楚,可有名也有坏处,正因为宋家一门乃是天下知名,身为宋家女,宋竹也必须戒慎恐惧,处处小心。即使是同一件事,放在她身上都有可能出现与别人不同的结果,要避免风险,唯一的办法,就是永远都不让人捉到错处。
按说自己平时,也算是看明白了颜姐姐的性子,有口无心,想一出是一出,并不是多精细沉稳,怎么当时就没想到这一层呢?即使没有赵元贞,她也有可能把此事办坏不是?毕竟,颜家还是属意榜下捉婿的,她想嫁给萧禹,家中只怕也是阻力重重,这要是往大里闹了,最后万一牵连到她身上,说是她给通风报信……
宋竹这几天就是一边抄书一边懊悔,一边也担心赵元贞翻出些花样来。尤其颜钦若和赵元贞自从上次回洛阳后,因为洛阳过宜阳县的道路被春汛山洪冲坏了,过不得大车,她们两人都还没来上学,宋竹更是提心吊胆,在她的想象里,洛阳早就把颜钦若这不体面的事情给传开了,而她也忝为通风报信的三姑六婆类角色,丧尽了宋家的声名……
好容易把今儿的字练完,洗洗睡了,第二天宋竹起来上学时,想到这事还在心里骂萧禹呢,虽然此事和他无关,但……她就是爱迁怒,不行吗?
不过,等进了学堂,看到颜钦若和赵元贞都好端端坐在学堂里,并无半点异状,宋竹也是松了口气,一上午听课都多了几分精神。——看来,还是她想得多了。
上过早课,很快就到了午休时分,众女学生都在厢房用饭,宋学素习简朴,食房供饭以菜蔬为主,味道倒还不错,一群娇娘子也都不挑剔:她们的兄长都不曾在饮食上挑三拣四,女儿家意见太多,难免给人以家中宠惯,受不得委屈的印象。被同学带回家一说,娇纵的名声许就出去了。
——宋竹不愿去赶领饭的人潮,便先转身去了净房,出来后舀过山泉水洗了手,要往食房走呢,就见到赵元贞在书堂跟前站着,见到她来了,便冲她招了招手,笑着示意她过去。
第8章难处
赵元贞虽比她大,但入学时间却不如宋竹久,是以两人间平时就不论辈分,只是姐姐妹妹地浑叫,她一样出身富贵,和颜钦若一般都是宰相后人。只是颜钦若的父辈不大争气,如今都在州县上为官,无人有进入中枢的气象,而赵家却不一样,赵元贞的伯父也是地方高官、北党中坚,且不说什么散官、寄禄官等等复杂的品级了,他现在扬州为知州,也是位高权重的正印官,而颜钦若父辈官位最高的一个,现在也不过是个通判罢了。
话虽如此,这两位宰执门第的娘子,在女学中的地位却不甚高,概因两家祖上都没什么知名的文学大家,颜钦若性傲不服,时常显摆显摆,赵元贞却是笑眯眯的从来也不显出脾气来,无声无息之间,倒是和颜钦若做了手帕交。宋竹本来还没当回事,这几日听母亲备细和自己说了这两家祖上的恩怨,才知道颜钦若的心有多大——赵茂公当年差点把颜月公坑死在御史台的牢狱里,亏得她还能和赵元贞笑来笑往的,仿佛好姐妹一般交际。
对赵元贞,她一般是敬而远之,这姑娘心思细密谈吐得体,可就是因为太得体了,在宋竹看来反而不如颜钦若可爱。两人年纪有差别,她又自觉和赵元贞性格不合,平时很少同她搭话,倒是赵元贞,时不时也请教些学问上的难题,却要比颜钦若的问题刁钻多了,宋竹总疑心她早看出来自己的学问功底不好,可又抓不到确实的证据。
现在赵元贞伸手让她过去,她心头也是一凛,面上堆出笑来,仿佛一无所知地走到赵元贞身边,“姐姐不吃饭去?”
赵元贞瞅着她,白净脸上带了一丝神秘的微笑,她压低了声音问道,“是钦若不好意思来问你,托我转达——那天那个小衙内的事情,妹妹可听说了什么?”
颜钦若这是——宋竹禁不住都要跌足叹息:能入女学读书,总不是蠢人,真正不聪明的那都关在家里绣花呢。只是她真真是被家里给宠坏了,想到一处是一出,自己看上了萧禹,就全世界都说着,若是传得一女学都知道了,回头女学生们和家里人一说,她还能寻到什么体面人家?只怕榜下捉婿,人家略有些出身来历的,都不要娶她。
不是她大惊小怪,宜阳女学这二十多个女学生,本县出身的只有四个,余下几乎全都是洛阳过来附学的——能供应得起女儿异地求学,家世能差到哪儿去?这些世家大族,彼此联络有亲,姻亲关系错综复杂,可以组成一张厚实的网,且其中不乏士林领袖、当地名门。一户人家的清誉,由这样的人家传诵出来,也由这样的人家而否定,她大姐宋苓之所以在稚龄便名动天下,声名直达宫中,就是因为全洛阳的名门都致力于宣扬鼓吹……凡事有利有弊,也就是因为这张网络的紧密和通达,一旦在这些小娘子跟前失态,或是让她们知道了自己的一些密事,那么可以想见,不消数日,这些故事,也就会在洛阳沸沸扬扬地传了开来。
她已经是打定主意,不愿再掺和到颜钦若择婿的事情里了,听到赵元贞这么问,立刻按照母亲的教导,一推六二五,“那日应承颜姐姐的时候,也就是嘴快了,后来回家才想起来,那萧衙内不是书院的学生,他的事我们家也不清楚,再说我们家也不许女孩儿问这些事——只怕是要有负所托啦。”
当日和母亲商量着这番话的时候,宋竹没想到颜钦若居然直接就和赵元贞说了,是以没准备什么撇清的言辞,这会儿心思急速转动,又加了一句话,“再说,这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日口快无心答应,事后想想也是后悔,赵姐姐平日看来最懂事的,如何不劝劝颜姐姐,倒是帮她传话了?”
赵元贞定睛瞅了她几眼,扑哧一笑,亲热地挽起宋竹的胳膊,半开玩笑般道,“怪道说你们宋学传人最正经了,这样的事如今又算得了什么?你们宋家姑娘好嫁,却不晓得我们这些人家的心酸,我是得了运气,早和家表兄定了亲,不然,今日我也和颜妹妹一样处处留心——都是同病相怜,帮她一把我倒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赵元贞的确是学堂里比较少见已定亲的学生,并且嫁妆据说将有万贯之多,就这点来讲,无疑是胜过所有同学,尤其她定亲的对象乃是开国功臣曹国公之后,虽然不是长房长子,但夫婿年少有为,已经在关西征战数年,颇有功勋,得了经略安抚使司管勾机宜文字的差遣,以他的年纪来说,将来未必横班无望,是以赵元贞在这点上,实在是胜过学堂内所有学生。只是宋竹以前也未听她谈论过此事,今日说起来,倒也落落大方,不露羞涩又或是炫耀之意,倒让她多了几分好感,只是仍然谨守母亲告诫,不敢掺和到赵、颜两家事里,闻言便只是笑而不语。
“你今年也十二岁了,难道就未想过这些?”赵元贞一面拉着宋竹往食堂走,一面好奇地问。宋竹笑道,“我一心只管读书,别的事情,从来都没问过。”
她咬死了不肯谈自己的亲事,赵元贞也不好勉强,进去食房吃了午饭,众女或是假寐,或是读书,都各有去处,颜钦若脸嫩,不声不响丢下两人伏案午睡,赵元贞也先不去理会她,而是又拉了宋竹在树荫底下闲谈,因说道,“这一次回家,我听祖父说,宜阳县的新明府是个最最年少有为的人物,最妙是出身长房,压住了这一辈的阵脚——只不知道这么有力的一个人物,到了县里这么些天,为什么还没有接印。闹得底下人都无心做事,洛阳到宜阳的路冲坏了好些天都没人修。”
宋竹对此事也略知一二——她耳朵灵,又爱说爱笑,在家中人缘不错,这一耳朵那一耳朵的,大概也知道是萧师兄在和茅明府斗法,只是她在外人跟前从不敢嚼舌根,听了赵元贞的话,便笑道,“你还为颜姐姐惦念那个萧衙内啊?说来,你们家和萧家也是拐了弯的亲戚,赵姐姐你回去问两句,萧衙内的来历可不就水落石出了?”
她有意把话题扯开,赵元贞似乎也没发觉,她一伸舌头,笑道,“我一个定了亲的姑娘,怎么好问外男的事?若是娘问起来,难道还老实交代,是帮着钦若问的?我娘要知道我在女学里和钦若要好,皮也不揭了我的。”
她态度坦荡,反而惹宋竹好感,因笑道,“我娘要听到我问外男,也是一样、一样。”
赵元贞哈地一笑,也是若有所思,过了一会说道,“不过你倒是说对了,我也没想过我们家和萧家还是亲戚——家里亲戚着实是太多了。下回回去,我瞧瞧能问不能了。”
她今日的表现,倒是打消了宋竹的顾虑。如今在颜钦若的婚事里,赵元贞牵扯得比她要深得多了,即使将来事情挑开了,颜、赵两家的女儿成了好友的事,比她宋家女在里头说过几句话要轰动得多。看来,赵元贞是真的想要帮忙,也是真的真心和颜钦若好……宋竹为自己的多心感到羞惭,她觉得自己是低估了赵元贞的人品。
正这样想着,耳中又听得赵元贞说道,“哎,我还真不是和你玩笑,你也该想想自己的嫁妆了。如今这天下,没有厚嫁妆,公主都嫁不出去,你可得好好想想才是。”
她先是说要帮忙颜钦若,现在又如此提醒宋竹,在在都体现出热心的性子,宋竹被她勾动愁肠,差些就要将心事告诉出来,只是偶然间瞥了赵元贞一眼,见她眼神莹然,正含笑盯着自己不放,不知如何,心中又有些许警觉,只含糊笑道,“我真的只管读书,这些事从未想过——眼下二姐还没说亲呢,等她说定了人家,我再来想这个,也还来得及吧。”
赵元贞微微一笑,点拨她道,“唉呀,这时你便要留心了,瞧着家里能给你二姐预备多少妆奁,仔细记在心中,将来若是给你备少了,也好和家人分说几句么。”
宋竹虽然家境单纯,从未有过什么亲戚争斗的事情,家中更没有侍妾婢女,少了无数勾心斗角之事,但她也并不傻,自小在街坊中听闻了许多事,知道赵元贞所说,其实是如今非常普遍的风俗,即使是至亲姐妹,彼此间对嫁妆也都是斤斤计较,若是家人不能一碗水端平,甚至是负气和娘家断了往来的事,那也是有的。
其实,也不能怨这些小娘子太市侩,如今的世道,对于嫁妆,的确是看得极重。这一点,宋竹心中自然有数,不然,她也不会只肯嫁宋学的士子了……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