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杀鸡给猴看,这一招用出来,就没什么人敢动了,于是假投降就变成了真投降。
就这样,烦了朝廷十几年,屡招不安,屡打不平的江西土匪被彻底扫平了,王守仁先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连打带拉,连蒙带骗,终于解决问题。
江西剿匪记在明代历史上并不起眼,但对于王守仁而言,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要知道大凡历史上干哲学这行的,一般都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智商要过剩,弱智白痴是禁止入内的(大智若愚者除外),第二必须是吃饱了没事干(饭都吃不饱还搞啥哲学)。
哲学有这么高的门槛,是因为它是世间一切科学的基础,如果你够厉害,理论上是什么学科都可以搞得定的。比如钱学森先生曾经反复说,他之所以能够搞导弹卫星,不断出科研成果,是他长年累月学习马列主义的结果。
别人我不敢说,至少王守仁先生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哲学家,而这帮赣南土匪们正好为他提供了另一个机会——突破的机会。
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王守仁终于发现光懂得哲学是不够的,整天谈论“心学”并没有什么效果,“心学”并不能打跑土匪,他隐约地感觉到,要想理论联系实际,成功立业处事,还需要另一样神秘的工具。
经历了穷山野岭的荒凉,无人问津的落寞、曾经悟道的喜悦后,王守仁又一次来到了关口,在江西的两年,由于遍地都是土匪,他只能四处出差专职剿匪,没有时间去研究他的哲学。
上天没有亏待王守仁,正是在这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两年中,王守仁逐渐找到了这一样工具,并且熟练地掌握了它。
有了这件工具,他才能超越众多的前辈,成为理学的圣贤。
有了这件工具,他才能成就辉煌武功,为后人敬仰。
有了这件工具,他的哲学方为万人信服,远流海外,千古不朽。
而后世的名臣徐阶、张居正也正是借助了这件工具,建立不世功勋,名留千古。
这件工具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
关于知和行的关系,是一个中国哲学史上的根本问题,这个麻烦从诸子百家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孙中山,历时几千年,骂了无数次,吵了无数次,始终无法解决。
我也不能解决,但我可以解释。
其实这个问题说穿了,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
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这也好理解,按照他那个格法,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是很容易的。
大家可能很难想象,但就是这么个玩意儿,折腾了上千年,直到今天,都没停过。
此刻王守仁站了出来,他大声喊道: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二十多年后,有两个人先后读了他的书,却都看到了“知行合一”这句话,一个人看懂了,另一个人没有看懂。
看懂的那个人叫张居正,没有看懂的那个人叫海瑞。
四百年后,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这句话,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陶行知。
不祥的预兆
领悟了“知行合一”的王守仁不再空谈理论和哲学,因为残酷的现实让他明白,光凭说教和四书五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让土匪放下手中的刀,最好的方法是用火枪。
怀揣着这种理念,王守仁即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为艰难的考验。
对这些土匪,他一直十分纳闷,既不经看,也不经打,如此的一群废物,怎么就敢如此嚣张搞规模经营呢?而在讯问土匪时,他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宁王朱宸濠。
毫无疑问,这些土匪的背后或多或少地有着朱宸濠的影子,身为一个藩王,却去和强盗打成一片,总不能理解为深入群众吧。
知县拉关系是想升知府,侍郎拉关系是想当尚书,藩王拉关系是想……
于是王守仁很快找到了答案,唯一的可能的答案。
问题严重了,他立刻跑去找孙燧。
孙燧,时任江西巡抚,浙江余姚人,不但是王守仁的老乡,也是他同朝为官最好的朋友。
当时的王守仁只是江西南部(赣南)巡抚,且主要任务就是剿匪,这么大的事情,他没法拍板当家,只能找孙燧。
然而当他跑到巡抚衙门,找到孙燧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完这件事情后,却只换来了一个奇怪的反应。
孙燧是苦笑着听他说完的,然后他叹了一口气,只说了一句话:
“兄台你现在才知道?”
这下轮到王守仁傻眼了。
正德十年(1515)十月,河南布政使孙燧接到了一份命令,中央决定提升他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孙燧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后面还有一个任命——派江西巡抚。
江西,对当时的朝中官员来说,是一个死亡之地。
就在几年前,江西巡抚王哲光荣上任,可没多久,他竟突然离奇死亡了,朝廷派董杰接替他的位置,才过了八个月,董杰兄也死了,死的不明不白,后任的两位巡抚还没干到一年,就自动收拾包裹回来了,宁可不做官,也不在那里住。
其中奥妙朝廷的高级官员都心知肚明,却不吱声。
收了人家的钱,自然不好吱声。
可是江西不能没有人去,也不知是哪位仁兄和孙燧有仇,竟然推荐了他。孙燧就这样被推到了悬崖边上。
然而孙燧回答:“我去!”
他叫来了自己的妻子,跟他交代自己的后事,妻子吓得不行,问他是怎么回事。孙燧只是叹气说道:
“这次我要死在那里了。”
“既然如此,那咱不当这个官,不去还不行吗?”
“国家有难,自应挺身而出,以死报国,怎能推辞!”孙燧义正辞严地这样回答。
他遣散了所有的下人,安置好家人,告别妻子,带着两个书童,就此踏上不归路。
到江西后,他却十分意外地受到了宁王的热烈欢迎,送钱送物不说,还时常上门探访,可谓热情之至。
但孙燧拒绝了,他还了礼物,谢绝探访。这是因为他很明白,拿了人家的东西,就要给人家办事。而宁王要办的事情叫做谋反,现在收了东西,将来是要拿脑袋去还的。
然而之后不久,他就发现身边的人都在监视着自己,无论他干什么事情,宁王总是会预先知道,有时还会故意将他在某些秘密场合说过的话透露出来。甚至他的住处也时常有可疑人员出没。
面对这一切,孙燧并没有屈服,他依然毫无畏惧地留在了这里。
>
杀鸡给猴看,这一招用出来,就没什么人敢动了,于是假投降就变成了真投降。
就这样,烦了朝廷十几年,屡招不安,屡打不平的江西土匪被彻底扫平了,王守仁先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连打带拉,连蒙带骗,终于解决问题。
江西剿匪记在明代历史上并不起眼,但对于王守仁而言,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要知道大凡历史上干哲学这行的,一般都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智商要过剩,弱智白痴是禁止入内的(大智若愚者除外),第二必须是吃饱了没事干(饭都吃不饱还搞啥哲学)。
哲学有这么高的门槛,是因为它是世间一切科学的基础,如果你够厉害,理论上是什么学科都可以搞得定的。比如钱学森先生曾经反复说,他之所以能够搞导弹卫星,不断出科研成果,是他长年累月学习马列主义的结果。
别人我不敢说,至少王守仁先生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哲学家,而这帮赣南土匪们正好为他提供了另一个机会——突破的机会。
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王守仁终于发现光懂得哲学是不够的,整天谈论“心学”并没有什么效果,“心学”并不能打跑土匪,他隐约地感觉到,要想理论联系实际,成功立业处事,还需要另一样神秘的工具。
经历了穷山野岭的荒凉,无人问津的落寞、曾经悟道的喜悦后,王守仁又一次来到了关口,在江西的两年,由于遍地都是土匪,他只能四处出差专职剿匪,没有时间去研究他的哲学。
上天没有亏待王守仁,正是在这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两年中,王守仁逐渐找到了这一样工具,并且熟练地掌握了它。
有了这件工具,他才能超越众多的前辈,成为理学的圣贤。
有了这件工具,他才能成就辉煌武功,为后人敬仰。
有了这件工具,他的哲学方为万人信服,远流海外,千古不朽。
而后世的名臣徐阶、张居正也正是借助了这件工具,建立不世功勋,名留千古。
这件工具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
关于知和行的关系,是一个中国哲学史上的根本问题,这个麻烦从诸子百家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孙中山,历时几千年,骂了无数次,吵了无数次,始终无法解决。
我也不能解决,但我可以解释。
其实这个问题说穿了,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
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这也好理解,按照他那个格法,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是很容易的。
大家可能很难想象,但就是这么个玩意儿,折腾了上千年,直到今天,都没停过。
此刻王守仁站了出来,他大声喊道: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二十多年后,有两个人先后读了他的书,却都看到了“知行合一”这句话,一个人看懂了,另一个人没有看懂。
看懂的那个人叫张居正,没有看懂的那个人叫海瑞。
四百年后,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这句话,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陶行知。
不祥的预兆
领悟了“知行合一”的王守仁不再空谈理论和哲学,因为残酷的现实让他明白,光凭说教和四书五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让土匪放下手中的刀,最好的方法是用火枪。
怀揣着这种理念,王守仁即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为艰难的考验。
对这些土匪,他一直十分纳闷,既不经看,也不经打,如此的一群废物,怎么就敢如此嚣张搞规模经营呢?而在讯问土匪时,他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宁王朱宸濠。
毫无疑问,这些土匪的背后或多或少地有着朱宸濠的影子,身为一个藩王,却去和强盗打成一片,总不能理解为深入群众吧。
知县拉关系是想升知府,侍郎拉关系是想当尚书,藩王拉关系是想……
于是王守仁很快找到了答案,唯一的可能的答案。
问题严重了,他立刻跑去找孙燧。
孙燧,时任江西巡抚,浙江余姚人,不但是王守仁的老乡,也是他同朝为官最好的朋友。
当时的王守仁只是江西南部(赣南)巡抚,且主要任务就是剿匪,这么大的事情,他没法拍板当家,只能找孙燧。
然而当他跑到巡抚衙门,找到孙燧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完这件事情后,却只换来了一个奇怪的反应。
孙燧是苦笑着听他说完的,然后他叹了一口气,只说了一句话:
“兄台你现在才知道?”
这下轮到王守仁傻眼了。
正德十年(1515)十月,河南布政使孙燧接到了一份命令,中央决定提升他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孙燧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后面还有一个任命——派江西巡抚。
江西,对当时的朝中官员来说,是一个死亡之地。
就在几年前,江西巡抚王哲光荣上任,可没多久,他竟突然离奇死亡了,朝廷派董杰接替他的位置,才过了八个月,董杰兄也死了,死的不明不白,后任的两位巡抚还没干到一年,就自动收拾包裹回来了,宁可不做官,也不在那里住。
其中奥妙朝廷的高级官员都心知肚明,却不吱声。
收了人家的钱,自然不好吱声。
可是江西不能没有人去,也不知是哪位仁兄和孙燧有仇,竟然推荐了他。孙燧就这样被推到了悬崖边上。
然而孙燧回答:“我去!”
他叫来了自己的妻子,跟他交代自己的后事,妻子吓得不行,问他是怎么回事。孙燧只是叹气说道:
“这次我要死在那里了。”
“既然如此,那咱不当这个官,不去还不行吗?”
“国家有难,自应挺身而出,以死报国,怎能推辞!”孙燧义正辞严地这样回答。
他遣散了所有的下人,安置好家人,告别妻子,带着两个书童,就此踏上不归路。
到江西后,他却十分意外地受到了宁王的热烈欢迎,送钱送物不说,还时常上门探访,可谓热情之至。
但孙燧拒绝了,他还了礼物,谢绝探访。这是因为他很明白,拿了人家的东西,就要给人家办事。而宁王要办的事情叫做谋反,现在收了东西,将来是要拿脑袋去还的。
然而之后不久,他就发现身边的人都在监视着自己,无论他干什么事情,宁王总是会预先知道,有时还会故意将他在某些秘密场合说过的话透露出来。甚至他的住处也时常有可疑人员出没。
面对这一切,孙燧并没有屈服,他依然毫无畏惧地留在了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