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穿越之盛世独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六月六伏暑节当天,以顾辞不耐天热要去避暑的名义,顾尧护送萧律和全家人去了铁梅寺旁的别院。到了别院,顾尧和顾翀没下马,直接带着一队人马扬鞭北去。
这会没人察觉他们的动向,整个京城的人都在关注丹青阁。
江大管事还在埋头找合适的竹子造纸,谢庆把抄书的事交给了江掌柜,在阁里辟出一大间正房,以为郡主祈福的名义,每日拿出萧谢两家的十本藏书,若愿意抄三本以上,即可带走自写的一本。
所谓的家族藏书,其实不仅仅是书本身有历史价值或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诸多先贤前辈对其的释义批注,承载了一个累世门阀的底蕴和记载,怎能不让读书人趋之若鹜?
听说当日盛况空前,闻讯赶来的学子们蜂拥而至,店门外留下好多鞋帽纶巾,江掌柜的衣服差点被扒下来。
明津带五率府的人去帮忙维持秩序,谢庆赶去主持,让学子们先一人留下一篇字,按字迹好坏排序,每日十人。并许诺不但可以现场带着一本,凭丹青阁的帖子,一个月后这些书刻印出来,可免费自选一本。
期间有人认出谢庆是谢弨的伴读谢柏年的幼子,谢柏年是千里护送谢弛逃难的亲随长,引得不少人争相与他攀谈。
第一位交上字稿的是一位来自谢家祖籍琅琊城的谷姓学子,他自言曾就读谢家出资出人所建的府学,对着谢弨所题的‘丹青阁’三字恭恭敬敬地鞠躬揖三礼,方才离去。周围喧嚣的人群一下安静下来,此后每位学子书生皆正了衣冠,效仿为之。
谢庆等人目睹此景,在屋内对着《丹青阁序》燃香三柱,皆泪流满面。
***********************
之前袁懿就已经给皇帝报备过谢家凭前人笔记研究出排版印刷术一事,并且把顾辞怎么出主意让丹青阁赚钱,还想拿明年春闱的试卷和进士文章去卖的点子,全都交代个干净。皇帝痛快答应了,回头跟太后感慨,小丫头的心眼估计都长在这方面了,以后其他书店只有眼红的份。
太后心疼得不行,说她一个小姑娘,打小受苦受难,这会自己身子不舒坦,还要帮着师父经营个铺子,难道这也有人看不过眼?!当即就想出宫去望山好好安慰顾辞一番,给她撑腰。
袁懿和皇帝连忙劝住,皇帝更于次日颁下特许令,不但允许丹青阁刊印宫学藏书,每年的律典历法,都指定由其刻印。
此令一出,其他几家隐约知道丹青阁有新印刷术,一直盯着想下手的书店及其背后之人,只能悻悻然地打消此念,暂且按捺下来。
***********************
等顾辞回府过七夕的时候,已经过了最热闹的阶段,京城学风大振,谢家在文坛的地位本就崇高,只是新朝伊始后继无人才沉寂下来,这下声名重振,每日来膜拜《丹青阁序》的书生络绎不绝。
这些都与她无关,自端午宴之后,不但有当天来做客的人家回请她们母女,还有些姑娘们单独请顾辞,或是邀顾辞一起去赴另一相熟人家的宴席。顾悦和顾悌等人也随之得了不少邀约,不过顾辞并不会与她们一同出入,都是各走各的。若不然,别人都给她行完礼,她身边的姐姐们还得给这些人行大礼,太虐。
毓仪很大方地统统放行,只要求仪仗必不可少。
顾辞很乐意与任何有可能成为她未来二嫂的大姐姐们交往,也不再担忧自己没长齐的牙。只是小市民心态地觉得自己有些扰民,因此每次出门都会让侍卫带些散钱铜板,如果遇到净街或驱赶摊贩乞丐,就去给人添补点。
次数一多,消息灵通的明秀就递话说,小商贩们已经出现跟着郡主仪仗跑的专业人员,更不用说路边乞丐组团来刷。
顾辞很是无可奈何,实在想不通,有这等时间跟着,赚的钱不比白拿的多?但也没就此罢手,该补还是补,只是时不时会绕个路。
于是京城也有了一景,华丽威严的公主仪仗后时常缀着一条不叫卖不讨饭光跟着队伍移动的小贩乞丐。
***********************
眼看就是十月十日的颁金节,从北关进京的不少将领回不去了,被罢职、调任、闲置都有。顾尧父子没回来的迹象,毓仪母女俩开始打点冬季的衣服给他们送过去。
知道顾尧到了北关之后,谢庆就派人去北关养珠挖参。受丹青阁重新崛起的... -->>
六月六伏暑节当天,以顾辞不耐天热要去避暑的名义,顾尧护送萧律和全家人去了铁梅寺旁的别院。到了别院,顾尧和顾翀没下马,直接带着一队人马扬鞭北去。
这会没人察觉他们的动向,整个京城的人都在关注丹青阁。
江大管事还在埋头找合适的竹子造纸,谢庆把抄书的事交给了江掌柜,在阁里辟出一大间正房,以为郡主祈福的名义,每日拿出萧谢两家的十本藏书,若愿意抄三本以上,即可带走自写的一本。
所谓的家族藏书,其实不仅仅是书本身有历史价值或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诸多先贤前辈对其的释义批注,承载了一个累世门阀的底蕴和记载,怎能不让读书人趋之若鹜?
听说当日盛况空前,闻讯赶来的学子们蜂拥而至,店门外留下好多鞋帽纶巾,江掌柜的衣服差点被扒下来。
明津带五率府的人去帮忙维持秩序,谢庆赶去主持,让学子们先一人留下一篇字,按字迹好坏排序,每日十人。并许诺不但可以现场带着一本,凭丹青阁的帖子,一个月后这些书刻印出来,可免费自选一本。
期间有人认出谢庆是谢弨的伴读谢柏年的幼子,谢柏年是千里护送谢弛逃难的亲随长,引得不少人争相与他攀谈。
第一位交上字稿的是一位来自谢家祖籍琅琊城的谷姓学子,他自言曾就读谢家出资出人所建的府学,对着谢弨所题的‘丹青阁’三字恭恭敬敬地鞠躬揖三礼,方才离去。周围喧嚣的人群一下安静下来,此后每位学子书生皆正了衣冠,效仿为之。
谢庆等人目睹此景,在屋内对着《丹青阁序》燃香三柱,皆泪流满面。
***********************
之前袁懿就已经给皇帝报备过谢家凭前人笔记研究出排版印刷术一事,并且把顾辞怎么出主意让丹青阁赚钱,还想拿明年春闱的试卷和进士文章去卖的点子,全都交代个干净。皇帝痛快答应了,回头跟太后感慨,小丫头的心眼估计都长在这方面了,以后其他书店只有眼红的份。
太后心疼得不行,说她一个小姑娘,打小受苦受难,这会自己身子不舒坦,还要帮着师父经营个铺子,难道这也有人看不过眼?!当即就想出宫去望山好好安慰顾辞一番,给她撑腰。
袁懿和皇帝连忙劝住,皇帝更于次日颁下特许令,不但允许丹青阁刊印宫学藏书,每年的律典历法,都指定由其刻印。
此令一出,其他几家隐约知道丹青阁有新印刷术,一直盯着想下手的书店及其背后之人,只能悻悻然地打消此念,暂且按捺下来。
***********************
等顾辞回府过七夕的时候,已经过了最热闹的阶段,京城学风大振,谢家在文坛的地位本就崇高,只是新朝伊始后继无人才沉寂下来,这下声名重振,每日来膜拜《丹青阁序》的书生络绎不绝。
这些都与她无关,自端午宴之后,不但有当天来做客的人家回请她们母女,还有些姑娘们单独请顾辞,或是邀顾辞一起去赴另一相熟人家的宴席。顾悦和顾悌等人也随之得了不少邀约,不过顾辞并不会与她们一同出入,都是各走各的。若不然,别人都给她行完礼,她身边的姐姐们还得给这些人行大礼,太虐。
毓仪很大方地统统放行,只要求仪仗必不可少。
顾辞很乐意与任何有可能成为她未来二嫂的大姐姐们交往,也不再担忧自己没长齐的牙。只是小市民心态地觉得自己有些扰民,因此每次出门都会让侍卫带些散钱铜板,如果遇到净街或驱赶摊贩乞丐,就去给人添补点。
次数一多,消息灵通的明秀就递话说,小商贩们已经出现跟着郡主仪仗跑的专业人员,更不用说路边乞丐组团来刷。
顾辞很是无可奈何,实在想不通,有这等时间跟着,赚的钱不比白拿的多?但也没就此罢手,该补还是补,只是时不时会绕个路。
于是京城也有了一景,华丽威严的公主仪仗后时常缀着一条不叫卖不讨饭光跟着队伍移动的小贩乞丐。
***********************
眼看就是十月十日的颁金节,从北关进京的不少将领回不去了,被罢职、调任、闲置都有。顾尧父子没回来的迹象,毓仪母女俩开始打点冬季的衣服给他们送过去。
知道顾尧到了北关之后,谢庆就派人去北关养珠挖参。受丹青阁重新崛起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