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5.com,大唐第一公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倭国使臣和新罗使臣打得难舍难分, 围幛内闹成一团。
李令月笑得前仰后合, “真该让三表兄一起来瞧热闹!”
薛绍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但尚药局奉御之前叮嘱过,要他留在家中休养几个月后, 才能进宫当值,不可仗着年轻硬朗,不把内伤当回事。
薛绍性情随和,奉御让他安心休养,他就真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偶尔邀几个相熟的伙伴朋友上门吃酒之外,深居简出, 老老实实待在薛府内宅调养身体。
李令月不放心, 时不时打发昭善带着厚礼去薛府探望。
一来二去的, 宣阳坊的坊民只要看到有牛车驶到薛府门前,便知是公主的奴仆派人来看薛家三郎了。
昭善不敢多嘴说什么, 背地里找到裴英娘, “奴等频繁登门, 薛家郎君似乎略有怨言,长此以往, 只怕对公主的名声有碍。”
裴英娘听了昭善的话,忽然想到一种可能,心头顿时雪亮:薛绍的伤肯定有猫腻!
她不由暗骂尚药局奉御老奸巨猾,想必是武皇后暗中授意他故意夸大薛绍的伤情,以便阻止李令月和薛绍来往。青春年少的郎君小娘子, 忽然分开几个月,感情难免会生疏许多,再见面的时候,谁晓得李令月会不会已经移情别恋了呢?
薛绍的两位兄长故意给昭善脸色看,多半是为了让李令月寒心。他们向来对武皇后敬而远之,不希望薛绍和李令月太过亲近。
薛绍本人是怎么想的呢?
他是否默许兄长冷淡昭善,还是毫不知情,也被瞒在鼓里?
李令月和薛绍的感情纠葛,裴英娘不便插手,她只能劝李令月尽量低调些,“三表兄年轻,脸皮薄,阿姊隔三差五遣人去薛府看望三表兄,三表兄会不好意思的。”
李令月哈哈笑,细眉眼弯成两道月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说是这么说,为了不让薛绍难堪,她最近还是收敛了不少,至少不再大张旗鼓往薛府送伤药。
今天的菊花宴,薛绍有伤在身不便登山,薛家两位兄长随意找了个借口,也没来。
李令月想到薛绍不在身边,面色微微一黯,有些意兴阑珊,挽着裴英娘的胳膊,两人一道走下缓坡。
刚好宦者一路找过来,笑嘻嘻道:“公主,圣人传召。”
李治不耐烦久坐,早早离开宴席,在帐中休息。
裴英娘和李令月走进围幛的时候,已经有一人坐在矮榻前铺设的簟席上。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来,深邃的五官俊朗英挺,好看是好看,但眸子黑沉,面无表情,仿佛拒人于千里之外。
李治招手把姐妹俩唤到跟前,一手拉一个,笑着道,“大郎即将远行,你们俩回宫以后,一人送他一幅字,当做临别赠礼。”
裴英娘点头应承。执失云渐不日就要远赴战场,为大唐守卫国土,浴血奋战。李治此举,是为了勉励拉拢他。
李令月不说话,悄悄把裴英娘拽到一边,“英娘,我好久没练字了,而且我的字写得不好,你代我写一幅吧。”
裴英娘摇摇头,笑着说:“阿姊可以改送别的给执失校尉,他不会介意的。”
老实说,执失云渐也不像一个会欣赏书法的人。
李令月松了口气,矮身挨着一只圆滚滚的坐墩坐下,琢磨该送什么礼物给执失云渐。
琢磨来琢磨去,她最后决定送执失云渐一件明光铠,“盔甲赠英雄!”
她觉得自己的主意特别好,下山的时候,问昭善:“西市可有售卖明光铠的铺子?”
昭善没来记得答话,裴英娘先出声阻止她的异想天开,“执失校尉是武将,家中肯定常备盔甲,阿姊送别的吧。”
临别赠礼只是个象征,主要是为了表示李治对执失云渐的重视,送些寻常物件就够了。煞有介事送一副明光铠的话,含义就不一样了,李令月敢送,执失云渐不一定敢收。
“盔甲也不行么?”
李令月撇撇嘴,她出手大方,送别人的东西,哪一件不是价值千金的宝贝?一套明光铠而已,她根本没当回事。反正她不会把自己写的字送出去,上学时她虽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基本的审美还是有的,她知道自己的字写得实在不好看。
裴英娘想起刚进宫那会儿,李令月三天两头往东阁送宝石、珍珠的日子,对李令月来说,价值连城的南珠,也不过是泥丸土石一般,算不得什么,让她随便挑一样赠礼,确实有点难为她,不由失笑,“盔甲不行,弓箭鞍辔,或者匕首什么的,应该能送,阿姊随意挑一样好了。”
李令月不想多费脑筋,回到寝殿,干脆让昭善从库房里寻出一把西域藩国进贡的宝剑,“听说这把宝剑削铁如泥,我没试过,料想那些胡人不敢哄骗我,宫里只有这一把,给大郎拿去防身。”
裴英娘笑而不语,宝剑虽好,但不管是战场上,还是平时比斗,已经很少有人使剑了,朝中官员们平时佩戴宝剑,只是为了风雅而已。
不过,李令月送宝剑给执失云渐倒是不错,至少不会像送明光铠那样引来太多瞩目。
昭善把宝剑收起来,预备等执失云渐出发那天送过去。
李令月自觉可以应付李治的嘱咐,开始有闲情关心裴英娘,“你的字写好了?”
裴英娘眉头轻蹙,“还没呢。”
她有些发愁,不知该写什么合适,文人们临别时喜欢吟诗诵句,她肚子里墨水有限,写不出诗赋。
最后她决定抄经书。
入秋后,东阁的花木渐渐褪去繁盛,叶子落尽了,庭院显得萧疏冷清,唯有水车仍旧兢兢业业地转动着,流水浇在太湖石上,淅淅沥沥响。
裴英娘一大早爬起床,吃过早膳,命人铺纸磨墨,预备用功。
昨天她打算抄经书,但经书卷帙浩繁,她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抄哪一部的哪一篇比较合适,只能托人去问上官璎珞。
上官璎珞挑了几篇合适的给她送来,她得尽快抄完,挑几篇好的给李治过目。
书案一角摆了只小巧的盘式博山薰炉,炉顶雕刻成海外仙山的样式,仙鹤、神龟趴伏在层峦叠嶂的山巅上,姿态闲适,香烟从雕镂的缝隙处丝丝缕缕逸出。
裴英娘低头写了会儿字,放下紫毫笔,揉揉手腕。
半夏送上茶食和温热的酪浆。
裴英娘吃了半盘醍醐饼,喝了两盏杏酪,斜倚在凭几上,昏昏欲睡。
书室南面大敞,夏天挂竹帘,冬天用围幛屏风遮挡。今天艳阳高照,她让宫婢把屏风撤下去了,光线落在空荡荡的回廊里,护花铃轻轻摇晃,空气里有细微的粉尘浮动。
静谧中,回廊另一头传来踏踏的脚步声,一双对绣鹿纹锦缎皂靴缓缓踱到书室前。
裴英娘仰起脸,不自觉堆起一脸笑,“阿兄!”
李治行动不便,脚步声迟缓沉重。李令月活泼娇憨,脚步声急促欢快。武皇后不管去哪儿,都前呼后拥,有大批女官、宫婢随从,脚步声整齐划一。
唯有李旦的脚步声是从容不迫,不骄不躁的。
李旦头顶软幞,脚踏罗靴,穿一件茶褐色翻领窄袖胡服,身姿如松,风流潇洒,神色却郑重严肃,“换身衣裳,我带你出宫去。”
“出宫?”裴英娘直起腰,“去哪儿?”
李旦站在书案前,轻声说,“去城外。你有什么要送给马氏的东西,一并收拾了。”
裴英娘脸上的笑容微微凝滞,一声不吭站起来。
马氏的案子审理了几个月,最后判了流刑。
裴英娘曾央求李旦,想亲自为马氏送行,李旦但是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她以为李旦拒绝了自己的请求,原来他一直放在心上。
恰好前几天尚衣局把新裁的男袍送来了。裴英娘回到寝殿,换下身上穿的退红色宝相花纹襦裙,罩一件方胜锦圆领袍衫,脱下脚上穿的红地锦绣丝履,另换上一双罗皮靴。
半夏手举螺钿八角铜镜,围着裴英娘转一圈,似乎觉得很新奇。
忍冬拿着篦子,问裴英娘:“公主想梳什么髻?”
裴英娘想了想,“梳个和阿兄一样的。”
她换过装束,急急忙忙往外走。
李旦站在廊檐底下等她,听到脚步声,回过头来,看到一个穿男袍的少年郎走到自己面前。
唇红齿白,头发乌黑,不仔细看,别人可能真的会把她当成是哪家娇生惯养的公侯王孙。
李旦怔愣片刻,盯着裴英娘看了好一会儿。
“阿兄?”裴英娘推推李旦的胳膊。
李旦猛然惊醒,轻咳两声,“不必去阿父那边请示,我已经交代好了。”
时下穿男装的贵族女子并不少见,裴英娘不觉得自己穿男袍有什么奇怪的。平时出去玩,当然可以怎么漂亮怎么装扮,今天是去为马氏送行,还是得谨慎低调些。
既穿了男袍,裴英娘蠢蠢欲动,想自己骑马。
李旦不同意,她只好作罢,仍旧乘坐卷棚车出行。
拉车的壮牛颈间挂了一串铃铛。裴英娘靠坐在车壁上,听着清脆悠长的铃声和车轮子缓缓轧过长街的咕噜声,不知不觉睡着了。
卷棚车上下颠簸,她睡得不沉。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掀开帘子,光线涌入车厢。
裴英娘睁开眼睛。
李旦等她清醒,淡淡道:“不是想骑马么?”
出城之后道路坑坑洼洼,乘坐牛车太颠簸了。裴英娘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在锅里不停翻腾的面饼,已经快颠熟了。听到能骑马,轻轻吁出一口气。
李旦退后一步,示意身后的妇人把裴英娘抱下卷棚车。
马奴牵马上前,裴英娘发现他牵着的赫然是自己在宫中常骑的那匹三花马。
原来李旦早就准备好了呀!
两人并辔而行,奴仆护卫随伺左右。
刚刚抱裴英娘下车的妇人也骑马缀在队列之后,全神贯注地盯着裴英娘,以防她出什么意外。
裴英娘的骑术还有点生疏,李旦刻意放慢速度,时不时瞥她一眼,看她紧紧抓着缰绳,姿态放松,看样子似乎并不害怕紧张,浓眉微微一挑。
她向来是这样的,连任性时也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如果没有□□分的把握,不会贸然提出请求。
他放下心来,但还是让妇人不离裴英娘左右。
往西走了二十多里,在最前方领路的杨知恩勒紧缰绳,停在道旁的一座草棚前。
李旦已经打点好了,裴英娘左右环顾一圈,没有看到差役、武侯之类的人,唯有寥寥几个头扎红巾的男子守在草棚周围。
半夏撩起芦心布帘子,裴英娘走进草棚,只听“噗通”一声,一个衣着简素的妇人跪倒在她面前,“蒙公主搭... -->>
倭国使臣和新罗使臣打得难舍难分, 围幛内闹成一团。
李令月笑得前仰后合, “真该让三表兄一起来瞧热闹!”
薛绍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但尚药局奉御之前叮嘱过,要他留在家中休养几个月后, 才能进宫当值,不可仗着年轻硬朗,不把内伤当回事。
薛绍性情随和,奉御让他安心休养,他就真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偶尔邀几个相熟的伙伴朋友上门吃酒之外,深居简出, 老老实实待在薛府内宅调养身体。
李令月不放心, 时不时打发昭善带着厚礼去薛府探望。
一来二去的, 宣阳坊的坊民只要看到有牛车驶到薛府门前,便知是公主的奴仆派人来看薛家三郎了。
昭善不敢多嘴说什么, 背地里找到裴英娘, “奴等频繁登门, 薛家郎君似乎略有怨言,长此以往, 只怕对公主的名声有碍。”
裴英娘听了昭善的话,忽然想到一种可能,心头顿时雪亮:薛绍的伤肯定有猫腻!
她不由暗骂尚药局奉御老奸巨猾,想必是武皇后暗中授意他故意夸大薛绍的伤情,以便阻止李令月和薛绍来往。青春年少的郎君小娘子, 忽然分开几个月,感情难免会生疏许多,再见面的时候,谁晓得李令月会不会已经移情别恋了呢?
薛绍的两位兄长故意给昭善脸色看,多半是为了让李令月寒心。他们向来对武皇后敬而远之,不希望薛绍和李令月太过亲近。
薛绍本人是怎么想的呢?
他是否默许兄长冷淡昭善,还是毫不知情,也被瞒在鼓里?
李令月和薛绍的感情纠葛,裴英娘不便插手,她只能劝李令月尽量低调些,“三表兄年轻,脸皮薄,阿姊隔三差五遣人去薛府看望三表兄,三表兄会不好意思的。”
李令月哈哈笑,细眉眼弯成两道月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说是这么说,为了不让薛绍难堪,她最近还是收敛了不少,至少不再大张旗鼓往薛府送伤药。
今天的菊花宴,薛绍有伤在身不便登山,薛家两位兄长随意找了个借口,也没来。
李令月想到薛绍不在身边,面色微微一黯,有些意兴阑珊,挽着裴英娘的胳膊,两人一道走下缓坡。
刚好宦者一路找过来,笑嘻嘻道:“公主,圣人传召。”
李治不耐烦久坐,早早离开宴席,在帐中休息。
裴英娘和李令月走进围幛的时候,已经有一人坐在矮榻前铺设的簟席上。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来,深邃的五官俊朗英挺,好看是好看,但眸子黑沉,面无表情,仿佛拒人于千里之外。
李治招手把姐妹俩唤到跟前,一手拉一个,笑着道,“大郎即将远行,你们俩回宫以后,一人送他一幅字,当做临别赠礼。”
裴英娘点头应承。执失云渐不日就要远赴战场,为大唐守卫国土,浴血奋战。李治此举,是为了勉励拉拢他。
李令月不说话,悄悄把裴英娘拽到一边,“英娘,我好久没练字了,而且我的字写得不好,你代我写一幅吧。”
裴英娘摇摇头,笑着说:“阿姊可以改送别的给执失校尉,他不会介意的。”
老实说,执失云渐也不像一个会欣赏书法的人。
李令月松了口气,矮身挨着一只圆滚滚的坐墩坐下,琢磨该送什么礼物给执失云渐。
琢磨来琢磨去,她最后决定送执失云渐一件明光铠,“盔甲赠英雄!”
她觉得自己的主意特别好,下山的时候,问昭善:“西市可有售卖明光铠的铺子?”
昭善没来记得答话,裴英娘先出声阻止她的异想天开,“执失校尉是武将,家中肯定常备盔甲,阿姊送别的吧。”
临别赠礼只是个象征,主要是为了表示李治对执失云渐的重视,送些寻常物件就够了。煞有介事送一副明光铠的话,含义就不一样了,李令月敢送,执失云渐不一定敢收。
“盔甲也不行么?”
李令月撇撇嘴,她出手大方,送别人的东西,哪一件不是价值千金的宝贝?一套明光铠而已,她根本没当回事。反正她不会把自己写的字送出去,上学时她虽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基本的审美还是有的,她知道自己的字写得实在不好看。
裴英娘想起刚进宫那会儿,李令月三天两头往东阁送宝石、珍珠的日子,对李令月来说,价值连城的南珠,也不过是泥丸土石一般,算不得什么,让她随便挑一样赠礼,确实有点难为她,不由失笑,“盔甲不行,弓箭鞍辔,或者匕首什么的,应该能送,阿姊随意挑一样好了。”
李令月不想多费脑筋,回到寝殿,干脆让昭善从库房里寻出一把西域藩国进贡的宝剑,“听说这把宝剑削铁如泥,我没试过,料想那些胡人不敢哄骗我,宫里只有这一把,给大郎拿去防身。”
裴英娘笑而不语,宝剑虽好,但不管是战场上,还是平时比斗,已经很少有人使剑了,朝中官员们平时佩戴宝剑,只是为了风雅而已。
不过,李令月送宝剑给执失云渐倒是不错,至少不会像送明光铠那样引来太多瞩目。
昭善把宝剑收起来,预备等执失云渐出发那天送过去。
李令月自觉可以应付李治的嘱咐,开始有闲情关心裴英娘,“你的字写好了?”
裴英娘眉头轻蹙,“还没呢。”
她有些发愁,不知该写什么合适,文人们临别时喜欢吟诗诵句,她肚子里墨水有限,写不出诗赋。
最后她决定抄经书。
入秋后,东阁的花木渐渐褪去繁盛,叶子落尽了,庭院显得萧疏冷清,唯有水车仍旧兢兢业业地转动着,流水浇在太湖石上,淅淅沥沥响。
裴英娘一大早爬起床,吃过早膳,命人铺纸磨墨,预备用功。
昨天她打算抄经书,但经书卷帙浩繁,她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抄哪一部的哪一篇比较合适,只能托人去问上官璎珞。
上官璎珞挑了几篇合适的给她送来,她得尽快抄完,挑几篇好的给李治过目。
书案一角摆了只小巧的盘式博山薰炉,炉顶雕刻成海外仙山的样式,仙鹤、神龟趴伏在层峦叠嶂的山巅上,姿态闲适,香烟从雕镂的缝隙处丝丝缕缕逸出。
裴英娘低头写了会儿字,放下紫毫笔,揉揉手腕。
半夏送上茶食和温热的酪浆。
裴英娘吃了半盘醍醐饼,喝了两盏杏酪,斜倚在凭几上,昏昏欲睡。
书室南面大敞,夏天挂竹帘,冬天用围幛屏风遮挡。今天艳阳高照,她让宫婢把屏风撤下去了,光线落在空荡荡的回廊里,护花铃轻轻摇晃,空气里有细微的粉尘浮动。
静谧中,回廊另一头传来踏踏的脚步声,一双对绣鹿纹锦缎皂靴缓缓踱到书室前。
裴英娘仰起脸,不自觉堆起一脸笑,“阿兄!”
李治行动不便,脚步声迟缓沉重。李令月活泼娇憨,脚步声急促欢快。武皇后不管去哪儿,都前呼后拥,有大批女官、宫婢随从,脚步声整齐划一。
唯有李旦的脚步声是从容不迫,不骄不躁的。
李旦头顶软幞,脚踏罗靴,穿一件茶褐色翻领窄袖胡服,身姿如松,风流潇洒,神色却郑重严肃,“换身衣裳,我带你出宫去。”
“出宫?”裴英娘直起腰,“去哪儿?”
李旦站在书案前,轻声说,“去城外。你有什么要送给马氏的东西,一并收拾了。”
裴英娘脸上的笑容微微凝滞,一声不吭站起来。
马氏的案子审理了几个月,最后判了流刑。
裴英娘曾央求李旦,想亲自为马氏送行,李旦但是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她以为李旦拒绝了自己的请求,原来他一直放在心上。
恰好前几天尚衣局把新裁的男袍送来了。裴英娘回到寝殿,换下身上穿的退红色宝相花纹襦裙,罩一件方胜锦圆领袍衫,脱下脚上穿的红地锦绣丝履,另换上一双罗皮靴。
半夏手举螺钿八角铜镜,围着裴英娘转一圈,似乎觉得很新奇。
忍冬拿着篦子,问裴英娘:“公主想梳什么髻?”
裴英娘想了想,“梳个和阿兄一样的。”
她换过装束,急急忙忙往外走。
李旦站在廊檐底下等她,听到脚步声,回过头来,看到一个穿男袍的少年郎走到自己面前。
唇红齿白,头发乌黑,不仔细看,别人可能真的会把她当成是哪家娇生惯养的公侯王孙。
李旦怔愣片刻,盯着裴英娘看了好一会儿。
“阿兄?”裴英娘推推李旦的胳膊。
李旦猛然惊醒,轻咳两声,“不必去阿父那边请示,我已经交代好了。”
时下穿男装的贵族女子并不少见,裴英娘不觉得自己穿男袍有什么奇怪的。平时出去玩,当然可以怎么漂亮怎么装扮,今天是去为马氏送行,还是得谨慎低调些。
既穿了男袍,裴英娘蠢蠢欲动,想自己骑马。
李旦不同意,她只好作罢,仍旧乘坐卷棚车出行。
拉车的壮牛颈间挂了一串铃铛。裴英娘靠坐在车壁上,听着清脆悠长的铃声和车轮子缓缓轧过长街的咕噜声,不知不觉睡着了。
卷棚车上下颠簸,她睡得不沉。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掀开帘子,光线涌入车厢。
裴英娘睁开眼睛。
李旦等她清醒,淡淡道:“不是想骑马么?”
出城之后道路坑坑洼洼,乘坐牛车太颠簸了。裴英娘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在锅里不停翻腾的面饼,已经快颠熟了。听到能骑马,轻轻吁出一口气。
李旦退后一步,示意身后的妇人把裴英娘抱下卷棚车。
马奴牵马上前,裴英娘发现他牵着的赫然是自己在宫中常骑的那匹三花马。
原来李旦早就准备好了呀!
两人并辔而行,奴仆护卫随伺左右。
刚刚抱裴英娘下车的妇人也骑马缀在队列之后,全神贯注地盯着裴英娘,以防她出什么意外。
裴英娘的骑术还有点生疏,李旦刻意放慢速度,时不时瞥她一眼,看她紧紧抓着缰绳,姿态放松,看样子似乎并不害怕紧张,浓眉微微一挑。
她向来是这样的,连任性时也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如果没有□□分的把握,不会贸然提出请求。
他放下心来,但还是让妇人不离裴英娘左右。
往西走了二十多里,在最前方领路的杨知恩勒紧缰绳,停在道旁的一座草棚前。
李旦已经打点好了,裴英娘左右环顾一圈,没有看到差役、武侯之类的人,唯有寥寥几个头扎红巾的男子守在草棚周围。
半夏撩起芦心布帘子,裴英娘走进草棚,只听“噗通”一声,一个衣着简素的妇人跪倒在她面前,“蒙公主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