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想拯救大明但系统却让我做吉祥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也纷纷向他靠拢,渐渐形成了一个反东林集团。而刘晴虽然名义上不结党,但俨然已经是反东林派系的旗帜。
就在两名玩家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的同时,晋王原味馒头,正在前线犯愁。
一封急报在他的桌上摊开。跟着他的原御营左营,现在的晋王系玩家们聚集在王府中,正激烈地争论着。
武昌左良玉发来急报,李自成统帅十五万大军,对外号称四十万,出汉中直逼湖北、河南。左良玉请求晋军出兵平阳,牵制顺军的主力。
而一直在四川的张献忠于崇祯十七年八月初九攻克了成都,成都王朱至澍、太平王朱至渌自杀,四川巡抚龙文光、巡按御史刘之渤、按察副使张继孟等明朝在四川的主要官员因拒不投降,均被张献忠处死。
而历史的改变也使得原本会入川的闯军没有入川,反而和张献忠修好,这使得张献忠得以用更快的速度控制了四川。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张献忠称帝,建国号大西。
此时,李自成邀请大西军顺长江而下,共同发兵攻打明朝,虽然张献忠还没有同意,但已经有情报表明,大西军正在大规模调动,随时有可能呼应李自成,举兵东进。
如果张献忠真的出兵,至少也是十万之众,和李自成合起来就是二十多万人,虽然左良玉麾下号称拥兵八十万,但实际上撑死了也不过二三十万人。
而且这些人里,大部分都是流寇和强征的劳役,战斗力非常差,士气也极为低落,真正能战的精锐,数量也只是数万人而已。
对上二三十万久经战阵的顺军和西军,结果不言自明。
除了左良玉部,明军在河南、湖北能够倚仗的军队就只剩下了驻守在河南正阳的刘良佐,他手下还有大约三万人。
但是刘良佐和左良玉没什么区别,都早已经军阀化了,左良玉的辖区被打,指望他去救援,估计够呛。而且即使他真心驰援,按照这俩货后来在南明的战绩来看,基本上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一旦湖北、河南失陷,那么顺、西两军既可以实现对京师的包围,又可以切断明朝对江南的控制。失去了江南的赋税,本就穷得掉渣的大明朝廷,估计立马就要崩溃掉。
到那时,好不容易才维持住的大明江山,又要危如累卵了。
但是原味馒头手底下,原先的御营老兵只有9000余人,谢志良部能出15000人,李岩部只剩下3000人。合起来便是27000人。
新成立的王庄倒是能拉出80000人之多,但是这些人经过的训练还太少,而且都还没有完成兵农分离的改革,处于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的状态,用来防守还好,贸然出动远征,会对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的山西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不过幸好有从贪官手中搞来的5000万两银子,晋王府分到了2500万两,有了这笔巨款,原先的27000人的精锐部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原味馒头组建了自己的兵工厂,招募了大量的工匠,保证了自己的武器盔甲的供应。
同时通过和蒙古的秘密贸易,换来了大批的战马,此时的晋王府,有着一支强大的具装铁骑。
总体来说,晋军此时,兵力少而精,自保有余,进取不足。
所以对于是否要出兵援救左良玉,玩家们分成了鲜明的两派。
主战派是以鸡浩为首的猛将型玩家,他们主张复制满清对李自成的打击,抢渡黄河,占领河西大片的土地,进而威胁长安,逼李自成回师。
主守派是以风见粟为首的智将型玩家,他们主张一切以实际情况出发,稳步经营山西根据地,只要继续推行王庄制度,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等到凑齐十万大军的那一天,自然能够横扫顺军,一统河山。
双方说的都有道理,也都有很大的缺陷。主战派担心李自成坐大以后,自己这边只有半个山西的土地,显然比拼战争潜力是不可能打败李自成的。
李自成完全可以用人海战术,提一军伐京师,提一军阻晋军援京,再提一军攻太原,在横跨数省的华北大地上遍地开花。
到那时,晋军除了困守太原,恐怕连驰援京师都没有能力。
所以,必须阻止李自成东出,直接像一把利刃那样插入顺军的心脏,把李自成牢牢拴在陕西。
但是,主战派的观点里有一个致命的漏洞,那就是晋军绕过平阳,在后勤受到威胁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进入河西之地之后呢?
晋军不可能像清军那样骚扰百姓,人数太少又不可能攻破长安,那晋军留在河西有什么用?
很有可能最后被平阳府的顺军切断后路,然后在河西被饿死。
估计李自成也是想到了这一点,吃准了晋军不会抢掠百姓,骚扰他的后方,那么只要守住几座坚城,晋军便拿他没办法。所以才会敢于大举出兵湖北、河南。
也纷纷向他靠拢,渐渐形成了一个反东林集团。而刘晴虽然名义上不结党,但俨然已经是反东林派系的旗帜。
就在两名玩家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的同时,晋王原味馒头,正在前线犯愁。
一封急报在他的桌上摊开。跟着他的原御营左营,现在的晋王系玩家们聚集在王府中,正激烈地争论着。
武昌左良玉发来急报,李自成统帅十五万大军,对外号称四十万,出汉中直逼湖北、河南。左良玉请求晋军出兵平阳,牵制顺军的主力。
而一直在四川的张献忠于崇祯十七年八月初九攻克了成都,成都王朱至澍、太平王朱至渌自杀,四川巡抚龙文光、巡按御史刘之渤、按察副使张继孟等明朝在四川的主要官员因拒不投降,均被张献忠处死。
而历史的改变也使得原本会入川的闯军没有入川,反而和张献忠修好,这使得张献忠得以用更快的速度控制了四川。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张献忠称帝,建国号大西。
此时,李自成邀请大西军顺长江而下,共同发兵攻打明朝,虽然张献忠还没有同意,但已经有情报表明,大西军正在大规模调动,随时有可能呼应李自成,举兵东进。
如果张献忠真的出兵,至少也是十万之众,和李自成合起来就是二十多万人,虽然左良玉麾下号称拥兵八十万,但实际上撑死了也不过二三十万人。
而且这些人里,大部分都是流寇和强征的劳役,战斗力非常差,士气也极为低落,真正能战的精锐,数量也只是数万人而已。
对上二三十万久经战阵的顺军和西军,结果不言自明。
除了左良玉部,明军在河南、湖北能够倚仗的军队就只剩下了驻守在河南正阳的刘良佐,他手下还有大约三万人。
但是刘良佐和左良玉没什么区别,都早已经军阀化了,左良玉的辖区被打,指望他去救援,估计够呛。而且即使他真心驰援,按照这俩货后来在南明的战绩来看,基本上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一旦湖北、河南失陷,那么顺、西两军既可以实现对京师的包围,又可以切断明朝对江南的控制。失去了江南的赋税,本就穷得掉渣的大明朝廷,估计立马就要崩溃掉。
到那时,好不容易才维持住的大明江山,又要危如累卵了。
但是原味馒头手底下,原先的御营老兵只有9000余人,谢志良部能出15000人,李岩部只剩下3000人。合起来便是27000人。
新成立的王庄倒是能拉出80000人之多,但是这些人经过的训练还太少,而且都还没有完成兵农分离的改革,处于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的状态,用来防守还好,贸然出动远征,会对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的山西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不过幸好有从贪官手中搞来的5000万两银子,晋王府分到了2500万两,有了这笔巨款,原先的27000人的精锐部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原味馒头组建了自己的兵工厂,招募了大量的工匠,保证了自己的武器盔甲的供应。
同时通过和蒙古的秘密贸易,换来了大批的战马,此时的晋王府,有着一支强大的具装铁骑。
总体来说,晋军此时,兵力少而精,自保有余,进取不足。
所以对于是否要出兵援救左良玉,玩家们分成了鲜明的两派。
主战派是以鸡浩为首的猛将型玩家,他们主张复制满清对李自成的打击,抢渡黄河,占领河西大片的土地,进而威胁长安,逼李自成回师。
主守派是以风见粟为首的智将型玩家,他们主张一切以实际情况出发,稳步经营山西根据地,只要继续推行王庄制度,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等到凑齐十万大军的那一天,自然能够横扫顺军,一统河山。
双方说的都有道理,也都有很大的缺陷。主战派担心李自成坐大以后,自己这边只有半个山西的土地,显然比拼战争潜力是不可能打败李自成的。
李自成完全可以用人海战术,提一军伐京师,提一军阻晋军援京,再提一军攻太原,在横跨数省的华北大地上遍地开花。
到那时,晋军除了困守太原,恐怕连驰援京师都没有能力。
所以,必须阻止李自成东出,直接像一把利刃那样插入顺军的心脏,把李自成牢牢拴在陕西。
但是,主战派的观点里有一个致命的漏洞,那就是晋军绕过平阳,在后勤受到威胁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进入河西之地之后呢?
晋军不可能像清军那样骚扰百姓,人数太少又不可能攻破长安,那晋军留在河西有什么用?
很有可能最后被平阳府的顺军切断后路,然后在河西被饿死。
估计李自成也是想到了这一点,吃准了晋军不会抢掠百姓,骚扰他的后方,那么只要守住几座坚城,晋军便拿他没办法。所以才会敢于大举出兵湖北、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