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大唐极品闲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章贞观十年
“王頍将奔突厥,至山中,径路断绝,知必不免,谓其子曰:“吾之计数不减杨素,但坐言不见从,遂至于此,不能坐受擒获,以成竖子名,吾死之后,汝慎勿过亲故。”于是自杀,瘗之石窟中。其子数日不得食,遂过其故人,竟为所擒,并获頍尸,枭于晋阳。”
写完这一段,杜睿停闭,活动了一下发痛的手腕,如今杜睿版的资治通鉴当中的隋纪也快要写完,当初和太宗约定,也快要到期限了,待到隋纪截稿,便是杜睿回长安的时候。
这是当初杜睿和太宗的约定,与其说当初杜睿是被太宗发遣出了长安,倒不如说是杜睿主动求去,他甚至当时朝堂之上,宗族势力过大,而他又人微言轻,年纪过小,太宗便是想要重用,也不可得,与其留在朝堂之上劳心劳力,倒不如干脆一些主动求去,一边将资治通鉴写完,为自身积累些资本,一边也可以坐观朝堂之变,杜睿知道,以太宗的政治手腕,用上几年的时间,将朝堂整治的上下一心,定然不是什么难事。
在一旁侍候着给杜睿研磨的宝钗看着,不禁问道:“少爷!这王頍是何人,为何少爷对他这般推崇!”
杜睿笑道:“这王頍可不是一般人,说起来他还和当今圣上是同乡,是太原祁县人。生于梁简文帝天正元年,卒于隋文帝仁寿四年,年五十四岁。少好游侠。年二十,尚不知书。为其兄颙所责,遂感激诵习,通五经,好读诸子百家,偏记异书。当世称为博物,又晓兵法。前朝文帝时,便是为国子监博士,后来因坐事配岭南,做了汉王杨谅府的谘议参军,文帝卒,杨谅举兵造反,这王頍便数进奇策,然而杨谅虽然重其品行,却不能用。最终兵败,王頍也自杀。传王頍撰有五经大义三十卷,又著文集十卷,只可惜均因兵乱不存于世,想来却是可惜,若是这王頍能遇到当今圣上的这般英主,说不定我朝便又多了一个卫国公那样的大将军。”
宝钗闻言,嘤笑道:“少爷在这里说圣上有视人之明,可惜圣上也听不见,再说,圣上若真的那般圣明,如何将少爷弃之不用,奴婢看少爷比这王頍强出百倍都不止。”
杜睿听了,不禁一阵笑道:“何必要自比古人,便是说得天花乱坠,又有何用,好男儿处世当自立功名,名垂青史,又有哪个是比出来的,便如那权万纪,其自比苏秦张仪,又岂止苏秦张仪那般大英雄,他又如何比得了,不过是一个好摇唇鼓舌的小人罢了!”
宝钗也知道杜睿被太宗发遣出长安,皆是权万纪作祟,自然也是愤恨不已,道:“那权万纪当真不是好人,专会和少爷作对,也不知圣上为何还要用他!”
杜睿道:“这权万纪虽然品德有亏,却也不是一无是处,其博闻强记,又专好工笔,若是使之为秘书监,倒也能人尽其用!这正是圣上的用人之道,君子有君子的用法,小人也有小人的用法。”
宝钗道:“那少爷说,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方才少爷既然说权万纪是小人,却也有大用处,岂不是朝堂之上,小人越多越好了!”
杜睿见宝钗居然要和自己辩论,便笑道:“君子道德优秀,因此不谋私利。小人品德低下,为了自己利益不择手段。因此处之高堂,君子不为己忧,敢于直言,能使君主着重社稷,造福天下百姓,国家才能强盛。小人为了使自己得到皇帝的喜欢,阿谀奉承,迎求君主的喜爱,如果朝中尽是这种人得势,那么君主就会因为没有进谏,而且君主拥有无上的权利,也就会放纵自己的**喜爱,沉醉于欢乐享受之中,那么百姓也因为君主疏于治理生活困窘,江山社稷也就危险了。”
宝钗和杜睿相处日久也知道杜睿的脾气,见杜睿有了谈兴,便笑问道:“那少爷将来是愿意做个君子之臣,还是愿做个小人之臣呢!”
杜睿被宝钗问的一阵语塞,却也全然不在意,道:“我不愿做君子之臣,也不愿做小人之臣,只愿做一良臣,便足以!”
宝钗闻言,不免一阵诧异,在她的眼中杜睿便是这大唐一等一的君子,如何却不愿做君子之臣,便问道:“少爷!这又是为何,奴婢不明白了!”
“君子之臣犹如青松,重雪压枝头,宁折不弯。比如朝中的魏征魏大人,他这类臣子,就是要圣上不贪图享乐,勤于政事,所以也容易遭到君主痛恨。比如魏大人若是遇到纣王就象比干一样没有好下场,魏大人常常直言进谏,便是圣上不也是时常被他激怒,那次太子殿下来,不就曾说圣上险些气的要杀了魏大人吗。”
杜睿说的是贞观六年三月时,魏征有一次强谏惹怒了太宗,退朝后,太宗曾怒道:“会须杀此田舍翁!”幸好当时长孙皇后在一旁,便问为谁,太宗道:“魏征廷辱我!”
长孙皇后听后回宫换了朝服立于中庭,太宗惊问其故,长孙皇后说:“主明则臣直,今魏征敢于犯颜直谏,皆由陛下明察之故,怎可不贺?”
可以说要不是长孙皇后贤明的话,魏征这会儿早就已经... -->>
第二章贞观十年
“王頍将奔突厥,至山中,径路断绝,知必不免,谓其子曰:“吾之计数不减杨素,但坐言不见从,遂至于此,不能坐受擒获,以成竖子名,吾死之后,汝慎勿过亲故。”于是自杀,瘗之石窟中。其子数日不得食,遂过其故人,竟为所擒,并获頍尸,枭于晋阳。”
写完这一段,杜睿停闭,活动了一下发痛的手腕,如今杜睿版的资治通鉴当中的隋纪也快要写完,当初和太宗约定,也快要到期限了,待到隋纪截稿,便是杜睿回长安的时候。
这是当初杜睿和太宗的约定,与其说当初杜睿是被太宗发遣出了长安,倒不如说是杜睿主动求去,他甚至当时朝堂之上,宗族势力过大,而他又人微言轻,年纪过小,太宗便是想要重用,也不可得,与其留在朝堂之上劳心劳力,倒不如干脆一些主动求去,一边将资治通鉴写完,为自身积累些资本,一边也可以坐观朝堂之变,杜睿知道,以太宗的政治手腕,用上几年的时间,将朝堂整治的上下一心,定然不是什么难事。
在一旁侍候着给杜睿研磨的宝钗看着,不禁问道:“少爷!这王頍是何人,为何少爷对他这般推崇!”
杜睿笑道:“这王頍可不是一般人,说起来他还和当今圣上是同乡,是太原祁县人。生于梁简文帝天正元年,卒于隋文帝仁寿四年,年五十四岁。少好游侠。年二十,尚不知书。为其兄颙所责,遂感激诵习,通五经,好读诸子百家,偏记异书。当世称为博物,又晓兵法。前朝文帝时,便是为国子监博士,后来因坐事配岭南,做了汉王杨谅府的谘议参军,文帝卒,杨谅举兵造反,这王頍便数进奇策,然而杨谅虽然重其品行,却不能用。最终兵败,王頍也自杀。传王頍撰有五经大义三十卷,又著文集十卷,只可惜均因兵乱不存于世,想来却是可惜,若是这王頍能遇到当今圣上的这般英主,说不定我朝便又多了一个卫国公那样的大将军。”
宝钗闻言,嘤笑道:“少爷在这里说圣上有视人之明,可惜圣上也听不见,再说,圣上若真的那般圣明,如何将少爷弃之不用,奴婢看少爷比这王頍强出百倍都不止。”
杜睿听了,不禁一阵笑道:“何必要自比古人,便是说得天花乱坠,又有何用,好男儿处世当自立功名,名垂青史,又有哪个是比出来的,便如那权万纪,其自比苏秦张仪,又岂止苏秦张仪那般大英雄,他又如何比得了,不过是一个好摇唇鼓舌的小人罢了!”
宝钗也知道杜睿被太宗发遣出长安,皆是权万纪作祟,自然也是愤恨不已,道:“那权万纪当真不是好人,专会和少爷作对,也不知圣上为何还要用他!”
杜睿道:“这权万纪虽然品德有亏,却也不是一无是处,其博闻强记,又专好工笔,若是使之为秘书监,倒也能人尽其用!这正是圣上的用人之道,君子有君子的用法,小人也有小人的用法。”
宝钗道:“那少爷说,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方才少爷既然说权万纪是小人,却也有大用处,岂不是朝堂之上,小人越多越好了!”
杜睿见宝钗居然要和自己辩论,便笑道:“君子道德优秀,因此不谋私利。小人品德低下,为了自己利益不择手段。因此处之高堂,君子不为己忧,敢于直言,能使君主着重社稷,造福天下百姓,国家才能强盛。小人为了使自己得到皇帝的喜欢,阿谀奉承,迎求君主的喜爱,如果朝中尽是这种人得势,那么君主就会因为没有进谏,而且君主拥有无上的权利,也就会放纵自己的**喜爱,沉醉于欢乐享受之中,那么百姓也因为君主疏于治理生活困窘,江山社稷也就危险了。”
宝钗和杜睿相处日久也知道杜睿的脾气,见杜睿有了谈兴,便笑问道:“那少爷将来是愿意做个君子之臣,还是愿做个小人之臣呢!”
杜睿被宝钗问的一阵语塞,却也全然不在意,道:“我不愿做君子之臣,也不愿做小人之臣,只愿做一良臣,便足以!”
宝钗闻言,不免一阵诧异,在她的眼中杜睿便是这大唐一等一的君子,如何却不愿做君子之臣,便问道:“少爷!这又是为何,奴婢不明白了!”
“君子之臣犹如青松,重雪压枝头,宁折不弯。比如朝中的魏征魏大人,他这类臣子,就是要圣上不贪图享乐,勤于政事,所以也容易遭到君主痛恨。比如魏大人若是遇到纣王就象比干一样没有好下场,魏大人常常直言进谏,便是圣上不也是时常被他激怒,那次太子殿下来,不就曾说圣上险些气的要杀了魏大人吗。”
杜睿说的是贞观六年三月时,魏征有一次强谏惹怒了太宗,退朝后,太宗曾怒道:“会须杀此田舍翁!”幸好当时长孙皇后在一旁,便问为谁,太宗道:“魏征廷辱我!”
长孙皇后听后回宫换了朝服立于中庭,太宗惊问其故,长孙皇后说:“主明则臣直,今魏征敢于犯颜直谏,皆由陛下明察之故,怎可不贺?”
可以说要不是长孙皇后贤明的话,魏征这会儿早就已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