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国师帮帮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们走到走廊的尽头,吕仲明便跳下来,问:“为什么这么想?你不想成仙么?”
尉迟恭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吕仲明答道:“其实当个仙人,也没什么特别好的,金鳌岛上天长地久的日子,不如凡间来得热闹,当然,有我爹在,生活还是挺幸福。”
尉迟恭嗯了声,想起了什么,问:“你怎么和你爹通信?能把这里的消息传递回去么?”
吕仲明打了个响指,说:“三味真火烧了信,再默念上清天音咒,送进虚空里,那边就会收到。以前道士们也知道这招,真火烧尽,可上达天听,送到昆仑山玉清宫,给元始天尊。”
尉迟恭点头道:“古代的祭司们都这么做,直到现在还保留了这个仪式。”
吕仲明嗯了声,说:“他们见下凡的仙人这么做,也就都学着这么做,但是,凡间的火焰,是没有效果的。只是我爹现在收不到信,我又不知道怎么把信送去碧游宫,而且最麻烦的是,我不知道韦护是不是在骗我,得调查清楚底细再说。”
这天,整个王府都处于一种紧张的兴奋状态中,沿途遇见的门客们没有把起兵这件事挂在嘴边,但可以看出,大家都有种隐忍的激动。
尉迟恭稍作打听,便问到了善导与韦护还在府里,吕仲明便决定上门去,反正大家都摊开来说了。这里是凡间,想必月光菩萨也不会一见面就一巴掌拍下来。拍下来现在吕仲明也不怕了,打不过的话跑路总是可以的。
“你尽量不要单独行动。”尉迟恭道:“我觉得佛门还是顾忌凡人的,只要有我,或者秦将军他们在你身边,他们就不敢对你动手。”
“嗯。”吕仲明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昨天韦护之所以敢来叫战,无非是仗着没人发现,且动手前还布下消音结界,明显是怕李家人发现了。
有这一层在,想必他们也不敢在凡人面前显露什么佛迹。
正寻思时,尉迟恭问了一名婢女,那婢女答道:“善导大师与韦护法正在明德殿内,陪唐王说话。”
吕仲明道:“还有谁在?”
婢女道:“三位世子,柴将军也在。”
吕仲明暗道这是一家人在听佛法了,于是一捋袖子,且看小爷怎么去搅黄你们。尉迟恭带吕仲明到明德殿前,侍卫还未通报,里面李建成却听他们来了,笑道:“正想去请,这就来了,快快请进。”
唐王居中,左手下依次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右手则是柴绍,柴绍再下的客席,才是善导与韦护。
“来,仲明坐。”李建成亲热地招呼道,婢女便在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加了个座位,吕仲明过来,坐下。柴绍则朝一旁让了让,说:“敬德,来我这里。”
尉迟恭坐到柴绍身边,婢女上前,分茶,李渊道:“仲明神机妙算,实在令人叹服,相救小儿之恩,我李家无以回报,元吉。”
李元吉起身,笑着过来朝吕仲明行礼,答谢他相救,吕仲明忙道:“世子快快请起,此乃天佑李家,仲明不过是因缘际会,刚巧碰上而已。”
柴绍道:“先前只道你料敌机先,不料武功也如此了得,竟能空手折断张仲坚的秋水剑,有空柴某还想讨教一番。”
吕仲明心中一动,李靖的佩剑是虬髯客赠的?想必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空了还是得接续好还给他,笑道:“柴大侠的手法才是功夫,晚辈不过是占去些许法术便宜。”
李世民道:“昨天没见你出府,回来时居然一身单衣,连袍子都没穿,可是半夜用什么缩地之术出去的?”
吕仲明暗道你们一个两个怎么都这么精,笑道:“可以这么说。”
李建成道:“晋人葛洪《神仙传》上曾说到沈建能飞行往返,不料世间竟真有此奇术。”
李元吉道:“道长能不能教我?”
吕仲明忽然心中一动,想到如果要保全李家这两兄弟性命,若是度其仙身,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毕竟昨天救回李元吉,多多少少有点照拂之情,若是来日看着他死在李世民剑下,想必心中有憾。
李世民朝诸人笑道:“我倒是无所谓学不学,但若将士们都学会了仙法,上阵去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尉迟恭哂道:“只怕世民不能如愿了,学了仙术,是不能胡乱用的,就像一介武官,总不能去欺负小孩一般。”
吕仲明接话道:“说的是,仙人有仙人的道,凡人有凡人的道,彼此之间泾渭分明,不可逾越,一旦过了河对岸,就不能再回来了,尘世纷扰,与修道之人无干。元吉,你若想学,就得遁入空门,摒弃红尘,修仙之道存天理,灭人欲,且最后能否修得仙身,还要看个人的造化,你真的想学?”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善导自吕仲明进来后,便犹如入定般不闻外事。李渊没有介绍,吕仲明也不好贸然与他们打招呼。
李元吉思考片刻,然而就是这短短片刻,吕仲明便知元吉至少是现在,不适合去学这些。
“开个玩笑。”吕仲明道:“元吉来日还有大展拳脚之事,不必拘泥于此。”
李建成又打趣道:“既然仙人不宜干涉凡人,那吕先生又是为了什么下凡来呢?”
吕仲明知道昨天救了李元吉回来,诸人已经大约心里有数了。
“自然也有我的任务,有凡人解决不了,须得仙人去解决的争端。”吕仲明淡淡道:“倒也不是全不可干预,只要别太越界,为唐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可以的,对了……”
说着吕仲明装作不认识韦护,看着他们,笑道:“我和敬德来之前,大家在聊什么?”
李世民一笑道:“善导大师在说佛法,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妙处。”
吕仲明以道家礼节一抱拳,善导终于从入定中醒来,双掌合十回应,吕仲明看见韦护,忍不住便讨了句嘴上便宜,诚恳笑道:“药师琉璃佛能治一切疾,令人延生续命,韦大师的伤,想必已经治好了。”
善导脸色微变,侧头看了韦护一眼,韦护极其尴尬,咳了声:“有劳吕道尊挂心。”
这话一出,双方虽然没有挑明昨夜之事,但聪明人都听得出,韦护似乎在吕仲明手下吃了个亏。李世民眉头微蹙,想问个究竟,却又回过神,便不再多提。
李建成笑道:“善导大师在函谷关下显露佛迹,拯救了数以万计的百姓,吕先生在代县退去突厥大军,保住了雁门关下生灵,都是天悯众生的善心。”
“世子谬赞了。”善导温和道:“修佛能使人心境平和,佛道俱是一样的。”
一点也不一样好吧,吕仲明心想,然而善导这么说了,他只得哂道:“佛家见小,道家见大,佛家证自我,道家证天地,虽说有所差别,但归根到底,还是劝人为善,倒是差不多。”
韦护开口道:“无我无非我,何来佛家证自我,道家证天地一说?还请道尊赐教。”
吕仲明心想你这手下败将就别说话了吧,遂微微一笑道:“不敢当。”
说毕竟是轻飘飘地带了过去,韦护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甚是憋屈,吕仲明又道:“各位请继续,不必理会我。”
李渊便朝善导问道:“方才大师说到消灾延寿,该如何做?”
“平心静息,治贪、瞋、痴三性。”善导温和笑道:“不轻启杀戮,以修佛性,是能消灾延寿。”
李渊缓缓点头,善导又道:“唐王举兵在即,是为解除众生危难而来,请唐王善待生灵。人生而无常,对无常的敏锐感知,能令人享福除患,多以双眼看看苍生,凭本心决断即可。”
吕仲明听了个开头便知月光菩萨虽然法力高强,在讲佛理上不算是最强的,大多数人都对佛门有个误区,认为佛家乃是出世的智慧,而道家才是入世的哲学,李渊即将大举出兵,不会对佛门有太多倚仗。如果今天换了文殊或是普贤在,自己只怕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李渊正在思索,而李建成却朝诸人笑道:“善导大师想在城中建一座佛寺,为父王出征祈福,吕先生是不是也……”
吕仲明一笑道:“不必建道观,天地就是我们的道观,无处不在的‘道’就是我们的神明。”
数人都笑了起来,李元吉道:“吕道长所言甚是。”
吕仲明心道这个时候,招兵买马都缺钱,还要李渊给你修佛寺,也太没眼色了吧,李渊有点犹豫,吕仲明又道:“唐王有天命在身,此战必胜,他日乃是中原之主,我就不祈福了。”
这下众人都大笑起来,善导看着吕仲明的目光却现出一丝严厉,严厉之色一现即逝,淡淡道:“趋吉避凶,乃是人之天性,道尊,有许多事,你不去改变它,并不是就意味着不存在的。”
这话一出,李渊脸色微变。
吕仲明知道善导话中深意,正是暗指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一事,便笑笑道:“顺应天地,自由自在,又有何不可?”
善导语气平和道:“既什么都不做,又何必入世?道尊,你对佛门有偏见,入世,便是为了改变,根除人的劣根,去除人的恶念,让一切朝着至善发展,若一切交给虚无缥缈的‘天道’,那么人就什么都不必做了,是也不是?”
“非也非也。”吕仲明一笑道:“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自己最该做的事,天地总会选择最合适它的事物,让它们延续下去,所以秋天时树叶会变黄,掉落。动物会冬眠,而来年春到,田野会一片青葱。世间万物,大抵如此,硬要去改变什么,乃是不智之举。善导大师还请三思。”
在场诸人都听得莫名其妙,只有吕仲明、善导与韦陀三人知道,话中机锋正是针对李家在不久后遭遇的那场灾劫而言。
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李元吉身死,李渊被软禁,最后李世民成功上位称帝。通过短短几句交谈,吕仲明也摸清了佛门对李家的态度——或者说,以药师佛为代表,在这场争执中所站的立场。
善导打算以佛门之力,化去李家的戾气,提前止息这场兄弟阋墙的祸害。所以——
——他应当是选择了李建成。
“如果不顺应天道,会怎么样呢?”李元吉开口道。
这话突如其来,却是把吕仲明给问住了。
“不会怎么样。”吕仲明想了想,说。
“不顺天道,就会逆天而亡。”善导笑道:“是这么说罢,吕道长。”
“倒也不至于。”吕仲明也笑道:“不顺应天道会怎么样,我还真不清楚,可能会自添烦恼罢。”
善导淡淡道:“唐王,天道乃是外力,因果,才是内力。只要自己愿意种下善因,他的命运如何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过去的自己,换句话说,现在种下什么因,未来,您就将收获什么结果。人的愿力,才是主宰走向的关键。而外界赋予人的烦恼,往往来源于自身感知,若六根清净,便不至于庸人自扰。”
吕仲明淡淡道:“是外力还是内力影响着我们的命运,这个另说,不过佛家不也有一句话么?”
“人之所以痛苦。”吕仲明道:“是因为追求了错误的东西。我觉得佛陀这句说的很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逆反天性,硬要去追求不合适的东西,就会活得不舒服。”
韦护再次开口道:“我有一事不解,还请道长赐教,道长满口天命,想必已
知天命,既然已知天命,无论如何取舍,如何努力,事情都会朝着宿命既定的路线发展,那吕道长还到这里来做什么?”
吕仲明心道简直不想和你辩,遂淡淡一笑道:“韦护法说得甚是,天命在身,众所趋之,仲明不过是随波逐流,搭一程这艘顺水的大船,闲着无事,过来见证历史而已。”
数人又笑了起来,这句话的暗喻,各自都是听懂了的,若是外力决定一切,那么李渊既然有天命在身,吕仲明是否辅助,都会称帝。如果没了吕仲明,李渊就当不成皇帝的话,那也就无所谓天命了。
这是一个无解的题,就像它必须在那里是它的宿命,有人去搬动了它,自然也就是它注定会被搬动了一般,那么宿命和宿命之间,便互相冲突了。
佛家没有命数一说,只有因果,韦护这么设套,本想让吕仲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然而吕仲明何等精明,还没等韦护进正题便巧妙绕了个弯,避开了这个自相矛盾的说法。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善导知道再这么辩下去,自己一方只会被吕仲明耍得团团转,便索性不再与他纠缠,转而朝着李渊,认真道:“唐王若想延寿消灾,便请常常自省己身,清心,静心,常怀善心。”
李渊点头道:“大师所言甚是,受教受教。”
吕仲明也不说话,知道今天是自己赢了,而且审时度势,李渊不待见佛家是很自然的,佛家讲究舍己为人,讲究慈悲,止战,戒欲,李渊正是需下狠手,果断取舍,*膨胀之时,佛家的说法,对他毫无帮助。
&n... -->>
他们走到走廊的尽头,吕仲明便跳下来,问:“为什么这么想?你不想成仙么?”
尉迟恭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吕仲明答道:“其实当个仙人,也没什么特别好的,金鳌岛上天长地久的日子,不如凡间来得热闹,当然,有我爹在,生活还是挺幸福。”
尉迟恭嗯了声,想起了什么,问:“你怎么和你爹通信?能把这里的消息传递回去么?”
吕仲明打了个响指,说:“三味真火烧了信,再默念上清天音咒,送进虚空里,那边就会收到。以前道士们也知道这招,真火烧尽,可上达天听,送到昆仑山玉清宫,给元始天尊。”
尉迟恭点头道:“古代的祭司们都这么做,直到现在还保留了这个仪式。”
吕仲明嗯了声,说:“他们见下凡的仙人这么做,也就都学着这么做,但是,凡间的火焰,是没有效果的。只是我爹现在收不到信,我又不知道怎么把信送去碧游宫,而且最麻烦的是,我不知道韦护是不是在骗我,得调查清楚底细再说。”
这天,整个王府都处于一种紧张的兴奋状态中,沿途遇见的门客们没有把起兵这件事挂在嘴边,但可以看出,大家都有种隐忍的激动。
尉迟恭稍作打听,便问到了善导与韦护还在府里,吕仲明便决定上门去,反正大家都摊开来说了。这里是凡间,想必月光菩萨也不会一见面就一巴掌拍下来。拍下来现在吕仲明也不怕了,打不过的话跑路总是可以的。
“你尽量不要单独行动。”尉迟恭道:“我觉得佛门还是顾忌凡人的,只要有我,或者秦将军他们在你身边,他们就不敢对你动手。”
“嗯。”吕仲明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昨天韦护之所以敢来叫战,无非是仗着没人发现,且动手前还布下消音结界,明显是怕李家人发现了。
有这一层在,想必他们也不敢在凡人面前显露什么佛迹。
正寻思时,尉迟恭问了一名婢女,那婢女答道:“善导大师与韦护法正在明德殿内,陪唐王说话。”
吕仲明道:“还有谁在?”
婢女道:“三位世子,柴将军也在。”
吕仲明暗道这是一家人在听佛法了,于是一捋袖子,且看小爷怎么去搅黄你们。尉迟恭带吕仲明到明德殿前,侍卫还未通报,里面李建成却听他们来了,笑道:“正想去请,这就来了,快快请进。”
唐王居中,左手下依次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右手则是柴绍,柴绍再下的客席,才是善导与韦护。
“来,仲明坐。”李建成亲热地招呼道,婢女便在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加了个座位,吕仲明过来,坐下。柴绍则朝一旁让了让,说:“敬德,来我这里。”
尉迟恭坐到柴绍身边,婢女上前,分茶,李渊道:“仲明神机妙算,实在令人叹服,相救小儿之恩,我李家无以回报,元吉。”
李元吉起身,笑着过来朝吕仲明行礼,答谢他相救,吕仲明忙道:“世子快快请起,此乃天佑李家,仲明不过是因缘际会,刚巧碰上而已。”
柴绍道:“先前只道你料敌机先,不料武功也如此了得,竟能空手折断张仲坚的秋水剑,有空柴某还想讨教一番。”
吕仲明心中一动,李靖的佩剑是虬髯客赠的?想必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空了还是得接续好还给他,笑道:“柴大侠的手法才是功夫,晚辈不过是占去些许法术便宜。”
李世民道:“昨天没见你出府,回来时居然一身单衣,连袍子都没穿,可是半夜用什么缩地之术出去的?”
吕仲明暗道你们一个两个怎么都这么精,笑道:“可以这么说。”
李建成道:“晋人葛洪《神仙传》上曾说到沈建能飞行往返,不料世间竟真有此奇术。”
李元吉道:“道长能不能教我?”
吕仲明忽然心中一动,想到如果要保全李家这两兄弟性命,若是度其仙身,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毕竟昨天救回李元吉,多多少少有点照拂之情,若是来日看着他死在李世民剑下,想必心中有憾。
李世民朝诸人笑道:“我倒是无所谓学不学,但若将士们都学会了仙法,上阵去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尉迟恭哂道:“只怕世民不能如愿了,学了仙术,是不能胡乱用的,就像一介武官,总不能去欺负小孩一般。”
吕仲明接话道:“说的是,仙人有仙人的道,凡人有凡人的道,彼此之间泾渭分明,不可逾越,一旦过了河对岸,就不能再回来了,尘世纷扰,与修道之人无干。元吉,你若想学,就得遁入空门,摒弃红尘,修仙之道存天理,灭人欲,且最后能否修得仙身,还要看个人的造化,你真的想学?”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善导自吕仲明进来后,便犹如入定般不闻外事。李渊没有介绍,吕仲明也不好贸然与他们打招呼。
李元吉思考片刻,然而就是这短短片刻,吕仲明便知元吉至少是现在,不适合去学这些。
“开个玩笑。”吕仲明道:“元吉来日还有大展拳脚之事,不必拘泥于此。”
李建成又打趣道:“既然仙人不宜干涉凡人,那吕先生又是为了什么下凡来呢?”
吕仲明知道昨天救了李元吉回来,诸人已经大约心里有数了。
“自然也有我的任务,有凡人解决不了,须得仙人去解决的争端。”吕仲明淡淡道:“倒也不是全不可干预,只要别太越界,为唐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可以的,对了……”
说着吕仲明装作不认识韦护,看着他们,笑道:“我和敬德来之前,大家在聊什么?”
李世民一笑道:“善导大师在说佛法,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妙处。”
吕仲明以道家礼节一抱拳,善导终于从入定中醒来,双掌合十回应,吕仲明看见韦护,忍不住便讨了句嘴上便宜,诚恳笑道:“药师琉璃佛能治一切疾,令人延生续命,韦大师的伤,想必已经治好了。”
善导脸色微变,侧头看了韦护一眼,韦护极其尴尬,咳了声:“有劳吕道尊挂心。”
这话一出,双方虽然没有挑明昨夜之事,但聪明人都听得出,韦护似乎在吕仲明手下吃了个亏。李世民眉头微蹙,想问个究竟,却又回过神,便不再多提。
李建成笑道:“善导大师在函谷关下显露佛迹,拯救了数以万计的百姓,吕先生在代县退去突厥大军,保住了雁门关下生灵,都是天悯众生的善心。”
“世子谬赞了。”善导温和道:“修佛能使人心境平和,佛道俱是一样的。”
一点也不一样好吧,吕仲明心想,然而善导这么说了,他只得哂道:“佛家见小,道家见大,佛家证自我,道家证天地,虽说有所差别,但归根到底,还是劝人为善,倒是差不多。”
韦护开口道:“无我无非我,何来佛家证自我,道家证天地一说?还请道尊赐教。”
吕仲明心想你这手下败将就别说话了吧,遂微微一笑道:“不敢当。”
说毕竟是轻飘飘地带了过去,韦护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甚是憋屈,吕仲明又道:“各位请继续,不必理会我。”
李渊便朝善导问道:“方才大师说到消灾延寿,该如何做?”
“平心静息,治贪、瞋、痴三性。”善导温和笑道:“不轻启杀戮,以修佛性,是能消灾延寿。”
李渊缓缓点头,善导又道:“唐王举兵在即,是为解除众生危难而来,请唐王善待生灵。人生而无常,对无常的敏锐感知,能令人享福除患,多以双眼看看苍生,凭本心决断即可。”
吕仲明听了个开头便知月光菩萨虽然法力高强,在讲佛理上不算是最强的,大多数人都对佛门有个误区,认为佛家乃是出世的智慧,而道家才是入世的哲学,李渊即将大举出兵,不会对佛门有太多倚仗。如果今天换了文殊或是普贤在,自己只怕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李渊正在思索,而李建成却朝诸人笑道:“善导大师想在城中建一座佛寺,为父王出征祈福,吕先生是不是也……”
吕仲明一笑道:“不必建道观,天地就是我们的道观,无处不在的‘道’就是我们的神明。”
数人都笑了起来,李元吉道:“吕道长所言甚是。”
吕仲明心道这个时候,招兵买马都缺钱,还要李渊给你修佛寺,也太没眼色了吧,李渊有点犹豫,吕仲明又道:“唐王有天命在身,此战必胜,他日乃是中原之主,我就不祈福了。”
这下众人都大笑起来,善导看着吕仲明的目光却现出一丝严厉,严厉之色一现即逝,淡淡道:“趋吉避凶,乃是人之天性,道尊,有许多事,你不去改变它,并不是就意味着不存在的。”
这话一出,李渊脸色微变。
吕仲明知道善导话中深意,正是暗指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一事,便笑笑道:“顺应天地,自由自在,又有何不可?”
善导语气平和道:“既什么都不做,又何必入世?道尊,你对佛门有偏见,入世,便是为了改变,根除人的劣根,去除人的恶念,让一切朝着至善发展,若一切交给虚无缥缈的‘天道’,那么人就什么都不必做了,是也不是?”
“非也非也。”吕仲明一笑道:“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自己最该做的事,天地总会选择最合适它的事物,让它们延续下去,所以秋天时树叶会变黄,掉落。动物会冬眠,而来年春到,田野会一片青葱。世间万物,大抵如此,硬要去改变什么,乃是不智之举。善导大师还请三思。”
在场诸人都听得莫名其妙,只有吕仲明、善导与韦陀三人知道,话中机锋正是针对李家在不久后遭遇的那场灾劫而言。
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李元吉身死,李渊被软禁,最后李世民成功上位称帝。通过短短几句交谈,吕仲明也摸清了佛门对李家的态度——或者说,以药师佛为代表,在这场争执中所站的立场。
善导打算以佛门之力,化去李家的戾气,提前止息这场兄弟阋墙的祸害。所以——
——他应当是选择了李建成。
“如果不顺应天道,会怎么样呢?”李元吉开口道。
这话突如其来,却是把吕仲明给问住了。
“不会怎么样。”吕仲明想了想,说。
“不顺天道,就会逆天而亡。”善导笑道:“是这么说罢,吕道长。”
“倒也不至于。”吕仲明也笑道:“不顺应天道会怎么样,我还真不清楚,可能会自添烦恼罢。”
善导淡淡道:“唐王,天道乃是外力,因果,才是内力。只要自己愿意种下善因,他的命运如何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过去的自己,换句话说,现在种下什么因,未来,您就将收获什么结果。人的愿力,才是主宰走向的关键。而外界赋予人的烦恼,往往来源于自身感知,若六根清净,便不至于庸人自扰。”
吕仲明淡淡道:“是外力还是内力影响着我们的命运,这个另说,不过佛家不也有一句话么?”
“人之所以痛苦。”吕仲明道:“是因为追求了错误的东西。我觉得佛陀这句说的很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逆反天性,硬要去追求不合适的东西,就会活得不舒服。”
韦护再次开口道:“我有一事不解,还请道长赐教,道长满口天命,想必已
知天命,既然已知天命,无论如何取舍,如何努力,事情都会朝着宿命既定的路线发展,那吕道长还到这里来做什么?”
吕仲明心道简直不想和你辩,遂淡淡一笑道:“韦护法说得甚是,天命在身,众所趋之,仲明不过是随波逐流,搭一程这艘顺水的大船,闲着无事,过来见证历史而已。”
数人又笑了起来,这句话的暗喻,各自都是听懂了的,若是外力决定一切,那么李渊既然有天命在身,吕仲明是否辅助,都会称帝。如果没了吕仲明,李渊就当不成皇帝的话,那也就无所谓天命了。
这是一个无解的题,就像它必须在那里是它的宿命,有人去搬动了它,自然也就是它注定会被搬动了一般,那么宿命和宿命之间,便互相冲突了。
佛家没有命数一说,只有因果,韦护这么设套,本想让吕仲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然而吕仲明何等精明,还没等韦护进正题便巧妙绕了个弯,避开了这个自相矛盾的说法。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善导知道再这么辩下去,自己一方只会被吕仲明耍得团团转,便索性不再与他纠缠,转而朝着李渊,认真道:“唐王若想延寿消灾,便请常常自省己身,清心,静心,常怀善心。”
李渊点头道:“大师所言甚是,受教受教。”
吕仲明也不说话,知道今天是自己赢了,而且审时度势,李渊不待见佛家是很自然的,佛家讲究舍己为人,讲究慈悲,止战,戒欲,李渊正是需下狠手,果断取舍,*膨胀之时,佛家的说法,对他毫无帮助。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