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五代十国那些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黄巢起义时,有一队来自北方的骑兵,一袭黑色,来去如风,令大齐军队闻风丧胆,直接导致了黄巢的覆灭。
在以后的五十年间,这支骑兵纵横天下,逐鹿中原,灭后梁建立后唐,随后又建立后晋、后汉,北汉四个政权,威赫一时。
这支骑兵就是沙陀铁骑,来自一个特殊的民族,北方的沙陀族。
沙陀人,又名处月,以朱邪为氏。原是西突厥部落之一,世代以游牧为生。唐朝初年,处月部落散居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天山山脉东部一带,因其生活地有大沙丘,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
沙陀部落在唐朝初年就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隶属于西突厥部落,人不多势力也不强,时而归附唐朝,时而归附西突厥,充当马前卒的角色。
公元662年,漠北铁勒九姓反叛,处月首领沙陀金山跟随左武卫将军薛仁贵败铁勒于天山。沙陀金山因功被授予墨离军讨击使之职。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英武对沙陀人影响巨大,游牧民族历来崇尚强者、崇尚英雄,对白袍将军薛仁贵敬若神明,对薛仁贵身后的大唐更是视为天朝上国,沙陀部族心向往之,甘心归附。
702年,沙陀金山升任金满州都督,封张掖郡公。他死后,其子辅国继承他的位置。712年处月部因避吐蕃,迁居北庭(天山北一带);辅国率其部属至长安朝见唐玄宗李隆基,目睹了开元盛世、目睹了长安繁华、目睹了京城的十万人家。
714年,辅国复任金满州都督,后被进封永寿郡王,辅国死后,其子骨咄支继位。755年安史之乱起,骨咄支积极响应大唐朝廷的号召,率领部族铁骑参加平叛有功,唐肃宗李亨授予他特进、骁卫上将军。骨咄支死后,其子尽忠继位,大唐朝廷授予尽忠金吾卫大将军一职,封酒泉县公。
100多年的时间,沙陀部落几代部族首领见证了唐朝的强盛与不可侵犯,心甘情愿作为唐朝大哥的小弟,鞍前马后,以跟着大哥为荣,在国际关系上与大哥保持高度一致,民间交流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8世纪中叶以后,唐朝忙于平定安史之乱,吐蕃崛起,趁机占据河西走廊等地,沙陀与唐朝的联系受阻而被迫中断。很长的一段时间,唐朝大哥的音信皆无,沙陀部落势单力薄,只得臣服于吐蕃。
785-804年,沙陀部七千帐归顺吐蕃。对于这个强大的对手大唐的小弟,吐蕃对沙陀很不放心,为便于控制,吐蕃迁沙陀部至甘州。后来另一个强大的草原部落回鹘取凉州,吐蕃首领怀疑尽忠暗中与回鹘勾结,准备迁沙陀至黄河以北地区。
狐死首丘、人思故土,离开奋斗多年且熟悉的故土谁都不愿意,且还是被强迫迁移至更偏远荒凉的地区,沙陀部族群情激奋。
尽忠与其子朱邪执宜商量,执宜说:“我族世为唐臣,不幸陷污,今若走萧关自归,不愈于绝种乎?”,为了部族的生存和发展考虑,两人一合计,还是降唐,投奔昔日的大哥,跟着吐蕃混,得不到基本的生存保障,更谈不上被尊重。
与众部族首领商议,大家一致赞同,回归大唐,回归部族心中的天朝上国。于是,一场悲壮的沙陀东归上演了,简单的动员会召开后,举族3万余人东迁,向梦中的大唐出发。
吐蕃一看,这小子果然贼心不死,还是向着大唐,于是派兵追击。
东归的路很艰难,举族搬迁,牲口、帐篷、老弱病残全部带上,一路上也走不快。吐蕃的骑兵很快追来,沙陀部首领尽忠率领部族的勇士拼命阻击,且战且走,沿洮水(今甘肃省黄河支流洮河)至石门关(位于今宁夏固原县西北),战斗数百次,部众大半战死,沙陀的勇士一个一个倒下,尽忠也在战斗中阵亡,朱邪执宜身负重伤,最终还是击退了吐蕃的追兵。
负伤的朱邪执宜来不及为父亲的死亡悲伤,就继续扛起东归的重任,率领余众继续风餐露宿,终于到达灵州。
出发的时候3万人,到灵州的时候已不足1万人,在灵州城外,幸存的沙陀族人朝着来时的路大哭,望着长安的方向大笑,哭的是族人伤亡惨重,昨天惨不忍睹,笑的是终于回到了大唐,明日万事可期。
大唐朝廷听说昔日的小弟又回来了,也小小的感动了一把,沙陀?哦,记得了,当年跟着西突厥来朝拜长安的小部落。毕竟当年辉煌的时候,万邦来朝,小弟也太多了,且大家都穿的奇奇怪怪,一时记不清楚。
唐室朝廷将沙陀部族安置在盐州(今陕西定边),设阴山都督府,以朱邪执宜为兵马使,流散各处的沙陀残部听到消息后,相继来投奔,沙陀部族的势力从而又得到了增强。
但此时的唐朝已不是贞观之治时的唐朝,也不是开元盛世时的唐朝,安史之乱近30年的战火,让昔日的天朝上国外强中干,大唐王朝的整体国力已渐渐走向衰落。而走向衰落的表现,是朝廷开始变得不自信了。
面对着势力渐渐增长的沙陀,唐室朝廷起了戒心,毕竟安史之乱的伤痛犹在,外番乱朝的记忆犹新。唐朝以沙陀邻近吐蕃,虑其反复,又以其部众多,将使边境粮食价涨,故当灵盐节度使范希朝迁河东节度时,诏沙陀举军从徙河东。
内迁是为了便于控制,内迁后又再一次分散其势力。范希朝选其骁勇一千二百骑﹐号为"沙陀军",其余安置在定襄川(今山西牧马河一带);执宜部则居神武川的黄花堆(今山西山阴东北),更号"阴山北沙陀",以后唐又分其众隶诸州,以弱其势。
对于外番来说,历朝历代的做法都是先内迁安抚然后再分而治之。当... -->>
在黄巢起义时,有一队来自北方的骑兵,一袭黑色,来去如风,令大齐军队闻风丧胆,直接导致了黄巢的覆灭。
在以后的五十年间,这支骑兵纵横天下,逐鹿中原,灭后梁建立后唐,随后又建立后晋、后汉,北汉四个政权,威赫一时。
这支骑兵就是沙陀铁骑,来自一个特殊的民族,北方的沙陀族。
沙陀人,又名处月,以朱邪为氏。原是西突厥部落之一,世代以游牧为生。唐朝初年,处月部落散居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天山山脉东部一带,因其生活地有大沙丘,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
沙陀部落在唐朝初年就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隶属于西突厥部落,人不多势力也不强,时而归附唐朝,时而归附西突厥,充当马前卒的角色。
公元662年,漠北铁勒九姓反叛,处月首领沙陀金山跟随左武卫将军薛仁贵败铁勒于天山。沙陀金山因功被授予墨离军讨击使之职。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英武对沙陀人影响巨大,游牧民族历来崇尚强者、崇尚英雄,对白袍将军薛仁贵敬若神明,对薛仁贵身后的大唐更是视为天朝上国,沙陀部族心向往之,甘心归附。
702年,沙陀金山升任金满州都督,封张掖郡公。他死后,其子辅国继承他的位置。712年处月部因避吐蕃,迁居北庭(天山北一带);辅国率其部属至长安朝见唐玄宗李隆基,目睹了开元盛世、目睹了长安繁华、目睹了京城的十万人家。
714年,辅国复任金满州都督,后被进封永寿郡王,辅国死后,其子骨咄支继位。755年安史之乱起,骨咄支积极响应大唐朝廷的号召,率领部族铁骑参加平叛有功,唐肃宗李亨授予他特进、骁卫上将军。骨咄支死后,其子尽忠继位,大唐朝廷授予尽忠金吾卫大将军一职,封酒泉县公。
100多年的时间,沙陀部落几代部族首领见证了唐朝的强盛与不可侵犯,心甘情愿作为唐朝大哥的小弟,鞍前马后,以跟着大哥为荣,在国际关系上与大哥保持高度一致,民间交流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8世纪中叶以后,唐朝忙于平定安史之乱,吐蕃崛起,趁机占据河西走廊等地,沙陀与唐朝的联系受阻而被迫中断。很长的一段时间,唐朝大哥的音信皆无,沙陀部落势单力薄,只得臣服于吐蕃。
785-804年,沙陀部七千帐归顺吐蕃。对于这个强大的对手大唐的小弟,吐蕃对沙陀很不放心,为便于控制,吐蕃迁沙陀部至甘州。后来另一个强大的草原部落回鹘取凉州,吐蕃首领怀疑尽忠暗中与回鹘勾结,准备迁沙陀至黄河以北地区。
狐死首丘、人思故土,离开奋斗多年且熟悉的故土谁都不愿意,且还是被强迫迁移至更偏远荒凉的地区,沙陀部族群情激奋。
尽忠与其子朱邪执宜商量,执宜说:“我族世为唐臣,不幸陷污,今若走萧关自归,不愈于绝种乎?”,为了部族的生存和发展考虑,两人一合计,还是降唐,投奔昔日的大哥,跟着吐蕃混,得不到基本的生存保障,更谈不上被尊重。
与众部族首领商议,大家一致赞同,回归大唐,回归部族心中的天朝上国。于是,一场悲壮的沙陀东归上演了,简单的动员会召开后,举族3万余人东迁,向梦中的大唐出发。
吐蕃一看,这小子果然贼心不死,还是向着大唐,于是派兵追击。
东归的路很艰难,举族搬迁,牲口、帐篷、老弱病残全部带上,一路上也走不快。吐蕃的骑兵很快追来,沙陀部首领尽忠率领部族的勇士拼命阻击,且战且走,沿洮水(今甘肃省黄河支流洮河)至石门关(位于今宁夏固原县西北),战斗数百次,部众大半战死,沙陀的勇士一个一个倒下,尽忠也在战斗中阵亡,朱邪执宜身负重伤,最终还是击退了吐蕃的追兵。
负伤的朱邪执宜来不及为父亲的死亡悲伤,就继续扛起东归的重任,率领余众继续风餐露宿,终于到达灵州。
出发的时候3万人,到灵州的时候已不足1万人,在灵州城外,幸存的沙陀族人朝着来时的路大哭,望着长安的方向大笑,哭的是族人伤亡惨重,昨天惨不忍睹,笑的是终于回到了大唐,明日万事可期。
大唐朝廷听说昔日的小弟又回来了,也小小的感动了一把,沙陀?哦,记得了,当年跟着西突厥来朝拜长安的小部落。毕竟当年辉煌的时候,万邦来朝,小弟也太多了,且大家都穿的奇奇怪怪,一时记不清楚。
唐室朝廷将沙陀部族安置在盐州(今陕西定边),设阴山都督府,以朱邪执宜为兵马使,流散各处的沙陀残部听到消息后,相继来投奔,沙陀部族的势力从而又得到了增强。
但此时的唐朝已不是贞观之治时的唐朝,也不是开元盛世时的唐朝,安史之乱近30年的战火,让昔日的天朝上国外强中干,大唐王朝的整体国力已渐渐走向衰落。而走向衰落的表现,是朝廷开始变得不自信了。
面对着势力渐渐增长的沙陀,唐室朝廷起了戒心,毕竟安史之乱的伤痛犹在,外番乱朝的记忆犹新。唐朝以沙陀邻近吐蕃,虑其反复,又以其部众多,将使边境粮食价涨,故当灵盐节度使范希朝迁河东节度时,诏沙陀举军从徙河东。
内迁是为了便于控制,内迁后又再一次分散其势力。范希朝选其骁勇一千二百骑﹐号为"沙陀军",其余安置在定襄川(今山西牧马河一带);执宜部则居神武川的黄花堆(今山西山阴东北),更号"阴山北沙陀",以后唐又分其众隶诸州,以弱其势。
对于外番来说,历朝历代的做法都是先内迁安抚然后再分而治之。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