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明朝那些事儿1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收到两人密奏,建文帝很是高兴了一阵子,精神病人朱棣自然也很高兴,他终于有时间去准备自己的计划了。
朱棣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由于一个意外的发生,他的计划破产了。
朱棣失算了,因为长史葛诚背叛了他。他把朱棣装疯的情况告诉了建文帝,并密报朱棣即将举兵。一向犹豫不决的兵部尚书齐泰终于做出了正确的决断。他下了三道命令:
一、立刻命令使臣前往北平;
二、授意张昺和谢贵立刻采取行动监视燕王及其亲属,必要时可以直接采取行动;
三、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立刻逮捕朱棣。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应急计划,但就如同我们之前所讲,计划的执行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计划的第一点和第二点都没有问题,坏事就坏在第三点上。
张信说不上是建文帝的亲信,他是燕王亲任的都指挥使,齐泰居然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简直是儿戏!想来这位书呆子是听了太多评书,在他脑子里,抓人就是“埋伏五百刀斧手于帐后,以摔杯为号”,完全估计不到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张信接到任务后,犹豫了很久,还是拿不定主意。他和燕王的关系很好,但毕竟自己拿的是朝廷的工资,如果通知了燕王,那不但违背了职业道德,而且会从国家高级干部变成反贼,一旦上了这条贼船,可就下不来了。
生死系于一线,这条线现在就在我的手中!
关键时刻,张信的母亲帮助他做出了抉择,她老人家一听说要逮捕燕王,立刻制止了张信,并说道:“千万不可以这样做(逮捕燕王),我经常听人说,燕王将来必定会取得天下,他这样的人是不会死的,也不是你能够抓住的。”
我们可能会觉得纳闷,这位老太太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怎么知道这样的“天机”?综合各种情况分析,这位老太太很可能是受到那些散布街头和菜市场的算命先生们传播的谣言影响,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如此重大的决策,竟然受一个如此可笑的理由和论据影响并最终做出,实在让人觉得啼笑皆非。
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张信的决断
张信是一个拿定主意就动手的人,他立刻去燕王府报信。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燕王府竟然不见外客。按说这也算燕王气数已尽,来报信的都不见,还有什么办法?可偏巧这个张信是个很执著的人,下定决心,排除万难,非要做反贼不可。
他化装后混入王府,再表明身份要求见燕王。燕王没有办法,只好见他,但燕王没有忘记自己的精神病人身份,他歪在床上,哼哼唧唧说不出话来,活像中风患者。张信叩拜了半天,这位病人兄弟一句话也没有说。
张信等了很久,还是没有等到燕王开口,看来这位病人是不打算开口了。
张信终于开口说话:“殿下您别这样了,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和您说!”那意思就是你别再装孙子了,有火烧眉毛的事要办!
谁知朱棣实在是顽固不化,居然继续装糊涂,假装听不懂张信的话。
张信实在忍无可忍(看来想做反贼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您就别装了吧,我身上有逮捕您的敕令(逮捕证),如果您有意的话,就不要再瞒我了!”
于是,一幕医学史上的奇迹发生了,长期中风患者兼精神病人朱棣神奇地恢复了健康。朱棣在一瞬间完成了起床、站立、跪拜这一系列复杂的动作,着实令人惊叹。
朱棣向张信行礼,连声说道:“是您救了我的全家啊!”他立刻唤出在旁边等待多时的道衍,开始商议对策。
事情至此发生变化。
齐泰的后手
张信迟迟不见动静,应该也在齐泰的意料之中,从事情发展看来,他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因为就在张信去燕王府报信后没过几天,张昺和谢贵就手持逮捕燕王官属的诏书,率领大批部队包围了燕王府。
看来齐泰也早就料到张信不可靠,所以才会有两手准备。
至此,从削藩开始,事情一步步地发展,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把面具揭去吧,最后决断的时刻来到了!
朱棣病好没多久,就立刻精神焕发起来,但他也没有想到敌人来得这么快,千钧一发之际,他召集大将张玉、朱能率卫队守卫王府。由于事发突然,军队来不及集结,而外面的士兵人数要远远多于王府卫队,朱棣正面对着他人生中最大的挑战之一,要取得天下,必先取得北平,而自己现在连王府都出不去!
该怎么办呢?
这是朱棣一生中最为凶险的状况之一,外面喊打喊杀,围成铁桶一般,若要硬拼明显是以卵击石,怎么办才好呢,难道要束手就擒?
办法不是没有,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把带头的人解决掉,这些士兵就会成为乌合之众。但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对方就是冲着自己来的,难道他们会放下武器走进王府让自己来抓?
关键时刻,朱棣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
外面这些人到底是来干什么的?这似乎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从他们整齐的制服、凶狠的面部表情、手中亮晃晃的兵器,都可以判断出他们绝不是来参加联欢的。但问题在于,他们真的是来抓自己的吗?
朱棣的判断没有错,张昺和谢贵并没有接到逮捕燕王的命令,他们得到的命令是逮捕燕王的官属,偏偏就是没有逮捕他本人的诏令!
这真是百密一疏,而燕王的胆略也可见一斑,所谓做贼心虚,有些犯过法的人在街上见到大檐帽就跑,也不管这人到底是公安还是城管,原因无他,心虚而已。朱棣竟然在政府找上门来后还能冷静思考,做贼而不心虚,确实厉害。
于是朱棣下令请张昺和谢贵进王府。此二人并非傻瓜,好说歹说就是不进去。朱棣见状便列出被逮捕人的名单,并表示这些人已经被抓住了,要交给政府,需要带头的来验明犯人的身份。
这下子两个人不进也得进了,因为看目前这个形势不进王府工作就无法完成,而诏书也确实没有说要逮捕燕王。两人商量后,决定进府,本来他们还带了很多卫士一起进府,但被王府门卫以其他人级别不够拒绝了。王府重地,闲人免进,本来也是正常的,但在非常时刻,如果依然墨守成规就太迂腐了。偏偏这两位就是这样迂腐,居然主动示意士兵们听从门卫的安排,然后两个人肩并肩,大步踏入了鬼门关。
一进王府,可就由不得他们了,到了大堂,他们惊奇地发现精神病人朱棣扶着根拐杖坐在那里,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见到他们来也不起身,只是让人赐坐。此场景极类似今日之黑帮片中瘸腿黑社会老大开堂会的场景。朱棣这位黑老大连正眼都没看他们一下。
张昺和谢贵的心中开始打鼓了。可是既然已经来了,说什么也晚了。所幸开头的时候气氛倒还和睦,宾主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若干意见,情况一时大有缓和之迹象。
就在... -->>
收到两人密奏,建文帝很是高兴了一阵子,精神病人朱棣自然也很高兴,他终于有时间去准备自己的计划了。
朱棣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由于一个意外的发生,他的计划破产了。
朱棣失算了,因为长史葛诚背叛了他。他把朱棣装疯的情况告诉了建文帝,并密报朱棣即将举兵。一向犹豫不决的兵部尚书齐泰终于做出了正确的决断。他下了三道命令:
一、立刻命令使臣前往北平;
二、授意张昺和谢贵立刻采取行动监视燕王及其亲属,必要时可以直接采取行动;
三、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立刻逮捕朱棣。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应急计划,但就如同我们之前所讲,计划的执行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计划的第一点和第二点都没有问题,坏事就坏在第三点上。
张信说不上是建文帝的亲信,他是燕王亲任的都指挥使,齐泰居然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简直是儿戏!想来这位书呆子是听了太多评书,在他脑子里,抓人就是“埋伏五百刀斧手于帐后,以摔杯为号”,完全估计不到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张信接到任务后,犹豫了很久,还是拿不定主意。他和燕王的关系很好,但毕竟自己拿的是朝廷的工资,如果通知了燕王,那不但违背了职业道德,而且会从国家高级干部变成反贼,一旦上了这条贼船,可就下不来了。
生死系于一线,这条线现在就在我的手中!
关键时刻,张信的母亲帮助他做出了抉择,她老人家一听说要逮捕燕王,立刻制止了张信,并说道:“千万不可以这样做(逮捕燕王),我经常听人说,燕王将来必定会取得天下,他这样的人是不会死的,也不是你能够抓住的。”
我们可能会觉得纳闷,这位老太太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怎么知道这样的“天机”?综合各种情况分析,这位老太太很可能是受到那些散布街头和菜市场的算命先生们传播的谣言影响,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如此重大的决策,竟然受一个如此可笑的理由和论据影响并最终做出,实在让人觉得啼笑皆非。
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张信的决断
张信是一个拿定主意就动手的人,他立刻去燕王府报信。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燕王府竟然不见外客。按说这也算燕王气数已尽,来报信的都不见,还有什么办法?可偏巧这个张信是个很执著的人,下定决心,排除万难,非要做反贼不可。
他化装后混入王府,再表明身份要求见燕王。燕王没有办法,只好见他,但燕王没有忘记自己的精神病人身份,他歪在床上,哼哼唧唧说不出话来,活像中风患者。张信叩拜了半天,这位病人兄弟一句话也没有说。
张信等了很久,还是没有等到燕王开口,看来这位病人是不打算开口了。
张信终于开口说话:“殿下您别这样了,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和您说!”那意思就是你别再装孙子了,有火烧眉毛的事要办!
谁知朱棣实在是顽固不化,居然继续装糊涂,假装听不懂张信的话。
张信实在忍无可忍(看来想做反贼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您就别装了吧,我身上有逮捕您的敕令(逮捕证),如果您有意的话,就不要再瞒我了!”
于是,一幕医学史上的奇迹发生了,长期中风患者兼精神病人朱棣神奇地恢复了健康。朱棣在一瞬间完成了起床、站立、跪拜这一系列复杂的动作,着实令人惊叹。
朱棣向张信行礼,连声说道:“是您救了我的全家啊!”他立刻唤出在旁边等待多时的道衍,开始商议对策。
事情至此发生变化。
齐泰的后手
张信迟迟不见动静,应该也在齐泰的意料之中,从事情发展看来,他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因为就在张信去燕王府报信后没过几天,张昺和谢贵就手持逮捕燕王官属的诏书,率领大批部队包围了燕王府。
看来齐泰也早就料到张信不可靠,所以才会有两手准备。
至此,从削藩开始,事情一步步地发展,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把面具揭去吧,最后决断的时刻来到了!
朱棣病好没多久,就立刻精神焕发起来,但他也没有想到敌人来得这么快,千钧一发之际,他召集大将张玉、朱能率卫队守卫王府。由于事发突然,军队来不及集结,而外面的士兵人数要远远多于王府卫队,朱棣正面对着他人生中最大的挑战之一,要取得天下,必先取得北平,而自己现在连王府都出不去!
该怎么办呢?
这是朱棣一生中最为凶险的状况之一,外面喊打喊杀,围成铁桶一般,若要硬拼明显是以卵击石,怎么办才好呢,难道要束手就擒?
办法不是没有,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把带头的人解决掉,这些士兵就会成为乌合之众。但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对方就是冲着自己来的,难道他们会放下武器走进王府让自己来抓?
关键时刻,朱棣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
外面这些人到底是来干什么的?这似乎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从他们整齐的制服、凶狠的面部表情、手中亮晃晃的兵器,都可以判断出他们绝不是来参加联欢的。但问题在于,他们真的是来抓自己的吗?
朱棣的判断没有错,张昺和谢贵并没有接到逮捕燕王的命令,他们得到的命令是逮捕燕王的官属,偏偏就是没有逮捕他本人的诏令!
这真是百密一疏,而燕王的胆略也可见一斑,所谓做贼心虚,有些犯过法的人在街上见到大檐帽就跑,也不管这人到底是公安还是城管,原因无他,心虚而已。朱棣竟然在政府找上门来后还能冷静思考,做贼而不心虚,确实厉害。
于是朱棣下令请张昺和谢贵进王府。此二人并非傻瓜,好说歹说就是不进去。朱棣见状便列出被逮捕人的名单,并表示这些人已经被抓住了,要交给政府,需要带头的来验明犯人的身份。
这下子两个人不进也得进了,因为看目前这个形势不进王府工作就无法完成,而诏书也确实没有说要逮捕燕王。两人商量后,决定进府,本来他们还带了很多卫士一起进府,但被王府门卫以其他人级别不够拒绝了。王府重地,闲人免进,本来也是正常的,但在非常时刻,如果依然墨守成规就太迂腐了。偏偏这两位就是这样迂腐,居然主动示意士兵们听从门卫的安排,然后两个人肩并肩,大步踏入了鬼门关。
一进王府,可就由不得他们了,到了大堂,他们惊奇地发现精神病人朱棣扶着根拐杖坐在那里,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见到他们来也不起身,只是让人赐坐。此场景极类似今日之黑帮片中瘸腿黑社会老大开堂会的场景。朱棣这位黑老大连正眼都没看他们一下。
张昺和谢贵的心中开始打鼓了。可是既然已经来了,说什么也晚了。所幸开头的时候气氛倒还和睦,宾主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若干意见,情况一时大有缓和之迹象。
就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