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大山的小喜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九零零年的冬天的一个上午,一对五十岁左右的夫妇,在一个男人的带领下,走在通往大山深处的一尺深的雪地里,天气异常的寒冷,但是这对夫妇,却走得满身是汗,丈夫试图把棉袄的扣襻解开,被媳妇止住了,媳妇跟他说,这个时候解开纽襻,寒气进入身体,会招来病,丈夫听了,憨憨的笑了,把手放了下来,他们接着一脚深,一脚浅的在雪地里,艰难的跋涉着,女人的鞋底,已被泥雪糊上了厚厚的一层,可以说,每拔出一步,都是很吃力的,身边的男人,看着自己的媳妇遭罪,心疼,便问前面带路的男人:
“我说大哥,咱们还要走多远,才能到小姑娘的家?”
“不远了,不远了,再拐过两道湾,就到了。”男人回答。
这句话,大约在一个小时之前,女人已经听丈夫问过了,也是一样的回答,她不知道,山里人的口中,两道湾的距离,到底有多长,她想起了她的一次经历,也是走山路,她也曾问过山里的汉子,她要去的村子有多远,汉子回答的几乎和带路的大哥,回答的差不多,就在前面,可就是这个就在前面,她居然走了一天的时间。
的确,山就在前面,好像胳膊长长点,都能够着它似的,但就是很难走近它,也许是累了,也许是饿了,也许是猜不到还要走多长的路,女人有些沮丧,全然没了来时的激情,她挽住丈夫的胳膊,迈着很难从雪地里拔出的双脚,一步一个脚印的放慢了前行的速度,丈夫也不是铁打的,他也知道累,女人看见,丈夫喘着的粗气,遇到冷空气后,眉毛胡子,都形成了白色的霜,四十多岁,看上去像个白胡子老头。
为了转移媳妇的视线,消磨枯燥的时间,丈夫主动与带路大哥攀谈起来:
“大哥,我听说,我们要去领养的这家闺女,长得很俊俏,是这回事吗?”
“那还用说,她可是我们村的一枝花,她的模样,随了她母亲,她的母亲,当年嫁过来的时候,把我们村的后生,都给迷倒了,他们都说,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姑娘,不过,就是命苦,早早的就没了性命,丢下了她的女儿。”男人说。
“小姑娘就没有别的亲戚吗?”丈夫问。
“有是有,她有个堂叔堂婶,自打她父母没了以后,就靠他们接济生活,实话跟你说,姑娘的堂叔堂婶,为人很好,对待小姑娘,不比自己的儿女差,只是,这年头,他们自己家的日子也很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们自家的孩子,还有一个,送给了娘家的亲戚养活,把小姑娘送给别人,也是没办法的事,您说,但分有点办法,他们也不会把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人哪。”男人说。
“这小姑娘,知不知道她父母都去世了的事啊?”丈夫问。
“一开始,她堂叔堂婶,是想瞒住她,不想让她知道父母都去世的事,担心她太小,承受不了,为了这,出殡那天,他们还把小姑娘藏到了邻居的家里,但这孩子又不傻,她早就从大人的悲伤的情绪里,知道了父母去世的消息,可这孩子让人心疼的一点是,她明明猜到了,父母去世,却从没问过亲戚,她的心里在想什么,只有她最清楚,毕竟八岁了,记事了。”男人说。
“我们今天来接她当童养媳的事,她叔婶告诉她了吗?”丈夫问。
“我听她婶子说,昨天晚上,告诉她了,但只说了给她找了新爸新妈的事,没有提及童养媳的事,她婶子的意思是,本来把她送走这件事,已经很难让她接受了,要是再说做童养媳的事,她会增加恐惧,毕竟孩子才八岁,离结婚还有好几年的时间,等到了你家,你们先处着,处的时间长了,你们再慢慢告诉她,也不迟。”男人说。
“孩子的婶子,考虑的是周全。”丈夫说。
“是啊,孩子可怜啊,要是您,也会跟她的婶子一样,都是做父母的人哪。”男人说。
在与男人的对话中,让夫妻二人,心里踏实了不少,他们之所以对女孩的情况,刨根问底,是有他们的私心的,他们当然希望,领养的这个女孩,身边无牵无挂,把他们当成父母,把心扑在儿子身上,如果女孩的身边,还有七大姑,八大姨的,日后剪不断扯不断的关系,会影响女孩与他们一家人的相处,当然,还有另一种的担忧,害怕她长大成人了,会思念亲人,偷偷的跑回自己的家,亦或者说,不跑回娘家,但也和他们分心的过日子。
当然,这对夫妇的想法,纯属正常,无可厚非,毕竟人还是要往感情深了相处,越是想投入深厚的感情,就越是顾虑后面的事情多,这对夫妇也是一样。
夫妇俩总是觉得,女孩八岁,培养和她儿子乃至他们夫妇的感情,正是最佳的时机,夫妇两个的最终目的,是既给儿子找了童养媳,也给他们找了女儿,都说,女儿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他们夫妇两个结婚后,生下了玉刚,当他们准备,再生个女儿的时候,不知是老天故意跟他们作对,还是夫妇一方,身体上出现了异常,总之,是想尽了各种办法,就是再没怀上,因此,他们十分渴望,家里再有个贴心的女儿,这样就是老百姓常挂在口头的话,儿女双全嘛。
现在好了,小姑娘的出现,终于可以实现他们最美好的心愿了,所以,他们才不顾山路崎岖,不管天寒地冻,为了美好的心愿,跟随着男人,来到了这个人烟稀少的深山,一想到,就要见到小姑娘,夫妇两个,重新打起了精神,加快了行进的速度。
大约又走了三个小时的山路,这时。男人才把手,指向了前面的不远处冒着白烟的村子说:
“你们看,前面冒烟的村子就是,小姑娘的家,就在村头第一户,进了村,就能看见。”
“总算是到了,大哥,这一路上,谢谢你啦。”丈夫说。
“那算啥嘛,是要小姑娘跟着你们享福,我就跟着高兴。”男人说。
此时的崖上村,被大雪覆盖的严严实实,若不是男人指给他们看到的,房顶上冒出的白烟,很难想到,这里还有个村落,据带路的男人说,这里一到冬天,几个月的雪,都不带化的,在他们到来之前,这里已经下了七天七夜的大雪,最深的地方,能没到大腿根,大雪给这里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粮食好说,他们在进入冬季之前,就都做好了储备,关键是缺盐。
以往的这个季节,还有货郎隔三差五的来,他们的担子里,就像一个小杂货铺,什么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的一类的生活必需品,基本上应有尽有,可不知怎么的,有半个多月了,货郎没有进山,这下村民受不了了,其他的都还好说,可吃饭没有盐,困扰了村里的人,由于这个村的民风不错,家里有多余盐的人家,主动把盐拿出来,大家匀着使,可谁家也没有留出过多的盐,很快就断了。
有的村民提议,出大山,采购盐,但是,由于担心,山路被大雪覆盖,看不清脚下的路,万一不小心掉进山崖,命都很难保住,在这种情况下,给夫妇俩个带路的男人,主动提出,他要出山,当然,这只是男人冒险出山的一个理由,还有一个更紧迫的理由,那就是,女孩子的身体,出现了状况,她的叔婶,拿出了家里唯一的一件,老父亲在世时,留下的老皮袄,把郎中请到家里。
经过郎中的诊断,小姑娘没有其他的病,就是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的起不来炕,浑身软绵绵,没了精气神,要想治疗小姑娘的病,没别的,就是保证小姑娘的一日三餐,不出半个月,小姑娘就会站起来,蹦蹦跳跳的,按理说,郎中提出的要求,应该不高,可对于小姑娘的叔婶来说,真是难上加难,不然他们也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给亲戚家养活了。
叔婶找来了男人,说出了小姑娘的处境以及他们的担心,男人听了,决定马上启程,不管有没有危险,也要下山,既要给村民买盐,又要给小姑娘找个活路,这也是男人,带着夫妇两个进山的目的。
很快,男人带着夫妇俩个进了村,很明显,小姑娘的家,就在头一户。
夫妇两个看到,别人家的院子,不管有多破旧,多寒酸,总还是有个门的,而女孩家,不要说门,连个篱笆也没有,院墙也残缺不全,唯有的一颗杨树,立在了院落中央,这大概就是女孩家最值钱的家当,三间北房,外墙皮已经脱落,露出光滑的鹅卵石,窗户纸被冰雪和寒风,吹的四分五裂,留下的残片,还在前后的摆动着,光是看到眼前的情形,就让夫妇两个,冒了寒气。
这还只是外面,夫妇俩进到女孩住的屋里,看到的场景,更是让他们心酸不已,女孩子在炕上平躺着,只能通过看到她呼吸的起伏,才能感受到她是活着的,她的身边,有两个大人陪伴,不用猜,这一定是女孩的叔婶,通过叔婶的蜡黄的脸色,夫妇俩个可以看出,两个人已经很久没有睡好了。
男人给双方做了介绍,通过介绍,印证了夫妇的猜测,这两个人就是小姑娘的叔婶,处于母爱的天性,夫人脱下了厚厚的外衣,上了炕,把外衣盖在了女孩的身上。
见有生面孔的夫人,主动给自己盖衣服,女孩睁大了双眼,盯着她,夫人观察到,在女孩的眼睛里,有着些许的恐惧,些许的忧伤,还有些许的渴望,她看到,女孩的跟前,摆着一个碗和一双筷子,婶子告诉她,她每天都会过来,给女孩送这些吃的,这话,她信,因为她看到了碗里,依稀存留的饭渣。
她从丈夫背着的包袱里,拿出了馍,由于天气寒冷的原因,此时的馍,变得比冰还坚硬,她对女孩的婶子说:
“赶快做些热水,把馍泡开,让孩子先吃了。”
女孩子听了她... -->>
一九零零年的冬天的一个上午,一对五十岁左右的夫妇,在一个男人的带领下,走在通往大山深处的一尺深的雪地里,天气异常的寒冷,但是这对夫妇,却走得满身是汗,丈夫试图把棉袄的扣襻解开,被媳妇止住了,媳妇跟他说,这个时候解开纽襻,寒气进入身体,会招来病,丈夫听了,憨憨的笑了,把手放了下来,他们接着一脚深,一脚浅的在雪地里,艰难的跋涉着,女人的鞋底,已被泥雪糊上了厚厚的一层,可以说,每拔出一步,都是很吃力的,身边的男人,看着自己的媳妇遭罪,心疼,便问前面带路的男人:
“我说大哥,咱们还要走多远,才能到小姑娘的家?”
“不远了,不远了,再拐过两道湾,就到了。”男人回答。
这句话,大约在一个小时之前,女人已经听丈夫问过了,也是一样的回答,她不知道,山里人的口中,两道湾的距离,到底有多长,她想起了她的一次经历,也是走山路,她也曾问过山里的汉子,她要去的村子有多远,汉子回答的几乎和带路的大哥,回答的差不多,就在前面,可就是这个就在前面,她居然走了一天的时间。
的确,山就在前面,好像胳膊长长点,都能够着它似的,但就是很难走近它,也许是累了,也许是饿了,也许是猜不到还要走多长的路,女人有些沮丧,全然没了来时的激情,她挽住丈夫的胳膊,迈着很难从雪地里拔出的双脚,一步一个脚印的放慢了前行的速度,丈夫也不是铁打的,他也知道累,女人看见,丈夫喘着的粗气,遇到冷空气后,眉毛胡子,都形成了白色的霜,四十多岁,看上去像个白胡子老头。
为了转移媳妇的视线,消磨枯燥的时间,丈夫主动与带路大哥攀谈起来:
“大哥,我听说,我们要去领养的这家闺女,长得很俊俏,是这回事吗?”
“那还用说,她可是我们村的一枝花,她的模样,随了她母亲,她的母亲,当年嫁过来的时候,把我们村的后生,都给迷倒了,他们都说,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姑娘,不过,就是命苦,早早的就没了性命,丢下了她的女儿。”男人说。
“小姑娘就没有别的亲戚吗?”丈夫问。
“有是有,她有个堂叔堂婶,自打她父母没了以后,就靠他们接济生活,实话跟你说,姑娘的堂叔堂婶,为人很好,对待小姑娘,不比自己的儿女差,只是,这年头,他们自己家的日子也很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们自家的孩子,还有一个,送给了娘家的亲戚养活,把小姑娘送给别人,也是没办法的事,您说,但分有点办法,他们也不会把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人哪。”男人说。
“这小姑娘,知不知道她父母都去世了的事啊?”丈夫问。
“一开始,她堂叔堂婶,是想瞒住她,不想让她知道父母都去世的事,担心她太小,承受不了,为了这,出殡那天,他们还把小姑娘藏到了邻居的家里,但这孩子又不傻,她早就从大人的悲伤的情绪里,知道了父母去世的消息,可这孩子让人心疼的一点是,她明明猜到了,父母去世,却从没问过亲戚,她的心里在想什么,只有她最清楚,毕竟八岁了,记事了。”男人说。
“我们今天来接她当童养媳的事,她叔婶告诉她了吗?”丈夫问。
“我听她婶子说,昨天晚上,告诉她了,但只说了给她找了新爸新妈的事,没有提及童养媳的事,她婶子的意思是,本来把她送走这件事,已经很难让她接受了,要是再说做童养媳的事,她会增加恐惧,毕竟孩子才八岁,离结婚还有好几年的时间,等到了你家,你们先处着,处的时间长了,你们再慢慢告诉她,也不迟。”男人说。
“孩子的婶子,考虑的是周全。”丈夫说。
“是啊,孩子可怜啊,要是您,也会跟她的婶子一样,都是做父母的人哪。”男人说。
在与男人的对话中,让夫妻二人,心里踏实了不少,他们之所以对女孩的情况,刨根问底,是有他们的私心的,他们当然希望,领养的这个女孩,身边无牵无挂,把他们当成父母,把心扑在儿子身上,如果女孩的身边,还有七大姑,八大姨的,日后剪不断扯不断的关系,会影响女孩与他们一家人的相处,当然,还有另一种的担忧,害怕她长大成人了,会思念亲人,偷偷的跑回自己的家,亦或者说,不跑回娘家,但也和他们分心的过日子。
当然,这对夫妇的想法,纯属正常,无可厚非,毕竟人还是要往感情深了相处,越是想投入深厚的感情,就越是顾虑后面的事情多,这对夫妇也是一样。
夫妇俩总是觉得,女孩八岁,培养和她儿子乃至他们夫妇的感情,正是最佳的时机,夫妇两个的最终目的,是既给儿子找了童养媳,也给他们找了女儿,都说,女儿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他们夫妇两个结婚后,生下了玉刚,当他们准备,再生个女儿的时候,不知是老天故意跟他们作对,还是夫妇一方,身体上出现了异常,总之,是想尽了各种办法,就是再没怀上,因此,他们十分渴望,家里再有个贴心的女儿,这样就是老百姓常挂在口头的话,儿女双全嘛。
现在好了,小姑娘的出现,终于可以实现他们最美好的心愿了,所以,他们才不顾山路崎岖,不管天寒地冻,为了美好的心愿,跟随着男人,来到了这个人烟稀少的深山,一想到,就要见到小姑娘,夫妇两个,重新打起了精神,加快了行进的速度。
大约又走了三个小时的山路,这时。男人才把手,指向了前面的不远处冒着白烟的村子说:
“你们看,前面冒烟的村子就是,小姑娘的家,就在村头第一户,进了村,就能看见。”
“总算是到了,大哥,这一路上,谢谢你啦。”丈夫说。
“那算啥嘛,是要小姑娘跟着你们享福,我就跟着高兴。”男人说。
此时的崖上村,被大雪覆盖的严严实实,若不是男人指给他们看到的,房顶上冒出的白烟,很难想到,这里还有个村落,据带路的男人说,这里一到冬天,几个月的雪,都不带化的,在他们到来之前,这里已经下了七天七夜的大雪,最深的地方,能没到大腿根,大雪给这里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粮食好说,他们在进入冬季之前,就都做好了储备,关键是缺盐。
以往的这个季节,还有货郎隔三差五的来,他们的担子里,就像一个小杂货铺,什么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的一类的生活必需品,基本上应有尽有,可不知怎么的,有半个多月了,货郎没有进山,这下村民受不了了,其他的都还好说,可吃饭没有盐,困扰了村里的人,由于这个村的民风不错,家里有多余盐的人家,主动把盐拿出来,大家匀着使,可谁家也没有留出过多的盐,很快就断了。
有的村民提议,出大山,采购盐,但是,由于担心,山路被大雪覆盖,看不清脚下的路,万一不小心掉进山崖,命都很难保住,在这种情况下,给夫妇俩个带路的男人,主动提出,他要出山,当然,这只是男人冒险出山的一个理由,还有一个更紧迫的理由,那就是,女孩子的身体,出现了状况,她的叔婶,拿出了家里唯一的一件,老父亲在世时,留下的老皮袄,把郎中请到家里。
经过郎中的诊断,小姑娘没有其他的病,就是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的起不来炕,浑身软绵绵,没了精气神,要想治疗小姑娘的病,没别的,就是保证小姑娘的一日三餐,不出半个月,小姑娘就会站起来,蹦蹦跳跳的,按理说,郎中提出的要求,应该不高,可对于小姑娘的叔婶来说,真是难上加难,不然他们也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给亲戚家养活了。
叔婶找来了男人,说出了小姑娘的处境以及他们的担心,男人听了,决定马上启程,不管有没有危险,也要下山,既要给村民买盐,又要给小姑娘找个活路,这也是男人,带着夫妇两个进山的目的。
很快,男人带着夫妇俩个进了村,很明显,小姑娘的家,就在头一户。
夫妇两个看到,别人家的院子,不管有多破旧,多寒酸,总还是有个门的,而女孩家,不要说门,连个篱笆也没有,院墙也残缺不全,唯有的一颗杨树,立在了院落中央,这大概就是女孩家最值钱的家当,三间北房,外墙皮已经脱落,露出光滑的鹅卵石,窗户纸被冰雪和寒风,吹的四分五裂,留下的残片,还在前后的摆动着,光是看到眼前的情形,就让夫妇两个,冒了寒气。
这还只是外面,夫妇俩进到女孩住的屋里,看到的场景,更是让他们心酸不已,女孩子在炕上平躺着,只能通过看到她呼吸的起伏,才能感受到她是活着的,她的身边,有两个大人陪伴,不用猜,这一定是女孩的叔婶,通过叔婶的蜡黄的脸色,夫妇俩个可以看出,两个人已经很久没有睡好了。
男人给双方做了介绍,通过介绍,印证了夫妇的猜测,这两个人就是小姑娘的叔婶,处于母爱的天性,夫人脱下了厚厚的外衣,上了炕,把外衣盖在了女孩的身上。
见有生面孔的夫人,主动给自己盖衣服,女孩睁大了双眼,盯着她,夫人观察到,在女孩的眼睛里,有着些许的恐惧,些许的忧伤,还有些许的渴望,她看到,女孩的跟前,摆着一个碗和一双筷子,婶子告诉她,她每天都会过来,给女孩送这些吃的,这话,她信,因为她看到了碗里,依稀存留的饭渣。
她从丈夫背着的包袱里,拿出了馍,由于天气寒冷的原因,此时的馍,变得比冰还坚硬,她对女孩的婶子说:
“赶快做些热水,把馍泡开,让孩子先吃了。”
女孩子听了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