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章1 车子沿着两轮之间的轨迹行走
《中庸》:中庸,恰到好处的做人智慧
1906年,学者辜鸿铭把《中庸》翻译到了西方,立即引起了轰动,人们是根据《中庸》的标题去阅读的,因为“中庸”翻译成英语是“对人生最普遍的指导”。
一篇几千字的文章为什么可以冠以这样深刻的名字呢?原来,《中庸》堪称中国儒家思想的总纲。《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嫡孙子思,本是《礼记》的一篇,后来被宋代哲学家朱熹选入了《四书》。这篇文章通篇其实只谈了两个字“中庸”,但这两个字却是一把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它告诉人们,凡事要适可而止,既不能不够,也不能超过,但是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动摇,不能偏废两端,但要不偏不倚地行事。这一智慧,既可以用于做人,也可以用于治学,所以说,它是“对人生的普遍指导”。
所有的车都是两个轮安在一个轴上,但是车子总是沿着两轮之间的轨迹行走。人都有两条腿,可是人走路的路线,既不在左腿,也不在右腿,而是在两腿之间。中庸处世,也是如此:不要走极端,保持中和。
《中庸》开头说:君子的言行常守中庸的道德标准,小人的言行则违反中庸的道德标准。君子之所以能够常守中庸的道德标准,是因为君子每时每地都守中庸之道。小人之所以违反中庸,是因为小人经常肆无忌惮地做事情。所以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同意“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哲理。事物没发展起来的时候,固然需要大力支持,当它发展得过分的时候,也应该适时予以制止。
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中午,内蒙古大草原上牧民欢欣雀跃,原来政府发下了一个通知,说:狼是危害人类和羊群的动物,是穷凶极恶的敌人,所以鼓励牧民们打狼,由政府提供物资支援,打死多少只以上,可以获得英雄的称号,并且发给奖金和锦旗。
为什么牧民们很开心呢?原来,蒙古高原上有很多狼,新中国成立前,无人治理牧区,成群结队的狼经常攻击羊群,给牧民造成了重大损失,老百姓苦不堪言。这回政府组织大家向狼开战了,牧民们怎能不高兴。
于是牧民们纷纷出动,一场场消灭狼的战斗打响了,狼再凶猛,也敌不过猎枪、毒气、陷阱的围攻,不到几年,草原上的狼被打得一干二净,连幼崽都找不到了。
牧民们以为从此可以过上太平日子了,谁知,草场一片片荒芜,反倒不如从前了。原来,狼只是饿极了才去攻击人类的羊群,平时它们是以野兔、野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的。狼消失后,这些动物没了天敌,疯狂地繁殖起来,把一片片草场糟蹋得千疮百孔,羊群没了草料,也就长不起来了。
无奈之下,政府只好搞起了“引狼入室”行动,从外地引进了一批狼,散放在草原上。过了几年,奇迹发生了,草场转绿了,羊群转肥了,人们对狼的认识也由此发生了变化。狼虽然是羊的天敌,同时也是羊的“守护神”,草原狼既不能泛滥成灾,也不能被赶尽杀绝。
在传统的中国人眼中,世界本身是一个非常精密和谐的组织,破坏了其中任何一环,都会引起整体的失衡。而且,自然界的平衡并不是稳定的,而是动态的,就像两个人对掌,双方的手掌对在一起,互相用力,这时只要有一个人突然撤去力量,两个人同时都会摔倒。所以,要维持这种平衡,不但要中道而行,而且要时时刻刻中道而行,才能让这个精密和谐的组织顺畅地运转,其间的所有事物也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春风得意之时,难免喜形于色、夸耀自己;身处高位,不自觉间就会颐指气使、飞扬跋扈;稍有才能便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唯恐天下人不知自己有才的炫耀心理不知害了多少人。其实,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是人生的大道理。得意时行事低调,失意时也不妄自菲薄,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把持住自己,也就不会大喜大悲,为外界所干扰。所以,容易心高气傲的青少年们,不妨多读一读《中庸》,这其中不仅有故事,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拿捏为人处世的力度。
第五章1 车子沿着两轮之间的轨迹行走
《中庸》:中庸,恰到好处的做人智慧
1906年,学者辜鸿铭把《中庸》翻译到了西方,立即引起了轰动,人们是根据《中庸》的标题去阅读的,因为“中庸”翻译成英语是“对人生最普遍的指导”。
一篇几千字的文章为什么可以冠以这样深刻的名字呢?原来,《中庸》堪称中国儒家思想的总纲。《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嫡孙子思,本是《礼记》的一篇,后来被宋代哲学家朱熹选入了《四书》。这篇文章通篇其实只谈了两个字“中庸”,但这两个字却是一把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它告诉人们,凡事要适可而止,既不能不够,也不能超过,但是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动摇,不能偏废两端,但要不偏不倚地行事。这一智慧,既可以用于做人,也可以用于治学,所以说,它是“对人生的普遍指导”。
所有的车都是两个轮安在一个轴上,但是车子总是沿着两轮之间的轨迹行走。人都有两条腿,可是人走路的路线,既不在左腿,也不在右腿,而是在两腿之间。中庸处世,也是如此:不要走极端,保持中和。
《中庸》开头说:君子的言行常守中庸的道德标准,小人的言行则违反中庸的道德标准。君子之所以能够常守中庸的道德标准,是因为君子每时每地都守中庸之道。小人之所以违反中庸,是因为小人经常肆无忌惮地做事情。所以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同意“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哲理。事物没发展起来的时候,固然需要大力支持,当它发展得过分的时候,也应该适时予以制止。
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中午,内蒙古大草原上牧民欢欣雀跃,原来政府发下了一个通知,说:狼是危害人类和羊群的动物,是穷凶极恶的敌人,所以鼓励牧民们打狼,由政府提供物资支援,打死多少只以上,可以获得英雄的称号,并且发给奖金和锦旗。
为什么牧民们很开心呢?原来,蒙古高原上有很多狼,新中国成立前,无人治理牧区,成群结队的狼经常攻击羊群,给牧民造成了重大损失,老百姓苦不堪言。这回政府组织大家向狼开战了,牧民们怎能不高兴。
于是牧民们纷纷出动,一场场消灭狼的战斗打响了,狼再凶猛,也敌不过猎枪、毒气、陷阱的围攻,不到几年,草原上的狼被打得一干二净,连幼崽都找不到了。
牧民们以为从此可以过上太平日子了,谁知,草场一片片荒芜,反倒不如从前了。原来,狼只是饿极了才去攻击人类的羊群,平时它们是以野兔、野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的。狼消失后,这些动物没了天敌,疯狂地繁殖起来,把一片片草场糟蹋得千疮百孔,羊群没了草料,也就长不起来了。
无奈之下,政府只好搞起了“引狼入室”行动,从外地引进了一批狼,散放在草原上。过了几年,奇迹发生了,草场转绿了,羊群转肥了,人们对狼的认识也由此发生了变化。狼虽然是羊的天敌,同时也是羊的“守护神”,草原狼既不能泛滥成灾,也不能被赶尽杀绝。
在传统的中国人眼中,世界本身是一个非常精密和谐的组织,破坏了其中任何一环,都会引起整体的失衡。而且,自然界的平衡并不是稳定的,而是动态的,就像两个人对掌,双方的手掌对在一起,互相用力,这时只要有一个人突然撤去力量,两个人同时都会摔倒。所以,要维持这种平衡,不但要中道而行,而且要时时刻刻中道而行,才能让这个精密和谐的组织顺畅地运转,其间的所有事物也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春风得意之时,难免喜形于色、夸耀自己;身处高位,不自觉间就会颐指气使、飞扬跋扈;稍有才能便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唯恐天下人不知自己有才的炫耀心理不知害了多少人。其实,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是人生的大道理。得意时行事低调,失意时也不妄自菲薄,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把持住自己,也就不会大喜大悲,为外界所干扰。所以,容易心高气傲的青少年们,不妨多读一读《中庸》,这其中不仅有故事,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拿捏为人处世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