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废柴公子闯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汪大人很满意这里的环境。不一会儿,菜上来了,汪大人一看,还真是家常便饭。才不多,就四个:黄豆花生拌粉条,毛豆炒肉丁,还有猪蹄子蘸酱,还有碎花鸡蛋炒辣椒。再看酒,酒是当地特产。主食也很普通,用高梁面、玉米面、山芋粉、大麦粉等制成的各种食品,有蒸的,有油炸的。感到陈大人今晚没有大肆铺张地宴请,很满意他的做派。
这就得说说陈大人为官的经验了,因为在接待汪大人后,陈大人已经摸清了汪大人的脾气,这个人很正直,但是性格过于直爽,有时会令人难堪。既然他两袖清风,那么想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不能靠溜须拍马了,而应让他看到自己平日里是如何为官的,反正汪大人就来这一晚,第二天他就回去了,所以自己要表现得节俭些,才能赢得他的赞赏。所以陈大人让属下呆在值房里认真办公,不要出岔子。一面又吩咐手下前往“得来饭庄”,撤掉之前准备的饭菜,换上普通农家过节时常吃的特色菜。这样一来,晚饭既不显得寒碜,又不至于难以下咽,还能在汪大人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同时还省下了银子,真可谓一石多鸟。
柴宝臣首先给汪大人倒了酒,然后又将陈大人和自己的杯子倒满。陈大人提议,大家先喝上一个。一杯酒下肚,柴宝臣感到这酒不一般,入口柔,一线直贯,酒劲不冲而后味十足,很好的酒。这时,汪大人咂巴着嘴,问道:”这酒叫什么名字?我还真没有喝过。味道太好了。”
“回大人,这酒在咱这地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太白谪仙’,为的是这酒价格不贵,饮者颇多,因得此名。你随便问问城中的百姓,人人都曾喝过这酒。所以此酒没有什么稀罕的,大人平日里喝的多半是有名气的酒,因此未曾尝过‘太白谪仙’,哈哈哈……”陈大人打趣道。
“‘太白谪仙’,嗯,好名字,也是好酒,今晚看样子要多喝些了。”汪大人似乎知道自己有嗜酒的毛病,平日里不愿多喝,而今天这酒的味道很合胃口,所以迫切地想多喝点儿。
席间,觥筹交错,随着酒一坛坛地被喝光,汪大人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他和柴宝臣聊得很投机。汪大人凭着自己走南闯北,见识甚多,在陈大人和柴宝臣面前夸耀自己的阅历丰富,可无论他提到什么城市,柴宝臣都能接上话茬,并且对该地区的了解比汪大人还要多,特别是柴宝臣对河套地区有很详细地了解。这让汪大人眼睛一亮。
要知道在明朝,朝廷和蒙古对河套地区的争夺持续了两百多年,中原王朝积极向北推进,而游牧民族常常南下,逐鹿中原。
汪大人见到柴宝臣阅历也很丰富,高兴地不得了,着意考考他对政务分析的眼光,于是问柴宝臣,道:“近来参将石亨上书皇帝,请求挑选大同三分之一的百姓参军,来增强边境的军事力量,你以为如何?”
“哎,汪大人就别出题目为难我的贤侄了,这些问题自有朝中大臣为皇帝分忧,怎么会参考我贤侄的一见呢?”陈大人听到汪大人问道柴宝臣国事,非常担心,怕柴宝臣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来,传了出去可就糟了,因此想要岔开话题。
&n... -->>
汪大人很满意这里的环境。不一会儿,菜上来了,汪大人一看,还真是家常便饭。才不多,就四个:黄豆花生拌粉条,毛豆炒肉丁,还有猪蹄子蘸酱,还有碎花鸡蛋炒辣椒。再看酒,酒是当地特产。主食也很普通,用高梁面、玉米面、山芋粉、大麦粉等制成的各种食品,有蒸的,有油炸的。感到陈大人今晚没有大肆铺张地宴请,很满意他的做派。
这就得说说陈大人为官的经验了,因为在接待汪大人后,陈大人已经摸清了汪大人的脾气,这个人很正直,但是性格过于直爽,有时会令人难堪。既然他两袖清风,那么想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不能靠溜须拍马了,而应让他看到自己平日里是如何为官的,反正汪大人就来这一晚,第二天他就回去了,所以自己要表现得节俭些,才能赢得他的赞赏。所以陈大人让属下呆在值房里认真办公,不要出岔子。一面又吩咐手下前往“得来饭庄”,撤掉之前准备的饭菜,换上普通农家过节时常吃的特色菜。这样一来,晚饭既不显得寒碜,又不至于难以下咽,还能在汪大人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同时还省下了银子,真可谓一石多鸟。
柴宝臣首先给汪大人倒了酒,然后又将陈大人和自己的杯子倒满。陈大人提议,大家先喝上一个。一杯酒下肚,柴宝臣感到这酒不一般,入口柔,一线直贯,酒劲不冲而后味十足,很好的酒。这时,汪大人咂巴着嘴,问道:”这酒叫什么名字?我还真没有喝过。味道太好了。”
“回大人,这酒在咱这地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太白谪仙’,为的是这酒价格不贵,饮者颇多,因得此名。你随便问问城中的百姓,人人都曾喝过这酒。所以此酒没有什么稀罕的,大人平日里喝的多半是有名气的酒,因此未曾尝过‘太白谪仙’,哈哈哈……”陈大人打趣道。
“‘太白谪仙’,嗯,好名字,也是好酒,今晚看样子要多喝些了。”汪大人似乎知道自己有嗜酒的毛病,平日里不愿多喝,而今天这酒的味道很合胃口,所以迫切地想多喝点儿。
席间,觥筹交错,随着酒一坛坛地被喝光,汪大人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他和柴宝臣聊得很投机。汪大人凭着自己走南闯北,见识甚多,在陈大人和柴宝臣面前夸耀自己的阅历丰富,可无论他提到什么城市,柴宝臣都能接上话茬,并且对该地区的了解比汪大人还要多,特别是柴宝臣对河套地区有很详细地了解。这让汪大人眼睛一亮。
要知道在明朝,朝廷和蒙古对河套地区的争夺持续了两百多年,中原王朝积极向北推进,而游牧民族常常南下,逐鹿中原。
汪大人见到柴宝臣阅历也很丰富,高兴地不得了,着意考考他对政务分析的眼光,于是问柴宝臣,道:“近来参将石亨上书皇帝,请求挑选大同三分之一的百姓参军,来增强边境的军事力量,你以为如何?”
“哎,汪大人就别出题目为难我的贤侄了,这些问题自有朝中大臣为皇帝分忧,怎么会参考我贤侄的一见呢?”陈大人听到汪大人问道柴宝臣国事,非常担心,怕柴宝臣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来,传了出去可就糟了,因此想要岔开话题。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