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五代十国那些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知俊与康怀贞彼此互相了解,可能私交还不错。见康怀贞兵势强大,好汉不吃眼前亏,没有正面交锋,刘知俊就撤了包围灵州的兵马。
康怀贞听说刘知俊兵马已撤,兵不血刃就完成任务了,心里很感动,康怀贞太需要一场胜利来洗刷潞州之败的耻辱了,如今刘知俊不战而退,康怀贞松了一口气,想老同事还是给面子的,就也退兵三水关,毕竟尊敬是相互的。
康怀贞,山东兖州人,后梁名将。最早效力于朱瑾帐下,897年,朱全忠占领郓州,命令大将葛从周乘胜急攻兖州,当时朱瑾正在丰、沛二地搜索粮饷,留康怀英守其城。
葛从周大军突至,康怀贞无奈出降,朱全忠知其勇武,得之甚喜,署为军校。
900年,康怀贞随朱温征伐河朔义武,与大将张存敬击败幽州援军于易水之上。
901年,朱温率军迎接唐昭宗于凤翔。李茂贞遣大将符道昭领兵万余屯武功以拒之,康怀贞大破之,俘甲士六千余人、马二千匹。
902年4月,符道昭复领大军屯于虢县之汉谷,前临巨涧,后倚峻阜,地形险要,康怀贞率骑兵数千人击之,而符道昭见康怀英兵少,有轻视之意,于是率甲士万人挑战。康怀贞先以千余骑兵迎击,接着发伏兵以击之,又大败符道昭。
8月,鄜坊节度使李周彝屯军于三原,声援李茂贞,其势甚盛,朱温命康怀贞讨之,李周彝拔军而遁,康怀英追击至梨园,攻下翟州。稍后,李茂贞又出军屯奉天,康怀贞攻之,再败之,朱全忠以康怀贞为权知宿州刺史。
906年,康怀英与刘知俊大破李茂贞五万大军于美原,以功授陕州保义军节度使。
再朱温篡唐建梁前,康怀贞随朱温东征西战,战无不胜,号称常胜将军。907年朱温称帝,也是康怀贞军事生涯的分水岭,自此以后,康怀贞屡战无功,锐气全无。
不只是巧合,还是天意?
907年,康怀贞率大军攻潞州,期以必取,筑垒环城,浚凿池堑,不可谓不用心也。然而屡为晋将周德威所破,康怀贞不敢再战,被贬为都虞候。
潞州之战,朱温三易主帅,可还是敌不住英姿勃发的李存勖。潞州大败后,朱温对康怀贞的怒气也消了,又任命为右卫上将军。
后又改任康怀贞为侍卫诸军都指挥使,出任陕州节度使兼西路行营副招讨使,负责征讨以前的老战友、现在的新敌人刘知俊。
在三水关,康怀贞凭栏眺望,看江水滚滚而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起自己走过的一生,人无再少年,有了解甲归田的想法。
休息几天后,康怀贞开始安排退兵事宜。灵州之围就这样解决了,康怀贞觉得这样挺好,毕竟刘知俊也不是容易对付的人。
康怀贞是真的老了,没有了锐意进取的想法,只想维持现状。对于此次解围灵州,康怀贞的想法有对的地方,也有错的地方。
错的地方是他以为这次解围战已经结束了,对的地方是刘知俊确实是一个不容易对付的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战场上主帅最累的地方不是冲锋陷阵,是运筹帷幄,考虑到每个细节。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康怀贞对于灵州解围之战不全部正确的想法,将导致其军事生涯中最大的失败。
灵州之围结束了吗?康怀贞这样想,刘知俊却没有这么想,对于刘知俊而言,灵州之围不在灵州,而在三水、在昇平、在汉中。
刘知俊与康怀贞一样,也太想要一场胜利了;刘知俊与康怀贞不同,刘知俊必须赢得这场胜利,而不是维持现状,寄人篱下的日子不是一个英雄想要的,得到又失去的痛苦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兵出灵州,刘知俊好不容易得到岐王李茂贞的赞助,有了翻盘的可能,怎么能不赌一把。
岐军从灵州撤退后,并没有撤入凤翔境内,而是埋伏在三水关后面的峡谷中,一个叫猿愁涧的地方,猿愁涧中间有一条道路,是后梁军队撤退的必经之地。
康怀贞率领部队从三水关出发,一路东行,半日后,来到了猿愁涧,部队摆成一字长蛇阵,依次通过。
走到一半的时候,猛闻一声胡哨声起,埋伏多时的岐兵从山涧两侧跃出,滚木礌石,箭如雨下,梁军困在山涧中,无从躲避,争往涧口奔去,又被岐兵冲作数段,前后不能照应,人马互相践踏,死伤无数。
康怀贞仓皇失措,不知所为。亏得左军使王彦章,持着两大杆铁枪,当先开路,左挑右拨,碰着立死,挡着即亡,搠死挡路的岐兵梁兵数百人,杀出一条生路,才护送康怀贞等人逃出山涧。
逃出山涧后,康怀贞点齐身边人马,仅剩数百而已,王申权等偏将统皆失散,不知下落。
康怀贞等来不及悲伤,逃命要紧,一群人狼狈逃至昇平。又遇见大山当道,两边峭壁,只留下一条狭径可通人马。
康怀贞正在担忧,又闻一声胡哨,吓得差点掉落马下,一队岐兵从谷中冲出,堵住去路,为首一员大将,正是刘知俊。
见是故人来,康怀贞只得强大精神,打马上前,在马上拱手,请求看在故交的面子上,放一条生路。
刘知俊不言语,只是看着手中的玄铁重剑。
康怀贞身后,王彦章骑马冲出,挥铁枪叫道:节帅但随我前进,怕他甚么?
王彦章舞动双枪,只取刘知俊。刘知俊举槊抵挡,怎抵得住王彦章天生神力。
李存孝被冤杀后,王彦章就成了第一猛将,手中铁枪,一杆枪足重百斤。
战到三五回合,刘知俊已汗流浃背,招架不住,慌忙勒马退还,命令将士齐冲上前。
... -->>
刘知俊与康怀贞彼此互相了解,可能私交还不错。见康怀贞兵势强大,好汉不吃眼前亏,没有正面交锋,刘知俊就撤了包围灵州的兵马。
康怀贞听说刘知俊兵马已撤,兵不血刃就完成任务了,心里很感动,康怀贞太需要一场胜利来洗刷潞州之败的耻辱了,如今刘知俊不战而退,康怀贞松了一口气,想老同事还是给面子的,就也退兵三水关,毕竟尊敬是相互的。
康怀贞,山东兖州人,后梁名将。最早效力于朱瑾帐下,897年,朱全忠占领郓州,命令大将葛从周乘胜急攻兖州,当时朱瑾正在丰、沛二地搜索粮饷,留康怀英守其城。
葛从周大军突至,康怀贞无奈出降,朱全忠知其勇武,得之甚喜,署为军校。
900年,康怀贞随朱温征伐河朔义武,与大将张存敬击败幽州援军于易水之上。
901年,朱温率军迎接唐昭宗于凤翔。李茂贞遣大将符道昭领兵万余屯武功以拒之,康怀贞大破之,俘甲士六千余人、马二千匹。
902年4月,符道昭复领大军屯于虢县之汉谷,前临巨涧,后倚峻阜,地形险要,康怀贞率骑兵数千人击之,而符道昭见康怀英兵少,有轻视之意,于是率甲士万人挑战。康怀贞先以千余骑兵迎击,接着发伏兵以击之,又大败符道昭。
8月,鄜坊节度使李周彝屯军于三原,声援李茂贞,其势甚盛,朱温命康怀贞讨之,李周彝拔军而遁,康怀英追击至梨园,攻下翟州。稍后,李茂贞又出军屯奉天,康怀贞攻之,再败之,朱全忠以康怀贞为权知宿州刺史。
906年,康怀英与刘知俊大破李茂贞五万大军于美原,以功授陕州保义军节度使。
再朱温篡唐建梁前,康怀贞随朱温东征西战,战无不胜,号称常胜将军。907年朱温称帝,也是康怀贞军事生涯的分水岭,自此以后,康怀贞屡战无功,锐气全无。
不只是巧合,还是天意?
907年,康怀贞率大军攻潞州,期以必取,筑垒环城,浚凿池堑,不可谓不用心也。然而屡为晋将周德威所破,康怀贞不敢再战,被贬为都虞候。
潞州之战,朱温三易主帅,可还是敌不住英姿勃发的李存勖。潞州大败后,朱温对康怀贞的怒气也消了,又任命为右卫上将军。
后又改任康怀贞为侍卫诸军都指挥使,出任陕州节度使兼西路行营副招讨使,负责征讨以前的老战友、现在的新敌人刘知俊。
在三水关,康怀贞凭栏眺望,看江水滚滚而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起自己走过的一生,人无再少年,有了解甲归田的想法。
休息几天后,康怀贞开始安排退兵事宜。灵州之围就这样解决了,康怀贞觉得这样挺好,毕竟刘知俊也不是容易对付的人。
康怀贞是真的老了,没有了锐意进取的想法,只想维持现状。对于此次解围灵州,康怀贞的想法有对的地方,也有错的地方。
错的地方是他以为这次解围战已经结束了,对的地方是刘知俊确实是一个不容易对付的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战场上主帅最累的地方不是冲锋陷阵,是运筹帷幄,考虑到每个细节。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康怀贞对于灵州解围之战不全部正确的想法,将导致其军事生涯中最大的失败。
灵州之围结束了吗?康怀贞这样想,刘知俊却没有这么想,对于刘知俊而言,灵州之围不在灵州,而在三水、在昇平、在汉中。
刘知俊与康怀贞一样,也太想要一场胜利了;刘知俊与康怀贞不同,刘知俊必须赢得这场胜利,而不是维持现状,寄人篱下的日子不是一个英雄想要的,得到又失去的痛苦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兵出灵州,刘知俊好不容易得到岐王李茂贞的赞助,有了翻盘的可能,怎么能不赌一把。
岐军从灵州撤退后,并没有撤入凤翔境内,而是埋伏在三水关后面的峡谷中,一个叫猿愁涧的地方,猿愁涧中间有一条道路,是后梁军队撤退的必经之地。
康怀贞率领部队从三水关出发,一路东行,半日后,来到了猿愁涧,部队摆成一字长蛇阵,依次通过。
走到一半的时候,猛闻一声胡哨声起,埋伏多时的岐兵从山涧两侧跃出,滚木礌石,箭如雨下,梁军困在山涧中,无从躲避,争往涧口奔去,又被岐兵冲作数段,前后不能照应,人马互相践踏,死伤无数。
康怀贞仓皇失措,不知所为。亏得左军使王彦章,持着两大杆铁枪,当先开路,左挑右拨,碰着立死,挡着即亡,搠死挡路的岐兵梁兵数百人,杀出一条生路,才护送康怀贞等人逃出山涧。
逃出山涧后,康怀贞点齐身边人马,仅剩数百而已,王申权等偏将统皆失散,不知下落。
康怀贞等来不及悲伤,逃命要紧,一群人狼狈逃至昇平。又遇见大山当道,两边峭壁,只留下一条狭径可通人马。
康怀贞正在担忧,又闻一声胡哨,吓得差点掉落马下,一队岐兵从谷中冲出,堵住去路,为首一员大将,正是刘知俊。
见是故人来,康怀贞只得强大精神,打马上前,在马上拱手,请求看在故交的面子上,放一条生路。
刘知俊不言语,只是看着手中的玄铁重剑。
康怀贞身后,王彦章骑马冲出,挥铁枪叫道:节帅但随我前进,怕他甚么?
王彦章舞动双枪,只取刘知俊。刘知俊举槊抵挡,怎抵得住王彦章天生神力。
李存孝被冤杀后,王彦章就成了第一猛将,手中铁枪,一杆枪足重百斤。
战到三五回合,刘知俊已汗流浃背,招架不住,慌忙勒马退还,命令将士齐冲上前。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