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仵作娇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04章五更转(完)
薄若幽彻底验完张瑜母亲的遗体已是过午时分,这时,衙差们亦从松林中挖出许多骸骨来,这些骸骨在土中埋了十多年,亦只剩下一副骨架,薄若幽请衙差帮忙找来毡毯,又在平坦之处拼起了人形来。
没多时孙钊从吴家过来,向霍危楼禀告道:“侯爷,其他人还是未曾招供,下官打算将几个主犯带回京城审问,待审完了,直接过堂定案。”
霍危楼自无意见,“还有两个重病者,此外还有个孩子,如何处置?”
这般一问,孙钊也有些作难,“一个老婆婆病的严重,还有吴家那个姑娘,也是落了残疾,这二人当年未曾参与谋害人,最多也只算个知情不报,下官打算从轻处置,毕竟她们如今和坐牢也无二,稍后下官和沁水县知县商议一二,看看能否将此村落归入别的村子,到时候让里正找个人照看着。”
这村子虽是荒僻,可到底有房舍又有农田,孙昭灵机一动道:“这几人皆是重犯,按理说连家宅都要抄没,不过下官想了想,倒不如将此处屋宅分给其他村中贫弱之户,若有人愿意,便担起照看之责,倒也两全其美,至于那个孩子——”
孙钊略一沉吟,“若送去哪处农家收养,也算良策。”
霍危楼道:“此事若传开,人人皆知他的血亲得过瘟疫,又是罪大恶极之人,只怕无人愿意收养他,不如送去相国寺吧。”
孙钊也知道那收养无家可归孩童的小寺,立刻道:“侯爷仁德,下官明白了。”
霍危楼抬眸看向远处弯身忙碌的薄若幽,他并非仁德之人,寻常此等小事,更不值得他过问,只是念在薄若幽对那孩子有些牵挂,方才多问了一句罢了。
孙钊也随霍危楼看过去,见薄若幽在一堆白骨中蹲着,眉眼沉肃,心无旁骛,亦面露赞赏来,“此番小薄辛苦了,下次再有这般远的差事,一定不让吴襄再带小薄出来。”
此言本合霍危楼心意,可他略一沉吟,还是道:“也不必如此,若信任她,便不必刻意体恤。”
孙钊眼底闪过意外,眼风极快扫过霍危楼,见他并无玩笑之意心底方才一定,“自是信任的,只是看小薄辛苦的很。”
当然辛苦,仵作本就是辛苦的行当,霍危楼眸色微凝,这时,却见薄若幽忽然抬头给自己擦汗,她一边擦汗一边朝他看来,唇角一扬,浅淡却明快,片刻她又俯下身去验骨,那笑意便似惊鸿一瞥一般引的霍危楼心热。
孙钊在旁又道:“眼下验骨完了,小薄便可当先回京了。”说着看了眼天色,“时辰尚早,若能早些出发,多半能在入夜之后赶回京城。”
霍危楼点了点头,“甚好。”
因衙差人多,手脚亦都利落,午时之后,整片松林便被挖了个七七八八,而当年他们埋尸之地颇为集中,很快,便挖出来一个三丈见方的骨坑来,只是当初尸体堆叠在一处,如今那些骨头亦混在一起,薄若幽要拼补出完整的身骨便破费功夫。
等将土坑内主要的骨架拼补好,日头已经西斜,还剩下些杂乱细碎的骨头难辨归属,她正有些犯难,霍危楼却到了她身边,“定下身份验出死因来便可了,这些东西要被带回京城做呈堂物证,不必非要拼凑完整。”
薄若幽想了想也是,霍危楼又道:“去净净手,我们准备回京了。”
薄若幽看了一圈,只觉衙差们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孙钊亦未发话,便有些犹豫,霍危楼无奈,“孙钊已经说过了,令你先回京,他们要收拢物证,还要将那小童安顿了,没那么快,你留下也无用,我们赶在子时之前回京城才好。”
他这是专门在等她,薄若幽生怕耽误他的正事,忙应了好,等将验尸器物收拾好,便去和孙钊告辞,孙钊笑眯眯的赞赏了她,又道:“既有侯爷作陪,我便不令人送你了,堵住的山路已经疏通,我们只怕要明天一早才能回京,你早些回去安歇,这几日属实辛苦。”
孙钊笑的有些瘆人,薄若幽只觉孙钊定是看出来了,她面颊微热,又同吴襄打了招呼,这才往自己的马车走去,孙钊带着吴襄亲自看着她上了马车,又和霍危楼辞别,等他们顺着山道走远,吴襄狐疑的道:“大人,所以侯爷来这村子里留了一天一夜,到底是为了何事?”
孙钊转身似笑非笑望着他,“侯爷来此,与谁说话最多?又与谁相处最多?”
这一问吴襄却是知道,“是和小薄啊……”
他眼底一亮,“所以侯爷是为了小薄来的?”
孙钊摇了摇头又往松林走,“你也太没眼力了。”
吴襄倒吸一口凉气,“所以……侯爷待小薄是真的有私心?可不应该啊,侯爷是不近女色之人,且小薄……小薄身世寻常,侯爷是何意?是想纳妾不成?”
孙钊哼笑一声,“侯爷何等身份,为了一个妾室来此磋磨两日?”说着叹了口气,“以后对小薄可得尊重爱护些,这些年来没见过侯爷对谁上心,这样的人,不上心则矣,一旦用了心思,那便是板上钉钉的事,我看过不久小薄就不在咱们衙门为差了。”
吴襄听的眉头微拧,“小薄可不像喜好权贵之人啊?”
孙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不是这么看的,莫说小薄和侯爷早有交集,便是刚被侯爷看重,只要侯爷想,天下谁人能拒的了他?”
吴襄想到霍危楼的身份地位,又想到他年纪轻轻权倾朝野,人亦生的高俊伟岸,的确想不出薄若幽会拒绝的可能,他叹了口气,只觉薄若幽若能嫁入侯府自然是好事,可府衙却要少个得力仵作,于是道:“看来还是得好好磨练磨练小胡啊,他近来气性越发大了。”
孙钊笑意微淡,“原先也是个靠得住的,怎么过了个年就会闹脾气了?”
吴襄亦有些叹然,“属下也不明白。”说着又看一眼山道的方向,“不对啊大人,若真如你说的这般容易,侯爷何必这般巴巴的来这村子里?”
孙钊摸了一把下巴,“这般一说,侯爷好似当真与往日有些不同……”
此时日头已是西垂,薄若幽的马车慢,霍危楼御马而行,跟在旁侧少见的悠哉,一行人下到山脚,天色便暗了下来,待到了洛河边上,便见河岸边的庄户楼船皆华灯次第,夜色亦翩然而至,他们做好了行夜路的打算也不着急,待上了官道,便快了许多。
等到了城门之下,便见城门已经关上,可有霍危楼在,进城也不费力气,待入了京城,薄若幽才有种缓过神之感,这一路上他们所言不多,此时薄若幽掀开帘络,“侯爷,您先归府吧,我自己归家去,入了京城,便不必护送了。”
霍危楼没好气道:“那般远之地我都能去,这几步走不得了?”
因驾车的是周良,薄若幽颇有些不自在,马车转上辅道,先往长兴坊而去,待到了程宅,霍危楼也并未下马,只在马背上道:“归家便好好歇着。”
他目光脉脉,似乎还想多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末了马鞭一扬疾驰而去,薄若幽站在马车之前,看着一行人身影消失在长街尽头,亦发了会儿怔才去叫门。
程蕴之本已歇下,见她回来,自是高兴不已,问起村中案子,听那山村之中竟有此事,亦觉叹然,而他更依稀对那古章村的瘟疫有些印象。
“是十五六年前的事了吧?当时虽然事发在山里,可距离京城近,沁水县衙立刻便将消息送回了京城,陛下已知晓了此事,京城还派了大夫走过一趟,可那瘟疫凶险的很,根本没有医治的法子,甚至连病从何起都不知,去的人无功而返,最终只能用最简单的封山之法。”
程蕴之说完叹了口气,“当时还是派的御医,是世上最好的大夫。”
薄若幽正边说边用着饭食,闻言道;“瘟疫这等事,应当是瞒着寻常百姓的吧?义父如何知道派了御医的?”
程蕴之话语一滞,看了薄若幽两瞬才道:“义父一直不曾与你讲过义父族中之事,这些年在青州,义父是想将那些旧事忘了的,如今回京,却是想忘也难。”
他沉沉叹了口气才道:“义父的父亲,当时正是太医院院正,因此你说的瘟疫之事我记得清楚,因我父亲做院正那十年,京畿附近也就闹过这一次瘟疫。”
薄若幽听的心惊,太医院院正,那不就是明归澜之父如今的官职吗?
她并未急着问,而程蕴之回想片刻方才将程家之事娓娓道来,待将惠妃案说完,程蕴之苦笑了一声,“我父亲只怕一开始就知道救不回来了,用药之上便颇为谨慎,后来却成了把柄,他这一生救过的性命不下千百,可就因此番事端,连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朝廷不许程家人再做医馆,我亦心灰意冷不愿行医,后来宁愿去做仵作。”
“你义母一族非仕宦门第,因程家之事,也受了连累,后来干脆与她族中少了往来,她亦是自小习医,因此到了青州,便是她看医馆坐诊。”
薄若幽听的心中发紧,“没有别的法子吗?程家本无错。”
程蕴之叹了口气,“傻孩子,这件事没有对错,是有人要为此负责,一位后妃,一位皇子,这二人的性命,再加上后宫的明争暗斗,程家只有我父亲一人丧命已经是不幸之中的万幸,若非如此,我当初也不会离京避祸。”
说至此,他语声微沉,“皇室天家,是最朝不保夕之地,因我见的多了,所以亦不想让你与武昭侯有何干系,他的母亲是长公主,是皇帝的亲外甥,这些年来,朝野内外皆是他之盛名,可他姓霍不姓赵,这不是一件好事。所谓伴君如伴虎,这一点他只怕也清楚,他去承受这些便罢了,你却不必搅... -->>
第104章五更转(完)
薄若幽彻底验完张瑜母亲的遗体已是过午时分,这时,衙差们亦从松林中挖出许多骸骨来,这些骸骨在土中埋了十多年,亦只剩下一副骨架,薄若幽请衙差帮忙找来毡毯,又在平坦之处拼起了人形来。
没多时孙钊从吴家过来,向霍危楼禀告道:“侯爷,其他人还是未曾招供,下官打算将几个主犯带回京城审问,待审完了,直接过堂定案。”
霍危楼自无意见,“还有两个重病者,此外还有个孩子,如何处置?”
这般一问,孙钊也有些作难,“一个老婆婆病的严重,还有吴家那个姑娘,也是落了残疾,这二人当年未曾参与谋害人,最多也只算个知情不报,下官打算从轻处置,毕竟她们如今和坐牢也无二,稍后下官和沁水县知县商议一二,看看能否将此村落归入别的村子,到时候让里正找个人照看着。”
这村子虽是荒僻,可到底有房舍又有农田,孙昭灵机一动道:“这几人皆是重犯,按理说连家宅都要抄没,不过下官想了想,倒不如将此处屋宅分给其他村中贫弱之户,若有人愿意,便担起照看之责,倒也两全其美,至于那个孩子——”
孙钊略一沉吟,“若送去哪处农家收养,也算良策。”
霍危楼道:“此事若传开,人人皆知他的血亲得过瘟疫,又是罪大恶极之人,只怕无人愿意收养他,不如送去相国寺吧。”
孙钊也知道那收养无家可归孩童的小寺,立刻道:“侯爷仁德,下官明白了。”
霍危楼抬眸看向远处弯身忙碌的薄若幽,他并非仁德之人,寻常此等小事,更不值得他过问,只是念在薄若幽对那孩子有些牵挂,方才多问了一句罢了。
孙钊也随霍危楼看过去,见薄若幽在一堆白骨中蹲着,眉眼沉肃,心无旁骛,亦面露赞赏来,“此番小薄辛苦了,下次再有这般远的差事,一定不让吴襄再带小薄出来。”
此言本合霍危楼心意,可他略一沉吟,还是道:“也不必如此,若信任她,便不必刻意体恤。”
孙钊眼底闪过意外,眼风极快扫过霍危楼,见他并无玩笑之意心底方才一定,“自是信任的,只是看小薄辛苦的很。”
当然辛苦,仵作本就是辛苦的行当,霍危楼眸色微凝,这时,却见薄若幽忽然抬头给自己擦汗,她一边擦汗一边朝他看来,唇角一扬,浅淡却明快,片刻她又俯下身去验骨,那笑意便似惊鸿一瞥一般引的霍危楼心热。
孙钊在旁又道:“眼下验骨完了,小薄便可当先回京了。”说着看了眼天色,“时辰尚早,若能早些出发,多半能在入夜之后赶回京城。”
霍危楼点了点头,“甚好。”
因衙差人多,手脚亦都利落,午时之后,整片松林便被挖了个七七八八,而当年他们埋尸之地颇为集中,很快,便挖出来一个三丈见方的骨坑来,只是当初尸体堆叠在一处,如今那些骨头亦混在一起,薄若幽要拼补出完整的身骨便破费功夫。
等将土坑内主要的骨架拼补好,日头已经西斜,还剩下些杂乱细碎的骨头难辨归属,她正有些犯难,霍危楼却到了她身边,“定下身份验出死因来便可了,这些东西要被带回京城做呈堂物证,不必非要拼凑完整。”
薄若幽想了想也是,霍危楼又道:“去净净手,我们准备回京了。”
薄若幽看了一圈,只觉衙差们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孙钊亦未发话,便有些犹豫,霍危楼无奈,“孙钊已经说过了,令你先回京,他们要收拢物证,还要将那小童安顿了,没那么快,你留下也无用,我们赶在子时之前回京城才好。”
他这是专门在等她,薄若幽生怕耽误他的正事,忙应了好,等将验尸器物收拾好,便去和孙钊告辞,孙钊笑眯眯的赞赏了她,又道:“既有侯爷作陪,我便不令人送你了,堵住的山路已经疏通,我们只怕要明天一早才能回京,你早些回去安歇,这几日属实辛苦。”
孙钊笑的有些瘆人,薄若幽只觉孙钊定是看出来了,她面颊微热,又同吴襄打了招呼,这才往自己的马车走去,孙钊带着吴襄亲自看着她上了马车,又和霍危楼辞别,等他们顺着山道走远,吴襄狐疑的道:“大人,所以侯爷来这村子里留了一天一夜,到底是为了何事?”
孙钊转身似笑非笑望着他,“侯爷来此,与谁说话最多?又与谁相处最多?”
这一问吴襄却是知道,“是和小薄啊……”
他眼底一亮,“所以侯爷是为了小薄来的?”
孙钊摇了摇头又往松林走,“你也太没眼力了。”
吴襄倒吸一口凉气,“所以……侯爷待小薄是真的有私心?可不应该啊,侯爷是不近女色之人,且小薄……小薄身世寻常,侯爷是何意?是想纳妾不成?”
孙钊哼笑一声,“侯爷何等身份,为了一个妾室来此磋磨两日?”说着叹了口气,“以后对小薄可得尊重爱护些,这些年来没见过侯爷对谁上心,这样的人,不上心则矣,一旦用了心思,那便是板上钉钉的事,我看过不久小薄就不在咱们衙门为差了。”
吴襄听的眉头微拧,“小薄可不像喜好权贵之人啊?”
孙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不是这么看的,莫说小薄和侯爷早有交集,便是刚被侯爷看重,只要侯爷想,天下谁人能拒的了他?”
吴襄想到霍危楼的身份地位,又想到他年纪轻轻权倾朝野,人亦生的高俊伟岸,的确想不出薄若幽会拒绝的可能,他叹了口气,只觉薄若幽若能嫁入侯府自然是好事,可府衙却要少个得力仵作,于是道:“看来还是得好好磨练磨练小胡啊,他近来气性越发大了。”
孙钊笑意微淡,“原先也是个靠得住的,怎么过了个年就会闹脾气了?”
吴襄亦有些叹然,“属下也不明白。”说着又看一眼山道的方向,“不对啊大人,若真如你说的这般容易,侯爷何必这般巴巴的来这村子里?”
孙钊摸了一把下巴,“这般一说,侯爷好似当真与往日有些不同……”
此时日头已是西垂,薄若幽的马车慢,霍危楼御马而行,跟在旁侧少见的悠哉,一行人下到山脚,天色便暗了下来,待到了洛河边上,便见河岸边的庄户楼船皆华灯次第,夜色亦翩然而至,他们做好了行夜路的打算也不着急,待上了官道,便快了许多。
等到了城门之下,便见城门已经关上,可有霍危楼在,进城也不费力气,待入了京城,薄若幽才有种缓过神之感,这一路上他们所言不多,此时薄若幽掀开帘络,“侯爷,您先归府吧,我自己归家去,入了京城,便不必护送了。”
霍危楼没好气道:“那般远之地我都能去,这几步走不得了?”
因驾车的是周良,薄若幽颇有些不自在,马车转上辅道,先往长兴坊而去,待到了程宅,霍危楼也并未下马,只在马背上道:“归家便好好歇着。”
他目光脉脉,似乎还想多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末了马鞭一扬疾驰而去,薄若幽站在马车之前,看着一行人身影消失在长街尽头,亦发了会儿怔才去叫门。
程蕴之本已歇下,见她回来,自是高兴不已,问起村中案子,听那山村之中竟有此事,亦觉叹然,而他更依稀对那古章村的瘟疫有些印象。
“是十五六年前的事了吧?当时虽然事发在山里,可距离京城近,沁水县衙立刻便将消息送回了京城,陛下已知晓了此事,京城还派了大夫走过一趟,可那瘟疫凶险的很,根本没有医治的法子,甚至连病从何起都不知,去的人无功而返,最终只能用最简单的封山之法。”
程蕴之说完叹了口气,“当时还是派的御医,是世上最好的大夫。”
薄若幽正边说边用着饭食,闻言道;“瘟疫这等事,应当是瞒着寻常百姓的吧?义父如何知道派了御医的?”
程蕴之话语一滞,看了薄若幽两瞬才道:“义父一直不曾与你讲过义父族中之事,这些年在青州,义父是想将那些旧事忘了的,如今回京,却是想忘也难。”
他沉沉叹了口气才道:“义父的父亲,当时正是太医院院正,因此你说的瘟疫之事我记得清楚,因我父亲做院正那十年,京畿附近也就闹过这一次瘟疫。”
薄若幽听的心惊,太医院院正,那不就是明归澜之父如今的官职吗?
她并未急着问,而程蕴之回想片刻方才将程家之事娓娓道来,待将惠妃案说完,程蕴之苦笑了一声,“我父亲只怕一开始就知道救不回来了,用药之上便颇为谨慎,后来却成了把柄,他这一生救过的性命不下千百,可就因此番事端,连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朝廷不许程家人再做医馆,我亦心灰意冷不愿行医,后来宁愿去做仵作。”
“你义母一族非仕宦门第,因程家之事,也受了连累,后来干脆与她族中少了往来,她亦是自小习医,因此到了青州,便是她看医馆坐诊。”
薄若幽听的心中发紧,“没有别的法子吗?程家本无错。”
程蕴之叹了口气,“傻孩子,这件事没有对错,是有人要为此负责,一位后妃,一位皇子,这二人的性命,再加上后宫的明争暗斗,程家只有我父亲一人丧命已经是不幸之中的万幸,若非如此,我当初也不会离京避祸。”
说至此,他语声微沉,“皇室天家,是最朝不保夕之地,因我见的多了,所以亦不想让你与武昭侯有何干系,他的母亲是长公主,是皇帝的亲外甥,这些年来,朝野内外皆是他之盛名,可他姓霍不姓赵,这不是一件好事。所谓伴君如伴虎,这一点他只怕也清楚,他去承受这些便罢了,你却不必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