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biquge25.com,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等待是煎熬的,即便景福帝强有力的扭转了朝中的风向,但是所有人还是有志一同的盯着西北那边。萧明瑜也在担心,担心周乾,担心刘长卿。大冬天的打仗,真的会要命。想想西北那苦寒的天气,萧明瑜就有些不寒而栗。
等待过程中,萧明瑜也会时常去韩家看望韩老太太和韩氏,还有三个兄弟。韩氏已经调整过来,情绪很平静。见了萧明瑜,就说:“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平安回来。”
对于刘长卿的本事,萧明瑜没有清晰的认识。不过她想留长卿既然敢主动出击,除了战略上的需要外,肯定对军队的战斗力和他自己的指婚能力有一定的自信吧。不然刘长卿就成了赌徒,纯粹靠运气打仗,又怎么可能打赢。
怀揣着这种自信,萧明瑜同大家一样焦急的等待着西北方向传来的消息。
萧明瑜早几年想要做羊毛生意的时候,就在西北设了一个店面。这几年羊毛纺织的生意都没做起来,但是那个店面一直都没撤销。如今正好派上用场,及时的给萧明瑜传递西北的消息,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
当刘长卿领着军队提着敌人的人头,赶着敌人的马匹牛羊和俘虏进关的时候,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一样传扬开来。萧明瑜也在官方公布这个消息之前,先得到了刘长卿打了胜仗的消息。
景福帝接到捷报,大声叫好,脸色潮红,兴奋不已。刘长卿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总算给他争了一口气,没枉费他的一力保举和支持。太子殿下面色阴沉,心中很是不忿。消息都传递了出去,为何刘长卿还能打胜仗。难道西凉军队那么无能吗?若是西凉军队果真无能,为何之前却没能打赢。还是说刘长卿这人果然有些本事。
当即就有人提出异议,怀疑刘长卿的胜利是弄虚作假,杀良冒功。这种事情,兵油子们没少干,以往文官集团多半都能用这一点将武将集团干的死死的。所以这一次也不例外,文官集团自然要怀疑,这是常态,这是身为文官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但是这让景福帝很不满意,在他正高兴的时候,竟然有人质疑刘长卿杀良冒功,简直是岂有此理。偏偏景福帝还发作不得,谁让武将集团有这个黑历史,每次有大的战事都要被翻出来,让文官集团讨伐一番。
至于武将集团这边,也不是铁板一块。有那脾气耿直的,自然会站出来为刘长卿说话。奈何嘴巴笨,不到一个回合,就被文官的唾沫星子喷的灰溜溜而逃。也有羡慕嫉妒刘长卿的武将,尤其是勋贵们,深觉刘长卿没资格做西北的大都督,统领西北所有军事。所以这些人是乐意见到刘长卿被人弹劾,被文官质疑。最好能够发现刘长卿的不法事情,将刘长卿干下去,如此大家就能够取而代之。
人人心思各异,朝中吵成一团乱。
韩阁老适时的站出来,提议让宁王周乾出面勘验人头的真假,确定刘长卿是不是杀良冒功。反正宁王本身就有监军的指责,做这个事情很合适。韩阁老的提议,同样遭到很多人的反对。理由很简单,刘长卿同宁王周乾,是名义上的翁婿关系,谁知道这两人会不会勾结在一起。
当然,文官们说话都比较含蓄,尤其是涉及到皇室中人的时候,免得被皇帝记恨上。
于是韩阁老再次提议,让当地的地方官同宁王周乾一起勘验人头。当地地方官长年接触西凉人,对西凉人的长相特点肯定有认识。两方一起合作,也免得有人弄虚作假,打击报复。
文官们还要吵,尤其是站在太子这边的人。景福帝拍着桌子,直接拍板决定,就按照韩阁老说的去办。当天就下了旨意,命宁王周乾同当地地方官一起勘验人头数量和人种。一旦发现杀良冒功的事情,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西北离着京城很远,不过有四通快运的帮助,来回比以往快了很多。宁王周乾的折子同地方官员的折子一同达到京城,奏折还没送到皇帝的案头,消息就已经从通政司传了出去。刘长卿的胜利是板上钉钉的,人头全是西凉的壮年男子,连个妇人小孩老人都没有。数量也是对的,缴获的马匹牛羊也都是西凉那边的产物,战功是实打实的,一点水分都没有。
景福帝看着奏折,哈哈大笑。当着朝臣的面说道:“刘爱卿真乃朕的福将也。”
韩阁老暗自吐槽,刘长卿在京城的时候,皇帝你将他当做情敌,左右都看不上眼。这会又将情敌当做福将。皇帝你变脸太快,还要不要节操。光嘴上表扬不够啊,好歹拿点实惠的出来,给人给粮给钱,人家才会给你卖命,是不是?不过以景福帝小气记仇的性子,估计是不可能给刘长卿实质的好处的,最多就是不刁难刘长卿,就算是开恩了。
韩阁老估算得不错,皇帝下旨口头嘉奖,让刘长卿再接再厉,多打几个胜仗,将西北的局势稳定下来。实质的好处一点都没给。
刘长卿给景福帝上了一道奏折,主题很简单,西北军备松弛,战斗力下滑的厉害。暂时的胜利不代表永久的胜利。想要将西凉军队打残打怕,就要练兵。练兵就需要各种物资,需要时间。时间才是最关键的。刘长卿就估算了一下,按照西北如今的情况,想要将这边的军队整装完结,打造出一支能战斗的军队,两三年肯定是要的。这两三年主要是防守加小规模的反击。两三年后,就可以主动开展反攻。将西凉军队彻底赶走。这是一个大的战略,必须得到景福帝的认可和支持。否则刘长卿就算有天大的本事,在西北那地方也没办法做成事情。
景福帝没有立即同意,而是召集内阁成员同几位老国公爷来商量此事,希望大家群策群力,拿出一个整体的方案来。韩阁老态度明确的支持刘长卿的战略方案,想要经营西北,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两三年时间都算短的。而且不光是打仗的问题,还有战后经营的问题。不改变西北那地方的格局,过个十来年还要继续打仗,如此循环往复。所以韩阁老提议,可以适当的考虑开展羊吃人的模式,双管齐下,说不定西北的问题就能彻底根治。
内阁首辅就阴测测的说道,“刘将军是韩相的女婿,韩相为了支持自家女婿,果然是不遗余力啊。”
韩阁老捋着胡须,笑眯眯的说道,“首辅大人客气了,谁让刘长卿有本事能打仗,偏偏还是老夫的女婿。这样人才,老夫不支持岂不是对不起朝廷对不起皇上的信任。”
内阁首辅冷笑,韩东学你可真不要脸的,支持自己的女婿还敢这么理直气壮,光明正大。韩阁老嘿嘿一笑,大家彼此彼此。
景福帝不喜欢看这两老家伙扯皮,干脆问几位老国公爷的意见,这些人打了一辈子的仗,对这方面肯定有发言权。四个国公爷,有两位表示支持刘长卿,有一位明确的反对,甚至怀疑刘长卿是别有用心,想要当西北王。这话很诛心,韩阁老暗自记下对方,以后弄不死你。至于最后一位,态度模棱两可,就是俗称的墙头草,看那边势力强就倒向那边。嘴上还说的冠冕堂皇,一切都挺皇帝的,皇帝说东就是东,绝不会朝西边。
对这样的人,众人集体鄙视。皇帝也不耐烦,心想朕是找你们来出主意的,结果你一点主意都没有,还说什么都听朕的,那朕要你们来有什么用,跟饭桶又有什么区别。景福帝心头有了决定,下次再也不找这位墙头草国公爷,浪费粮食,尸位素餐的典型代表。
十来个人吵吵闹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过最后还是吵出了一个结果,刘长卿的提议批准,朝廷也会量力而行的支持。不过很多事情还是要靠西北当地自己解决,毕竟朝廷的钱粮都是有数的,给西北多了,就意味着别的地方少了。一次两次还行,两三年持续下来,谁都受不了。
因为这个,韩阁老再次提议羊吃人的主意。偏偏吵闹最厉害的就是这方面,数个人明确的反对,直斥荒谬。还请皇帝以通敌罪名治韩阁老的罪名。
韩阁老根本不理会首辅大人的叫嚣,哼,老东西一个,看你还能蹦跶多久。韩阁老力排众议,同景福帝说明其中的好处,一个是能够就地解决当地军民御寒的问题,二是可以激活当地的经济,收治流民,创造税收。三是能够解决西北军队用钱的问题。四是能够分化西凉部落。西凉虽然成立了国家,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部落制。用羊毛这玩意,拉拢一部分,分化一部分,打击一部分,相信西北的问题很快就能解决。还能减轻朝廷的负担。总归好处多多,不做就是傻瓜,二百五。
景福帝很矛盾,韩阁老说的好处都是可以预见的,可是首辅大人的意见也很重要。若是真的在西北开展羊吃人运动,会不会真的制造出一个西北王出来。届时西北的力量将惊人的大,身为皇帝,就算是在千里之外,也是寝食难安。这是景福帝主要考虑的问题。
想想吧,过个几年西北有军,还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西北有粮,有钱,可以自给自足,完全可以抛开朝廷。如此,西北岂不是独立于朝廷之外,这是景福帝必须要考虑也需要防备的事情。韩阁老就说,既然皇帝担心,不如羊吃人的运动,就交给户部和工部来统领,银钱也不经过西北军的手。全部由当地地方衙门负责管钱,上缴国库,再由国库统一拨款。虽然这样一来,中间多了很多程序,也多了贪墨,但是至少可以从源头掐死西北独立称王的可能性。从这个目的来讲,程序多一点,贪墨损耗多一点,都是可以忍耐的。而且皇帝还可以派内务府去那边建厂,顺便盯着点西北的情况。
景福帝没能拿定主意,他还需要再考虑考虑。
韩阁老看出来景福帝是动心了,只需要再接再厉,定能说服景福帝。不过景福帝身边有个苏皇后,偏偏苏皇后极为精明能干,景福帝对苏皇后也极为看重。若是苏皇后在景福帝耳边吹枕头风,那就有些麻烦了。瞧瞧首辅大人那一脸志在必得的样子,韩阁老有理由相信,首辅大人肯定会通过太子还有苏皇后来阻止这件事情。
韩阁老的动作很快,当即就派人去王府给萧明瑜送信。让萧明瑜进宫找魏贵妃,首辅那边有苏皇后,这边有魏贵妃。只要能够保持宫中的势力均衡,韩阁老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萧明瑜不敢耽误事情,当天就抱着壮壮顶着寒风进宫去了。
魏贵妃很喜欢壮壮,抱在手上就不肯撒手了。还一个劲的埋怨萧明瑜不肯多进宫来,害的她都不能时常见到壮壮这个小家伙。
萧明瑜含笑,“母妃见谅,王爷离开京城的时候,就嘱咐过儿媳,让儿媳看好门户,尽量少出门。儿媳认为王爷说的很对,所以这段时间都极少出门。”
魏贵妃笑道,“本宫也就是随口说两句,你不必放在心上。长康那边给你写信了吗?”
萧明瑜笑着点头,“写了,说了很多关于西北的情况。那边都已经开始下大雪了,说是每天都要组织人手铲雪,不然路都没办法通行。”
魏贵妃就说道,“既然下大雪了,西凉军队应该不会出动了吧。这个冬天或许能够平静一点,”
“这个可难说的很,西凉的军队,大雪天也能打仗的。不过咱们的军队不也差。都是在那地方长大的人,那边的天气军队里的人肯定早就习惯了。只要做好了保暖,打仗肯定不输西凉人。”萧明瑜肯定的说道。
魏贵妃叹气,“长康这孩子也真是,罢了,既然去都去了,本宫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你给长康去信,让他多多写信回来。如今有四通快运,不用担心送信的事情。”
萧明瑜笑道,“儿媳听母妃的,回去就给王爷去信。”
萧明瑜含蓄的表示出要同魏贵妃说些要紧的话,魏贵妃则是不紧不慢的说道,“你难得进宫一趟,来,跟着本宫去书房看看,本宫前些日子给壮壮做了一幅画,你看看可好。若是好的话,你就带回去。等壮壮将来长大了,知道我做祖母的给他准备了这么一份礼物,他肯定高兴。”
“儿媳听母妃的。”两人来到书房,魏贵妃挥挥手,伺候的人都退了下去。
萧明瑜抱着壮壮,在壮壮的屁股上一掐,壮壮顿时委屈的看着萧明瑜,娘亲为嘛要掐我。萧明瑜黑脸,怎么不哭了,这个时候需要儿子你制造噪音,免得被外人偷听了去。萧明瑜还想下手,魏贵妃赶紧拦着,“你做什么?不可以这样对壮壮。本宫这里说话安全,有什么话尽管说吧,不要委屈了壮壮。”
萧明瑜羞愧,做娘的还没有做祖母的疼爱孩子,要检讨。
萧明瑜就将朝中的争论和韩阁老的担心告诉了魏贵妃,希望魏贵妃能够牵制苏皇后,阻止苏皇后从中捣乱。魏贵妃听了后,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皱着眉头深思,或许是在考虑此事的风险和成本,以及事情成败。
最后魏贵妃郑重的说道,“你转告韩阁老,此事本宫会尽力。但是能不能做到,却不能保证。让韩阁老对本宫不要寄予太大的希望。还有苏皇后那里,虽然对皇上有影响力,但是本宫相信,在这样的军国大事上,苏皇后的影响力该是有限的。关键还在在朝堂上。”
萧明瑜说道,“儿媳明白,儿媳会将这番话转告外祖父。”
“去吧,不要让韩阁老等的太着急了。”
“儿媳遵命。”
萧明瑜将话带给了韩阁老,很快朝中开始了角力,宫中也开始了一场斗争。苏皇后的确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左右景福帝的决定。不过苏皇后做的很小心,可以说是不动声色,一直在小心的试探着景福帝的底线和心意。太子很安静,他在等待。上一局输了,那只是暂时的,不代表他以后也会输。如今要做的就是阻止韩阁老的提议。如果阻止不了的话,那么必须参与进去。即便不能亲自参与,也要安排自己的人参与进去。这就是太子的想法。
朝中彻底分成了两派,吵的不可开交,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让景福帝很是头痛。偏偏后宫也不消停,女人们也在各显神通。最后景福帝干脆不去后宫,不见后宫的那些女人。免得一个个心机深沉的吓死人。
至于朝堂上,最后景福帝将内阁的几位成员还有军队中德高望重的几位老将军老国公叫来,进行一次小范围的投票。众人也都明白,决定西北和个人命运的关键时刻到了。
在内阁,韩阁老同首辅大人几乎是旗鼓相当,唯一的变数就是今年新进内阁的薛大人。也就是当年萧家在进京路途上,帮助过的薛家老爷子。薛大人上半辈子,仕途坎坷,几经... -->>
等待是煎熬的,即便景福帝强有力的扭转了朝中的风向,但是所有人还是有志一同的盯着西北那边。萧明瑜也在担心,担心周乾,担心刘长卿。大冬天的打仗,真的会要命。想想西北那苦寒的天气,萧明瑜就有些不寒而栗。
等待过程中,萧明瑜也会时常去韩家看望韩老太太和韩氏,还有三个兄弟。韩氏已经调整过来,情绪很平静。见了萧明瑜,就说:“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平安回来。”
对于刘长卿的本事,萧明瑜没有清晰的认识。不过她想留长卿既然敢主动出击,除了战略上的需要外,肯定对军队的战斗力和他自己的指婚能力有一定的自信吧。不然刘长卿就成了赌徒,纯粹靠运气打仗,又怎么可能打赢。
怀揣着这种自信,萧明瑜同大家一样焦急的等待着西北方向传来的消息。
萧明瑜早几年想要做羊毛生意的时候,就在西北设了一个店面。这几年羊毛纺织的生意都没做起来,但是那个店面一直都没撤销。如今正好派上用场,及时的给萧明瑜传递西北的消息,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
当刘长卿领着军队提着敌人的人头,赶着敌人的马匹牛羊和俘虏进关的时候,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一样传扬开来。萧明瑜也在官方公布这个消息之前,先得到了刘长卿打了胜仗的消息。
景福帝接到捷报,大声叫好,脸色潮红,兴奋不已。刘长卿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总算给他争了一口气,没枉费他的一力保举和支持。太子殿下面色阴沉,心中很是不忿。消息都传递了出去,为何刘长卿还能打胜仗。难道西凉军队那么无能吗?若是西凉军队果真无能,为何之前却没能打赢。还是说刘长卿这人果然有些本事。
当即就有人提出异议,怀疑刘长卿的胜利是弄虚作假,杀良冒功。这种事情,兵油子们没少干,以往文官集团多半都能用这一点将武将集团干的死死的。所以这一次也不例外,文官集团自然要怀疑,这是常态,这是身为文官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但是这让景福帝很不满意,在他正高兴的时候,竟然有人质疑刘长卿杀良冒功,简直是岂有此理。偏偏景福帝还发作不得,谁让武将集团有这个黑历史,每次有大的战事都要被翻出来,让文官集团讨伐一番。
至于武将集团这边,也不是铁板一块。有那脾气耿直的,自然会站出来为刘长卿说话。奈何嘴巴笨,不到一个回合,就被文官的唾沫星子喷的灰溜溜而逃。也有羡慕嫉妒刘长卿的武将,尤其是勋贵们,深觉刘长卿没资格做西北的大都督,统领西北所有军事。所以这些人是乐意见到刘长卿被人弹劾,被文官质疑。最好能够发现刘长卿的不法事情,将刘长卿干下去,如此大家就能够取而代之。
人人心思各异,朝中吵成一团乱。
韩阁老适时的站出来,提议让宁王周乾出面勘验人头的真假,确定刘长卿是不是杀良冒功。反正宁王本身就有监军的指责,做这个事情很合适。韩阁老的提议,同样遭到很多人的反对。理由很简单,刘长卿同宁王周乾,是名义上的翁婿关系,谁知道这两人会不会勾结在一起。
当然,文官们说话都比较含蓄,尤其是涉及到皇室中人的时候,免得被皇帝记恨上。
于是韩阁老再次提议,让当地的地方官同宁王周乾一起勘验人头。当地地方官长年接触西凉人,对西凉人的长相特点肯定有认识。两方一起合作,也免得有人弄虚作假,打击报复。
文官们还要吵,尤其是站在太子这边的人。景福帝拍着桌子,直接拍板决定,就按照韩阁老说的去办。当天就下了旨意,命宁王周乾同当地地方官一起勘验人头数量和人种。一旦发现杀良冒功的事情,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西北离着京城很远,不过有四通快运的帮助,来回比以往快了很多。宁王周乾的折子同地方官员的折子一同达到京城,奏折还没送到皇帝的案头,消息就已经从通政司传了出去。刘长卿的胜利是板上钉钉的,人头全是西凉的壮年男子,连个妇人小孩老人都没有。数量也是对的,缴获的马匹牛羊也都是西凉那边的产物,战功是实打实的,一点水分都没有。
景福帝看着奏折,哈哈大笑。当着朝臣的面说道:“刘爱卿真乃朕的福将也。”
韩阁老暗自吐槽,刘长卿在京城的时候,皇帝你将他当做情敌,左右都看不上眼。这会又将情敌当做福将。皇帝你变脸太快,还要不要节操。光嘴上表扬不够啊,好歹拿点实惠的出来,给人给粮给钱,人家才会给你卖命,是不是?不过以景福帝小气记仇的性子,估计是不可能给刘长卿实质的好处的,最多就是不刁难刘长卿,就算是开恩了。
韩阁老估算得不错,皇帝下旨口头嘉奖,让刘长卿再接再厉,多打几个胜仗,将西北的局势稳定下来。实质的好处一点都没给。
刘长卿给景福帝上了一道奏折,主题很简单,西北军备松弛,战斗力下滑的厉害。暂时的胜利不代表永久的胜利。想要将西凉军队打残打怕,就要练兵。练兵就需要各种物资,需要时间。时间才是最关键的。刘长卿就估算了一下,按照西北如今的情况,想要将这边的军队整装完结,打造出一支能战斗的军队,两三年肯定是要的。这两三年主要是防守加小规模的反击。两三年后,就可以主动开展反攻。将西凉军队彻底赶走。这是一个大的战略,必须得到景福帝的认可和支持。否则刘长卿就算有天大的本事,在西北那地方也没办法做成事情。
景福帝没有立即同意,而是召集内阁成员同几位老国公爷来商量此事,希望大家群策群力,拿出一个整体的方案来。韩阁老态度明确的支持刘长卿的战略方案,想要经营西北,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两三年时间都算短的。而且不光是打仗的问题,还有战后经营的问题。不改变西北那地方的格局,过个十来年还要继续打仗,如此循环往复。所以韩阁老提议,可以适当的考虑开展羊吃人的模式,双管齐下,说不定西北的问题就能彻底根治。
内阁首辅就阴测测的说道,“刘将军是韩相的女婿,韩相为了支持自家女婿,果然是不遗余力啊。”
韩阁老捋着胡须,笑眯眯的说道,“首辅大人客气了,谁让刘长卿有本事能打仗,偏偏还是老夫的女婿。这样人才,老夫不支持岂不是对不起朝廷对不起皇上的信任。”
内阁首辅冷笑,韩东学你可真不要脸的,支持自己的女婿还敢这么理直气壮,光明正大。韩阁老嘿嘿一笑,大家彼此彼此。
景福帝不喜欢看这两老家伙扯皮,干脆问几位老国公爷的意见,这些人打了一辈子的仗,对这方面肯定有发言权。四个国公爷,有两位表示支持刘长卿,有一位明确的反对,甚至怀疑刘长卿是别有用心,想要当西北王。这话很诛心,韩阁老暗自记下对方,以后弄不死你。至于最后一位,态度模棱两可,就是俗称的墙头草,看那边势力强就倒向那边。嘴上还说的冠冕堂皇,一切都挺皇帝的,皇帝说东就是东,绝不会朝西边。
对这样的人,众人集体鄙视。皇帝也不耐烦,心想朕是找你们来出主意的,结果你一点主意都没有,还说什么都听朕的,那朕要你们来有什么用,跟饭桶又有什么区别。景福帝心头有了决定,下次再也不找这位墙头草国公爷,浪费粮食,尸位素餐的典型代表。
十来个人吵吵闹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过最后还是吵出了一个结果,刘长卿的提议批准,朝廷也会量力而行的支持。不过很多事情还是要靠西北当地自己解决,毕竟朝廷的钱粮都是有数的,给西北多了,就意味着别的地方少了。一次两次还行,两三年持续下来,谁都受不了。
因为这个,韩阁老再次提议羊吃人的主意。偏偏吵闹最厉害的就是这方面,数个人明确的反对,直斥荒谬。还请皇帝以通敌罪名治韩阁老的罪名。
韩阁老根本不理会首辅大人的叫嚣,哼,老东西一个,看你还能蹦跶多久。韩阁老力排众议,同景福帝说明其中的好处,一个是能够就地解决当地军民御寒的问题,二是可以激活当地的经济,收治流民,创造税收。三是能够解决西北军队用钱的问题。四是能够分化西凉部落。西凉虽然成立了国家,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部落制。用羊毛这玩意,拉拢一部分,分化一部分,打击一部分,相信西北的问题很快就能解决。还能减轻朝廷的负担。总归好处多多,不做就是傻瓜,二百五。
景福帝很矛盾,韩阁老说的好处都是可以预见的,可是首辅大人的意见也很重要。若是真的在西北开展羊吃人运动,会不会真的制造出一个西北王出来。届时西北的力量将惊人的大,身为皇帝,就算是在千里之外,也是寝食难安。这是景福帝主要考虑的问题。
想想吧,过个几年西北有军,还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西北有粮,有钱,可以自给自足,完全可以抛开朝廷。如此,西北岂不是独立于朝廷之外,这是景福帝必须要考虑也需要防备的事情。韩阁老就说,既然皇帝担心,不如羊吃人的运动,就交给户部和工部来统领,银钱也不经过西北军的手。全部由当地地方衙门负责管钱,上缴国库,再由国库统一拨款。虽然这样一来,中间多了很多程序,也多了贪墨,但是至少可以从源头掐死西北独立称王的可能性。从这个目的来讲,程序多一点,贪墨损耗多一点,都是可以忍耐的。而且皇帝还可以派内务府去那边建厂,顺便盯着点西北的情况。
景福帝没能拿定主意,他还需要再考虑考虑。
韩阁老看出来景福帝是动心了,只需要再接再厉,定能说服景福帝。不过景福帝身边有个苏皇后,偏偏苏皇后极为精明能干,景福帝对苏皇后也极为看重。若是苏皇后在景福帝耳边吹枕头风,那就有些麻烦了。瞧瞧首辅大人那一脸志在必得的样子,韩阁老有理由相信,首辅大人肯定会通过太子还有苏皇后来阻止这件事情。
韩阁老的动作很快,当即就派人去王府给萧明瑜送信。让萧明瑜进宫找魏贵妃,首辅那边有苏皇后,这边有魏贵妃。只要能够保持宫中的势力均衡,韩阁老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萧明瑜不敢耽误事情,当天就抱着壮壮顶着寒风进宫去了。
魏贵妃很喜欢壮壮,抱在手上就不肯撒手了。还一个劲的埋怨萧明瑜不肯多进宫来,害的她都不能时常见到壮壮这个小家伙。
萧明瑜含笑,“母妃见谅,王爷离开京城的时候,就嘱咐过儿媳,让儿媳看好门户,尽量少出门。儿媳认为王爷说的很对,所以这段时间都极少出门。”
魏贵妃笑道,“本宫也就是随口说两句,你不必放在心上。长康那边给你写信了吗?”
萧明瑜笑着点头,“写了,说了很多关于西北的情况。那边都已经开始下大雪了,说是每天都要组织人手铲雪,不然路都没办法通行。”
魏贵妃就说道,“既然下大雪了,西凉军队应该不会出动了吧。这个冬天或许能够平静一点,”
“这个可难说的很,西凉的军队,大雪天也能打仗的。不过咱们的军队不也差。都是在那地方长大的人,那边的天气军队里的人肯定早就习惯了。只要做好了保暖,打仗肯定不输西凉人。”萧明瑜肯定的说道。
魏贵妃叹气,“长康这孩子也真是,罢了,既然去都去了,本宫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你给长康去信,让他多多写信回来。如今有四通快运,不用担心送信的事情。”
萧明瑜笑道,“儿媳听母妃的,回去就给王爷去信。”
萧明瑜含蓄的表示出要同魏贵妃说些要紧的话,魏贵妃则是不紧不慢的说道,“你难得进宫一趟,来,跟着本宫去书房看看,本宫前些日子给壮壮做了一幅画,你看看可好。若是好的话,你就带回去。等壮壮将来长大了,知道我做祖母的给他准备了这么一份礼物,他肯定高兴。”
“儿媳听母妃的。”两人来到书房,魏贵妃挥挥手,伺候的人都退了下去。
萧明瑜抱着壮壮,在壮壮的屁股上一掐,壮壮顿时委屈的看着萧明瑜,娘亲为嘛要掐我。萧明瑜黑脸,怎么不哭了,这个时候需要儿子你制造噪音,免得被外人偷听了去。萧明瑜还想下手,魏贵妃赶紧拦着,“你做什么?不可以这样对壮壮。本宫这里说话安全,有什么话尽管说吧,不要委屈了壮壮。”
萧明瑜羞愧,做娘的还没有做祖母的疼爱孩子,要检讨。
萧明瑜就将朝中的争论和韩阁老的担心告诉了魏贵妃,希望魏贵妃能够牵制苏皇后,阻止苏皇后从中捣乱。魏贵妃听了后,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皱着眉头深思,或许是在考虑此事的风险和成本,以及事情成败。
最后魏贵妃郑重的说道,“你转告韩阁老,此事本宫会尽力。但是能不能做到,却不能保证。让韩阁老对本宫不要寄予太大的希望。还有苏皇后那里,虽然对皇上有影响力,但是本宫相信,在这样的军国大事上,苏皇后的影响力该是有限的。关键还在在朝堂上。”
萧明瑜说道,“儿媳明白,儿媳会将这番话转告外祖父。”
“去吧,不要让韩阁老等的太着急了。”
“儿媳遵命。”
萧明瑜将话带给了韩阁老,很快朝中开始了角力,宫中也开始了一场斗争。苏皇后的确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左右景福帝的决定。不过苏皇后做的很小心,可以说是不动声色,一直在小心的试探着景福帝的底线和心意。太子很安静,他在等待。上一局输了,那只是暂时的,不代表他以后也会输。如今要做的就是阻止韩阁老的提议。如果阻止不了的话,那么必须参与进去。即便不能亲自参与,也要安排自己的人参与进去。这就是太子的想法。
朝中彻底分成了两派,吵的不可开交,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让景福帝很是头痛。偏偏后宫也不消停,女人们也在各显神通。最后景福帝干脆不去后宫,不见后宫的那些女人。免得一个个心机深沉的吓死人。
至于朝堂上,最后景福帝将内阁的几位成员还有军队中德高望重的几位老将军老国公叫来,进行一次小范围的投票。众人也都明白,决定西北和个人命运的关键时刻到了。
在内阁,韩阁老同首辅大人几乎是旗鼓相当,唯一的变数就是今年新进内阁的薛大人。也就是当年萧家在进京路途上,帮助过的薛家老爷子。薛大人上半辈子,仕途坎坷,几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